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作出了怎样的表述
关于杠杆定理,墨子作出了精辟的表述。他指出,称重物时秤杆之所以会平衡,原因是“本”短“标”长。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说,“本”即为重臂,“标”即为力臂,写成力学公式就是力×力臂(“标”)=重×重臂(“本”)。现在人们一般都习惯于把杠杆定理称为阿基米德定理,其实墨子得出杠杆定理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年,应称之为墨子定理才是公允的。此外,墨子还对杠杆、斜面、重心、滚动摩擦等力学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2. 有关杠杆定理
从中间拿,相当于你直接举起一个和6米长的竹子一样重的小物件,即使它再重,你也可以拿起。
下面告诉你从旁边拿:
1.如果你让竹子的一头接触底面,你从另一头台,你会发现抬起来非常省力。因为你的力的作用点距支撑点是6m,而重心距支撑点是3米,所以你的力矩是竹子重力力矩的2倍,因此你只需要用大约一半的力。
2.你是两只手一起抓住竹子不是中间的某一点,假设就是右边吧。
竹子的重心在3米处,假设你是从4米处的地方抓,右边的话,实际上你的左手成为了竹子杠杆系统的支撑点,而你的右手,大约离左手30cm,充当了使杠杆平衡的作用。
而可悲的是,你的右手为了使竹子平衡,则需要向下用力。
那么你的左手就要承担竹子的重力力矩,加上你右手向下用力的力矩。
承担竹子的重力力矩本身就需要比在正中间用的劲要大(当然,理论上说是一样大的,而实际上你需要保持平衡则要多用力),而你的左手还要承担一个右手向下和重力相等的力矩,那么你的左手表示压力很大。
3. 杠杆原理
力臂1*力1=力臂2*力2,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定理适当增加力臂来省力
4. 杠杆的定义以及杠杆定理的内容
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 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L1和L2叫做力臂。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答案】,谢谢 ^_^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5. 杠杆定律 原理以及公式、用法
杠杆比率=正股现货价÷(认股证价格x换股比率)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专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属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来源于《论平面图形的平衡》。
6. 杠杆定理
F1*L1=F2*L2 即动力乘以动力方向到支点距离=阻力乘以阻力方向到支点距离。
7. 什么叫杠杆定理
也叫杠杆原理,就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8. 杠杆定律的原理
杠杆原理亦称复“杠杆平衡定理”制。即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9. 财务管理杠杆原理
行财务管理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理解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相关概念、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这三种杠杆系数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概念。 2.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定义及原理。 3.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系数的测量方法。 4.杠杆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5.影响杠杆利益与风险的其他因素。 课时 2课时 教学难点 1.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系数的测量方法 2.杠杆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 公式推导法 讲授与实例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六章 第二节 杠杆原理 一、杠杆效应概述及知识储备 (一)杠杆效应:是指由于特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特定的费用是本书中杠杆的支点。财务管理中有三种杠杆:经营杠杆 财务杠杆 复合杠杆 (二)准备知识: 1.总成本习性模型 ⑴固定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任何变动的那部分成本。通常用a来表示。 ⑵变动成本:
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
a为固定成本。 上式中的EBIT,I,T,d均为基期值 基期:统计基础期、起始期。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是用来预测、评价企业风险的指标。 【例】计算某公司2003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使用的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应该是( ) A.2003年数 B.2002年数 C.2002年与2003年的平均数 D.2002年与2003年中的较大者 答案:B 【例】某企业本年度息税前利润为1万元,测定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预计明年销售增长率为5%,则预计明年的息税前利润为() A 1万元 B 1.05万元 C 2万元 D 1.1万元 答案:D 这道题是在考察大家对经营杠杆系数概念的理解。经营杠杆系数反应销售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这里经营杠杆系数为2,意味着销售量增长1倍,就会引起利润以2倍的速度增长。1×(1+2×5%)=1.1万元 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仅作了解) ∵EBIT0=(p-b)x0-a① EBIT1=(p-b)x1-a② ∴⊿EBIT=(p-b)⊿x
∴Q QEBITEBIT//=
00x/x/xb-paxbp=
axbpxbp00
=aMM (四)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1.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因素 ⑴产品销量的变动 ⑵产品售价的变动 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 ⑷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 2. 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由公式可知,DOL>1。销量、售价、变动单位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都会对息税前利润的大小产生影响。并且值越大,则反映的经营风险越大。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系数(DOL)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息税前利润变动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如果经营性固定成本为零,则经营杠杆系数为1,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将恒等于产销量变动率,企业就没有经营风险。引起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利润不稳定的根源。但是经营杠杆扩大了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 企业要想获得经营杠杆利益,就要承担由此引起的经营杠杆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在二者之间作出权衡。 三、财务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