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权质押是加杠杆风险最大的妖孽
在去杠杆声声紧的情况下,金融企业去杠杆异常重要。决策层紧紧扭住金融企业、产品等核心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中国银监会力主整顿金融乱象的思想与做法都是完全正确的。
金融去杠杆必须抓住核心和重点,抓住眼前就可能导致市场风险的环节和重点领域与金融产品。比如银行同业业务、存贷款账外的理财产品乱象、银行与信托保险证券相互“勾结”倒腾空转金融资源的监管套利行为,特别是银行与信托公司的信托买入返售产品等。值得庆幸的是,监管部门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理整顿,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在金融去杠杆中,有一个加杠杆危害性较大的产品必须给予重点“关照”。这就是股权质押融资,银行业叫做股权质押贷款。
股权质押是指股东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担保,从债权人处融资的行为。股权作为一个质押品或者融资的第二第三信用背书与保证,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出在循环加杠杆风险上。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案例是此前包括宝能、恒大利用股权质押加杠杆融资的问题。初次利用保险产品吸收的资金或者发债融资融来的资金,在股市二级市场举牌购买上市公司股份,然后利用这些股份抵押到证券公司再融资再举牌,循环往复,其杠杆率可以无限放大。一旦股市出现下跌,疯狂加杠杆的企业与个人资金链条就可能断裂。逻辑是,股市下跌到平仓线时,受质方就会果断平仓收回资金,导致质押方链条断裂,流动性雪崩,甚至引爆市场风险。
中证登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20日,A股市场共有4847.93亿股上市公司股份被质押,占A股市场股份总数的约一成,上述被质押股份目前市值合计达5.45万亿元。这么大的股权质押加杠杆规模,对市场影响非常之大。一旦市场出现“雪崩、闪崩”现象,这5.45万亿元规模的股权质押绝对是A股市场的一颗核弹头,非常之危险。
近期,A股出现跌跌不休行情,一些股权质押品种已经出现风险征兆。2017年5月25日,多家上市公司“扎堆”发布补充质押公告,股权质押风险警报再次拉响。5月25日,兴业皮革、金杯电工、能科节能、高伟达、诺力股份等上市公司发布补充质押公告披露,股东对前次股票质押进行补充质押。当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后,上市公司股东需被动增加质押股票提供更多抵押担保,以防止被强行平仓,这种行为称为补充质押。
截至5月26日,今年以来有104家公司合计发布了170份补充质押公告,其中有141份来自4月份之后,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4家公司中,上市不足三年的次新股超过30家,占比约三分之一。风险信号就像闷热天气的热风在干草地里悄悄的吹着。
从目前受质结构分析,证券公司、银行、信托公司、其他,其对应的质押股权规模分别为2.11、0.72、0.49、0.65万亿元,分别占质押股权规模的53.1%、18.2%、12.4%、16.3%。
证券公司是股权质押大户,占质押总市值的50%以上。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券商在拓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时,客户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控股股东,5%以上的股东、前十大股东甚至单只股票持股市值达到500万元的股东,都是其潜在的客户对象。
券商股权质押的优势在于其本身或没有多大风险,因为一般券商设置的平仓线都安全保守,同时券商有及时平仓的业务能力,一般不会把风险砸在自己手上。但对市场与投资者的影响非常之大。
集中对股权质押进行平仓时,将导致股市集中卖出,引发市场大跌的大利空。随着近期A股市场整体走弱,部分股票“闪崩”不断,股权质押这把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开始摇摇欲坠。5月23日(周二)A股再现“闪崩潮”。早盘,洪汇新材、西部资源、农发种业盘中直线下挫,股价快速跌停。朗迪集团、百傲化学、大唐电信、艾迪精密等股盘中“闪崩”。午后次新股再掀跌停潮,碳元科技、丰元股份、天域生态、中持股份、美力科技、博迈科、华锋股份等多只次新股跌停。股权质押被认为是诱发近期“闪崩潮”的一大诱因。特别是次新股流通性差,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向下修正的杀伤力更大,股权质押风险也相对较大。
因此,对股权质押融资必须进行彻底清理整顿,迅速出台管理规范,在股权质押融资规模、杠杆率、平仓线、融资对象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比如,一个企业只能进行一次股权质押操作等。
特别要规范券商的行为,大幅度压缩股权质押融资的规模,大幅度提高券商股权质押的平仓线,收紧券商本身的贷款等融资行为。
总之,必须尽快降服过度股权加杠杆融资这个妖孽!
⑵ 实现质押股权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生活中,可能大家都有听到过有人因为急需资金应急而做过汽车、房屋的质押等手续。事实上在股市里也有“质押”这个东西的存在,那么关于“股权质押”的相关内容有哪些?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让知识面得到拓展!
还没开始时,知道很多投资者希望买到牛股,那就先来领一些福利吧--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千万要抓住机会,别错过了:【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什么是“股权质押”?
1.股权质押的意思
股权质押是一种担保方式,即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公司)或者是第三人合法将其股份出质给债权人(银行等),假如出现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发生了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这样的情形时,作为债务人他是有钱享受该股票的优先受偿的。文中所表示的“股权”既是包括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所给出的资金,还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股票或者是一些还没有上市的股票。
2.公司进行股权质押的原因
如果某个公司决定要做股权质押,这种情况也就说明了,这个公司极有可能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现在的财务状况无法维持正常经营了,急切需要资金来补充现金流。
出现这样的情况,需要股权质押:
若某企业由于近段时间需要资金2000万,用股票质押来融资,倘若银行把钱给他,如果用折扣率为五折,那实际拿到手的资金是1000万。防止出现其无法偿还银行本金的风险,由于这个原因,银行设置了预警线和平仓线,保证不会损失自己的利益,一般两者多为140-160%或130-150%。
另外,对公司的股权质押是有上限规定对其进行限制的,一般情况下股票质押的质押率在5折至6折之间,广泛在5折,期限大多数都是在半年至2年,当然了最后的质押率水平,还是要依照公司的资质来决定。值得我们花精力关注的是,要是股权被冻结了是不能进行质押的。
3.哪里可以查看股权质押的相关内容?
查询地方可以是:上市公司的官网或者某些金融终端等查询。在股市里最要注意的就是公司股权质押信息,另外其他一些重要的信息也要多注意。建议大家把下面这一份投资日历给收藏起来,里面含有公司除权除息、有新股申购、还有停牌复牌等具体信息: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掌握最新一手资讯
二、股权质押是好事还是坏事?对股票有影响吗?
股权质押属于融资工具,当可以拿来补偿现金流,还可以拿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现状。
但是,关于一些潜在的风险还是尚存的,例如平仓或爆仓以及为保持股权而丧失控制权。
对股票有什么影响,最终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1、利好股票的情况
倘若公司要进行股权质押来获得流动资金也是为了想经营主业或开展新项目,这都是利好的事情,毕竟能够开疆扩土。还有,若是说质押的都是流通的股票,意思就是市场上该股的股票数量有所减少,需求量基本不变,拉升该股所需要的资金量随之变少,位于市场风口就容易开启行情。
2、利空股票的情况
如果说上市公司也只是想要偿还短期债务以及无关公司发展大计的支出,反而真的就显出了公司财务的窘况,投资者对该公司的预期和好感度会减少。再者,股权要是进行高质押,倘若导致股价下跌,甚至跌破预警线,证券公司一旦出售质押股票,容易形成负反馈,影响市场对该股的做多情绪,最终可能会产生股价的下降。
不了解手里的股票优不优秀?直接点下方链接测一测,立刻就有诊股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⑶ 股权质押会有什么坏处
股市大跌股权质押风险隐现,股权质押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融资的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小,在上市公司股价频频出现腰斩的情况下,大股东也会面临有如杠杆一样的风险,投资者对此也得密切关注。
股权质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是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股权质押担保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债权的安全,与质权人的切身利益相关。
(3)质押股权加杠杆扩展阅读
一、股权出质流程
1、 可以申请股权出质的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及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 填写表格等材料(填写《股权出质设立申请表》等表格:提交执照复印件,质权合同,质权人、出质人身份证明等文件、证件。)
3、 现场材料提交(携带齐所有提交的材料,预约成功后于电话提示的受理时间到投资服务大厅取号办理。)
4、 领取股权出质通知书(受理后取得股权出质通知书。您的登记申请材料被受理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提示到投资服务大厅一层发照窗口领取股权出质通知书。)
二、 股权出质登记注册应提交文件、证件
(一)股权出质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设立登记申请书》;
2、记载有出质人姓名(名称)及其出资额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名册复印件(需加盖公司印章);
3、质权合同;
4、出质人、质权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出质人、质权人属于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属于法人的加盖法人印章);
5、以外商投资的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质的,应提交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6、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7、《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二)股权出质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变更登记申请书》;
2、有关登记事项变更的证明文件:
(1)出质股权数额变更的,提交质权合同修正案或者补充合同;
(2)出质人、质权人姓名(名称)或者出质股权所在公司名称更改的,提交姓名或者名称更改的证明文件和更改后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属于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属于法人的加盖法人印章);
3、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三)股权出质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注销登记申请书》;
2、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四)股权出质撤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撤销登记申请书》;
2、质权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文书;
3、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⑷ 股权质押的加杠杆行为监管应跟上
最恶劣的加杠杆行为就是负债性购买或者入股获得股权后,又将股权质押来融资。这种融来的资金又可以购买股份,又可以将购买的股份再次抵押融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种无限度的加杠杆行为背后是巨大的风险。风险在,股市必须永远上涨,加杠杆购买的股票价格必须一直上升,一旦下跌或者跌破其购买时的最低价位,就会引爆整个资金链条的断裂,风险就像决堤的水库一样,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历次负债性购买股权股票的风险都是非常巨大的。大到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小到一家上市公司。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教训就十分深刻。当时,整个美国几乎所有人都笃信股市永远上涨,不会下跌。时任美国总统胡佛与时任美国财长奉行完全的商业主义,商业第一是胡佛政府奉行的所有政策核心。当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时,胡佛以及财政部长都出来安抚股民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非常好,股市没有下跌的基础。同时商业大鳄的洛克菲勒、摩根等都出来告诫民众美国股市不会下跌 ,并且自己拿出了巨额资金来买涨托市。然而,却没有阻止住10月的暴跌。原因何在呢?
那时由于政府给民众传递的是经济一片大好,股市莺歌燕舞,永远不会下跌的信号。因此,许多民众企业都不再做实业、开工厂,而是把资金全部用来炒股,许多都是从银行贷款等借债炒股。然而,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时吓坏了银行,银行立即要求贷款炒股者归还贷款。银行越逼越紧,炒股者只有卖掉股票还款,结果越卖,股市越跌,越跌银行逼债越紧,投资者越开始抛售股票,股市越暴跌。终于在1929年10月份美国股市崩盘了。胡佛没有想到,民众也没有想到,财大气粗的洛克菲勒、摩根投入巨资也没有挽救美国股市崩盘的命运。接着世纪罕见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一句话,都是借债炒股等惹的祸。
从企业看,鲜活的案例就在眼前。近日,辉山乳业成为资本市场“网红”,原因在于辉山乳业在没有明显利空消息,连公司内部以及大股东、董事长等高级决策与管理人员都不知情的情况下,2017年3月24日,股价暴跌,由2.81港元跌至0.25港元,两个多小时,股价暴跌91.1%,市值蒸发280多亿元人民币,随后紧急停牌。据说,一些银行就是用辉山股权抵押给其贷款的。这些股权抵押的银行,其贷款风险已经彻底暴露出来了。
2016年到如今保险企业在中国股市呼风唤雨、不可一世。除了其利用保险产品吸收资金以外,一个杀手锏就是不断进行股权质押来融资。成为焦点的万科股权大战中的大股东宝能系就是频繁演绎股权质押的把戏。在万科延期换届之际,宝能旗下钜盛华频繁地将万科A股份解除质押,再紧跟着质押给另一机构。3月27日晚,万科A公告称,公司股东钜盛华在3月24日将持有并质押给鹏华资管的万科9100万股无限售流通A股办理解除质押。
这已是钜盛华近期在鹏华资管这里第四次解除9100万股的质押。前三次解除质押后,钜盛华随即便将对应相同数量的股份质押给了平安证券。由此看来,钜盛华此次解除质押的9100万股也将大概率质押给平安证券。
钜盛华持有万科9.26亿股,占总股本的8.39%。自2015年10月15日至11月18日,钜盛华分15个批次,将所持有的8.89亿股质押给了鹏华资管,期限直到质押解除之日止。2016年7月12日,钜盛华又将所持有的剩余万科股份3735.73万股质押给了银河证券,至此达到了100%质押。
质押是为了融资,融资就有成本。不惜成本质押股权融资,无论担心卖出股权亏损,还是坐等股票上涨的红利,还有就是挟股倚重,威胁万科管理层,但本质都是加杠杆的行为。这种加杠杆对资本市场、企业、融资者等都不利,风险都非常之大。
除了融出资金机构要从风险角度自律外,监管对于目前的肆意股权质押的加杠杆行为不能漠视与无动于衷。到了出台约束利用股权质押疯狂加杠杆行为的监管措施时候了。
⑸ 股权质押融资模式有哪些
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股权质押融资主要分为两类: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和版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
中小权企业直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股权质押融资
2.由公司股东采用股权质押形式,向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进行股权质押融资
3.在公司与公司之间,基于股权转让款项交付条件进行担保,实施股权质押融资
⑹ 股权质押融资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股权质押融资是以取得现金为目的,公司通过股票质押融资取得的资金通常用来弥补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方式。按照标的物的不同,股权质押融资主要分为两类: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不同的质押融资各有优缺点。
自2013年6月24日,券商股权质押融资开启以来,在一个月间便开展了49笔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质押股数12.56亿股,质押股票市值约94亿元。股权质押融资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就中小企业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大股东股权质押三个类别的股权质押融资,分别就起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优势
1.依托产权市场平台,股权质押融资平台方便快捷。产权交易市场作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级资本市场层次,帮助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有着明确股权、股权托管、定价、价格发现、信息披露、融资中介的综合智能。
2.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为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及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相继制定下发了有关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利用股权进行质押融资的优惠政策。例如,吉林省人民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及时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下发了《关于规范开展企业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林省股权质押融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创造了条件。
(二)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劣势及风险: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盈利不稳定所带来了股权价值波动性风险,中小企业诚信问题也带来了欺诈风险。除此之外,机制建设不足和产权交易市场滞后导致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难和股权变现难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
我国的股票质押融资主要有两种模式: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和个人股票质押融资。
(一)证券公司股票质押
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券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作质押,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优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是除国债回购和同业拆借两大券商资金来源外的又一渠道,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架起一座资金融通的桥梁。
(2)现行模式从控制银行风险的角度出发,除规定了质押率的上限、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以外,还规定在质押期内出质股票不能自由流动。这大大降低了股东“变相取现”和“掏空公司”的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投资于上市券商的风险可以得到降低。
2.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缺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但这种质押贷款模式仅适用于机构投资者,且被质押的股票缺乏流动性,手续烦琐,不能满足市场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融资要求。
(2)银行若开展此项业务须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并应有专门机构动态监控、代为管理出质股票,对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拥有专业人才要求较高。
(3)尽管与其他担保品相比,上市公司流通股票是一种风险较小的质物,但银行需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风险控制。
(4)证券公司出质的股票在质押期内不能自由流动,这种限制虽然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忽视了券商希望质押股票能够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
(二)个人股票质押贷款
1.个人股票质押优点:
(1)个人股票质押贷款模式能够满足市场众多投资者的融资要求,它充分发挥了银行和券商的比较优势。
(2)银行无须新增硬件设施,也不必到证券公司办理出质登记和注销手续、到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现有条件即可满足业务需要。
(3)证券公司在这种模式中与银行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型,充分发挥了证券公司的比较优势。证券公司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有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有齐全的交易监控设施,比银行更能够对市场的走势进行敏锐的把握和对质押股票进行实时监控。
(4)出质人用于质押的股票在平仓线上可自由流动,当股票价格上涨到出质人的心理价位时,能及时出售质押股票,保证了出质人的获利机会。
2.个人股票质押缺点。该模式比较突出的风险是由于出质人质押的股票虽然可以流通,但是是由证券公司代表银行监督股价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券商不认真履行三方协议,同出质人串通,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损害贷方银行的利益。特别是证券公司在对出质股票资格审查和风险审查中如不认真履行职责,在目前中国股市波动大、股票市值虚增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三、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法人股质押融资
大股东由于融资的需要而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以此作为获取资金的一种手段,或者,大股东要为其他单位提供借款担保而将上市公司股权拿出去做质押保证。
(一)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优点
上市公司股权已经成为了大股东资金融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股东偏好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原因在于:对于大股东来说,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是可用来抵债或质押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一般也希望接受透明度高、可兑现性强的上市公司股权为质押标的物。
(二)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缺点:
1.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剥离上市时,已将优良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了,其盈利能力已经较弱,资产负债率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再质押借款,必然导致负债率的进一步上升和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一旦借款运用不当导致其偿债能力丧失,必然通过股权的纽带牵连到上市公司。
2.大股东法人股质押给市场的信号往往是大股东抑或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会影响投资者预期,导致股价下挫。
3.大股东的过度杠杆化可能引发市场对大股东不良财务行为的猜测,大股东凭其控股地位而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操纵,这种操纵不会是过去(至少是5年以前)那种赤裸裸式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如果能那样的话,大股东就不会借股权质押之名而兜这一大圈子),而可能是通过关联交易、产品转移定价等手段,尤其是借战略调整之名而行经营控制之实,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
4.大量高比例股权被大股东质押出去后,有相当可能性存在着这些股权被冻结、拍卖,进而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危险。控股权的转移会引起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的变动,从而引起上市公司的动荡。
5.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降低了公司价值。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显示,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质押具有经济后果性。
6.许多被质押股权是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我国金融业的分立体制不允许商业银行以向企业投资的方式实现质权,银行必须拍卖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权,这就会使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再次变更,使原本基于对公司资信(质押股权被拍卖前)的了解和对公司前景的看好才向公司投资的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
7.由于股权质押会增加大股东与其他股东质押的代理冲突,导致控制权和现金权变相分离,因此有着股权质押行为的大股东更容易发生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说明股权质押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性。
⑺ 股权质押如何计算比例
股权质押比例的计算方式是,按照质押的股份在总的股份中所占的份额来计算。股东质押股权时,必须依法与质权人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并办理股权的出质登记。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⑻ 如何利用股票质押在杠杆上跳舞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指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证券质押,向符合条件的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并约定在未来返还资金、解除质押的交易。
⑼ 一般公司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时,质押的价格为当时股价的百分之几
一般是按前20日或者前60日股票均价为基准计算,具体质押的价格要看是流通股还是限售股,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从30%到50%不等。主板流通股的质押率最高。
股权质押(Pledge of Stock Rights)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就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因设立股权质押而使债权人取得对质押股权的担保物权,为股权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