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米来提和蓝银草太过分了,我都没想借,他就强制下款了,现在都不知该怎么办
这两个平台都属于强制下款的非法平台,年化率都远远高过国家的标准,是不合法的。
非法放贷,还有各种骚扰,他们都是犯罪的行为。
被强制了 首先不要盲目的想退回本金,这种平台根本不可能协商,如果让你退回本金 他们相当于来回汇款玩,那他们图什么?
如果有人主动联系你,说是平台的人可以帮你协商,那肯定是骗子。这种平台没有客服 只有催收 。
你只要主席的分析他们的性质,就能够最终很好的解决。
另外 那些所谓可以防爆通讯录的都是假的,用自己的思维好好想一想,不要交智商税。
我是去年6月份被套路的,后来也很好的处理掉了。
B. 求日本战国时代 商业发展的资料
能源矿藏
原油和铁矿石的生产极少。地下资源相当匮乏(但是各种矿产在日本都有发现,有“能源博物馆之称”)。不过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玻璃和一些建筑材料的原料如圭石等储藏丰富,被大量开采。过去大量生产金、银、铜和煤炭。在战国时期曾是世界上的主要黄金产地。现在仍有大量煤炭矿藏,但质量较低,没有开采。仍有一些金、银的富矿,但因开采成本高而开采甚少
宋日贸易指宋朝(主要为南宋)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活动。主要发生于宋朝(西元十至十三世纪),即日本的平安时代中期至镰仓时代中期。是遣唐使停止(西元九世纪末)以来重新开始的中日往来。
当时的贸易参加者也包括高丽。日本的主要贸易据点包括越前国敦贺(在今福井县)和镰仓时代众多宋人居住的国际都市博多(在今福冈县)。
历史
宋朝成立后不久为振兴贸易在各地设置市舶司,与高丽、日本、东南亚和南亚等发展贸易。日本则在大宰府监督下进行贸易,建有鸿胪馆(接待、交易的机关)。但中日间并无正式的外交贸易,仅限于私人贸易,宋商多行至博多与越前敦贺作交易。
越前守平忠盛得到肥前国神崎庄的领地后独自进行交易,将外来的货品进献给院(执政的太上皇),获得近臣的地位。平氏政权成立后,平氏输出其控制下的伊势出产的银。平治之乱前的1158年,平氏首领平清盛在博多筑建首个人工港,大力发展贸易,并驱逐寺院与神社等势力,掌握了濑户内海的航路。平家与皇族参拜严岛神社的航路也成了日宋间贸易的航路。1173年,扩建福原的外港大轮田泊(今神户港),三月,与宋朝建立正式国交,施行振兴贸易的国策。不过,宋钱(宋朝铸造的铜钱)的大量流入也导致了物价飞涨,引发了一定的社会不安定。
平氏政权灭亡之后的镰仓时代,中日之间无正式国交,但镰仓幕府认可民间贸易,甚至也向博多派遣商船。直至南宋末期,一直有贸易往来。武士阶层信仰的禅宗受掌权的北条得宗家保护,民间的僧人可乘贸易船渡日。
日本方面亦有渡来宋朝(始于北宋)的商人、僧侣。中国方面主要据点为明州(宁波)。
南宋灭亡后元日之间也有贸易往来,但相关史料匮乏,原因可能是中国商人难以居于日本。
[编辑] 贸易品
输入日本的货物有宋钱、陶瓷、绢织品、书籍与文房四宝、香料与药品、绘画等美术品等。日本输出的货物有铜、硫磺等矿物、西部所产的木材、日本刀等工艺品等。输入日本的宋钱对日本的货币使用起了推动作用,而佛经的输入对镰仓时期的佛教变革(净土思想的普及与禅宗的传入等)有一定影响。
明日贸易,又称日明贸易,是明朝(中国)与日本(室町时代)间实行的贸易活动。因使用称为“勘合符”的许可证,又称“勘合贸易”。同时期的贸易活动有中国与东南亚间的南海贸易与日本与李氏朝鲜间的日朝贸易等。
历史
西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遣使节要求日本取缔倭寇(前期倭寇)并推荐日本朝贡。当时日本南北朝对立,朝廷分裂为足利氏支持的位于京都的北朝与位于今奈良的吉野朝廷(南朝)。在九州北部活动的南朝方面的怀良亲王向明朝朝贡,被册封为“日本国王”。
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満派遣今川贞世(了俊)领兵前往九州,驱逐了南朝势力,开始试图与明朝建立联系。但1380年发生胡惟庸案,明廷怀疑胡惟庸私通日本,故此时明朝与日本未正式建立关系。1392年,足利义満统合南北朝,1399年消灭独自进行贸易的大内义弘(应永之乱)。1401年义满接受博多商人肥富的献策,派遣肥富和僧人祖阿为使节前往明朝。次年明使节带来了封义满为“日本国王臣源”的国书。但明使滞留日本期间,明朝发生政变,永乐帝即位,故再次发送国书,明朝与日本正式建立国交。
义满死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与前任管领(幕府中央行政官)斯波义将等不满于朝贡的形式,1411年暂时停止了贸易。第六代军足利义教时重开。应仁之乱以后,贸易由堺(今大阪)的细川氏、兵库的大内氏等大名及博多、堺等地有势力的商人所掌控。
1523年的宁波之乱后,大内氏控制九州北部和中国地方(本州西部)。1536年大内义隆再次开始派出遣明船。1551年义隆被家臣陶晴贤所灭(大宁寺之变)之后,继位的大内义长与兄大友义镇于1556-1557年向明朝派遣使者要求重开贸易,然而明朝方面将义长视为篡夺者而拒绝之。1557年义长又为毛利元就所灭,大内氏完全灭亡,故贸易重开的希望断绝,东亚以倭寇(后期倭寇)为主的走私贸易开始盛行。
[编辑] 形式
明日贸易形式上是室町幕府将军受明朝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并对其朝贡。1401至1549年间共实行十九次。1404年之后向日本颁发贸易许可证“勘合符”以区别于倭寇,贸易仅限于以此确认的正式遣明使船(勘合船)。1432年的宣德条约规定了交易次数。博多与堺等地有势力的商人一同搭乘遣明船,与得到明朝官方许可的商人作私人贸易。。
勘合贸易实行之后倭寇活动趋于平静。输入日本的织品与书画等对室町时代的北山文化和东山文化等产生了影响。
[编辑] 贸易品
明由日输入:硫黄、铜等矿物、扇子、刀剑、漆器和屏风等
日由明输入:明钱(永乐通宝)、生丝、织品和书籍等
此时代的贸易中,日本的铜以高价输出至明朝。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慢性的铜的缺乏,另一方面是日本的铜混杂有较多的银,当时的日本无提取技术而明朝拥有,故而铜以介于铜与银之间的价格进行交易。
C. 米来运转的五常大米真的是用黑土种植的吗
对呀,他绝对是万年黑土种植的。现在很多人都会买它用来当做礼品送人,我觉得也是很有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