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杠杆:中国楼市和银行杠杆:金融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继4月雷霆万钧的监管风暴之后,近期一行三会频频释放“温和去杠杆”的政策信号,受此影响,股债市场经过前期的大跌之后暂时企稳。
⑵ 楼市刚热 政治局会议再提去杠杆和房住不炒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随着最近一周各项经济数据悉数出炉,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一季度GDP增长6.4%、股市突破3200点、外商投资法正式出炉……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指出,要清醒看到,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
对此,会议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通过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新进展巩固经济社会稳定大局。要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
再提去杠杆: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
坚持结构性去杠杆。
本次政治局会议并未出现前两次会议中强调的“六稳”,而是明确提出“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有机构对此分析称这意味着供给侧改革仍是今年主线,需求侧政策将逐渐退出。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及金融供给侧改革均已实现了“由破到立”的切换,实体供给侧改革未来将更加注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解决经济潜在增速下行问题;金融供给侧改革核心也是支持实体经济,但并非旨在创造新的需求,而是通过有效供给解决当前实体经济、产业升级和优质民营企业融资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问题。
货币政策未转向: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在财政政策方面,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5.86万亿元,增长1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24.9%,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介绍,较高的财政支出强度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同时,地方政府债发行同比大增,进度大幅提前。1-3月累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1846.93亿元,占今年提前下达部分的85.2%。根据各地上报数据初步统计,新增债券资金超过6成用于在建项目,重点投向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铁路、公路、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三区三州”等重点地区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乡村振兴、水利等领域重大公益性项目,对当前稳投资、促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和社融增量分别为5.81万亿元和8.18万亿元,均超出市场预期。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也体现了前期逆周期政策的调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所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所增强。
对于下步政策走向,4月15日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认为,将“进一步加强货币、财政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适时预调微调,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
厦门国际银行宏观金融及政策研究员任涛表示,此前的刺激政策虽然有一定同步但主要以货币政策为主,有点“单打独斗”的意思,在达到短期稳增长效果的同时使得债务风险不断增大,现在货币政策可能要退居其次,以配合其他政策为主。
小微企业融资难?
要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备受各界关注。随着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以来,各部门和地方省市相继出台了支持民企发展的具体举措。而从此次政治局会议透露的信号看,未来的政策发力点将重点围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展开。
实际上,4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聚焦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强调,要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扩大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规模,抓紧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推广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确保今年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规模均超过2018年水平。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
而在4月18日,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在中南海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座谈并听取了企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CEI中国企业研究所秘书长唐大杰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打通目前的堵点难点,要通过改革和开放,倒逼银行增强活力,把资金往中小企业等经济“毛细血管”渗透。“这需要放开对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金融系统的业务管理、人事管理,引入新的机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楼市“小阳春”?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
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无论是国家统计局的70城房价指数、各大中介机构的统计数字,还是央行一季度信贷数据,这个春天,楼市春潮涌动,无需赘言。
小阳春初定,房住不炒的大方向依然未变。近期住建部会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2019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住宅销售平稳回落,房价基本稳定,市场预期趋于理性。但部分热点城市住宅销售回暖、土地市场热度回升,需引起高度关注。
实际上,4月起,合肥、济南、北京等多地已经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打击炒作楼市现象。例如,日前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就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发布紧急通知,强调打击炒房,严禁哄抬房价、捂盘惜售等行为。长沙市则将从4月22日起将二套房契税提至4%。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此次政治局会议对楼市的表述,有两点含义:一是房住不炒的概念继续得到强调,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楼市表现还不错,二季度预计会继续上升,这个时候强调这一点,也是为了防范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涨等风险出现;而是明确了长效调控机制的概念,主要包括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预计今年二季度相关城市会在一城一策上会有相关政策出台,而对于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考核也会加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日前强调,“房住不炒”的市场定位已经比较清晰了,房子是居住的属性,是消费的属性,投资性需求要抑制和遏制,这要求强化地方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因城施策,加强管理。
严跃进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从此次会议明确“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表述看,当前经济工作依然会强调去杠杆的概念。此前实际上已经有过类似的警示,比如说要防范各类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进入到楼市中。所以后续一方面银行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会加大,另一方面也可能依然会有各类督查做法,防范违规开发贷和按揭贷等现象出现。
股市重回3000点:
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
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回顾一季度,A股重回3000点上方与科创板正式推出,可谓是国内资本市场最为重磅的两大事件。
在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股市已经开始持续回暖。4月19日收盘,上证指数报收3270.8点。而科创板的设立,也不仅仅是为了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还背负着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使命。
其中,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关键意义尤为突出。上交所表示,对于此次试点注册制,是在核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2月底进一步指出,与现行核准制相比,注册制要实行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这是注册制的核心内容。发行人在符合最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必须符合更高的信披要求,发行人是信披的第一责任人。主要审核放在上交所,审核人员对报送材料要严格问询,从专业角度把关,更加追求真实准确完整。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注册制属于比较成熟的新股发行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新股的定价和发行,更能够体现上市公司本身的投资价值,同时有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
而在科创板设立不足三个月时间内,科创板审核实操16条、《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等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炉,已有多家公司获得“准考证”。
外商投资法出炉:
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
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国民待遇。
4月18日,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6家,实际使用外资24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这一增速比1-2月高出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高出5.6个百分点。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吸引外资方面,一季度带动明显的还是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尤其是高新制造业,同时服务业的持续扩大开放,也依然是外商投资重点发力的领域。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全面提速,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全国两会期间外商投资法正式出台,并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专利法也正在修订过程中,有望年内完成;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传递新的开放信号,今年6月底之前,将再次修订发布全国和自贸试验区两个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鼓励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就在今天上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宣布,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对外开放的姿态越来越坚定,开放步伐越迈越大。
⑶ 楼市降杠杆是什么意思
杠杆,具有放大的作用,用在这里是一样的意思。假设现在你有30万,一般情况下你只能买30万的东西,但是买房子的时候,你可以首付30万,贷款70万,买下100万的房子。相当于你用30万买到了100万的东西,这就是杠杆效应,提供杠杆的是银行。虽然70万要还,但在你买下的时候,你用30万的代价获得了100万的房子。加杠杆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和投资机会。假如这个房子上涨了30%,卖出就是130万,还掉70万,剩60万,赚了30万,收益率30/30*100%=100%。假如没有银行提供杠杆,第一,你没100万买这个房子,就无从谈及获利。第二,如果你有100万,全款买入,同样的假设下收益率30/100*100%=30%,差很多。风险同样也放大了。假如房价下跌30%,现值70万,卖掉还完贷款,一分也没有了。贷款炒房因为面临还款压力,一旦到了拿不住必须卖的时候正好房价下跌,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了。现在还有提供首付贷款的,要是还不起,估计就不光是钱的事了。资金的高杠杆在短期内快速推高股价和指数的同时,也隐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在高杠杆不能持续的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高杠杆的资金就会迅速从股市撤退,从而引起股价和指数的急剧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时与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盘如影相随。借助于高杠杆来投资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势很难具有持续性。更何况,各路加杠杆或拆借入市的资金中难免有违规或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存在,一旦强化监管,这类资金将不计代价撤离股市,加剧股市的大起大伏。
⑷ 楼市去杠杆,房价会跌多少
房地产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那就是去杠杆!
很多人觉得房价高,受不了,呼吁房价下降。然而从行业的角度讲,价格高,从来就不是问题。一件东西价格高,总会有价格低的来代替。房子也一样,房子购买价格高。然而租房却并不贵。影响行业发展,造成行业动荡的,实际上是高杠杆导致的系统风险。
从银行借出钱来买房,而买房后又可以抵押房产继续买房。对于很多公司或者有能力的个人来说,在房价高涨时,这无疑是最有效的赚钱方法。如今限购出台,实际上是打压了房地产的高杠杆,而房子的价格,是各方面都不希望降下来的。最理想的结果是,沉淀在房子中的钱,都是由真金白银构成的。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减杠杆的效果明显,房价已经被限制住了。而一方面也能看出,即使房子的交易额腰斩,然而价格却没有大家预料的那样跳水。不少明显虚高的房价确实在下降,但是也仅仅限于学区房,燕郊固安等炒作概念的地区。购房者实际想买的房子,价格虽然下降了,却因为限购和银行减少房贷,变得更加难买。
从房贷计算的算式来看,目前最划算的,还是之前买房的人。至少低息的房贷,是目前个人能够融到的最大笔资金。
而在去杠杆的压力下,目前刚需购房者,可以说当下已经断了买房的念头。而且去杠杆并非一朝一夕的时间,至少短时间内,去杠杆依旧会是房地产的主流。而最近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正在逆势上涨,也说明依旧有不少人在等着炒房,房地产商的正随时想通过资本获取更大的利益。
⑸ 房市拼命加杠杆,为什么股市去杠杆
通俗的讲,在股市加杠杆就是借钱炒股,而且是高杠杆,有的高达几十倍,纯粹是赌博,投机性强,借的别人的钱当然风险大,一遇波动,很容易就暴仓,借资方会设一平仓警戒线,到点不论你愿不愿意都会不计成本抛出平仓,这助长了股市的大幅波动。为了股市能平稳有序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当然要去杠杆。
⑹ 杠杆能够四两拨千斤,那么什么叫楼市去杠杆
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房地产市场的名义杠杆率,实际上即是银行按揭贷款利率。首付贷是针对购房者在首付的阶段发放贷款,这部分贷款的利率高于按揭贷款。由于这部分放贷的资金来源复杂,监管层很难准确掌握房地产市场中的实际杠杆率。
经济学家李撰文称,同时做到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实中概率很小。目前看到的,至少在房地产领域,还是为了去库存而加杠杆,但加杠杆的结果,却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大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去库存的效果尚不明显。
⑺ 是努力去杠杆还是在默默加杠杆
凤凰财经讯 在2014年已经较高债务的基础上,2015年的中国经济继续加杠杆,而今年依然继续提高。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示:目前我国金融杠杆率不断提高,去年已经超过警戒线,并且至今还在继续提高,这蕴藏着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危险,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也指出,目前我国货币增长继续放大,不但不能去杠杆,还要迅速提高杠杆率。王小鲁担忧称,在此情况下,未来我们离金融危机将不远。
那么我国政府、居民和企业的杠杆情况分别如何呢?今日华泰证券[1.04% 资金 研报]在华尔街见闻发布最新研究结果,对这一情况进行了分析。
中央、地方政府:已接近国际警戒线,仍持续加杠杆
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政府债务约为388250亿元,占GDP比重为57.37%,国际警戒线为60%,可见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已然偏高,但低于发达国家。然而,从政府此前表态可以预见,为“稳增长”今后一段时期政府部门仍将处于加杠杆进程。
有许多学者反映,政府部门的“钱”应该花在“正地方”,财政支出应该是帮助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支出。市场预计我国今年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会超过5.5万亿元,而其中居民部门加杠杆基数相对较小,所以5.5万亿元的社会融资,绝大部分还是进入了传统的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广发证券[1.37%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表示其经过调研发现,“地方政府拿这个钱,在现有的政策激励下也没什么人干活,大部分又买入了银行的理财产品,这是中国目前的金融空转的状态。”
居民部门:加杠杆进程,但远低于发达国家
华泰证券报告显示,我国居民部门负债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低,与新兴经济体相比则略高。负债率低与我国的高储蓄率有着必然的联系,此外,居民部门的债务构成单一,只有贷款,其中住房抵押贷款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5年楼市回暖,购房需求集中释放,人们纷纷前去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近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合肥、福州等多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吃紧,公积金账户几乎出现“被贷空”的现象。今年房地产持续高温,这一现象恐怕会加剧。
企业部门:去杠杆进程,未来几年仍将持续
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较为平稳,呈稳中有降格局,工业企业则呈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产能过剩行业以及部分传统行业去杠杆效果明显。而房地产、部分服务业、新兴产业等行业在不断加杠杆,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加杠杆”明显。此外,大中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明显偏高,地方企业高于中央企业。
华泰证券预期,企业部门去杠杆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企业部门处于加杠杆进程,但是我国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较高。数据显示,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相比,均居于首位,高出发达国家平均值80个百分点,高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平均值66个百分点。由于经济下行、企业盈利能力恶化,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近5年内增加了42个百分点。
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多次强调,我国当前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特别是商业银行主导,这个金融格局直接造成了我国总体杠杆率偏高的事实。未来我们将通过股权投资,减少企业对于借贷杠杆的依赖性。
我国2016年的五大经济政策任务中,去杠杆位列其首,但是,真的会“去”吗?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核心问题在于去杠杆和保持适当增长速度存在着矛盾。在经济增速下行趋势未得到扭转的背景下,保持适当增长速度会成为政府的首选。虽然去杠杆关乎经济长远健康发展,但在短期内就会被牺牲。危机持续过程中设定去杠杆的任务,核心的意义在于提醒全社会不能迷失方向,不能过度依赖需求方调控,需要供给侧合理安排去杠杆的路线图。李扬认为,降低杠杆率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在控制债务增长速度的同时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在一定意义上我们似乎陷入了一个高杠杆陷阱,因为我们很难接受短期调整的成本,不但宏观层面去杠杆的可能性很低,微观层面的资产重组也很难推进,金融体系转型更是无法一步到位。黄益平建议,短期内不宜在宏观层面过度强调去杠杆,以政府、居民和民企加杠杆配合国企去杠杆。
楼市去库存应加杠杆还是去杠杆?
关于楼市去库存应该是加杠杆还是减杠杆的问题,在两会期间就被讨论得沸沸扬扬。重庆市长黄奇帆认为,目前房地产领域用加杠杆的办法去库存,风险很大,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先例。而央行行长副行长潘功胜的态度则是,目前中国房地产的杠杆率并不高。
此前,经济学家李迅雷撰文称,同时做到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现实中概率很小。目前看到的,至少在房地产领域,还是为了去库存而加杠杆,但加杠杆的结果,却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大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去库存的效果尚不明显。这是由于市场的自发资源配置之下资金的虹吸效应造成的——资金一致流向那些更具有保值投资前景的一线城市楼市。这种情况不仅会带来对实体产业的抽血,也为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难题更添一重难度。
现在的货币政策究竟是稳健的还是宽松的?
最后,华泰证券表示,当前“去杠杆”更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事实上,我们今年也这么做了,从此前央行降准、逆回购“天天见”,SLF(7天期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月月见”可见一斑。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引用数据称,去年的GDP增长率是6.9%,但是名义增长率只有6.4%,相比起来,M2增长率是13.3%,“比GDP增长高了7个百分点。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是宽松的了。”
“今年1月份,贷款投放增长2.5万亿,同比多增了1万多亿,按这个速度,我们的货币增长还要继续放大,不但不能去杠杆,还要迅速提高杠杆率。”王小鲁担忧称,“这种情况下,未来我们离金融危机还远吗?”
海通证券[0.06% 资金 研报]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称,09年至今,中国的M2规模不仅超越美国,而且接近于美国的两倍。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QE,但美国的三次QE,前提是出清,即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去杠杆了。然后再慢慢加杠杆。中国目前则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加杠杆,在泡沫的条件下创造泡沫, 在债务的基础上增加债务。这就很难实现去杠杆和化解泡沫的目标。如果说,宽松的环境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但过度宽松的环境则往往会乐不思蜀。
说到底,我们都明白,提高经济生产率、推动供给侧改革和结构性改革,才是去杠杆最具活力的方式。
⑻ 请问,什么是楼市的杠杆和加杠杆希望能说具体详实点,谢谢
楼市的加杠杆指房地产首付降低。以较低的首付获得其产权。引用股市名词房地版产加杠杆
买房权条件
1、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贷款到期时男士年不超过60岁,女士年龄不超过55岁;
3、有稳定合法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有还本付息能。
楼市杠杆,
杠杆,具有放大的作用,用在这里是一样的意思。
假设现在你有30万,一般情况下你只能买30万的东西,但是买房子的时候,你可以首付30万,贷款70万,买下100万的房子。相当于你用30万买到了100万的东西,这就是杠杆效应,提供杠杆的是银行。虽然70万要还,但在你买下的时候,你用30万的代价获得了100万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