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杠杆考点
1杠杆的应用
2杠杆平衡条件
3杠杆的分类
❷ 杠杆知识点详解,这些必考点你都掌握了吗
杠杆知识点
❸ 寻初二物理杠杆的知识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
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用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有字母F2或用F阻标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或L动标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或L阻标出.
3.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2)实验目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如果还要到http://www.iwuli.com/Article/Article_14995.html自己找
❹ 什么叫地点杠杆
这个地点为干的话,那么到底是有什么的东西?我也不是特别确定
❺ 初二物理杠杆、浮力练习题
滑轮练习题 姓名: 学号:
一、是非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 ( )
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 ( )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 ( )
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 ( )
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 )
二、填充题:
1.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6. 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__ kg。
三.选择题
1.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2.使用滑轮组可以 [ ]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 ]
A.40牛,20牛 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
A.600牛 B.300牛C.200牛 D.100牛
5.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 ]
A.物体B将沉到杯底 B.物体 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 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6.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7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
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
A.90N B.50N
C.270N D.30N
9如图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l和G2,那么G1与G2的关系是( )
A.G1=G2
B.G1=2G2
C.G1= G2
D.无法判断
四.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五.使用一滑轮组把100N的重物吊起lm,绳子自由端被拉上5m,请画出该滑轮组的装配图.求
所用拉力的大小.(滑轮组、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答案:
一 1.× 2。√ 3. × 4× 5. √ 二 1.动 上 26 4 2.4 22 40 3.4N 4.1/2 =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 1.D 2.C 3.A 4.C 5.B 6.D 7.B 8.D
9.B 10.B 四。略 五20N
❻ 物理杠杆,压强,浮力三大块重要知识点的特点,知识结构,考点与他们各自的特点
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 t的单位:秒。
❼ 中考物理考点
力学常考考点
考点1、物理量的估算
电流:计算器100μA 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 >ρ水 >ρ油 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10 5Pa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
11、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为 37℃左右 12.人体安全电压约为 36V 家庭电路220v
考点2.分子、原子 考点3. 天平的使用
考点4.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考点5 惯性概念与利用
考点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s-t v-t图像考查) 考点7.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
考点8.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的计算、探究 考点9.浮沉条件的考查
考点10.浮力大小的计算与实验探究 考点11.流速大小与压强的关系 考点12.做功的两个条件 考点13.功率的计算
考点14.机械效率(计算、探究)
考点15.力学作图(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的示意图,画力臂、绕滑轮组) 考点16。杠杆平衡条件的考查 考点17.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18.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考点20.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考点2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考点22。电磁铁、影响电磁继电器磁性强弱、方向的因素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电学常见考点
考点1.串并联电路识别
考点2.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 考点3.欧姆定律
考点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考点5.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考点6.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关系 考点7.电功率的计算
考点8.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额定功率、探究焦耳定律 考点9.动态电路分析 考点10.电路故障分析 考点11.生活用电安全 考点12.右手定则
考点13.电流的磁效应 考点14.电动机的原理
考点15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考点16。电磁感应现象、影响电流方向的因素
考点17.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与电流方向有关的因素 考点18.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考点19.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考点20.信息的传递
声光常见考点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2.区分音调、音色、响度 考点3。超声波与次声波 考点4.噪声的控制的三个途径 考点5.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 考点6.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考点7.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现象、作光路图
考点8.平面镜成像特点及探究 考点9.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考点10.光的色散
考点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三条特殊光线)
热和能
考点1、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 考点2、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图像特点、晶体熔点与凝固点 考点3、区别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考点4、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
考点5、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考点6、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考点7、燃料的热值,锅炉的效率(填空题) 考点8、比热容的概念及热量公式计算 考点9、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机械能守恒
考点10、热机效率及四个冲程 考点11、能源的概念及能源的分类 考点12、能量转换与守恒
考点13、了解能源的发展趋势及对环境的影响、理想能源的特点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❽ 高考物理考点分值分布
0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0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03.乐音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0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0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0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0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0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0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0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0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0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0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0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0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0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0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0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功能:
0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0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
0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0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0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有力;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
0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0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
0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0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
热学:
0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0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0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0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0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0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0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0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
0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磁场知识:
0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0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0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
0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0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0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0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0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❾ 九年级物理杠杆画图技巧练习题及答案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