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叫补贴货币
首先我要谈的是,现在分析这篇文章似乎有些过时了,其实美议院想要压迫人民币升值早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的半年,学者们就已经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
谈到补贴货币,网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解释。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你解释一下,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就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 ,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由于美国将失业率高升,出口逆差等原因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那么低估就相当于变相降低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在美国人眼里就算得上是出口补贴,因此他们将人民币视为补贴货币。由于出口补贴措施是违反国际贸易相关协定并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美国法律规定,可以对实施出口补贴的国家进行反倾销甚至严厉的反补贴税等制裁措施的,而其实美国之所以要向国会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面临国会改选,通过认定人民币低估问题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为选举增加筹码,同时美国联合欧洲等国共同对中国施压,迫于上述压力,2010年6月19日,中国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从那之后人民币升值了3%多,但是与美国期望值仍相距甚远,美国本想在首尔召开的G20峰会上再次对中国施压,但是那次会议其他国家并没有如美国之所愿,为什么?因为美国印钞票印得太多了,在世界经济前景仍不乐观的情况下使得流动性更加泛滥,其他国家都反感了,同时考虑到与中国之间的利益关系,首尔这次G20峰会可以说对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只字未提。其实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对自己出口竞争力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对本国经济及世界经济也会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美国贸易赤字,就业率高升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国,而是自身产业结构的原因,即使逼迫人民币大幅升值,将来的就业岗位也不是回流美国,而是流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或其他国家。
谈得可能和文章关联性不是特别大,但是希望对你有帮助!
B. 人民币汇率法案的人民币汇率法案
美国会参议院29号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分析普遍认为这项法案的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虽然这项草案在年内能否最终成为法律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毕竟是美国国会至今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发出的最为强硬的信号。这将开启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额外关税的大门,令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与就业争端有了愈演愈烈之势。
依照美国立法程序,该法案在众议院通过之后,要提交参议院进行投票,如果两院均予以通过则送呈总统签署成为法律。美国媒体认为,鉴于中期选举前的政治氛围,该法案在众议院的通过属意料之中。若该法案成为法律,美国就可以修改贸易法,赋予美国商务部更大权限,使之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货币低估”行为视为出口补贴,进而对“低估货币”的国家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反补贴税。鉴于美国一直认为中国“低估”了人民币汇率,这意味着将对部分中国输美产品征收特别关税。
C. 为什么国外希望人民币大幅升值,而国内正好相反
在专家看来,评估汇率对经济的影响,不能仅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要看人民币对各种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按此计算,人民币其实升值的并不多。人民币升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大。预计2021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压力将有所减弱或出现一定震荡,同时,人民币汇率改革将进入相对适宜的时期,人民币进一步扩大波动限制区间的条件或将更加成熟。
人民币升值对实体经济影响小于“想象”
CF40青年论坛会员、中银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包括出口的影响都是比较小的。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仍然较为“温和”;另一方面,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部分也是因为出口表现强劲,出口结汇较多,这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并不会对出口形成明显打压。
徐高指出,评估汇率对经济的影响,不能仅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要看人民币对各种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按照这个汇率来算,人民币其实升值的并不多。
“现在大家可能关注比较多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升值比较多,这背后更多是因为美元贬值幅度较大。但是如果看人民币对一篮子里面的其他货币,比如说人民币对欧元,就看不到太强的升值走势。”他说。
CF40研究部主任、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徐奇渊也认为,从篮子汇率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小于双边汇率升值幅度带来的影响。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16:30官方收盘时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4615,较上日上涨25个基点,续创2018年6月中旬以来新高。自5月底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累计涨近10%,同期人民币对欧元则呈现小幅下跌。
如果看CFETS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1月5日为95左右,与2020年3月下旬、2020年4月下旬的水平相当或稍弱,并且低于2018年6月中旬的水平。
徐奇渊预计,2021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在前半段升值预期较强,后半段升值压力减退或者出现一定的震荡。这主要是因为欧美经济前半段将受到冬季疫情的严重冲击,甚至部分国家可能面临双底衰退(例如英国、德国),后半段则可能得益于疫苗普及带来的提振,全年经济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中国经济则可能呈现为前高后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趋势形成反差。
出口方面也是如此,预计中国出口在2021年前半段将较为乐观。随着疫苗得到一定普及,欧美发达经济体的生产能力、经济活动将在下半年有显著的恢复,供需缺口将得到有效补偿。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将逐渐回落到疫情之前正常的历史水平附近。但是全球贸易的总体体量,可能将难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再加上2020年后期较高的基数效应,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增速在2021年后期将面临一定压力。人民币汇率作为价格效应,只要波动幅度不是巨大的,那么其所发挥的作用就相对有限。
D. 根据WTO有关规则,请分析WTO同意成员国因人民币汇率操纵而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可能性和原因。
接受《经济参考报(微博)》采访的专家表示,关于汇率政策是否构成贸易补贴,在现有的WTO规则里并没有相应规定。根据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规定,构成禁止性补贴或者可诉补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存在由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财政资助;企业因此而获得利益;该补贴行为具有专向性。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业务总监龚柏华表示,在分析人民币汇率是否能构成WTO协定下的补贴时,首先有个前提,即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人为地低估。此外,从WTO相关判例来看,汇率低估不构成资金的直接或间接提供和转移。退一步讲,即便人民币汇率低估构成财政资助,但要构成补贴,还需要证明中国政府通过人民币汇率授予了出口商以利益,需要将人民币汇率与所谓人民币自由市场价值做比较。但对什么是人民币的自由市场价值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美国企业提出的用一种推定汇率来衡量人民币现行汇率是没有经济学和法学依据的。
再从专向性来看,要确定一项补贴是否在事实上取决于出口实绩,需要对补贴的事实、补贴与出口促进的关联性质进行分析。仅有出口企业收汇后按照市场汇率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这一事实,并不足以得出补贴事实上取决于出口实绩的结论。
E. 人民币汇率法案的介绍
美国会参议院29号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分析普遍认为这项法案的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虽然这项草案在年内能否最终成为法律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毕竟是美国国会至今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发出的最为强硬的信号。这将开启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额外关税的大门,令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贸易与就业争端有了愈演愈烈之势。依照美国立法程序,该法案在众议院通过之后,要提交参议院进行投票,如果两院均予以通过则送呈总统签署成为法律。美国媒体认为,鉴于中期选举前的政治氛围,该法案在众议院的通过属意料之中。若该法案成为法律,美国就可以修改贸易法,赋予美国商务部更大权限,使之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货币低估”行为视为出口补贴,进而对“低估货币”的国家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反补贴税。鉴于美国一直认为中国“低估”了人民币汇率,这意味着将对部分中国输美产品征收特别关税。
F. 当今世界,美国施压于中国,逼人民币升值,我国政府是如何回应的
美国会参议院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该法案在得到参议院批准后,还需要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并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才能成为法律。美国奥巴马昨与胡--在高峰会上针锋相对,奥巴马因选情、国家战略考虑,毫不客气称对中国不耐烦,胡--亦强硬反击。美国力压中国,既谋经济利益,亦图围堵中国,中美关系势必拉紧,考验中国应对能力。 奥巴马昨在峰会上向胡--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强调美国公众和商界,对中国愈来愈不耐烦和不满。胡主席则高调反击,指美国贸易逆差和高失业率,非人民币汇率之故。 奥巴马向中国发炮,主因是美国明年十一月将举行总统选举,最不利奥巴马连任的是高失业率、经济疲弱,在无力改善经济下,奥巴马既找中国当代罪羊,将救经济失职责任推卸,更可附和美国人民认为中国抢走饭碗的民粹看法,还可通过施压,迫使北京用金钱换取友谊,多买美货、美债等,挽救疲弱经济。我认为美国不是真的想让人民币升值,而是想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打压中国廉价外贸商品.用正当的手段对中国实施增加27%的关说即使征收高额反补贴关税,即使人民币加速升值,也无助于美国增加就业,无助于摆脱当前经济困境。因此,货币汇率法案完全是政治的产物。美国有些政客认为是中国造成了美国近10年来减少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这个说法站不住脚。美国就汇率问题对人民币施压是选举政治和国内经济困难的混合产物。一方面,明年就是美国的大选年;另一方面,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已经延续数年,国内民众对于经济复苏乏力不满情绪较多,因而有议员再度打出“汇率牌”,转移视线并力图获得大选加分。他说,这一做法对美国而言是弊大于利,美国国会参议员们并未关注中美经贸结构的基本面,没有关注中国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几年前大幅下降的事实。从贸易角度衡量一国汇率,应该考量该国进出口总量的平衡状况,中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贸易平衡。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至1.4%,已处在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更趋平衡,与汇率水平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