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汇率模型计算公式

汇率模型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2022-01-04 05:16:21

A. 简答题 (1)索罗模型的含义 (2)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关系 计算题 (1)生产函数为Y=F(K,L)=K的0.3次方^

索罗经济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罗伯特·索罗所提出的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假设 1该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即储蓄-投资转化率假设为1; 2该模型假设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即投资的规模收益是常数; 3该模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生产技术假设,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而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 因为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劳动数量既定,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保经济增长稳定在一个特定值上。该模型没有投资的预期,因此回避了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的不稳定,就此可得出结论:经济稳定增长。

B. (宏观经济学)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为什么要假设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是同比例的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指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的汇率,不同的调整方法对应不同的实际汇率含义。
指名义汇率用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它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汇率计算是汇率乘以外国的物价指数,再除以本国的物价指数。将政府实行的贸易政策对有关主体的影响考虑进去之后的汇率,如政府对出口进行补贴,则对本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其事实上面对的汇率(即实际汇率)为:S+以本币表示的补贴额/以外币表示的出口额,S的含义同上。
中文名
实际汇率
外文名
real exchange rate
定义
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
用途
反映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公式
s=(S×P*)/P
快速
导航
分类名义汇率计算公式经济影响
概念
一是用公式表示: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 ,公式为:s=(S×P*)/P,其中s表示实际汇率,S表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下),P表示本国价格水平,P*表示外国价格水平[1];
另一是指事实上的汇率,将政府实行的贸易政策对有关主体的影响考虑进去之后的汇率,如政府对出口进行补贴,则对本国的出口企业而言,其事实上面对的汇率(即实际汇率)为:S+以本币表示的补贴额/以外币表示的出口额,S的含义同上。

C. 如何用 GARCH(1,1)模型计算汇率波动和Eviews的操作步骤

汇率去中国银行的网站可以找到

GARCH(1,1)你去看 john hull的书里有叫你怎么操作的

D. 建立数学模型--人民币汇率问题

问题2:
货币名称 现汇买入价 现钞买入价

美元 USD 681.6400 676.1800

瑞士法郎 CHF 627.4200 614.1900

新加坡元 SGD 469.3400 459.4400

瑞典克朗 SEK 89.2600 87.3800

丹麦克朗 DKK 127.6500 124.9600

挪威克朗 NOK 106.5200 104.2700

日元 JPY 7.1271 6.976

加拿大元 CAD 612.0900 599.1900

澳大利亚元 AUD 534.9000 523.6200

欧元 EUR 950.3800 930.3400

澳门元 MOP 85.4200 84.7000

菲律宾比索 PHP 14.3900 14.0800

泰国铢 THB 19.8000 19.3900

新西兰元 NZD 421.8700

英镑 GBP 1,089.1300 1,066.1600

港币 HKD 87.9200 87.2100

韩国元 KRW 0.5100

汇率表数据更新时间:2009-5-29 19:21:28

问题一 :
例:美元汇率①汇率升高——本币贬值——外币升值——本国商品的异地售价下降——竞争力增强——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本国市场上该商品的价格上涨;②汇率降低——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本国商品的异地售价上升——竞争力减弱——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本国市场上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问题三: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从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贸易顺差连年扩大,外汇储备更是超过万亿元大关,人民币面临着不断的升值压力。为了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2765人民币升至8.11元人民币。两年过去了,汇改后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振荡上行,到今年4月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了7%。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仅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关注,因为20年前,和中国国情相似的日本同样面临着日元升值的压力,结果是日元的升值使得日本的经济一下子停滞了十年,人们担心中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否也会走向日本的困境,然而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已经两年了,人民币总体上已经升值了7%,人民币的升值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知道,在我国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三架马车,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口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由于各个行业价格弹性的差异,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进口行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造纸、钢铁、石化、航空、交通、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改善相关行业的盈利状况,这对我国经济建设是一个重大利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很多重要战略物资如石油、铁矿石、铜等都要依靠进口,中国需求的大增曾导致国际相关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建设成本。人民币的适度升值,有利于增强我们对原材料物资的购买力,减轻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同时,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因而将对进口替代性行业和国内同类产品带来冲击,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产品,将影响其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导致其盈利状况恶化。此类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

总体而言,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是有利的。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贸易顺差大国,本币升值对众多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是无法回避的。从行业来看,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最大。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产品进口价格下降和出口价格上涨,由于中国纺织服装业长期以来对出口依存度较高,且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因此,会面临收入下降的冲击。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棉纺织、毛纺织、服装的出口依存度分别为20%、27%和60%。通过计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服装行业因出口依存度最高,受损最大。虽然欧盟公布了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美国也曾对中国三种纺织品启动特别限制措施调查,但服装纺织品的出口成交情况仍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因此,对于依赖出口的纺织行业来说,面临较大压力。农业也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较大的一个行业,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出口比重大的企业。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人民币的持续坚挺给中国普通民众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人民币升值后,海外原材料进口价格将更便宜,石油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对经济的影响将有所减弱,百姓可以分享更便宜的海外商品。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购买力增强,中国百姓也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出国旅游和求学。例如 :2006年11月份,人民币兑港币升值幅度达0.42%,略高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11月23日,港元兑人民币汇率首次跌破1.01关口,人民币与港元“汇率倒挂”的消息令广州的港澳游组团社喜形于色,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市民赴港购物将有更多实惠,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预计今后香港将迎来更大的购物潮。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人民币升值也并不意味着所有外币都贬值。从2006年11月主要非美元货币(欧元、日元和港元)兑人民币的走势中可以看到,在美元和港元兑人民币走跌的同时,欧元和日元兑人民币不降反升。在我国目前的外汇体制下,在非美元货币兑美元的增幅超过美元兑人民币的贬值速度时,这些货币(主要为欧元、日元等)兑人民币就表现为升值。而香港实施联系汇率制度已经二十三年,港元事实上与美元联动。所以,一年多来,港元一直随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在目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短期内直接享受到的“优惠”是以美元和港元计价的消费项目。而出国到欧洲或日本,其消费成本的高低还要受到该地区货币兑美元增幅的影响。因此,建议消费者选择美国(或以美元消费的国家地区)、香港作为旅游消费渠道,这样才可以充分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

四、面对人民币升值影响的变化,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人民币升值会不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延缓的影响,从两年的变化来看,这不能和国际经验一概而论,日本当年的国情虽然和中国相似,但是当时的日元是被明显高估了的,人民币升值的变化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这说明人民币没有被高估,仍然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存在升值空间下的人民币,一定程度上的升值并不会放缓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能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好处。在升与不升之间,我们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做到:

1、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的承受能力,稳定汇率升值预期

测算表明,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农业、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大幅升值并不可取。在实际操作中,既要稳步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又要适度控制汇率水平,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为此,要根据国际收支变动状况,适度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让人民币汇率形成小幅涨跌互现的良性浮动状况,防止单边升值,以稳定汇率预期。

2、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

实行汇率浮动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汇率形成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没有汇率的逐步浮动,就不可能孕育出完善的汇率形成机制。伴随着汇率体制和水平的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密集实施了允许非金融机构入市,推出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等举措,加快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同时,逐步放松外汇管制,使人民币汇率水平能更多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当前,应密切关注市场反应和汇率改革对各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调控机制,为企业、银行提供更多、更好的避险工具。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和各种外汇衍生产品,增加市场交易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贸企业等逐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交易;完善做市商制度,允许有实力的银行为外汇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培养外汇经纪人、外汇交易所等市场中介机构,构建多元化市场交易模式;继续完善汇率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最终将国内企业的强制结汇制度过渡到意愿结汇制度;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监管,对资本项目应改目前的“严进宽出”的政策趋向,转而实行“严进严出”的资本管理政策,既防止无真实贸易、投资背景的热钱轻易大进,也要阻止其顺畅大出,使其投资成本最大化。

3、坚持扩大内需政策,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汇率变化可以校正贸易不平衡,但美日、美欧贸易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仅仅依靠汇率调整难以有效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在开放条件下,贸易失衡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的直接表现,调整贸易发展不仅依赖汇率调整,更需要通过国内需求调整。为此,我国应立足坚持扩大内需,将投资、消费、就业、物价等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上。通过扩大内需,增加进口,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出口和外资的依赖程度,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E. 如何利用计量模型找到CPI,汇率,利率,GDP,M1,M2的关系

M1,M2,GDP,利率,通胀率的关系

利率降低,因为大家更愿意借钱,M1,M2都会增加,通胀率基本上和M2是正比关系,GDP与其它名词没有关系。

1、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3、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

4、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

理论,即经济理论,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主要特征。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联系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或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一般情况下,在计量经济学研究中,方法的研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方法的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一项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这是正常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研究是计量经济学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对经济学理论的探讨,一个不懂得经济学理论、不了解经济行为的人,是无法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哪怕是极其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所以,计量经济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经济学家。相比之下,人们对数据,尤其是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视更显不足,在申请一项研究项目或评审一项研究成果时,对数据的可得性、可用性、可靠性缺乏认真的推敲;在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较少从数据质量方面去找原因。而实际情况是,数据已经成为制约计量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供参考。

F. 如何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测算

1现阶段,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即上一日中央银行公布的收盘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欧元、日元和港币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即上一日中央银行公布的收盘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

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汇价每日上下波动区间0.3%是根据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的浮动幅度沿用下来的。欧元、日元等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日波动最高幅度是根据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情况确定的。

3据测算,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期间,国际外汇市场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最高幅度达2.2%,日元对美元汇率的日波动最高幅度达2.76%。为防止银行对欧元等非美元货币结售汇业务的汇率风险,将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欧元、日元、港币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扩大至上下3%。

4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较小,欧元、日元等非美元币种汇率浮动幅度较大,符合外汇市场美元流动性高的客观情况。

5目前,我国有80%左右的外经贸活动以美元计价和结算,反映到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即期交易中,美元交易量占绝对优势,美元的流动性远远高于欧元、日元等非美元币种。国际外汇市场的经验表明,流动性越高的货币,市场越容易出清,价格的波动性就越小。国内外汇市场上美元流动性较高,客观上要求价格波幅较低,相反欧元和日元流动性不足,客观上只能用更大的波幅给交易者提供风险补偿。

6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市场运行情况表明,美元浮动幅度是适当的,它不但满足了市场参与者的交易需求,也保证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

G. 各国汇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我们平时从报纸上读到的都是名义汇率-E.

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跟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之比.比如美元对德国马克是1.43DM/$或0.70$/DM.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美元可以换算成多少个马克.我们平时到银行去兑换就是按照名义汇率折算. 在本节及以后的章节中,我们通常以一单位外国货币换多少本国货币的形式来表示名义汇率.比如 8.26Yuan/$等. 这样的话, 如果E上升,也就意味着一单位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本国货币,那么我们说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如果E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名义汇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但是这里我们想讨论的是汇率跟宏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名义汇率里我们看不到什么关系,所以对于宏观经济学学生而言,名义汇率并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 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时候进出口商关心的不仅仅是我的钱能换成国外多少钱,更在于我的钱能从你那儿买多少东西.如果我1块钱可以兑换成你100个外币,但是你国内的东西价格比我国内贵200倍,那我还是不能从你那儿进口东西.所以国内国外的价格在这里必须考虑进去. 怎么考虑? 假如我现在手里有1块钱人民币,国内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如果我兑换成美元, 那么我可以得到 1/E 美元. 国外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EP* 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换句话说, 中国 1/P单位的货物可以换得 1/EP*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那也就是说, 1个单位的美国货物可以换成 EP*/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这个概念就是十分重要的实际汇率 RER.

另一个角度看实际汇率: 同样一件货物,中国卖P/单位,美国卖P*/单位,换算成人民币就是EP*/单位.那么实际汇率其实就是同一件货物外国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价格与本国价格之比.这样进出口商就容易比较了:比如,汽车进口商需要决定是否进口汽车.他先看本国汽车市场价格P,然后看美国汽车市场价格P*,并将之换成EP*人民币,与本国价格P对比,如果高于本国价格,那么就不进口.如果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1单位外国货物换的本国货物多了,那么自然本国汇率贬值;反之RER下降本国汇率升值. 这个跟名义汇率一样. 用我们的第二个角度考虑,如果实际汇率上升,那么同一样东西外国卖得价格更高了,进口商利润空间减小,从而进口数量减少, 所以对本国进口商来说实际汇率贬值有害,而反之对本国出口商有利. 注意: 1. 我们讨论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都是谈的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理由开篇已经说过; 2. 虽然实际汇率贬值使进口数量Q(m)减少,但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的进口总额V(m)=Q(m)EP*=Q(m)*RER*P.现在Q下降,但RER上升,所以难以判断进口总额的变化方向.事实上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本国货币贬值期间,出口总额固然上升,但与之同时进口总额也有所上升.这就是因为Q(m)并没有减少太多,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进口依赖度很高.

以上的实际汇率是两国之间的汇率,我们称之为"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但是我们知道,客观世界中一个国家在跟许许多多国家进行贸易,那就有许许多多个双边实际汇率.这对我们的经济分析是十分麻烦的.能不能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多边实际汇率 Muit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 呢? 我们说可以. 比方说建立一个中国跟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多边实际汇率. 中国跟美国之间有一个双边实际汇率可以根据RER(US)=EP*/P计算得到,同样中国跟英国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RER(ENG)也可以计算出来,跟印度RER(IND),跟韩国RER(KOR),跟伊拉克RER(IRA)等等都可以计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占中国向世界总出口的a%,出口到英国的占总出口b%,出口到印度的占c%,韩国的d%,伊拉克的e%.那么中国对世界的双边实际汇率(其实就是中国的多边实际汇率MRER,衡量的是一个单位世界货物可以换成多少单位的中国同样的货物)就是加权平均:

MRER=RER(US)a%+RER(ENG)b%+RER(IND)c%+RER(KORE)d%+RER(IRA)e%

这样算出的是出口方面的多边实际汇率,进口同样可以算出.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取进口多边实际汇率和出口多边实际汇率的平均作为最终一个国家的多边实际汇率.

总结: 实际汇率上升,说明国外货物贵了,本国汇率贬值,对出口有利,对进口有损;实际汇率下降,说明本国货物相对贵了,本国汇率升值,对进口有利,对出口有损.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将名义汇率E跟宏观经济参数之一利率联系起来的模型.这是名义汇率跟宏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一个桥梁,没有它,我们将无法具体分析名义汇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假设你现在有1美元,你可以有两个选择如何投资这个1美元.第一,你可以购买美国债券,这样你一年可以获得(1+i(t))美元;第二,你可以先换成1/E(t)马克,然后购买德国债券,这样一年后可以获得(1+i*(t))/E(t)马克,然后换成美金,你期望得到Ee(t+1)(1+i*(t))/E(t)的美元.其中Ee(t+1)是对时间段(t+1)汇率的预期.根据无投机市场条件,你在美国的投资回报应该等于你在德国的投资回报.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公式:

1+i(t)=Ee(t+1)(1+i*(t))/E(t),由数学估算我们可以近似得到:

i(t)=i*(t)+(Ee-E)/E

这就是著名的UIP条件等式(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虽然简单,却十分重要.比如,它可以解释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人们对一个国家预期货币将会贬值,那么Ee上升,要保持这个等式,要么本国利率i(t)提高,要么现在的汇率E也要上升,也就是贬值.这正是我们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所看到的.该等式另一个意思是,如果两国汇率采用的是盯牢制,比如人民币盯住美元维持汇率在一稳定范围,那么E不变,同时如果人们相信中国能够盯牢美元,那么人们的汇率预期Ee也变化不大,这样的话,我们从等式中可以判断,两国的利率走向应该大致一样.这在实际生活中是被验证了的.

H. 均衡汇率模型是什么

均衡汇率模型又叫利率平价理论,是用来确定即期和远期汇率的.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变动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同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息率有密切的联系。该理论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投资者投资于国内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应该与按即期汇率折成外汇在国外投资并按远期汇率买回本国货币所得到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一旦出现由于两国利率之差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其结果是使远期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
举例说明,设A国的三个月短期利率为Ia,B国的三个月短期利率为Ib,两国即期汇率为Ro,远期汇率为Rt。某投资者拥有A国货巾金额Pa作为投资对象,他既可以将Pa存放入A国银行,三个月后的收入为Pa(1+ Ia);也可以按即期汇率将Pa兑换成B国货币,存人B国银行,其收入为Pa(1+Ib)/Ro,再按远期汇率折成A国货币,那么从B国投资取得的A国货币收入应为PaRt(1十Ib)/Ro,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这两种投资收益应该相等,即Pa(1十Ia)= PaRt(1+Ib)/Ro,,推导出Rt-Ro=Ro(Ia- Ib)/(1+Ib)。可见,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国利率水平相对变化关系决定的。

I. 在知道中美两国间名义汇率和分别的GDP通货紧缩数据的前提下,如何计算中美两国之间的实际汇率有公式吗

你看到的一切都不是一定是真的,你听到的一切都不是一定是真的,你想到的一切都不是一定是真的。
你只能用错误的数据来推导,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呢?
公式是死的,模型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断的出现变量,现在给你一个正确的公式,马上也许就会过时。

阅读全文

与汇率模型计算公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全国融资担保行业 浏览:58
葡币对港币币汇率计算 浏览:678
通常股票讲的杠杆是什么 浏览:116
同花顺我的持仓在哪里 浏览:103
下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浏览:218
初学者适合买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745
东融资产延期 浏览:923
英国韦德外外汇 浏览:523
中国股市有几个股票 浏览:251
今天股票回涨吗 浏览:92
中信证券与中信集团 浏览:491
项目融资评估目的 浏览:350
理财产品出事怎么报案 浏览:164
上海建设用地价格 浏览:110
九问投资理财 浏览:225
理财产品销售招聘 浏览:780
银行理财乐享天天 浏览:842
普惠家理财收益高吗 浏览:257
包钢北方股份央视 浏览:952
庄家布局建仓指标 浏览: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