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查询汇率可以通过招行主页,右侧实时金融信息-外汇实时汇率查询牌价,汇率实时内波动,仅供参考,容可以看到2011年02月16日及以后每天的数据。(新西兰元可以看到2014年09月22日后每天的数据)
目前确认到2018年5月1日现汇买入价631.73,现钞买入价626.53(100外币兑人民币的)
⑵ 中美关系紧张对汇率的影响
5月9日至10日,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期间,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升至25%,并计划对额外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美贸易再掀波澜,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周之内贬值超千点,收于6.845,而且是在美元指数走弱的情况下大幅贬值。中美贸易战下,人民币汇率将向何处去?
我们认为,中美贸易冲突迭起势必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但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贬值的空间都没有。而若中美贸易谈判走向缓和,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更多支撑:金融对外开放带来外资流入,以及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区间,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因素。
看形势:中美贸易战势必带来人民币贬值压力
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是市场供求推动的结果,其核心原因是中美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提振了市场情绪,而与政策干预关联不大。而人民币汇率近期快速贬值,也与中美贸易谈判的反复相吻合(图1)。当前情境,与去年6月下旬美方决定加征关税后,人民币汇率的一波急贬有相似之处,但市场供求的主导性更强。当时,人民币中间价的拆解中可以看到政策助推贬值的影子;而上周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化也呈现出这一迹象,但市场供求是主导因素,逆周期因子是否助推贬值有待观察(图2)。上周期权市场反映人民币贬值预期快速蹿升,体现中美关系反复导致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转变。
看美元:人民币与美元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美元震荡偏强但缺乏持续大幅上行的动能,因此人民币汇率有阶段性的、较有限的贬值压力
当前,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近期受困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波折,欧洲经济复苏之路依然蹒跚反复,只有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强势的状态。不过,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表现强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中美贸易谈判的转圜、得益于全球风险偏好的回升;而一旦中美贸易关系走向恶化,这一切可能都会打个折扣。根据IMF的测算,对中美之间所有贸易征收25%的关税,将使美国的GDP下降0.3%-0.6%,使中国的GDP下降0.5%-1.5%。近期,美国经济超预期的程度已持续弱于欧洲,其在中美贸易战中面临的“双输”冲击,将会进一步限制美元指数上行的空间(图3)。
看经济:外部冲击下需要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机械承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太可取
中美贸易战最直接的冲击就体现在出口上。2018年11月以来,全球出口增速大幅下挫,全球贸易向2015-2016年的形势演化。2018年对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导致这部分商品出口增速从20%下挫至-10%左右;美方此番对中国商品全面征收25%的关税,将对中国出口产生重大冲击。
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出口凋敝已经构成中国经济减速的一条主线。2012年,中国出口增速从20%下挫至8%,当年中国GDP增速目标不再“保8”(从9.5%下降到7.9%),而是把新增就业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目标。国内政策也只进行了有限的宽松,继续践行房地产调控,当年4月12日人民币汇改也进行了一次比较实质性的改革,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从0.5%扩展到1%;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从6%下挫至-3%,当年8月11日的汇改引入了人民币中间价的市场定价,国内政策在宽松基础上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回顾过去,至少有两个启示:1)出口减速是倒逼中国加速改革调整的因素;2)出口减速要求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
当前中美贸易谈判正酣,美国率先加征关税,而中国不加干预,让人民币按市场供求方向贬值,是短期博弈的一个层面。但中美贸易谈判只要继续,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和大幅贬值的空间都没有:大幅升值,不符合当前人民币汇率并未明显低估的基本面,也会显著削弱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并可能加剧不利的资本流动压力;大幅贬值,不符合秉持重商主义理念、施压中国迅速削减对美贸易顺差的美方诉求。目前来看,中美汇率协议的大框架或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汇率部分相似:更加注重汇率(调整)规则的“公平”,而不以促成美元大幅贬值为目的。何况,人民币也不是美元指数的构成货币!
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走向缓和,那么人民币汇率仍将受到支撑。
第一个支撑是,金融对外开放带来外资流入。2019年,受益于MSCI提高A股纳入因子、富时罗素GEIS指数集合纳入A股、彭博巴克莱指数纳入中国债券,海外资金被动流入将大幅增加,规模保守估计在1000亿美元以上。对比2018年中国国际收支总差额为1087.7亿美元,该体量不容小觑。而且,海外还可能继续主动增配中国。目前,全球资金对美国资产的配置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超高配),但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已经超过60%,中国又是新兴市场的佼佼者,海外资金的重新配置有望带来可观的外资流入。
第二个支撑是,中美利差短期回到安全区间。
随着美联储暂停加息并于5月启动停止缩表计划,年初以来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行;倘若中美谈判走向缓和,以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以及中国政府不“走老路”的决心,中国利率下行速度应不会太快。短期内,中美利差能够提供一定缓冲,但其走向取决于中美贸易战的形势
⑶ 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 6.3 元,你怎么看
对做外贸的人来说,毫无疑问手里的美元要贬值了,怎么应对呢?
其实对冲汇率风险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不是那么复杂,只需要在持有美元资产的同时,阶段性卖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期货。
⑷ 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USD/CNY=8.2789降至USD/CNY=8.1111,请问人民币升值了多少
请看计算。
8.2789-8.1111=0.1678
0.1678/8.2789=0.0203=2.03%,升值了2.03%。
人民币升值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比如现在6.3654人民币可换1美元,升值后1美元只能买3元人民币或者说6.3654人民币可以买2美元)。比如在国际市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增强了)上原来一元人民币只能买到一单位商品,人民币升值后就能买到更多单位的商品了,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
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后,外汇储备数量将变少(比如现在是4万亿美元等值25万亿人民币,如果升值了这4万亿美元就变成了10万亿人民币,原来他国欠中国的钱就还清了一半)。在在外交事业上,比变成一堆废纸还可怕(中人民银行2014年7月15日发布数据,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99万亿美元)。
人民币升值美国是最大的放债国家,它经济危机了其他国就开始贬值,这样使别的国家资产无形中蒸发掉用别国欠的钱进行吃喝),也就是美国消费世界买单。
人民币兑换美元,按现汇卖出价。美元换人民币,如果要转账, 按现汇买入价,如要提现,按现钞买入价。兑换其他货币同理。
例:100日元可以换5.1905 (转账:现汇买入价) 人民币。
银行在卖出外币时,现汇和现钞的价格一样,在买入外币时,现汇的价格高于现钞的价格。
现钞买入价是银行买入一单位某外币现钞时应付给卖方的本地货币额。
用户购汇后如要进行汇款必须选择购汇现汇,否则需将现钞转成现汇,需支付现钞转现汇费用。钞转汇手续费的计算公式:钞转汇费用(人民币)=汇出金额(外币)X(现汇卖出价-现钞买入价)。
等值结汇美元及参考汇率仅供参考,最终结果以提交结汇交易时的汇率为准
⑸ 2019年二月一号美金汇率
今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最新公告(2019年2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2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7081元,1欧元对人民币7.677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1605元,1港元对人民币0.85512元,1英镑对人民币8.791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770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39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9824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747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094元,人民币1元对0.61017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7572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1.976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5.8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4766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5923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1.1425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524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725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8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572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77228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8485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6598泰铢。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2019年2月1日
⑹ 2月25号我用20W人民币可以换多少港币,要当天的汇率为准
2月25日人民币和港币的兑换比是:1元人民币=0.87924港元
所以200000人民币兑换成港币为:200000
*
0.87924=175848港币
是没有错啊,人民币兑换成港币啊!
⑺ 美元和人民率的汇率是多少
2008-7-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汇价:
1美元 = 6.8255人民币
⑻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演变
1、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2、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
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1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
3、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6、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