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蒙代尔中国的超级增长得益于固定汇率制度

蒙代尔中国的超级增长得益于固定汇率制度

发布时间:2022-01-02 13:02:18

『壹』 论述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制度的优劣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21日起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那么什么是浮动汇率制呢?它有什么优缺点呢?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活动,汇率完全由市场力量自发地决定;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或减缓市场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

实行浮动汇率制有利于通过汇率的波动来调节经济,也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尤其在中央银行的外汇与黄金储备不足以维持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实行浮动汇率制对经济较为有利,同时也能取缔非法的外汇黑市交易,但浮动汇率制不利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会加剧经济活动。

『贰』 宏观经济学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00分在线等 明天考试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在该模型中,经常项目净差额是实际收入(Y)和汇率(E)的函数;资本项目净差额是本国与外国利差()的函数;实际收入(Y)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函数,它随政府支出(G)的增加而增加,随利率的提高而减少。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机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
蒙代尔在后来的一篇文章“资本流动和国家相对大小”中将数学模型推广到整个世界经济,首先证明了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并没有完全丧失,相反,货币政策效果传递到国外;其次证明了在浮动汇率下(以及资本完全流动)采择怀念感政策效果并没有丧失,而是传递到世界其他地区。
M-F模型认为,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之所以无效,是由于在这种制度下。当央行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得LM曲线从LM1向LM2方向右移的方式来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时,本国利率水平下一旦下降到CM曲线之下,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会引起资本外流,并对外汇汇率产生升值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会被迫向外汇市场卖出外汇,买入本币。这会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使LM曲线反过来向左上方位移,并返回其初始位置,从而使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增加产出的努力发生逆转,并最终失败。因此,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当局不能自主决定货币供应量和LM曲线的位置,也不能有效地影响利率水平,所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叁』 蒙代尔模型下 为什么货币政策在资本完全流行和固定汇率下无效

当资本完全流动时候,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实质上是完全替代品,即人们对其需求仅取决于二者的相对收益。
然后又在固定汇率下,本国利率实际上等于世界利率。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国采取资本完全流动,固定汇率,那么当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本国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降低,此时本国货币收益率相对外国货币下降,大量资本外流,本国货币产生贬值压力,此时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必须重新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吸引资本内流来稳定本币币值。
所以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只有牺牲货币政策。

『肆』 谁来具体分析下蒙代尔定理

蒙代尔有三个重大焦点让他享誉世界: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欧元之父、“不可能三角”定理。“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定理与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流通区域即“最优货币区”等理论,是当今的两大流行理论。前者更为流行,并被全球广泛接受。后一个理论在欧洲流行,是欧元区诞生的基础,因此他被称为是“欧元之父”。 不可能三角理论,是说在国际相互联系的经济环境中,一个经济体在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选择中,不可能同时满足,最多只能达成其中的两个目的。这个理论从常识上来看是正确的,以此成为议论当今全球各经济体货币领域的政策取向的一个基本原理。不少人因此以为他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与他的“最优货币区”的理论是一致的,以为蒙代尔一定以“不可能三角”定理的提出而自豪。 其实这是错了,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理论与“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有内在矛盾的,而且他并不看重“不可能三角”理论,最推崇的是有关“最优货币区”的理论。因为“不可能三角”理论本身内在的主张是浮动汇率制度,而蒙代尔力挺的是固定汇率制度。他的最高理想是固定汇率制度、世界货币和世界中央银行。他的“最优货币区”定理的产物即欧元区,就是固定汇率的一个极端体现。所以,蒙代尔在欧元区这次希腊危机暴发之前,到处推销他的区域和全球统一货币主张,并为全球的若干固定汇率制度辩解。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和欧元区的实践,以及他在全球为固定汇率制度辩解、推销统一货币、贬低美元等行为,表明他实际上已放弃和否定了“不可能三角”的理论。 按照蒙代尔定律:政策的各项手段应该分别用于最能发挥其效果的政策目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国内均衡)和国际收支平衡(对外均衡),按照蒙代尔定理,将财政政策用于国内均衡,金融政策用于国际均衡的做法最为有效。现在,中国希望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保护效率低下的企业与产业这两个政策目标,然而,按照蒙代尔定理,外汇政策应该用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而收入分配和结构问题的解决则应借助于制度改革。 诚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除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成为裁员对象的城市劳动者。但是,这是一种结构问题,而非需求不足这一宏观经济变动所产生的问题。而且,由于农业和国有企业是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因此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其规模将不可避免地收缩。从效率的角度讲,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资源应该由效率低下的企业和产业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这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救助伴随产业调整而产生的失业人员,应该运用比外汇政策更为直接且有效的诸如充实社会保障体系、对职业培训提供援助等手段。 如果外汇政策真的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最合适手段,那么,中国不单应该反对调升汇率,还应该积极地下调汇率。但是,外汇政策终究只是稳定宏观经济的手段,强行将其用作创造就业的手段,就必须牺牲原来的目标,而伴随其中的风险和代价非常大。 目前,将汇率维持在低水平的政策已经带来了很多副作用。首先,为了抑制汇率的上升,就必须通过干预(抛售人民币购入美元)的形式吸收供给过剩的外币。其结果是,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其次,在中国贸易黑字,尤其是对美国贸易黑字规模正在扩大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正在激化。要避开这样的问题,维持稳定增长,中国就必须基于政策组合的考虑,重新审视现行的经济政策是否恰当。

『伍』 请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比较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力

告诉你个结论吧:固定汇率制下,资本市场越开放(资本越自由流动),财政政策越有效,完全封闭财政政策无效,而不管资本市场开放与否,货币政策都无效;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市场越封闭,财政政策越有效,完全开放财政政策无效,而不管资本市场开放与否,货币政策都有效。这里的有效无效指对调节总需求或调节国民收入的影响。
如果要推导那要画图的呀,单纯用文字等于白讲- -。你可以找相关国际经济学的书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来看。

『陆』 中国现在为什么要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去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两种制度各自有什么优势

固定汇率可以保持咱们国家的对外贸易优势,保持较低的汇率可以让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发展国内企业。浮动汇率是入世谈判时规定的条件之一,迫于国际压力,中国要逐渐施行浮动汇率。但是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会失效或效果不大。浮动汇率则可以保证比较有效的货币政策。蒙代尔的三角形表明,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管制之间是三角形的关系,只可得到两个结果,不可能三个同时实现,也就是说中国选择的是放弃固定汇率追求资本管制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政策独立可以抑制国内通货膨胀,而资本管制就是控制外汇流入流出,即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
但是浮动汇率可能产生潜在的经济风险,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缘于资本大鳄利用浮动汇率从中套利。中国在98年以前本来已经有了施行浮动汇率的打算,但是遇到金融危机果断的选择人民币汇率不变,不但保证中国没有卷进这场危机,还为缓解东南亚金融危机做出贡献。这样一拖就是8年,直到迫于世贸和国际压力(主要来自美国)不得不逐渐浮动汇率。目前还算是政府指导下的浮动汇率制。日本当年就是迫于美国压力将汇率一升再升,利率进入了凯恩斯陷阱,加上房地产股市泡沫,银行信贷出现严重问题,石油危机,以及政局动荡,最后造成了十年复合经济危机。

『柒』 请运用两国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模型,简称M-F模型),即通常所说的经典M-F模型。
该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

『捌』 .请分析为什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 差时,运用紧缩

摘要 根据失望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后者解决了失望模型中没有对支出增减政策进一步分析的问题,前者是在汇率可变动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阅读全文

与蒙代尔中国的超级增长得益于固定汇率制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aypal付美元汇率 浏览:548
平安鑫诚理财有限公司 浏览:274
期货计算题视频百度云 浏览:881
大陆去香港做外汇 浏览:756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融资困境 浏览:64
河南环境能源交易所 浏览:246
哥尔股份股票 浏览:336
反收购和融资手段 浏览:240
天津交易所现货铂金手续费 浏览:500
2014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 浏览:58
葡币对港币币汇率计算 浏览:678
通常股票讲的杠杆是什么 浏览:116
同花顺我的持仓在哪里 浏览:103
下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218
初学者适合买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745
东融资产延期 浏览:923
英国韦德外外汇 浏览:523
中国股市有几个股票 浏览:251
今天股票回涨吗 浏览:92
中信证券与中信集团 浏览: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