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汇率变动怎样做帐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外币存款、外币债权债务、外币的有价证券等)因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收益或损失。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每个月的月初第一天的汇率为当月做帐时用的汇率,在下个月的第一天会有一个新的汇率,这时需要把帐面的外币折算人民币的金额按照新的汇率进行计算,并调整帐面数字,调整数字时产生的差异就是汇兑损益。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将外币与人民币相互兑换时,由于银行采用的价格和帐面上的汇率不一致,产生的差价就是汇兑损益。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每月月末调整汇率时,若月初汇率低于上期汇率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银行存款(外币)
对于你单位的情况,好象没有外币存款,应如下处理:
1、因为银行直接结汇,用人民币入账就可以了。
借:银行存款 8953.19
贷: 预收账款 8953.19
2、因为没有外币存款,月末调整不必了。
3、开票时:按税法及会计制度规定 ,应按当日汇率确定收入
借:预收账款 $1322.5*6月17日汇率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红或蓝字 差额($1322.5*6月17日汇率-8953.19)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322.5*6月17日汇率
4、月末调整不必了
希望采纳
❷ 汇率差在财务费用里怎么做账
例如:如果上个月做了一笔应收帐款$57000*汇率7.5=427500;
这个月对方还款按7.52汇率给我们 $57000*7.52=428640;
那这多出来的汇兑差怎么记帐呢?
上个月:
借:应收帐款427500;
贷:银行存款427500;
这个月:
借:银行存款428640;
贷:应收帐款427500;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140。
❸ 急,收到外汇结汇开票等汇率差异怎么入账
借 银行存款 67 335.40
贷 预收账款 67 335.40
借 预收账款 67 335.40
财务费用——外汇汇兑损失 512.6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67 848.00
❹ 调整汇率差价应记入什么科目
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当然在财务费用下单设“汇率调整”明细科目也可以,可便于财务分析。
❺ 出口商品因汇率变动产生差价怎么做分录
预收和预付账款科目,属于非货币性项目,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的,所以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故,即使在实际支付货款的时候,汇率发生了变动,对预收或者预付账款也没有影响,有影响的是应收或者应付账款。
假设4月份实际发出的时候,是按照12000收款
则借:应收账款 差额
预收账款 6.2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6.2
但要说明的是,因为预收账款,导致银行存款账户外币账户,会因为汇率产生汇兑损益,对于银行存款的汇兑损益要确认财务费用。
❻ 收到国外客户补汇率差价的款,如何账务处理呀!
汇兑损益科目走,一般企业都是这样走的
❼ 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统账制核算的,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期(月)末余额,应当按照期(月)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期(月)末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1、如为汇兑收益,
借:有关科目,
贷:本科目;
2、如为汇兑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借:本科目,
贷:有关科目;
二、采用分账制核算的,期(月)末将所有以外币表示的“货币兑换”科目余额按期(月)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货币兑换——记账本位币”科目余额进行比较。
1、贷方差额
借:“货币兑换——记账本位币”科目,
贷:“汇兑损益”科目;
2、借方差额
借记:有关科目,
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发生的外币交易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7)汇率差价如何记账扩展阅读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参考资料
网络-汇兑损益
❽ 外汇业务的记账方法
一、记账本位币及记账汇率
(一)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即用于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用以表示计量的货币。《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记账本位币都是企业所在国使用的货币,记账本位币是与外币相对而言的,凡是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都是外币。
(二)计账汇率
记账汇率亦称现行汇率是指企业发生外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所采用的汇率。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相兑换的比率,是一种货币单位用另一种货币单位所表示的价格。我们通常在银行见到的汇率有三种表示方式: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买入价指银行买入其他货币的价格,卖出价指银行出售其他货币的价格,中间价是银行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银行的卖出价一般高于买入价,以获取其中的差价。
1.即期汇率及即期汇率的选择
无论是买入价,还是卖出价均是立即交付的结算价格,都是即期汇率。即期汇率是相对于远期汇率而言的。远期汇率是在未来某一日交付时的结算价格。为了方便核算,准则中企业用于记账的即期汇率一般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但是,在企业发生单纯的货币交换交易或涉及货币交换的交易时,仅用中间价不能反映货币买卖的损益,需要使用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企业发生的外币交易只涉及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港元之间折算的,可直接采用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作为及其汇率进行折算;企业发生的外币交易只涉及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折算的,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采用套算的方法进行折算,发生的外币交易涉及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之间折算的,可直接采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各种货币对美元折算率进行折算。
2.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当汇率变动不大时,为简化核算,企业在外币交易日或对外报表的某些项目进行折算时,也可选择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加权平均汇率需要采用外币交易的外币金额作为权重进行计算。
确定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的方法应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如果汇率波动使得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不适当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至于何时不适当,需要企业根据汇率变动情况及计算近似汇率的方法等进行判断。
二、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是指企业登记外币业务账户的方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主要有两种方法,各单位可根据外币业务的繁简选用其中一种方法。
(一)外汇统账制
又称本币记账法,即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时,即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采用外汇统账制记账,在会计账簿上虽然也反映外币,但仅作为补充资料加以记录。无论外汇现金、银行存款,还是债权债务等外汇账户,在账上均以人民币金额为准。这种方法适合于涉及外币币种较少、外汇业务不多的单位。(现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地勘单位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将其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即人民币)金额记账,这说明地勘单位外币业务是采用统账制记账法进行外币业务核算。)
(二)外汇分账制
亦称原币记账法或分别记账法。是指企业在日常核算时分别币种记账,资产负债日,分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资产项目进行调整: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非货币比项目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外币统账制,只有银行等少数金融企业由于外币交易频繁,涉及外币币种较多,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无论是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还是采用通胀制记账方法,只是账务处理的程序不同,但产生的结果应当相同,即计算出的汇兑差额相同,相应的会计处理也相同,即均计入当期损益。
❾ 美元对换人民币的差价如何出分录,请帮助为谢!
一,收到银行即期结售汇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 人民币5087
贷:即期结售汇 人民币5087
借:即期结售汇 美元
贷:银行存款 美元
二,付客即期结售汇款入账时
1.借:即期结售汇 人民币5087
贷:即期结售汇 某
❿ 因汇率不同,导致往来账的差异该如何做账
现在所产生的差异是1,766,335.09 JPY,日本要我将这个差异数补付给他,可应该以什么名义付出呢?(没有付汇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