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间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优点好处
银行承兑汇票本质是贷款,可以运用杠杆比例,比如存30%的钱,开出全额的票,对开票行来说不占用信贷规模的贷款,对开票人来说低息免抵押贷款,六个月最长信用是银行信用,以开票行信用为担保,承兑行只要有授就可以承兑易于流转和交易,只要按照格式背书就行了,交易次数和频率不作规定容易损毁和造假,因为是纸张据,和货币一样,如果持票人没有识别真假的能力就会吃亏遗失之后可到法院做挂失止付,这个功能比货币强很多金从几千元,到几千万都可以。
银行曾对汇票的优点:
1、对于卖方来说,对现有或新的客户提供远期付款方式,可以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竞争力。
2、对于买方来说,利用远期付款,以有限的资本购进更多货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与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3、相对于贷款融资可以明显降低财务费用。
适用范围:适用于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有延期付款需求的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医疗卫生、机关学校等单位。
⑵ 为什么企业要开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是指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对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资信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其特点如下:
1、信用好,承兑性强。
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也就是把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就如同收到了现金。
2、流通性强,灵活性高。
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背书转让,也可以申请贴现,不会占压企业的资金。
3、节约资金成本。
对于实力较强,银行比较信得过的企业,只需交纳规定的保证金,就能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用以进行正常的购销业务,待付款日期临近时再将资金交付给银行。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上述优点,因而受到企业的欢迎。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钢贸做承兑汇票的利与弊
准确来讲,要看自己的行业企业是否对资金的需求很大了、
承兑汇票是一个杠杆作用的产品,如果不是短期资金需求量大,建议不要做折腾这个
⑷ 银行承兑汇票杠杆的限制是什么意思
⑸ 银行为什么要用银行承兑汇票
因为企业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时候不一定有那么多钱。
⑹ 差额的承兑汇票和足额的承兑汇票有什么区别
单从票面金额来说,没有差额与足额之分。从开票人来说,差额是指有敞口的汇票,保证金不用100%;足额的是指100%保证金.
⑺ 揭秘企业如何通过商业承兑汇票零成本融资的真相
融资有三个级别:有成本融资、零成本融资、盈利性融资。
应收账款逐年走高,已成中小企业沉重负担
从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来看,2017年年末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3.48万亿元,2016年年末我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从近5年全国工业类企业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来看,每年期末余额都呈递增趋势。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高的原因很多,一是一些企业滥用所处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为了确保实现今年经营目标,大玩“财技”,以“公司真没钱”“财务在审计”“质量有问题”等种种借口能拖就拖,长期占压供应商资金;二是一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盲目采取赊销行为;三是一些不诚信的企业把欠账作为一种“生财之道”,通过各种手段拖延、占压货款,以此压迫债主打折或冲销陈年旧账,以图从中“捞一笔”。
应收账款逐年走高,成了很多中小企业的沉重负担,有的应收账款总额超过企业总资产半数。为了要债“磨破嘴”“跑断腿”也就罢了,由于应收账款占压了企业资金,导致这些中小企业不得不向银行举债,客观上加重了企业还本付息压力,也推高了整个宏观杠杆率。
解决企业应收账款高企现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需要从货币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着手,为此,国务院近期提出要求用好金融工具,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
多用票据,少发货币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无论是采取预付款方式还是应收款方式,只要资金支付形式一旦生成,即会产生相应的资金成本,只是资金成本的承担者不同而已;若要真正降低交易双方的资金成本,唯有引入信用交易,由此需要寻求合适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机制,将货币资金交易转换为信用交易。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缺失是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解决企业应收账款问题,需要确立信用工具,建设信用环境。
2、商业承兑汇票对于买方来说又怎么融资呢?首先你找一家关系很好的企业,双方互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对方拿到你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后,就像上面介绍的那样去银行办理票据贴现,拿到现金,然后再交给你。这样,就实现了间接融资的目的。
因此,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运用,将对未来实体经济的融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因商业信用价值的体现而降低融资成本。
⑻ 杠杆上限票据的名词解释
银承就是远期支票,不到期银行不会给你钱。
信用证是指:
(1)开证银行应申请人(买方)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受益人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2)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银行承兑汇票是:
(1)商业汇票的一种。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对出票人签发的商业汇票进行承兑是银行基于对出票人资信的认可而给予的信用支持。
⑼ 为什么要有银行承兑汇票
1、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企业作为承兑人的称为商业承兑汇票,银行作为承兑人的称为银行承兑汇票。何为承兑?顾名思义,承诺兑付,即这张商业汇票项下的付款义务谁来承担。在国内,银行的信用普遍被认为高于企业信用,因此银行的承兑行为提高了出票人开出商票的市场接受度和流通性,所以银承才普遍称为市场认可的支付工具。
2、我自己的理解,银行的业务可分为“融资”、“融信”和“融智”三类。银行的承兑行为是典型的“融信”业务,即银行向市场融出自身信用,实质上是银行对开票人付款能力的连带责任担保。由于银行实质承担了开票人的信用风险,因此承兑敞口部分确认为风险资产,与贷款一样需要占用资本。
3、从产生源头来看,商业汇票是一种支付工具,因贸易背景而生。但是,其一旦产生,则具有了票据法所规定的“无因性”,不因贸易背景而灭。因此,银行的承兑行为一旦产生,便与之前的贸易背景分离。不论之前发生了什么,只要所持票据符合形式要求,持票人均有权利要求银行到期承兑。
4、作为一种延期支付工具,如果寻根究源,商票实质可看作应收账款的一种凭证,是应收账款的表现形式。票据贴现和保理业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过是把企业未来预期能够收到的现金流在金融机构折现而已。只不过,如果有了银行承兑,持票人未来预期收到现金流的确定性更高而已。因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承兑行在本行有授信额度或承兑人为本行的银票贴现一般在银行是低风险业务,而保理业务则是一般风险业务。
5、票据的应用在国内产生了异化,按理说,买方争取了三个月的账期,你可以三个月以后现金付款,也可以给人家开一张三个月期限的商票。但三个月后,你再给人家开一张期限三个月的银承是什么鬼?说白了,这实质是六个月的账期,或者说是三个月账期的折扣付款。买方过于强势,讲产品就有点too
simple了。
6、银承到底是支付工具还是融资工具?反正是没人承认银承是融资工具的,银监不承认,央行不承认,总行不承认。于是,每年的各种检查报告里,“贸易背景不真实”、“融资性票据”之类的词都看的让人吐了。问题解决了吗?我认为解决不了,因为要解决只能承认银承在国内70%以上归根结底是融资工具。平均70%的杠杆,承认是融资工具怎么了?
7、企业为什么要用银承?从正常角度来讲也得分情况,但大家记住一点,中国归根结底是产能过剩的经济结构,买方比卖方牛是一种常态。最牛逼的企业,各种账期还有各种供应商跪舔,因此“欠你钱是爷看得起你”,这类祖宗是不需要采用商票这种不入流的东西的;次牛逼的企业,虽然还是各种账期,但我至少给你开个凭证,比如商业承兑汇票;再次的企业,自己的开的商票卖方不敢收,只好拉上银行给撑门面,当然谁付票据的贴现利息就看买卖双方谁稍微牛那么一点点了。
8、再看看不正常的角度。现阶段,银行的信贷规模仍然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受存贷比、流动性、央行核定规模等多种因素限制。近几年,银行正常的表内信贷规模基本只能满足最优客户的需求。其它客户怎么办?要不直接用表外产品,要不采用各种结构把表内业务表外、表表外化。前面讲过,承兑是银行的“融信”业务,不融出资金,只占用资本不占用规模,因此成了银行维护客户的重要表外产品,此为其一;其二,在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之前,对银行最重要的是什么业务?拉存款啊。1000万的承兑,300万保证金起码的,只要存款仍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考核指标,由此带来的业务冲动无可遏止。对企业来讲,只要能拿到钱,管他什么形式,如此而已。
9、对企业来讲,贷款、国内证、承兑哪个成本更低?不要跟我算。都是市场主体,实质成本一定是趋同的,不信可以问问企业。银行对存款过于饥渴的考核,实质上是在损害银行自身的利益。存款利率和贴现利率倒挂的时候,银行客户经理大量鼓励企业循环开票套利,到底谁赚了便宜?好像都赚了便宜,银行有了存款,客户经理拿了奖金,企业获得了无风险收益,那到底吃亏的是哪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