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轮轴和滑轮都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 ()判断
你这句话的描述不是很准确,但是是正确的
因为轮轴和滑轮都是变形的杠杆,而杠杆都有相应的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及支点。
『贰』 为什么动滑轮可以看作是杠杆,它的支点、动力点、阻力点、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哪儿
动滑轮支点是阻力作用点 支点在吊滑轮的那根绳与滑轮的接触点
那个接触点是在发生变化 但那个接触点的位置相对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是不变的 可以认为是个时刻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
画个图看看
『叁』 为什么说滑轮也是杠杆,详细点麻烦了
因为滑轮和杠杆再其作用效果上来说是等效的,工作原理也是相同的专、也有支点、动力、属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且滑轮和杠杆都是简单机械,都遵循功的原理,只不过滑轮的支点有时在轴上、有时在轮上、甚至有时还是动的,形状也不同而以.但再其作用效果上来说是等效的,所以说滑轮也是杠杆.
『肆』 怎样确定滑轮杠杆支点
杠杆围绕某一点进行转动,这一点相对于杠杆是静止的,如果杠杆运动,那么这一专点也变,但对于杠杆永远不变属,比如滑轮就种杠杆。动力臂就是过支点作动力的作用线所在直线的垂直线段,依照这个定义,阻力臂也很简单的,费力与省力主要是看动力臂与阻力臂长短比较,动力臂比阻力臂长,那么就是省力的。
『伍』 什么叫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定,动滑轮都是杠杆,在初二物理课本里有详细的图与解释
『陆』 关于杠杆和滑轮的知识点。。
杠杆 、滑轮知识点总结李伟志的工作室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8.实际滑轮组:机械效率η = W有用功/W总功 = Gh/Fs = G / nF,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9.忽略绳重和摩擦的滑轮组:η =G物*h /(G物*h+G动*h) = G /(G +G动),
拉力:F=(G +G动)/n
『柒』 滑轮组挂在杠杆上,对杠杆的力
(1)连接OC,过C点作与OC垂直的力即可,方向斜向上,如图所示:
(2)要使滑轮组最省力,就要绳子股数最多,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绳子股数最多是3,因此从动滑轮上开始绕,如图所示:
(3)根据电流流向法,先从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电流表、灯泡L 1 回到负极,然后分别灯泡L 2 和电压表电流表和灯泡L 1 并联,如下图所示:
『捌』 杠杆动滑轮动力点移动距离
AB、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省力的费距离;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要移动2倍的距离,故A正确、B错误; C、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省力杠杆,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一定是动(阻)力臂,故C错; D、阻力臂比动力臂短的,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正确. 故选AD.
『玖』 为什么说滑轮也是杠杆,详细点麻烦了
因为滑轮和杠杆再其抄作用效果上来袭说是等效的,工作原理也是相同的、也有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等,且滑轮和杠杆都是简单机械,都遵循功的原理,只不过滑轮的支点有时在轴上、有时在轮上、甚至有时还是动的,形状也不同而以。但再其作用效果上来说是等效的,所以说滑轮也是杠杆。
『拾』 为什么滑轮的实质是杠杆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滑轮的半径,由于半径相等,所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定滑轮不能省力,而且在绳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细绳的受力方向无论向何处,吊起重物所用的力都相等,因为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相等且等于滑轮的半径。
动滑轮省1/2力多费1倍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而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
(10)滑轮上的杠杆动力点扩展阅读
使用中,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决定于滑轮组的使用效果。
绕绳的原则是:当定滑轮和动滑轮数量相等时,绳子的自由端可以从动滑轮出来,也可以从定滑轮出来,而且从定滑轮出来时,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
从动滑轮出来时,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定滑轮和动滑轮数量差不会超过1。他们数量不相等时,绳子的自由端从多的那一边出来,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少的那一边。
动滑轮一定时,当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时,滑轮组要比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时省力(因为有更多段绳子承担物重)。
使用滑轮组时,重物有几条绳索承受,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