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杠杆的原理的原理是什么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专即:动力×动力臂=阻力属×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因此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
当杠杆的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杠杆原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瓶盖扳子等。
2、费力杠杆: L1<L2, F1>F2,费力、省距离。如钓鱼竿、镊子等。
3、等臂杠杆: L1=L2, 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② 杠杆平衡的原理
杠杆原理就是“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版和阻力)权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2)杠杆原理演示仪扩展阅读: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杠杆分为3种杠杆。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等。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等。第三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如天平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杠杆平衡
③ 研究杠杆原理的好工具
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
④ 杠杆原理及公式
将杠杆原理看作以支点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动力点或专阻力点的移动距离属是由以支点为中心的圆的半径决定的。半径越长,这个点移动的距离就越长,因为这个点就得沿半径更长的圆移动了。
距离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力的增减。这是因为单纯的杠杆原理是通过以下公式成立的:作用于动力点的力×动力点移动的距离=作用于阻力点的力×阻力点移动的距离。(力×力作用的距离)在物理学中叫做“功”,即人做的功和物体被做的功是相等的(能量守恒定律)。
(4)杠杆原理演示仪扩展阅读
在杠杆原理中,我们把杠杆固定的旋转点称为“支点”。要想举起重物,就要把支点置于尽量靠近物体的地方。
假设人施加力的点(动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达到支点与使物体移动的点(阻力点)之间距离的5倍。那么,要想撬起地球仪,只需要用地球仪1/5重量的力按压木板即可。
剪刀、起子、镊子、筷子、钳子、杆秤......这些工具都用到了“杠杆原理”。利用杠杆原理,我们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撬起很重的物体,也可以把短距离移动放大为长距离移动。正因如此,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⑤ 谁会画启瓶器的力的示意图啊。初三的关于杠杆原理。急~~
看起来会有点吃力(我自己画的)
⑥ 什么是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⑦ 杠杆式测角器和电子倾角仪原理相同吗
概述
本倾角仪是一种高精度、高兼容性、高可靠性的无线双轴倾角仪,采用自主研发全自动温度及线性修正模批量生产。
可应用于大坝、铁塔、挡土墙、地面沉降、滑坡监测等基础结构建筑物的倾斜变化测量。仪器安装在被测建筑物结构表面,通过长期监测可取得结构的倾斜变化。
内置NB-IoT或者4G无线通讯模块可将监测数据定时发送至指定接收服务器,也可通过内置的串行通讯接口用手机APP下载历史记录数据(可存储2000条记录,循环覆盖)及进行仪器参数配置。
采用低功耗控制技术,内置大容量一次性锂电池,可保证仪器正常工作3年左右(每小时测量一次,每天发送两次,增加测量及发送频次电池使用时间会缩短)。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表面氧化处理,接缝处采用密封圈和灌胶处理,防水密封性好,可长期工作于户外或恶劣环境。
安装方式
1.水平安装
若是混凝土结构可以使用4个M5*30膨胀螺钉直接安装在平整的被测结构表面或者埋入被测结构内部;
若是金属结构则采用4个M5*20的螺钉将其固定在被测物体上即可。其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
水平安装示意图
2.垂直安装
垂直安装由垂直安装支架,无线倾角仪组成。垂直安装可用于边墙、护坡、桥墩、塔体及高层建筑物等等各种有监测建筑物的环境,首先用4个M5*10十字螺钉将倾角仪安装在安装支架上,混凝土环境采用4个M8*60的膨胀螺钉将安装支架、无线倾角仪一并固定在被测物体上;金属结构采用4个M8*20的螺钉直接将安装支架及无线倾角仪固定在被测物体上即可。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
水平安装及支架孔位安装示意图
应
⑧ 生活中有许多的器械利用杠杆原理来工作的:(1)如图是自行车的刹车手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和阻力的力臂
(1)分别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两个力的力臂L1、L2.
⑨ 物理杠杆。灭火器的杠杆示意图怎么画请画出来分析下,谢谢各位了。
灭火器的杠杆原理图如下所示:
【分析】灭火器把手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压杆下部制成尖形能够增大压强,便于将气匣阀门打开。当阀门打开后,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喷嘴喷出,表明内部的气体压强比外部大气压强大。
(9)杠杆原理演示仪扩展阅读:
判断杠杆是”费力杠杆“还是”省力杠杆“的方法:
看动力臂和阻力臂,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L1大于L2)就是省力杠杆,如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L1小于L2),就是费力杠杆。前提是,力相同。
【实例】假设有一个平衡的杠杆(不一定要水平,只要不动或者保持匀速运动就行):
确定一个支点O(任何受力的点都可以),在杠杆上正好有两个作用力F1和F2,过O作F1 F2所在支线的垂线,长度为L1 和L2,这就是所谓的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其实是人为确定的)。有关系式F1×L1=F2×L2。当L1>L2时,为省力杠杆;L1<L2是,为费力杠杆。
⑩ 杠杆原理及公式
杠杆原理为了平衡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的大小必须相等。
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₁·L₁=F₂·L₂。式中,F₁表示动力,L₁表示动力臂,F₂表示阻力,L₂表示阻力臂。
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应该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节省距离,应该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所以杠杆可以节省精力和距离。然而,如果想省力,必须移动更多的距离;如果想移动更少的距离,必须花费更多的努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10)杠杆原理演示仪扩展阅读:
杠杆原理的分类:
1、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2、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 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