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杠杆出人意料的小实验

杠杆出人意料的小实验

发布时间:2021-12-01 15:11:18

① 科学课杠杆原理实验步骤

用木棍做一个起重机 就行了 支点.主动臂.阻力臂

② 小欣再做探究杠杆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拉,若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
故选:B.

③ 关于杠杆的实验题

1.向右移动。
2.进行有关杠杆定律探究的实验(便于测量力臂)

④ 小明所在的小组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他们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

A、(1)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2)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由图2可知,弹簧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不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由图3所示可知,弹簧拉力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方便实验操作,因此实验时采用图3所示实验方案.
(4)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由于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所测量的拉力变大,因此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B、(1)有用功为W=Gh2=2mgh2,总功W=F1h1,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有用
W总
×100%=
2mgh2
F1h1
×100%.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二次相同,额外功与第二次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综上所述,第三次的机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为:A、(1)右;便于测量力臂;(2)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3;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4)自重;
B、(1)
2mgh2
F1h1
×100%;(2)大于;小于;(3)最大.

⑤ 小学六上关于杠杆的小实验

杠杆定理么

定理:F动*L动=F阻*L阻(F阻,L阻一定时,L动越大,F动越小)(L是力专臂长度,F是力的大属小)

小六估计是不是很懂。。。

解释:
物(重力G为F动)///物(F阻)
---------------------(杠杆)
///////////△(支点)/
|---L动-----|---L阻---|

⑥ 怎样做杠杆实验

杠杆作用的实验

【设计】 杠杆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杆上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本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以下几种作用:

(1)传递力的作用;

(2)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费距离)或省距离(但费力)的作用。为了使学生体会到这些作用,最好选用重一点的物体,让学生亲自用杠杆去撬或抬,此外还可以利用杠杆尺、测力计进行一些定量的实验。

方法一

【器材】 装满学习用具的书包、长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为8~10份,画出等分线)、椅子。

【步骤】

(1)把木棍的中间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挂上重物———书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压,能把书包撬起。引导学生找出杠杆的支点、力点和重点。

(2)在力点处用力向下压,力就通过杠杆传递到杠杆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这说明杠杆有传递力的作用,还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点向重点靠近,支点每向前移动一格,撬动一二次,每次把物体撬起同样高度,会感觉到支点距离重点越近(即支点距离力点越远),越省力,但手(力点)移动的距离也越长,即越费距离。

(4)使支点向力点靠近,支点每向后移动一格,撬动一二次,每次把物体撬起同样高度,会感觉到支点距离力点越近(即支点距离重点越远),越费力,但手(力点)移动的距离也越短,即越省距离。

方法二

【器材】 杠杆尺两把(把杠杆尺均分为十二格,在每个刻度处打一个孔)、直尺、测力计、钩码、铁丝钩。

【步骤】

(1)把支架的钉子从两根杠杆尺的第6孔位(孔位从左往右数)处穿过,让该处作为支点,使两根杠杆尺保持水平。后面的杠杆尺不动,作为对照物,在前面的杠杆尺上悬挂重物和测力计。

(2)在杠杆尺第1孔位处,用铁丝钩悬挂一个50克重的钩码;把测力计钩挂在杠杆尺的第11孔位处,手握测力计,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钩码)向上撬起。找出杠杆尺上的重点、支点和力点。(挂钩码的第1孔位为重点,中间第6孔位为支点,挂测力计的第11孔位为力点。)

(3)通过测力计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这说明杠杆有传递力和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观察测力计的读数,约在50克左右,说明这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用直尺测量重点上升的距离和力点下降的距离,可知上升、下降的距离大致相等,说明这时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图1)。

(4)不改变重点和力点的位置,观察将支点移至第5、4、3、2孔位时,把重物撬起来(每次撬起同样的高度),测力计上的读数和重点、力点升降的距离。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支点越向重点靠近(同时也就使支点离力点越远),测力计上的读数越小,即越省力;力点下降的距离比重点上升的距离越大,即越费距离(图2)。

(5)不改变重点和力点的位置,观察将支点移至第7、8、9、10孔位时,把重物撬起来(每次撬起同样的高度),测力计上的读数和重点、力点升降的距离。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支点越向力点靠近(同时也就使支点离重点越远),测力计上的读数越大,即越费力;力点下降的距离比重点上升的距离越小,即越省距离

⑦ 小学生趣味科学小实验

一、奇特的杠杆
(1)实验目的 认识杠杆省力的原理。
(2)实验器材 约4米长的木杆1根,木支架1个,重约5千克的石块1块,桌子1张(桌面略低于木支架)。

(3)实验过程 ①取石块放在桌面上,并让其1/3露出桌面,再让一位同学拿着木杆一端;用木杆另一端把石块用力往上挑,这时,石块被能挑动吗?②仍让这位同学拿着木杆一端,再在桌子前面用一个木架支起木杆。然后用木杆另一端顶住石下方,再用手往下按,石块能被挑动吗?③把支架慢慢移向桌子,并不断撬动石块,所用的力是越来越大不是越来越小?④把支架慢慢移开,使之离桌子越来越远,并不断撬动石头,所用的力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二、这只气球会爆炸吗?

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
你想想看:气球会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你也许认为气球要爆炸了吧!其实,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炸掉。在一般情况下,用针扎破气球,气球肯定会爆炸;现在的情况不同,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象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地瘪下去。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的空气造成一股压力,橡皮和胶布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各不相同。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胶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破裂声。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这个实验的原理,已经被人们运用到了生产实践中,防爆车胎就是据此原理制成的。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⑧ 怎么做个关于杠杆的科学小模型

(1)取一根长宽适中的均匀薄木条,从木条中点开始向两端画上等间距刻度线。在中点处钻一个孔,用细线将木条悬挂在支架上即成一杠杆。如果悬后不水平,则可在翘起端绕上金属丝(或卷上胶布、粘上橡皮泥)调成水平。

钩码可用装有细砂的青霉素药瓶代替。

(2)在薄木条的中心挖一圆孔,圆孔内嵌进一段玻璃管。在支架上钉一锉成夹劈形的铁钉,将玻璃管套在铁钉上,再将杠杆调平衡即可。

(3)也可直接用学生的刻度尺(学生尺),放在三棱木块的棱上代替杠杆,用相同质量的硬币(或棋子)代替钩码进行实验,,效果也很好。

阅读全文

与杠杆出人意料的小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期货杠杆是怎么计算的 浏览:370
江苏金融服务外包 浏览:762
介绍客户到银行理财有抽成吗 浏览:178
金融服务业的实施细则 浏览:159
微信里面的基金理财安全 浏览:98
太平洋理财基金是真的吗 浏览:465
金融公司贷款工作人员有风险吗 浏览:881
汉口银行九通理财怎么样 浏览:136
金融服务措施及成效 浏览:282
余额宝七天理财基金 浏览:779
金融公司平衡计分卡表格 浏览:653
供销兼股东 浏览:412
融资租赁经理 浏览:120
筷子的杠杆五要素示意图 浏览:159
美国金融软件公司 浏览:680
土地投资理财产品 浏览:533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银行理财产品 浏览:382
深圳通用振兴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浏览:606
金融学论文题目上市公司 浏览:900
新西兰金融服务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