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收入水平汇率的局限性

收入水平汇率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2022-01-01 18:18:33

A. 试述当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时,只用汇率政策进行调整有何局限性

1、马歇尔-勒纳调节:只有一国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国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的条件下,货币贬值才能使国际收支得以改善。

2、J曲线效应:由于汇率对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通过物价变动才行,但这之间有一个时滞,这样,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改善首先表现为逆方向的,只有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表现为正方向的。

3、汇率变动的作用还要受到汇兑心理作用的影响。

(1)收入水平汇率的局限性扩展阅读:

国际收支的账户关系:

原则上,经常账户余额和金融账户余额之和等于零。实际上,度量问题使得这一关系无法准确地成立。对度量误差和统计不一致的调整是在国际收支账户的金融账户部分报告的。

2009年,这一调整等于1625亿美元(资本流入)。很多分析家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巨大的统计不一致反映了与非法活动、避税或政治风险导致的资本外逃有关的隐秘的资本流动。

总结一下,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同时影响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为了结清一国国际收支的国际交易,该国中央银行和外国中央银行从事会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官方储备交易。

资本账户是国际收支的第三个且不太重要的部分。资本账户记录了相对较少的交易,如债务减免、移民的转移(包括了当人们进出一国时所携带的商品和金融资产)以及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买卖。非生产、非金融资产是版权、专利、商标或自然资源开采权。

金融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定义经常被误解,因为1999年之前的资本账户记录了现在既包括在金融账户又包括在资本账户的所有交易。换言之,资本账户交易从国际收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变为一个相对不重要的部分。由于现在所称的资本账户的余额是如此之小,为简单起见,我们在这里将其与金融账户合并在一起。

B. 国民收入 与汇率 关系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只能说个大概,以出口为主要经济增张方式的国家如日本,汇率适当上升会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调整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也就是利润更大的层次),如果快速上升,如日本的广场协定,日元兑美元从240:1在一两年内升到80:1,导致的结果就是日本为期十年的经济衰退,到现在快二十年了还没缓过来呢。

C. 一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时,只用汇率政策进行调整有何局限性

如果出现这种的话,如果只能够用过汇率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应该国际收支会出现持续出现逆差。

D. 物价水平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物价升高->通货膨胀升高->本币贬值

E. 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这是北外网教的作业。。。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上半期,除了凯恩斯划时代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20世纪以来的国民经济统计方面的重大成果。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基本上能反映一国经济状况,但本身仍存在缺陷,需要加以弥补。

一、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

其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核算范围的局限性。

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国整体经济进行全面核算,统计进去的是可以用市场价格标价的产出,然而有些经济活动没有纳入官方统计,如地下经济,黑市交易;有些经济活动本身不以交换为目的,因此没有市场价格,如家务劳动等;而有些物的交易活动,是在货币经济以外进行的,没有以货币为等价物的市场价格,因此也不被计入GNP中。

第二,核算内容的片面性。

由于国民收入核算注重单一的收入或支出核算,它并不能反映出人们在生产中所得到的福利变动情况。例如,它反映不出产品质量的提高给人们的福利带来的影响,也反映不出一国的收入分配情况,反映不出一国的自然资源拥有情况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随着人们日益追求福利的加强,原核算体系单纯注重经济的片面性尤为突出;

第三,国际间的不可比性。

各国运用的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不一,即使用同一种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因各国商品化程度的差异,各国统计资料缺乏完备性,加之各国计价货币在换算上存在着实际上的困难(由于官方汇率的存在以及汇率难以达到均衡水平),这些都加大了不可比性。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缺陷的弥补。

针对国民收入核处体系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及有关国际组织都在进行探索,试图予以弥补。

对于国民收入核算范围的局限,联合国分别制定了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供成员国参考使用;一个是国民帐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简称SNA),另一个是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或称物质产品平衡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weluct Balances, 简称 MPS)。

SNA由生产、消费、积累和国外四大基本帐户组成,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为主,采用复式汇帐和矩阵的方法,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联系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与核算,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该体系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

MPS是适应计划经济国家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由物资平衡表、财政平衡表、部门联系平衡表、劳动力平衡表等组成,以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核算为主,采用综合平衡的方法,对社会再生产的条件,过程和结果作出综合说明,为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服务。我国在改革开放前采用的是MPS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采用SNA体系,在国民经济活动的统计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

另外,对于原国民收入核算内容的片面性问题,英国经济学家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了经济福利尺度(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 简称 MEW),萨谬尔森提出了纯经济福利(Net Economic Welfare 简称NEW)理论,试图将国民收入核算的内容扩大到福利的变化。由于MEW和NEW所涉及的计算还未完全解决,因而没有推广应用。

再次,对于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的核算资料国际间不可比性,为解决产品价格的不可比,或者说不同国家货币间的汇率不合理,瑞典学派经济学家卡塞尔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rty, 简称PPP),即在不兑现纸币制度的条件下,以各国货币国内购买力的对比关系说明汇率的变动。例如,假设有代表性的一组货物在美国值2美元,在法国值10法郎,则这两种货币的汇率是1:5。只有使两国通货的国内购买力相等的汇率,才是两国间的真正汇率平价。可见,PPP理论对消除国与国产品价格差别,提高国民收入核算资料的国际对比具有一定意义,因而已被部分国际组织采用。但PPP理论也有其缺陷,由于它建立在一价定律基础上,认为随着要素的自由流动,各国间同一商品的价格必会趋于均等。而实际的国际贸易中,由于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阻碍,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一价定律很难实现。

F. 论述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

1.
GDP的估算具有缺陷。(由于某些生产性活动无法衡量,因而不包括在GDP中,如某些犯罪活动、地下经济、非市场经济活动)
2.
GDP不能充分反映社会的福利状况
3.
用GDP比较各国之间的生活水平存在局限
4.
用货币估计GDP由于汇率各国制度的差异原因而不能反映一国的真实生活水平

G. 汇率变动对员工工资有什么影响,对原材料又有什么影响

汇率如何影响经济? 汇率对经济的影响当然不止这一点。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物品和资本的流动把各国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汇率的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一国汇率的贬值,可以降低本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从而增强竞争力,增加出口。出口是一国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增加可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家就通过汇率贬值来刺激经济。国际贸易中的收入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变动,经常项目变动,从而也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以,汇率贬值,出口增加(或进口减少),会增加贸易盈余(或减少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注意,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改善有一个过程,往往先是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到一定时期后才会使国际收支状况改善。经济学家把汇率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这种影响称为“J效应”。取其汇率贬值后,国际收支先恶化(向下),然后改善(向上)之意。 汇率对经济如此重要,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呢?我们可以把汇率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比如前面所讲到的美元与比索的汇率为1∶0.9。这是我们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时的比率。实际汇率是一国物品与劳务与另一国物品与劳务交换的比率。换言之,名义汇率是用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实际汇率是用实物单位来表示的。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如果用e代表名义汇率,p代表国内物价水平,p 代表国外物价水平,这两个相仿水平都用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或GDP平减指数)来表示,实际汇率=(e×p)÷p。 人们之所以用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目的是为了在他国购物。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一种物品在不同国家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套利活动就会出现,最终结果是价格差的消除。这被称为单一价格规律(Lawof one price)。如果单一价格规律成立,所有的货币的每一单位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实际购买力。这就是汇率理论中著名的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 parity)理论。这种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1866-1945)在1916年提出来的。根据这种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物品与劳务并不能进入国际贸易,在有些情况下单一价格规律并不成立,所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局限性。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各国汉堡包巨无霸的价格与各国的汇率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日本巨无霸为262日元,在美国为2.49美元,按购买力平价理论,日元与美元汇率应该是105∶1,但实际上是130∶1。 尽管购买力平价理论有局限性,但仍然是汇率决定的基础。重要的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了物价水平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这就把货币与汇率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沿着这条思路考虑开放经济中货币的作用。这就需要另一种理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H. 汇率波动和工资水平是如何影响一国比较优势的体现

汇率的波动主要是影响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当中的国际收支,在对那国内的工资水平影响不大。

阅读全文

与收入水平汇率的局限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信托资管税 浏览:968
信托银行的日语 浏览:223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活动 浏览:555
理财中属于基金公司的 浏览:830
适合新手的基金理财 浏览:770
paypal付美元汇率 浏览:548
平安鑫诚理财有限公司 浏览:274
期货计算题视频百度云 浏览:881
大陆去香港做外汇 浏览:756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融资困境 浏览:64
河南环境能源交易所 浏览:246
哥尔股份股票 浏览:336
反收购和融资手段 浏览:240
天津交易所现货铂金手续费 浏览:500
2014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 浏览:58
葡币对港币币汇率计算 浏览:678
通常股票讲的杠杆是什么 浏览:116
同花顺我的持仓在哪里 浏览:103
下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218
初学者适合买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