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下物理)关于杠杆和滑轮的!!
意思是:杠杆的重心与支点重合,或重心与支点竖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就没有影响了。
2、
重物400N,手的拉力也应该400N,绳子断不断,取决于绳子本身能承受多大的力。同一条绳子拉力的确是处处相等的。
不明追问。
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组重点公式及知识点。
省力的程度与你和动滑轮接触的绳子段数有关。例子:如果与动滑轮接触绳子段数为2,那么省力1/2,绳子段数为3,则只需要用重物重力的1/3.谢谢,
不懂可继续追问望采纳
❸ 初中物理,杠杆滑轮
设绳子顶点为C,当杆水平时,绳子与杆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AC,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绳子CB与AB成45度角,杆受两个力平衡,T1*L*(√2/2)=G*L*1/2,当杆与水平成45度角时,ABC为等腰三角形,且角A=60度,绳子与杆夹角为60度,T2*L*(√3/2)=G*L*(1/2)*(√3/2) 得T1=(1/√2)G,T2=(1/2)G ∴比值为(√2/1)
❹ 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问题(需要讲解清楚)
该题是本年初中八看级的期末试题吧。
分析滑轮时只要分清两种情况即可:
1、滑轮位置能发生变化时,就是动滑轮
2、滑轮位置不能变化时,就是定滑轮。
第二:
1、不管是定滑轮上还是动滑轮上,滑轮两侧的绳子其实是一条绳子,而一条绷紧的绳子上拉力相等
2、动滑轮先找自由端,自由端拉力一定是滑轮上拉力的一半
能理解以上两个大点的四个小点,再看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首先三个滑轮里只有中间的那个是动滑轮,物体是在自由端的,因此挂着中间滑轮的绳子拉力为2G,由此可得胖子拉力等于2G。瘦子的拉力等于G。
❺ 初中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杠杆受力有两种情况:
1、杠杆上只有两个力: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杆上有多个力:
所有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等于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这也叫作杠杆的顺逆原则,同样适用于只有两个力的情况。
概念分析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杠杆原理
❻ 八年级下物理题(有关杠杆和滑轮)
(1)第一行第四空:15 第二行第三空:2N 错误为:F1的作用方向不与杠杆垂直,那么动力臂就不是4个刻度
(2)无图11-8
(3)小猴的萝卜重。因为小猴那段萝卜较短,即动力臂较短(动力作用点分别为两段萝卜的重心)。小兔萝卜较长,即动力臂较长。又因为小猴的与小兔的平衡,根据F1L1=F2L2,得出G小猴大于G小兔。
(4)无图11-10
1·
2’升高1米。省距离。把图倒过去看就是传统的动滑轮,则此图理解方法与动滑轮一样,只是求得东西变了
3.如图是克服摩擦力,所以阻力为摩擦力60N。有3股里在拉它,60的3分之1是20N。自由端要动的距离是他的3倍,时间一样,所以速度为他的3倍,是0.9m每秒。
相信我的答案,我是物理尖子生,专攻奥物
❼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
滑轮分动滑轮和定滑轮,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相当于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说明: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h(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说明: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
2G
;
s
=
2h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s
=
nh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n
(G物+G动)
;s
=
nh
说明: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❽ 关于物理杠杆和滑轮滑轮组的知识
杠杆就是找准支点、动力阻力及力臂,并结合杠杆平衡的条件解题,这其中常见的题型一是:从力或力臂变化去判断另一个力及力臂变化的问题,比如动力始终与力臂垂直或动力方向始终不变等,只要画图并结合杠杆平衡的条件就能解决;二是:在杠杆的一端悬挂重物作为动力或阻力,计算重物对其支持面的压强问题,先通过平衡条件算出力的大小,再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算出支持力的大小。 滑轮组就记住G总=nF绳自由端(不及摩擦及绳重)(有的情况:如重物浸在液体中受到浮力时G总=F动滑轮绳子对重物的拉力+G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F动滑轮绳子对重物的拉力*h物/F绳自由端*s绳自由端
❾ 请各位高手帮忙总结一下初二物理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的有关资料吧~急需!超级感谢!!
13.1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__________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这个点就叫______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重为5牛顿和15牛顿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边臂长之比为:
A,3:1; B,2:1; C,1:3; D,4:1。
4,如图所示的杠杆,每个砝码重均为1牛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边各减去一个砝码,则:
A, 杠杆保持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
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判断。
5,画出下图中各种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13.2 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阻力臂;若动力臂的长度是阻力臂长度的三倍,则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
2,天平属于_______杠杆,杠秤属于_______ 杠杆,汽水瓶起盖器属于_____杠杆。
3,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平衡,F1、F2、F3 三次分别作用在A点,其中______最小。
4,下列杠杆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A,铡刀; B,镊子; C,剪铁皮的剪刀; D,扳手。
5,如果天平的两臂不等,先将物体放在右盘称,称得质量为m1;在将物体放在左盘称,称得得质量为 m2,那么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
A, ; B, ; C, ; D, 。
13.3 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的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能省力_________,但费________。
3,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 )
A,拉力为50牛;B, 拉力为40牛;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
5,如图所示的是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轮组和绳子重及摩擦)
(1)在图甲上画出当动力F=150牛时绳子绕法;(2)在图乙上画出当动力F=100牛时绳子的绕法。
13.4 轮轴 *
1, 轮轴是有轮和轴组成,能绕_______旋转的__________,轮轴是一种______的杠杆。
2, 如图所示的轮轴,_______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是________,作用在轴上的是________,动力臂是__________ ,阻力臂是____________,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2 /F1=__________。
3, 如图是轮轴的截面图,轮轴的轮半径和轴的半径之比为3:1,在A处挂一个重物G2在B处挂一个重物G1,刚好静止不动;现要在两边再加一些重物,仍使轮轴保持静止不动,则A、B两边所加重物质量之比应为:( )
A, 1:1;B, 3:1;C, 1:3;D,1:9。
4,如图是四个轮轴的截面图,左边两个轮轴的轮半径与轴半径之比为3:2,右边两个轮半径和轴半径之比为2:1,根据图中所示情况,要提起相同的重物G ,所用的力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
13.1 杠杆
1,固定点、支点、动力、阻力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A 4,C
13.2 杠杆的应用
1,大于、小于、三分之一 2,等臂、省力、省力 3,F2 4,B 5,D 。
13.3 滑轮
1,等臂、省力、改变用力方向 2,2倍、省力 、一半、距离 3,C 4,A
13.4 轮轴
1,共同轴线、简单机械、变形 2,O点、F2 、F1 、R、r 、r/R 3,C 4,D。
❿ 初二物理下学期杠杆与滑轮作图题
其实这个很简单的,看力的方向,然后做跟支点的垂线,要是在原图上不能垂直,就做延长线或者反向延长线,然后做力跟支点的垂线就是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