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外币汇兑差额约定汇率

外币汇兑差额约定汇率

发布时间:2021-12-13 16:00:23

A.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怎么算的,它又与汇兑差额又有什么区别呢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方法:

(1)递延处理。

将折算差额列入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

(2)计入当期损益。

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列入利润表。

(3)将折算差额借方发生额,即折算损失,记入损益;将折算差额贷方发生额,即折算收益,加入递延,记入所有者权益。

与汇兑差额的对比:

1、两者的产生方式不同。外币业务汇兑损益是在交易过程中或在期末采用现行汇率对外币项目进行折算产生的,而外币会计折算差额是在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产生的。

2、两者包括的损益不同。

汇兑损益既可能是已实现损益,也可能是未实现损益;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属于未实现损益。

综上所述,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不同于外币业务汇兑损益。

B. 请问计算发生额时外币折算的汇兑差额应该计入发生额吗

你好。

题中,“银行存款”账户:

期末美元余额 = 1 380万元
汇兑损益确认前人民币余额 = 3 288 + 1 000 * 8.24 + 60 * 8.26 - 80 * 8.23 = 11 365.20万元

期末人民币应结余余额 = 1 380 * 8.25 = 11 385万元
期末应予确认的汇兑损益 = 11 385 - 11 365.20 = 19.80万元

由此,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9.80万元
贷:财务费用 19.80万元

所以,该分录中借记“银行存款”科目的19.80万元,当然属于“银行存款”科目的本期发生额。

C. 外币会计折算差额和汇兑损失的区别

首先你要搞清楚,交易货币,记账本位币,列报货币之间的区别。
交易货币就是交易时使用的,假设为x
记账本位币就是在日常交易记录中使用的(详情网络)假设为y
列报货币就是你最终的财务报表是以何种币种列示的,假设为z
当x和y不是同种货币时,可能就会有汇兑损益。
那当y和z不是同种货币时,资产负债表按时点汇率,利润表按平均汇率,权益按历史汇率这算,就会导致产生外币报表折算差。

D. 什么是汇兑差额

以非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或有国外分公司的企业.在年末将非人民币财务会计报表换算为人民币报表时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这是一种特殊的汇兑损益,一般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应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增设“货币换算差额”账户反映,如为借方差额,则可用负号表示,以保持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E. 本位币账户换算成外币汇率差额问题

ERP系统的货币汇率应该每月进行设置,并可以保留6位小数,每月底再进行相应的汇兑损益,差额应该不会那么厉害

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所以每个月都要根据汇率变动进行调整。

F. 汇兑损益的汇率如何确定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1.剔除分算法。即逐笔核算货币性外币账户上汇率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的价值变动额,而对汇率没有发生变动的外币金额则不予考虑。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外币金额×(期末汇率-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上述结果若为正值,表示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2.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其计算公式是: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G. 外币折算(卖出外币汇兑损益折算)

应该是(6.22-6.2)*300=6 交易时要用即期汇率 6月15日的即期汇率是6.22
汇兑差额的产生原因是当日与以前的汇率不同
这题中当日的即期汇率是6.22 因为是卖给银行,你可以理解成银行要赚钱,那他是不按照你原先取得日的汇率来算的,他就用自己的,也就是6.2,那你5月31日的汇率就被强迫变成6.2,所以你在卖的时候实现的汇兑差额其实已经包括了6.3-6.2的部分

H.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是什么意思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是指企业外币专门借款时,借款日和外币使用日不是同一天,汇率往往不一样,而产生的汇兑差额。由于企业取得外币借款日、使用外币借款日和会计结算日往往不一致,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一般需要资本化。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而除外币专门借款之外的其他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当企业为以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所借入的专门借款为外币借款时,外汇汇率又在随时发生变化,因此,外币借款会产生汇兑差额。相应地,外币借款所产生的汇兑差额,是购建固定资产的一项代价,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8)外币汇兑差额约定汇率扩展阅读: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是难以避免的,一般认为,只要汇率发生变动,就应在期末确认其汇兑损益实现,而不管其实实际的业务是否已经发生,外币买入卖出已经发生,外币性的债权、债务在本期已经结算,以此作为确认汇兑损益的依据,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要递延到以后会计期间。

外币汇兑差额也对公司利润影响。在2016年,以中国国航为例,2016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4%,但在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减少23.32亿元的情况下,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2.45%,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汇兑净损失达16.98亿元。航空公司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减少汇兑损失。

企业使用专门借款外币时,若企业将外币存款向银行兑换人民币,银行要按兑换当天牌价的买价计算。企业将外币向银行兑换另一种外币时,应按实际兑入的外币金额和企业选用的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实际兑出的外币金额和企业选用的汇率折合记账本位币,两者差额计入汇兑损益。

I. 外币折算中用不用到合同约定的汇率

外币交易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计价或结算的交易。外币交易折算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环节,一是发生外币交易时的初始确认与结算时差额的确认;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相关项目的折算。
外币折算交易日的初始确认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应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汇率变动不大的,除外币投入业务外,也可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通常为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企业主要外币交易发生时的会计处理如下:向银行买入、卖出外币时,在兑换当日按即期汇率折算入账并确认汇兑损益;买入或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时,在交易日以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入账,在收付款项结算时确认汇兑损益;取得或归还外币借款时,均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入账,不产生汇兑差额;收到外币投入的资本,无论是否有合同约定汇率均应采用收款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货币 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折算差额。
资产负债表日依据项目类型进行分类调整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将外币项目按照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类调整其会计处理。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时,会产生汇兑损益。除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记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以及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有条件地予以资本化外,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当记入当期财务费用。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应当根据其不同的计量模式,采取不同的会计折算处理方法。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历史汇率)折算,不做调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 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等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的可变现净值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以较低者作为报表反映金额,差额作为当期损益。此外,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虽然分账制与统账制的账务处理程序存在差异,但同一外币交易事项最终产生的汇兑差额应该一致。
外币财务报表中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拥有境外经营机构的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前,需将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进行列报。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技巧可归纳为两点:选择现行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具体折算方法如下: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未分配利润”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列。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按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前应首先调 整境外经营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根据调整后与企业相一致的会计期间与政策,编制相应货币的财务报表。

J. 汇率,外币汇换差额

汇兑损益的概念你好像还没有搞清楚。
用当日汇率入账:
购汇:汇兑损益=(中间价-卖出价)*购汇额
结汇:汇兑损益=(中间价-买入价)*购汇额
〉0 为收益, <0位损失。

(银行给你做的业务用的是买入与卖出价,而你入账的中间价,这就是产生汇兑损失的原因。

而选择当月月初的汇率,道理是一样的,主要还是比较入帐汇率与银行买入/卖出价。

阅读全文

与外币汇兑差额约定汇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贷款一万急用 浏览:28
融资理财工作总结 浏览:54
国企卖股份 浏览:785
融资租赁宣传语 浏览:157
2009房地产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 浏览:931
2017深圳瓶装煤气价格 浏览:646
招商证券调整佣金 浏览:115
期货沽空是什么意思 浏览:616
中国银行理财收益率有保证吗 浏览:490
理财产品对客户好处 浏览:244
外币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 浏览:141
安邦理财产品收益率 浏览:657
什么叫金融资产与金银资产 浏览:50
蓝光地产信托 浏览:403
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回购 浏览:477
金融机构抽贷压贷如何解决 浏览:564
华鑫证券龙头 浏览:32
世界上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金融机构是 浏览:191
新疆金钥匙集团合规吗 浏览:31
苏州抵押贷款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