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汇率还是联合浮动汇率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贰』 请问国际上货币汇率是自由浮动的有哪些国家
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是指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不由官方制定,而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可自由浮动,官方在汇率出现过度波动时才干预市场,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是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只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的汇率。
目前加入WTO的国家货币汇率都是相对自由浮动。
『叁』 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又如何
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布雷纳德的转述,中方确认了将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承诺。 但是,客观分析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压力,2011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美国经济表现好,中国的出口和顺差可能大幅扩张,升值压力自然会上升;如果美国经济表现不好,失业状况很难改善,同样可能令美国政客对人民币政策加紧施压。 汇率自由浮动的最大挑战是国内的经济与金融部门能否经受得住汇率水平较大幅度的起伏。现在国内的共识似乎是汇率一起伏,经济就垮了,尤其是利润率十分微薄的出口行业。这是许多部门与专家反对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更不要说汇率自由浮动。但是,汇率波动是否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也不见得。过去中国汇率波动的时候,也没有看到国内经济部门包括出口行业变得尤其脆弱。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印尼、泰国、韩国和印度的汇率基本上实现较大自由度的浮动,除了国际危机期间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了一些困扰,总体来看,经济运行还比较平稳。更重要的是,汇率波动起来以后,企业可以利用许多金融工具实施汇率避险。 虽然目前的汇率政策已经扩大了波动区间,但是,在市场预期和国际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人民币政策仍然没有摆脱举步维艰的境地。即使未来进一步增加汇率的弹性,中国仍然避免不了政府打不赢市场这样一个铁律。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的“管理”,升值预期会随着资本流入的增加而进一步自我增强。这就好比一个恶性循环:升值越多、升值预期越强、资本流入越多、升值压力越大。国际政治又对这一过程推波助澜,这样发展的结果可能是连市场都不知道均衡究竟在哪里。 实现汇率自由浮动的想法可能是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的一条思路。与其把很多精力放在与市场博弈、与美国博弈,倒不如集中精力考虑让汇率自由地波动起来,当然,自由市场也有“超调”,但在政府“管理” 的情况下,“超调” 往往更严重。毕竟政府并不比市场更清楚均衡汇率在哪里。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汇率完全自由地浮动也不现实,但我们起码可以考虑利用今后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来实施改革,实现“有条件的自由浮动”。具体的“条件”可能很多,但至少有两条:一是还是应该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动;二是可以允许当局实行有节制的市场干预。前面一条很重要,因为最终泰国、韩国和印尼出了问题,主要是短期资本回流太快,这对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具体的限制办法就是利用已经实施的QFII和QDII制度,允许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但对流动的频率和数量作出明确的限制。 政府适当干预汇率市场减少剧烈波动也是可能的,不过,这需要一种机制来节制这样的干预。规定每年可以干预的规模,由央行酌情实施。干预的责任应该从央行转移到财政部,由国家财政负担干预的成本。
『肆』 为什么要让汇率自由浮动
1. 各种汇率制度,优劣不同。
现在多数发达国家实行自由浮动汇率。我国现行汇率有两大不利因素。
(1)可通过再岸、离岸汇率差、利率差套利。
(2)为稳定汇率,消耗大量外汇储备。2016年为稳定汇率,消耗了3000多亿美元。为了平抑,离岸美元比在岸美元贵。就要在离岸市场卖出美元。为此16年在离岸市场卖出了3000多亿美元,买回来两万多亿人民币。而买回来的两万多亿人民币,要由央行封存,它的价值等于零。也就是说为了稳定汇率,16年损失了3000多亿美元。其实汇率的高低,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它可能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风险和损失。
2. 无论采取哪种汇率制,都不能改变升值和贬值预期。
只有当影响升值贬值预期的因素改变后,这种预期才会相应改变。货币有大的贬值后,对经济会有大的冲击,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认为:货币危机(贬值超25%时)会产生四大问题,银行资产负债表币种错配,主权债务危机,企业外债危机和通货膨胀。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 30%以上。如果本币贬值,对物价的影响会更大。
3. 现有两大不利因素
(1)出口总额15年下降1.8%,16年下降7%,外储从14年6月到现在下降了近1万亿美元。应收出口顺差1万多亿美元,没有收到。两项合计,两万多亿美元。我国石油60%以上靠进口,能源工业原料,农产品等。对国外依赖较大,需要大量外汇,受国际价格变动影响较大。
(2)国外需求减少,贸易保护等因素,直接影响出口量。美国可能提高关税至45%。美国可能对中国打贸易战。因为15年中国对美顺差3657亿美元,所以打贸易战对中国不利。美国不从中国进口这3000多亿美元的货物,对它影响不大,反而可以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就业率。吸引世界各大企业去美国投资建厂,达到特郎普振兴美国经济减少逆差的目的。现在在中国的外企已达20多万家,资产总值超两万亿美元。近日全球最大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关停苏州工厂,并裁员2000人。 苹果公司也或多或少的露出撤离迹象。如果撤出,影响是比较大的。境外企业的撤离这样的资本流出是难以控制的。美国可能到2019年,每年都会有几次加息。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大。我们不能用美好的期待和想象应对多变的世界。我们要防范于未然,要有应变的措施。
4. 为什么要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如果发生货币危机怎么办?
201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有30105亿美元。16年9月末,全口径外债是14320亿美元,实际可支配的外汇储备有1.57万亿美元。我们实行自由浮动汇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住外储。保住几十年来用资源、环境、青春换来的财富。不能再为保汇率花一分钱。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后美元高位时,央行可卖出美元,低位时买进美元,既可稳定汇率也可以增加外汇储备。现在每年还有近5000亿美元的顺差,所以外汇储备还可以增加。这样我们也更有能力应对外企撤资造成的资本流出,及打贸易战的威胁。如果还有人说,外汇储备太多,那也可以多进口些能源类商品,减少些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由进口代替。本文最重要的观点是解决汇率自由浮动后,本币对美元贬值十倍百倍也不会发生货币危机,对经济也没有影响的方法。前面提到不论采取哪种汇率制度,当货币有较大贬值预期时,尤其是人为控制的汇率制变成自由浮动汇率之后,更可能发生货币危机。那采取什么措施能在本币大幅贬值后不发生通货膨胀,经济还能稳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们设立一个专门管理进出口企业的部门,对他采取闭环管理。对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的出口收入的税后利润,由企业支配(美元)。收入除利润外,全部结汇。结汇汇率按现在汇率计算。(6.9:1这个结汇价,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物价的变动做相应调整。)因为其它因素都没有变化,只是汇率有变化,所以对企业没有不良影响。如果当时汇率变成14:1. 那企业净利润收入还能增加一倍多。对以美元计价的进口企业按现在的汇率(6.9:1)购汇。进口的商品,按现在的价格出售。这类企业除了在闭环内购汇,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对其经营及物价也没有影响。尽管当时的汇率,可能是14:1,但是也没有丝毫影响。对有进口也有出口的企业可以分开计算。主管部门对进出口企业要严加监管。对作假企业要严查严办!这个政策执行后不论本币贬值多少,对企业的影响都很小。在本币大贬值的情况下经济仍然可以稳定发展。国内物价不受影响。采用本办法后,可以有力的打击金融大鳄和做空大师。能将汇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制定出有理有利的货币政策,严管严控资本流动,实行配合相应措施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就能让经济稳步发展,人民富足 安康,国家发达强盛,这样才能自如应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我们将立于不败之地,无往不胜。
『伍』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有什么区别
一、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货币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实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后开始的。实际上,今天没有哪个国际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当前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也有的实行钉住政策的浮动汇率制。
二 、固定汇率制是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的汇率制。
在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二战以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成员国的货币汇率,仅能按金平价之比在一定幅度内作上下限各1%的浮动。当某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官方有义务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上下限之内。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一)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
1.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汇率稳定,减少风险。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
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
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2.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
在固定汇率制下,易发生通货膨胀,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币值更加不稳。为了稳定汇率,该国货币当局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投放到外汇市场中,使大量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流失。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自由波动而予以消除。
各国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主地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可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
一国由于无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汇率制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
由于各国的国际收支能够自我调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国际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2.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
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了成本计算及国际结算的困难。从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导致各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商品价格不稳。
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
助长了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以邻为壑”的政策盛行。即各国均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
『陆』 什么是货币自由浮动机制
你的问题应该是指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活动,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
实行浮动汇率制有利于通过汇率的波动来调节经济,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尤其在中央银行的外汇与黄金储备不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实行浮动汇率制对经济较为有利,同时也能取缔非法的外汇黑市交易,但浮动汇率制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会加剧经济活动。
『柒』 浮动汇率中的自由浮动指
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种。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大幅波动可能扭曲资源配置,汇率的随机性和通货膨胀偏向较大。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货币当局虽然干预外汇市场,但不捍卫任何确定的平价,干预的频率根据汇率目标而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主要缺点是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缺乏透明度,可能引起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它与自由浮动汇率的区别在于它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即货币当局根据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来公布汇率,允许其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上下浮动。一旦汇率浮动超过规定的幅度,货币当局就会进入市场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的合理和相对稳定。
『捌』 人民币汇率为什么不能自由浮动
它还是植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现实环境,植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植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不平衡与不稳定。对于转轨中的中国金融来说,无论是金融市场制度缺陷,还是金融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组织机构的建立、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推出都与发达的市场体系相去很远。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人民币汇率制度想一步迈入自由浮动的体制,不仅中国经济没有相应的承受能力,而且还可能因这种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导致中国金融业的危机。还有,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中,由于大量的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必然会带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平衡与不稳定。面对这种情景,当刚打开国门的中国经济一步跨入国际市场时,肯定会面临着巨大风险。因此,中国汇率制度改革采取渐进方式是必由之路。
中国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仍然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对市场中人民币汇率正常的波动不会进行管理,但市场的波动过大时,央行的管理就会起到一种滤波器的作用,以便来熨平这种市场的异常波动,如外国的对冲基金要过度炒作人民币汇率时,央行就可能有作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管理性还会表现在防范危机的作用上,如在爆发战争、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特殊情况下,央行将采取特殊的干预手段。
总之,中国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国内外现实条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向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迈进的必经之路。它不仅具有市场法则的逻辑性,也由这次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实际经验得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玖』 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会怎样
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布雷纳德的转述,中方确认了将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承诺。
但是,客观分析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压力,2011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美国经济表现好,中国的出口和顺差可能大幅扩张,升值压力自然会上升;如果美国经济表现不好,失业状况很难改善,同样可能令美国政客对人民币政策加紧施压。
汇率自由浮动的最大挑战是国内的经济与金融部门能否经受得住汇率水平较大幅度的起伏。现在国内的共识似乎是汇率一起伏,经济就垮了,尤其是利润率十分微薄的出口行业。这是许多部门与专家反对汇率升值的主要原因,更不要说汇率自由浮动。但是,汇率波动是否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也不见得。过去中国汇率波动的时候,也没有看到国内经济部门包括出口行业变得尤其脆弱。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印尼、泰国、韩国和印度的汇率基本上实现较大自由度的浮动,除了国际危机期间短期资本流动造成了一些困扰,总体来看,经济运行还比较平稳。更重要的是,汇率波动起来以后,企业可以利用许多金融工具实施汇率避险。
虽然目前的汇率政策已经扩大了波动区间,但是,在市场预期和国际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人民币政策仍然没有摆脱举步维艰的境地。即使未来进一步增加汇率的弹性,中国仍然避免不了政府打不赢市场这样一个铁律。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的“管理”,升值预期会随着资本流入的增加而进一步自我增强。这就好比一个恶性循环:升值越多、升值预期越强、资本流入越多、升值压力越大。国际政治又对这一过程推波助澜,这样发展的结果可能是连市场都不知道均衡究竟在哪里。
实现汇率自由浮动的想法可能是打破上述恶性循环的一条思路。与其把很多精力放在与市场博弈、与美国博弈,倒不如集中精力考虑让汇率自由地波动起来,当然,自由市场也有“超调”,但在政府“管理” 的情况下,“超调” 往往更严重。毕竟政府并不比市场更清楚均衡汇率在哪里。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汇率完全自由地浮动也不现实,但我们起码可以考虑利用今后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来实施改革,实现“有条件的自由浮动”。具体的“条件”可能很多,但至少有两条:一是还是应该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动;二是可以允许当局实行有节制的市场干预。前面一条很重要,因为最终泰国、韩国和印尼出了问题,主要是短期资本回流太快,这对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具体的限制办法就是利用已经实施的QFII和QDII制度,允许短期资本跨境流动,但对流动的频率和数量作出明确的限制。
政府适当干预汇率市场减少剧烈波动也是可能的,不过,这需要一种机制来节制这样的干预。规定每年可以干预的规模,由央行酌情实施。干预的责任应该从央行转移到财政部,由国家财政负担干预的成本。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