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增强,对吗
我认为对,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市场变动,本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货币政策。若为固定汇率制,汇率需要与固定国家货币或黄金绑定,货币政策受其影响,自主性减小。
②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失去独立性:
“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择其二。但如果据此得出,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就可既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显然片面延展了蒙代尔的理论,国内似乎就在往这方面努力的。如果实现浮动汇率(包括有限制的浮动),很可能是资本自由流动可以适度实现,而独立货币政策彻底丧失,弱国货币一定会处于强国货币的操控之下。央行的货币调控政策失灵,财政部、央行、发改委等又各敲各的锣,相互掣肘。从股市就可看出来,证监会希望股市稳定,周小川的紧缩货币政策却不让股市翻身,有人骂周小川,其实国内货币调控政策所基于的理论就是强国发明的,现在人家要对付你,你还在用这一套,显然处处挨打,回收流动性已从主动操作进入被动操作的地步,货币政策正在丧失独立性。周小川退出央行的可能性越来越清晰,今年10月份大的人事调整和新调控政策的出台看来不可避免,但愿是亡羊补牢。
股市、房市可能会成为中国一代中产阶级的噩梦。美国债务重组在加速,从雷曼开始,债务湮灭也在加速,全球资本市场还应该有一个强力向下修正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于9月14日在天涯经济论坛的一个贴子,9月15日,央行便有了大动作,但却提前来了。那么是否说明央行意识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呢?我想认识到了也未必能做到,我想此次调控政策的重大转向也有不得已而为止的成分。
首先,经过一年半多的货币紧缩政策,其负面效应越演越烈,而通胀并没有实质性改善,近期CPI指数的回落是很有问题的,其中日用品涨幅仍达10%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以此指导货币政策恐怕会南辕北辙。但大量实体经济的倒闭很可能撼动本国经济基础,再不放松已说不过去,其实也是对错误调控的一次修正。
其次,美国次贷危机深不见底,两房危机和雷曼破产已意味着全球经济进入金融海啸期,就在雷曼破产、全球资本市场极度恐慌之机,下调两率对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有一定作用,否则,周二的股市可能直奔跌停板。
第三,从美元走势看来,美元已走出月线级别的强势,先欧元,后是马克、英镑,各国央行都已宣告国内经济衰退的方式力挺美元,的确美元大到不能倒,现在临到人民币,因为人民币已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根据开放式利率理论,利率下调必将影响人民币汇率进入拐点,从而有利于稳固美元走势,各国央行其实已被美元这个“大到不能倒”的怪物所挟持。
但央行货币调控政策真的能有效并力挽狂澜吗?从其选择的时机,笔者认为上述三个原因中第三个原因可能是这次货币调控政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并不如许多经济学家所欢呼的央行在挽回货币政策独立性,其效应有待观察。按理说,只要信贷放松新的一轮牛市应该能够启动,但我们有大小非问题,有一种观点是大小非并非本轮熊市的根本力量,根本力量是银根紧缩,大小非只不过是加重了股市下跌的动能,因此即使真有新的一轮牛市启动那也是慢牛。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次贷,这可能触发百年一遇的债务大湮灭,全球资本市场必然会有大动荡,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大小非、次贷危机是凭空生出的两只“黑天鹅”,A股市场的大环境从未遭遇过这两个问题,其后更深层次一个大环境,就是我们的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如果我们的外汇管制没有想象中有效,根据开放式利率理论,那么降息会触发人民币进入了一个拐点,热钱会加速流出,资本市场会有向下修整的压力,央行政策效应往往滞后于国际资本的流动性效应。进言之,作为美元债权国,我们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本币贬值就意味着这些资产升值,国内消费和投资支出相应增加,但问题是我们的所谓美元资产很大一大部分套牢在美债里面,而美国的情形众所周知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随时会触发,黄金与美元、石油的关联度分别为80%,最近油价大跌,而黄金却有冲高的迹象,是否正预示着这一点呢。
③ 【经济学】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国际收支逆差会引起本币贬值
国际收支逆差,进口大于出口,说明支出大于收入,国际市场上本币太多,本币就会贬值,而本币贬值也未必是件好事情,政府要防止过分贬值,就要储存更多地储备,为防以后本币大量贬值时,到时用这些储备在国际市场上买回本币,不让它贬值,维持了汇率的稳定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您可以参考大概上世纪8、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其实就是因为国际储备过少才会引起的。望采纳~
④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表现为什么机制
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是指市场经济各种因素与国际收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1国际收支收入调节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影响国民收入,并通过进口的变化促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收入调节机制:逆(顺)差→国内生产下降(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增加)→社会总需求减少(增加)→进口支付减少(增加)→逆(顺)差得到改善。)
2国际收支货币调节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引起利率和价格的变化,从而促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货币调节机制:逆(顺)差→外币支出增加(减少)→储备减少(增加)→进口减少(增加)→逆(顺)差得到纠正。)
二、在金本位制下,存在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引起黄金的国际流动,导致该国货币供应量相应变动;这会改变各国的物价水平和商品国际竞争能力,并最终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国际收支逆(顺)差→黄金外(内)流→货币供应量减少(增加)→商品国内价格下降(上升)→出(进)口增加→逆(顺)差得到纠正。)
三·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即国际收支差额会引起汇率的变化,并通过后者调节国际收支。 (汇率调节机制:逆(顺)差→对外汇需求增加(下降),本币供给增加(减少)→外币升(跌)本币跌(升)→进口(出口)产品涨价→进口减少(增加)→逆(顺)差得到纠正。)
⑤ 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什么决定
外汇市场对本币的供求来决定汇率水平。
⑥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本可以在国际间完全自由流动时,一国如何用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衰退或者失业为什么
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变化是消除国际收支账户不平衡现象的平衡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市场化,1、汇率自动调节国际收支;2、(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在一国发生暂时性或周期性失衡时,一国政府不必急于使用破坏国内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往往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减少进口和国内开支使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即国内经济还要服从于国外的平衡);(2)一国的工资和价格急剧上升,则该国汇率会贬值以抵消国内的通货膨胀(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该国必须通过国内的通货紧缩或国外的通货膨胀才能回到均衡点)。3、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因国际收支、币值的变动等频繁调整,不会使币值与汇率严重背离,某些硬通货受到巨大冲击的可能性减少(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要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会使汇率与货币币值严重背离,这会招致各种国际游资投机冲击)。4、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支配,当本币汇率下跌时不必动用外汇储备去购进被抛售的本币,这样可以避免这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但是,浮动汇率之下的投机、国际贸易和投资风险、一国协调的困难加大、汇率上升进口成本加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⑦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经济效应是本国产出上升,外国产出下降,为什么
既然是扩张性当然是刺激经济发展了,当然要加大出口
⑧ 在浮动汇率制下,如果一国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哪一个是无效的,原因是什么
汇率与货币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啊 ,甚至是货币政策的一部分!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货币在国际汇兑中的作用无效
⑨ 一个国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最优利率是应用经济学吗
浮动汇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实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后开始的。
浮动汇率制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实际上,今天没有哪个国际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当前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也有的实行钉住政策的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汇率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经济因素经常在发生作用外,也包括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浮动汇率制的主要长处是防止国际游资冲击,避免爆发货币危机;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流动等等。缺点是经常导致外汇市场波动,不利于长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基金组织对汇率的监督难以奏效,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得不到解决;对发展中国家更为不利。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 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 补充: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部队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国际储备的增减来影响外汇供求,而任由市场的外汇供求来决定汇率的上升和下降。在这种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赤字,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外汇的价格即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外币的价格就会下跌。本币的贬值造成本国产品价格的下降,外国商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从而起到促进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而外币的贬值导致本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外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从而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这样,通过汇率随外汇供求的变动而变动,国际收支失衡就会的以消除 通过汇率随外汇供求的变动而变动,国际收支失衡就会的以消除。 (一)固定汇率制
目前的固定汇率制主要表现为钉住汇率制。它是指一国采取使本国货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关系的做法。这种钉住不同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钉住美元的做法,因为那时美元是与黄金挂钩的,而美元的金平价又是固定的。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一些国家所钉住的货币本身的汇率却是浮动的。因此目前的固定汇率制本质上应该是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1、优点:(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2、缺点:(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编辑](二)浮动汇率制1、优点:(1)简便易行
(2)汇率基本可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且具有连续的调节能力。
(3)保证了国内政策的自主性,不会产生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
(4)可避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
(6)减少了官方对国际储备的需要和依赖。
2、缺点:(1)浮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是有限的
(2)不利于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因为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风险。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