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风暴,欧元汇率问题
一楼是行家!!相信是同行!!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政府纷纷市。美国现在政府声称4万亿的投资计划,俗称“国十条”其实政府没有那么多盈余的钱,那么贬值人民币、发行债券和大量印刷纸币是难免的,那么就意味着另一轮的通货膨胀。 汇市上人民币连续跌停板也充分验证了此观点,不管连续跌停是市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人民币贬值是毋庸置疑的!人民币贬值符合中国的利益和需求。
1月份以前人民币、英镑、欧元都是看跌的,大涨的几率很小,其中人民币将会跌的最凶。欧元利率2.5%,美元利率1.0%,英镑利率2.0%,美元和欧元、英镑的利差正在缩小,也就是说,欧元、英镑还有1-3个月的空间可以下调利率,换句话说,下跌的空间有限。
为什么我说1月份看涨呢,因为很多机构都在等待美国的年报出炉,特别是几大行业:银行、汽车、地产。。。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换做你我是机构会怎么做呢?当然是把一部分甚至很大部分的资金转移到风险系数相对较小的欧元和英镑上面了,特别是英镑,原因我就不说了。
建议欧元不动他,或者换英镑。当然最把稳的是买股票!!现在这种行情是股票的绝佳时期,同意一楼的说法,一年见成效。但是千万不要买金属版块,建议买电力、医药、电信等版块的。
补充:
很高兴和五楼探讨金融相关问题:
1.金融危机就是流通不足,就是没有现钱,美国没有,中国也没有。您可以参考政府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上面有中国财政盈余的官方数据。大家的问题都一样:没钱。国家没钱,人民更没钱,所以内需拉不起来,刺激没有作用。
2.现在的危机不是膨胀也不是紧缩,是通货膨胀和资金流动不足的矛盾,两难之间的调整。加大流动就通货膨胀,控制通货膨胀不好资金流动更差,资金流动差经济就成死水了。
3.美元需求无法强劲,你拿人民币不拿美元,我也不拿,基金也不敢多拿,因为风险太大,5大投行破产了只剩2家,年报出来才知道剩下这两家能不能守住。但是数据肯定是好不起来的,现在12月了,1个月反超比分拿是奇迹。
4.人民币印的多。美国救市资金占经济总量的6.2%,日本占1%.而中国占的比例是16.23%,多印多贬值。
5.人民币贬值是对中国有利的。中国外汇储备几年间从2千亿到2万亿,不是发展是热钱。1:8.27进来如果1:6甚至1:5出去,你算算从汇率上要亏多少?贬值出口能提升,中国玩的就是出口,美元贬值美国出口得到迅速增长。不管好还是不好,人民币已经开始在贬值了。这已经是事实。
6.现在经济不是比谁好,是比谁差。欧洲英国都不好,但比美国好,特别是投行。市场对美国的银行(特别是投行)、地产、汽车等几大行业的年报持悲观态度。
我们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的,非美货币贬值是符合非美国家利益和规律的。而中国贬值空间最大,中国的利率最高,未来将是一系列的降息。美国人不希望美元升值,但是这一次他的敌人是全世界。
㈡ 欧元相对于人民币,现在会升值还是会贬值
首先声明,以下内容来源于别人的博客
人民币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汇改后,欧元对人民币在经历短暂的贬值后,进入了长达两年的升值周期,到今年1季度,欧元升值幅度达到高峰,3月17日,人民币对欧元的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11.1714元,创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最高价。
受次贷危机爆发的拖累,欧洲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今年8月以来,欧元对人民币贬值加速,8月4日,1欧元对人民币为10.6626元,到9月2日,则跌至9.9667元,跌破10元关口,到昨日则跌至8.9015元。两个月欧元对人民币已贬值12.48%,如果以今年3月17日的最高点来计算,7个多月的累计跌幅已超过20%。
除欧元外,今年以来,英镑、澳元对人民币也处于单边下跌状态中,英镑去年11月9日创下1英镑对人民币15.6389元的高点,到昨日1英镑已跌至11.3371元,1年时间不到跌幅高达27.5%。
预测
欧元英镑短期难回升
经过大幅下跌之后,欧元未来走势究竟如何?
“我们认为欧元未来至少半年还将处于弱势运行状态。”威尔鑫首席分析师杨易君昨日说,目前市场对欧洲经济放缓的忧虑胜于美国。面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作为大的欧元区,其经济调节的有效机制远没有美国来得迅速有效。
据了解,继英国推出银行注资方案后,上周欧洲各国政府及决策当局宣布采取全面措施以对抗金融危机,但市场对欧洲各国反应迟钝颇为不满。“投资者预测欧元区为应对经济减缓将降息,同时对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信心充足,导致美元需求继续高涨,美元指数迭创新高。”高赛尔研究中心分析师方静说。
高静表示,虽然技术上欧元处于下跌趋势之中,美元一片看涨,但投资者应知道的是美国经济基本面也是糟糕的,美元近期坚挺并非建立在对美国经济长期看好的基础上的,一旦非美地区危机缓解,美元涨势也就到头了。
影响
欧元理财产品或难保本金
欧元曾经的连续升值,令欧元理财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不过,如今很多欧元理财产品将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以一家银行发行的6个月期限的欧元理财产品来看,该产品收益起始日为8月11日,预计最高年收益率6.9%,假如6个月后,该产品实现6.9%的最高预期年收益率,6个月实际收益为3.45%,然而,自8月22日以来,欧元对人民币已下跌12.48%,也就是说,在汇率损失上,这个产品已浮亏9%。除欧元外,一家外资银行发行的澳元理财产品近日也爆出本金亏损的消息。
“近期,外汇市场走势不明,个人投资者最好远离外汇类产品,即便是目前保持强势的美元,其理财产品同样也要尽量不参与,以避免其重新下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中信银行一位理财师说。
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
10.0641
2005年7月21日
10.0641
8.9015
2008年10月22日
8.9015
相关新闻
美元日元近期坚挺
晶报讯 有数据显示,美元兑欧元自10月初以来上扬了5%左右,上一季度涨幅超过10%。美元指数在这两个时间段分别上涨了3.8%和9.6%。美元走势较为坚挺。
正是由于全球性的经济恐慌,在对股票、商品和各类证券恐慌性抛售之余,美国却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而挺住了美元这个世界货币。不论风暴前还是风暴中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国债都需要以美元的坚挺为支柱。
而日元由于日本的低息政策,一直就是国际套息交易的主力,承担着融资货币的角色。但是全球的经济危机导致的恐慌情绪明显已经遏制了这部分需求,套息交易者平仓离场导致了日元近期在100附近高位运行。
“在全球经济危机结束之前,美元都可以持续稳定支撑,反而非美货币风险加剧。”FX168研究部总经理李骏表示。(上证)
对于本问题的回答,内容来源于:(http://blog.163.com/yangyijun888@126/blog/static/21304882200892495956488/)
㈢ 2008年11月6日,欧元兑换美元等于1欧元兑换1.2737美元。
这和欧美经济走势有关。
目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减缓,甚至萧条,欧洲央行开始降息,以往认为欧元区的经济不受次贷影响的看法烟消云散。降息导致货币贬值。
美国已经无法继续降息,目前维持在1%。 欧元兑美元的走势要看哪个区域的经济更弱一些。冰岛破产,德国萧条,估计欧元区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无法预测一个月后的汇率,但是欧元应该还会跌,美元应该会涨。涨多少,跌多少,世界上没人能预测了。
㈣ 求近一个月欧元兑换人民币即时汇率。从2012年十一月份左右开始。
日期 中间价 钞买价 汇买价 钞/汇卖 涨跌额 涨跌幅
2012-12-13 817.8200 784.6900 809.6800 816.1900 0.0000 0.0000%
2012-12-12 817.8200 784.6900 809.6800 816.1900 3.6600 0.4495%
2012-12-11 814.1600 779.9800 804.8300 811.2900 2.0600 0.2537%
2012-12-10 812.1000 775.3000 800.0000 806.4200 -3.8800 -0.4755%
2012-12-07 815.9800 774.6700 799.3400 805.7600 -6.1100 -0.7432%
2012-12-06 822.0900 783.1400 808.0900 814.5800 -1.7400 -0.2112%
2012-12-05 823.8300 785.2700 810.2900 816.8000 12.1500 1.4969%
2012-12-04 811.6800 782.6100 807.5400 814.0300 -6.0300 -0.7374%
2012-12-03 817.7100 781.5400 806.4300 812.9100 1.5300 0.1875%
2012-11-30 816.1800 779.3400 804.1600 810.6200 1.9700 0.2420%
2012-11-29 814.2100 777.3300 802.0900 808.5300 0.4200 0.0516%
2012-11-28 813.7900 775.3100 800.0100 806.4400 -2.9400 -0.3600%
2012-11-27 816.7300 777.4500 802.2200 808.6600 1.6000 0.1963%
2012-11-26 815.1300 778.1300 802.9200 809.3700 5.3100 0.6557%
2012-11-23 809.8200 779.5400 804.3700 810.8300 0.9800 0.1212%
2012-11-22 808.8400 772.0800 796.6700 803.0700 2.8300 0.3511%
2012-11-21 806.0100 768.6700 793.1600 799.5300 1.7800 0.2213%
2012-11-20 804.2300 769.8800 794.4100 800.7900 1.2700 0.1582%
2012-11-19 802.9600 767.7100 792.1700 798.5300 -1.0100 -0.1256%
2012-11-16 803.9700 766.0700 790.4800 796.8300 3.5400 0.4423%
2012-11-15 800.4300 766.4100 790.8300 797.1800 1.1800 0.1476%
2012-11-14 799.2500 764.2600 788.6000 794.9400 0.3800 0.0476%
2012-11-13 798.8700 762.5500 786.8400 793.1600 -1.5700 -0.1961%
2012-11-12 800.4400 763.3400 787.6600 793.9800 -2.1800 -0.2716%
2012-11-09 802.6200 765.3900 789.7700 796.1200 -1.8000 -0.2238%
2012-11-08 804.4200 766.4600 790.8800 797.2300 -2.2400 -0.2777%
2012-11-07 806.6600 773.2800 797.9200 804.3300 -0.3900 -0.0483%
2012-11-06 807.0500 770.5300 795.0700 801.4600 -2.3900 -0.2953%
2012-11-05 809.4400 771.4200 796.0000 802.3900 -6.0800 -0.7455%
2012-11-02 815.5200 773.4100 798.0500 804.4600 -1.4000 -0.1714%
㈤ 11月30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1人民币=0.1477欧元
1欧元=6.7705人民币
㈥ 06年11月欧元对美元汇率
外管局发布的月牌价为 1.2635
㈦ 十一月五日一欧元挽多少人民币
货币兑换
1欧元=6.9075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0.1448欧元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5-11-06 09:27
㈧ 2006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呈现单边小幅升值的走势。市场普遍预期2006年人民币汇率还将有较大升值。然而,有专家则说,实体因素是一方面,也确实决定着人民币中长期存在升值压力,但这种升值压力是否像现在那样或者市场所猜测的那样表现?这很难判断,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中也存在着货币性因素,如果再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对汇率的影响、世界经济的调整等,人民币汇率甚至还有贬值的风险。在当前局面
下,人民币汇率贸然大幅升值后果很难把握,小幅升值、保持相对的稳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升值不是问题
一般来说,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是如何形成的(汇率机制问题),一是人民币汇率走势怎么样?升值还是贬值?(汇率水平问题)。
2005年7月21日,央行将人民币汇率从单一盯住美元改成盯住一篮子货币,解决了前一个问题,新的汇率机制有望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于是,市场就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了后一个问题上。央行当初利用汇改之机将人民币汇率升值2%后,人民币汇率就此踏上了升值的通道。截至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2.38%。对于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升值”成了共同的预期。特别是,在央行首次实施的掉期操作中,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定价为7.85,这对人民币远期定价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市场据此也更加确信,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可避免。
总体而言,升值的基本理由有两条:其一,实体经济发展和增长情况是基本因素。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一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力日盛,本国货币必然出现持续升值情况,当年的马克、日元都是经历过一段较长时期的升值周期,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情况也是如此。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生产水平提高迅速。据专家估计,1995―2003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和欧盟国家相比累计相对增长了1.2~1.5倍。我国GDP平均增长率在8%以上,最近的全国普查又重估了2004年的GDP总量,为159878亿,增加了2.3万亿,排名提高一位,升至第六。其二,贸易顺差也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一定压力。2005年我国出口增长迅速。据海关统计,截至到2005年11月,本年累计出口6865.4亿美元,累计进口5957.3亿美元,累计顺差908.1亿美元。近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一次中纺圆桌论坛上说到,贸易顺差将进一步增加,全年将在千亿美元左右。这一数字较去年番了三倍多。同时姚景源还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已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其突出表现,就是巨额贸易顺差。一方面会招致更剧烈的贸易摩擦加剧,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升多少怎么升是个问题
然而,尽管市场对升值存在较多共识,但对升多少、如何升却存在明显分歧。据报道,有专家从调整进出口顺差的角度出发,得出了升值13%的结论。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认为,2007年之前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多不超过10%。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则更加谨慎,他预计人民币到明年底只会升值2%。
如何升值也是个问题。此前,国际上强烈要求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0%甚至30%。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渐进性升值更加合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此前就强调,人民币汇率应当有所提升,但要缓升而不能急升。渐进性升值思路也略有不同。有的希望央行先通过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加大市场波动性,在此基础上逐渐升值;有的则认为先逐步小幅升值,待市场各方都适应、条件较好时再扩大浮动区间,这可能是市场上的主流观点。其中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夏斌和陈道富为代表。两位专家在其《2005年汇率制度报告》中分析说,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明显大于实体经济内在升值需求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中国金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经济金融变数较多,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浮动汇率制度尚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不利于经济的稳定,需要在小幅升值过程中继续保持相对的稳定。只有在基本吸纳和消化前期的政策、产生了新的市场供求后,才能适度的扩大浮动区间。
更有专家提出,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阶段性贬值亦有可能。在该专家看来,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煤电油运等瓶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银行等金融体系的改革目前都还在“攻坚”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化。另外,2005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直较高也有货币性因素。世界富裕资金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制造舆论压力,炒作人民币升值也是一种投机方式。汇率波动更多的反映了金融性交易,而不是贸易性交易,而金融市场本来就是变化无常的。因此,当基本面和市场面都有新情况、新变化时,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贬值亦未可知。
总结专家们的观点,2006年人民币汇率在现在基础上继续升值似乎并不是问题,升多少、怎么升却是个问题,这取决于改革实施效果、外汇新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等。
+++++++++meiyuan.tp3.cn/s/1074098928/ClassList/?bHjtZ1=h36rXIHme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