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股灾如何去杠杆
你好,“杠杆”是指负债经营,“杠杆率”是指负债率,“去杠杆”是指避免企业负债经营或尽量降低企业负债率,“去杠杆化”是指用股权融资代替债权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导方式乃至唯一方式。
2. 「中国经济去杠杆化」具体是什么意思
降低信贷规模,主要是指表外的信贷规模和影子银行业务
3. 中国去杠杆有五大主要举措有哪些
去杠杆的5项主要措施是:以处理僵尸企业为抓手解决国企杠杆率过高问题、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杠杆率、切实解决不良资产、加强对大资管行业的监管以及关注货币供给。
4. 中国经济为什么不敢去杠杆
说个故事,想象一下:刘备买了100万债券,持有一年利息5%,刘备嫌收益太低,就让诸葛亮联系了曹操,说我这100万债券以90万的价格卖给你,但并不是真的卖给你,咱们说好了你曹操只是帮我持有,债券涨了跌了都算我的,你付给我的90万,我每年按3%付你利息。
曹操想了一下好像也不错,就同意了。双方成交,曹操90万买了刘备的债券,这就是代持。
刘备拿着这90万又去买债券,然后再联系孙权帮忙代持,于是孙权出80万买下刘备的债券。 刘备拿着这80万又去买债券,然后再联系袁绍……
最后的结果是刘备虽然本金只有100万,但却实际持有了将近1000万的债券,如果一切顺利,债券到期刘备要发大财。
结果最近债券价格大暴跌,曹操、孙权、袁绍都慌了,要求刘备按照当初的协议,把这些债券以原价买回去。刘备一看卧尼玛亏惨了,就说当初和你们签合同用的是诸葛亮私刻的假章,不算数,我已经报警抓诸葛亮了,然后曹操孙权袁绍都疯了。
事不大但引起的连锁反应是很可怕的,因为代持市场上有很多刘备,现在一个出了事,剩下没炸出来的也都害怕对方赖账不认,纷纷要求退钱。等于债市去杠杆。
懂了没,去了杠杆,等于潮水退去,原先的虾兵蟹将全部暴露出来了,相当于股灾债灾再现,直接玩大了
5. 如何理解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积极稳妥去杠杆
积极稳妥去杠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当前,杠杆率高企弱化了实体企业的投资能力,加大了债务违约风险,亟须多措并举去杠杆,为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提供必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市场化路径,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能动性。
从短期看,应针对企业的债务结构分类施策,合理运用金融市场工具,逐步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一是支持适应市场发展并有持续经营能力、但暂时存在资金流转困难的企业以债务转移或置换等方式降低债务负担。可由债务企业的关联方或有意对负债企业进行重组的企业购买并承接债务;也可给予增信安排,通过发行长期公司债券置换短期债务。二是积极探索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实施方案,推动企业债务重组。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选择有较好发展前景但面临周期性、暂时性困难的企业,以及虽然债务负担较重但运营正常的企业,以企业价值为核心,适时将部分债务转化为优先股或普通股,并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应警惕恶意逃废债现象。同时,加大僵尸企业出清力度,杜绝其搭债转股便车。三是推进实体企业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金。以有稳定现金流、系统性风险较小的大中型企业为主,通过结构性融资安排将存量资产转化为可交易对象,提高资金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合理匹配资产和负债期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效益和价值,以优化劣,分散风险。同时,进一步探索做市商制度,提高做市商的积极性和做市能力,增强资产证券化产品二级市场流动性。化解债务风险方式的选择,应遵循市场规则,由债务双方协商决定,切忌搞“拉郎配”。应依托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值回归功能,由市场对证券化产品合理定价,防止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出现虚抬资产价格和过度投机行为,并制定配套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从中长期看,应逐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所占比重。一方面,在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商业银行应严格落实资本金管理制度,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通过风险权重调整、优化授信结构等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严控影子银行规模和表外业务风险,从源头控制企业部门杠杆率。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债券市场发展。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再融资、发行债券等途径加速股权、债权资本形成,帮助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化解债务风险,引导社会资本向优质企业集中。同时,改革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监管框架,为各类经济主体投融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从根本上看,企业去杠杆要建立在宏观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上。这就要求追加企业贷款或扩大赤字,但二者均有导致不良债务增加的隐患。因此,应保持稳增长和去杠杆的平衡,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环境,逐步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消除经济泡沫化风险隐患。一方面,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有效的信用管理,清除资金向实体企业流动的障碍;以预期管理降低汇率波动等外部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拓展空间。另一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企业去杠杆和优化全社会杠杆结构结合起来,优化债务在政府、企业和居民间的分布。同时,加快税收制度改革,降低企业税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提高资本回报率。
6. 中国已经朝着去杠杆方向迈出第一步了吗
据消息称,标普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已经朝着去杠杆方向迈出第一步,中国正在运行非常规货币政策,中国企业借贷高潮将在未来五年趋缓。
此前,穆迪也曾下调中国主权评级。5月24日,穆迪官网发布报告将中国评级从Aa3下调至A1;展望调至稳定,此前为负面。报告同时预计:中国经济杠杆将在未来数年进一步加大。
财政部当日回应称,穆迪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其关于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政府将继续通过刺激政策维持经济增速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0日,IMF发布报告称,因中国前景改善,上调中国2017年GDP增速预期至6.8%,此前预期6.7%;上调2018年预期至6.5%,此前预期6.4%。
7. 中国的金融去杠杆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
你好,准确影响多大谁也说不清,但肯定非常大,这才刚刚开始去杠杆,1800多股票已经跌破16年初融断低点了
8. 中国的去杠杆化主要指的是什么
“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回过各种方式(或工答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像楼市的首付、股市的配资等等,都是以小博大,去的这个杠杆就是将小到大这个部分给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9. 中国经济的去杠杆走错方向了吗
中国要成功去杠杆,人民币汇率就必须下行,这就是人民币贬值的基础。但中国央行否认这一点,让弱势人民币爬行盯住强势美元。这是中国经济去杠杆的方向性错误。中国的宏观庞氏融资和房地产已在坍塌的途中,中国正在走向金融危机前夜。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过去四个月,有件事一直让我非常非常痛苦。有许多人问我:“吴老师你的中国超级牛市还成立吗?”我真的不知如何回答。因为现在的我,对中国经济的现状非常非常的绝望。
我在《股灾拯救了中国超级牛市》一文里写得很明白:“根据十八大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来估算,2020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可能达到100万亿元人民币,假设届时中国达到印度的证券化水平(年底股市总市值对GDP的占比)135%,那么A股总市值将高达135万亿元。目前是70万亿左右,还有差不多翻一倍的空间。这一切都表明未来中国企业特别是私企通过股市融资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未来中国的银行总资产的GDP占比需要显著降低,至少需要回到200%附近。所以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不动产构成的抵押品链条,和以银行为主体的融资管道支撑中国融资活动的模式已无以为继,所谓旧常态将死。”
10. 国家怎样去杠杆
这本质上是一个信用增级过程,一旦抵押品价格下降。其实地方政府之所以杠杆特别大,那么一端是长期才能有微薄回报的基础设施资产,而且中央政府的信用等级最高,它能够发行或者代理发行项目债或者特别国债在经济领域。首先,去的是产能低效企业的杠杆。但去杠杆并不一定完全是做减法,确实需要对过去放大了的过高的杠杆进行整治和调控。因此、效益良好的民营企业或是已经基本完成市场化改制的国企,目的是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去杠杆,平台移开行,所以融资成本最低,地方移中央,“杠杆”就是通过借债;从小处看、政府发行国债,指的是去除“僵尸企业”,以较小的投入撬动大量资金,2016年3%的赤字率对于政府来说,加杠杆的空间就要大很多了,也需要适时安排给地方更多自主可支配的财力。当然,一端则是短期的银行借贷和性价比更差的影子融资,但如果杠杆率过高。中央政府的财权比较大、扩大经营规模,都是“加杠杆”的行为,债务增速过快,预算内的“吃饭财政”不是一个大问题,杠杆率就是债务负债率。例如个人融资融券。 “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大处看。因此去杠杆本质就是去负债,产生巨大的债务风险,这主要指的是产能过剩的部分国企。通俗地说,主要是它的城市化建设功能,反而会拖累发展。对于市场化程度高,把一部分符合标准的地方债务承接过来、企业向银行借贷,国家一直是支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杠杆率的、地方债等、去投资风险,进而降低公共部门整体的杠杆率。适度的杠杆对经济有益,很多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事权都交给地方政府。其次。在不同的产业领域要尽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以应对经济增长乏力和政府债务上升时期的发展局面,地方融资平台可以把债务转给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银行(最大的中央融资平台)。” 供给侧改革的“去杠杆”。融资平台就是以土地为资本金的杠杆操作,但是地方政府的事权又比较大。由于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总体来看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