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欧元的汇率
与美元的汇兑
欧元面世之初,欧元兑各种货币(尤其美元)均大幅下跌。欧元于1999年面世时,每一欧元兑1.18美元;于2000年10月26日欧元跌至兑0.8228美元的历史低位。但随后欧元开始经历一段复元期。2001年初,欧元升至近兑0.96美元。但随后又踏入下跌期,虽然该次的跌幅较小,最低跌至于2001年7月6日的兑0.834美元。通货起始恢复制衡美元。由于美国的公司丑闻影响,这两种货币于2002年7月15日接近1:1,到了2002年末,欧元达到了1.04美元,随后持续攀升。
2003年5月23日,欧元第一次超越了它面世那天的高度1.18美元,并于2004年12月24日冲破了1.35美元(0.74欧元 = 1美元)。2004年12月30日,它创下了1.3668美元的最高纪录。某些分析家预测欧元将继续维持对美元的强势。2007年8月13日,欧元达到了1.37美元。2007年11月23日,欧元达到1.49美元。2008年4月22日及7月15日,欧元两次达到历史新高1.60美元。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欧元进入强烈震荡时期。
挂钩的货币
现时与欧元挂钩的货币计有:佛得角共和国货币埃斯库多、波斯尼亚及塞哥维纳可兑换马克、保加利亚列弗、法国海外法郎、中非法郎、西非法郎、科摩罗法郎及立陶宛立特。
欧元在欧盟世界外,总共是16个国家及地区的官方货币。而且,有22个国家及地区的货币都是直接跟欧元挂钩的,包括14个西非国家,三个法国太平洋地区,两个非洲岛国及三个波尔干半岛的国家。
汇兑的驱动力
在2001到2004期间,其中一股力量是由于欧洲的利率具有比美国更大的吸引力。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近几年维持较欧洲央行更低的利率,除了欧洲几个较大的经济体外,尤其是德国,利率成长的十分缓慢甚至是没有成长。此一现象归因于欧洲央行有责任去协调欧元区整体的通货膨胀比率;一些表现优秀的国家,如爱尔兰就超越了欧洲央行的目标。
不过,虽然利息中的差别成为欧元壮大的其中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美国在经常账户上有庞大不稳定的逆差。市场普遍关注美国的 双赤问题。此问题令美元陷于弱势。美国赤字高达427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而包含资金流动在计算内的经常账户,是最常用的贸易指标,其逆差于2004年的第二季达至1661.8亿美元。
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些亚洲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不及其兑欧元的汇率。中国人民币在不久之前才跟美元脱钩,而日圆因日本银行的干预而被托住。这些压力令美元偏软,从而令欧元转强。
欧元被引入成为现金货币后,就从谷底中回升。在1999年到2002年期间,欧元怀疑论者认为,欧元疲弱是欧元试验失败的先兆。欧元在这段期间表现疲弱,可能是因为货币还未“正式形成”。由于欧元纸币和硬币的发行当时尚未开始,这项计划仍有机会失败。但是,当欧元以现金方式流通时,市场对欧元的信心增加,愈来愈多人相信欧元会继续流通,这令欧元币值上升。在1999年至2002年期间,这项因素在欧元由弱转强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这个时期之后,其他因素变得更加重要。
另一个早期欧元下滑的原因是,是原来持有多国货币是要避免单一货币汇率下跌带来的风险,因此当固定汇率一但被确定,很多投资者和中央银行都会大量沽出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当欧元区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时,持有例如德国马克和法郎是意义相同的。另外有理由相信,有大量黑钱被兑换成为美元,以避免进行欧元的公开兑换。
结果
尽管欧元与其他主要或次要货币升值,美国贸易赤字依然持续成长。经济理论认为美元贬值(即变得较便宜)与欧元升值(即变得较昂贵)将对美国出口有所助益,并减少美国进口活动。然而某种程度上,这取决于供应链中,货币成本转嫁的模式。此外,贬值美元使得在美国的外国投资额增长(虽然伴随而来的是降低的回报),所以持续增长的外资在某种程度上将巩固美元的地位。而且,美元的贬值使得外国在美国投资成本更低(虽然获益也减少了)。因而,持续增加的外国投资将会巩固美元的地位。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角色有助于支撑美元及减少预算赤字,但此二功能的正常运作仍须端视持续的外国支持。
有人预测,欧元相对于美元的强势可能会鼓励各国使用欧元作为替代的储备货币。萨达姆·侯赛因时代的伊拉克就曾在2000年将该国的储备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 一些掌握大量储备货币的国家(如印度和中国)也已将他们的部分外汇储备由美元兑换为欧元,甚至欧佩克也将他们的贸易货币从美元更改为欧元。这些都将长远地加强美元贬值的趋势。在2004年,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中说银行的欧元存款金率从2001年的12%增长到20%,并将持续升高。美元的贬值,也将使得美国人投资外国股票的获益升高,而这也更进一步地使美元萧条。
欧元的升值将抑制欧元区的出口,但仍几乎没有发生这种状况的迹象。其主要原因是欧元区的主要的全球性消费国的货币也相应的对美元升值。随着经常帐目赤字继续上升,加上美国没有计划采取紧缩措施来减少进口、增加出口。这种情况将可能导致美元失去其作为世界结算货币的地位,由欧元或包括欧元的一篮子货币取而代之。
欧元与人民币的汇兑
截至2013年1月15日,1欧元可兑8.2903元人民币,较2012年6月升值6%。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欧元区受到欧债问题影响,一直是起伏不定,但多个国家的企业景气指数好于预期,推升欧元一度持续上涨,并使欧元摆脱了从2008年5月开始的下跌通道,而欧洲央行的决议无疑是市场最大焦点,其结果也并未令市场失望,导致欧元出现强势逆袭破位上涨,很多投行等市场投资者纷纷调转话锋,大幅看涨欧元后市。良好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标债结果,也为欧元走势奠定了利好氛围。银行理财师认为,欧元区国家的基准利率已接近于零,而经济增长率则为负数,因而,欧元区的基本面环境仍然疲软,预计今年欧元汇价将保持波动区间内,后市仍有进一步上涨可能。若市民急用欧元,建议多买一些;若后期才会使用欧元,可暂时持币投资其他增值渠道,待欧元再次波动时出手。
2014年9月29日,经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欧元直接汇率,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人民币与欧元在双边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银行对此积极支持。
欧洲央行宣布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受此消息刺激,欧元汇率下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1月23日是,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6.979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09个基点,一举跌破“7”整数关口,再次刷新汇改以来新低。
从2014年5月起,欧元对人民币持续处于下行通道,未来市场预期欧元还将持续走低。记者梳理发现,以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例,自2013年5月7日攀升至8.5756元的近期高位后,欧元一路向下持续走贬,截至昨日已跌至6.9795元,这意味着8个多月来的跌幅近19%。
欧元贬值
欧版QE将促使欧元进一步贬值,这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表示:“欧元贬值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了,因为欧洲央行推出QE的消息刚出,欧元就呈现出了破新低的走势,跌破了1欧元兑1.15美元的关键点,相信这将是趋势性的走弱。”“对于中国的影响,无非就是贸易和投资领域,欧元贬值肯定有利于欧元区一些企业对中国的这种出口。而从投资来看,欧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更值钱了,所以购买资产会变得便宜。但是要小心买的东西扎手,投资者要看清楚。”
货币转换
欧元是由1992年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同盟(EMU)而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欧洲联盟条约》所确定的。成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例如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60%,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接近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
欧元货币由于各国数字舍进位习惯不同,各国货币间的转换均需通过欧元进行。欧元和原有货币的固定转换比率如下: 7603奥地利先令(ATS) 3399比利时法郎(BEF) 20371荷兰盾(NLG) 94573芬兰马克(FIM) 55957法国法郎(FRF) 95583德国马克(DEM) 77564爱尔兰镑(IEP) 27意大利里拉(ITL) 3399卢森堡法郎(LUF) 482葡萄牙埃斯库多(PTE) 386西班牙比塞塔(ESP) 750希腊德拉克马(GRD) 640斯洛文尼亚托拉尔(SIT) 585274塞浦路斯镑 (CYP) 429300马尔他镑 (MTL) 1260斯洛伐克克朗(SKK) 64664爱沙尼亚克朗(EEK) 70204拉脱维亚拉特(LVL) 这些转换比率是由欧洲议会根据欧洲委员会的建议,按1998年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基础而确定的,1欧洲货币单位等于1欧元。因为欧洲货币单位的价值取决于非欧元货币(主要是英镑)的当日收盘价,所以该汇率没有更早确定。
希腊在一开始并没有达到使用欧元的标准,所以没有在199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直到2年以后,在2001年1月1日,希腊加入欧元区,其货币的转换比率是:340.750希腊德拉克马(GRD)兑1欧元。
自1999年1月1日零时起,欧元引入无形货币(旅行支票,电子支付,银行业等)领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启用,称为欧元区国家的法定货币。
原有的纸币和硬币的转换期持续2个月,直至2002年2月28日。各国官方停止使用原有货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日期是不同的,最早的是德国,德国马克于2001年12月31日不再是德国法定货币,但是在2002年2月28日之前可以转换成欧元。到2002年2月28日,所有的国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货币作为法定货币。但是,在此日期之后,各国的中央银行在几年内仍旧接受原有货币,奥地利、爱尔兰、西班牙的中央银行永久性的接受原有货币。最早停止使用的硬币是葡萄牙埃斯库多,它于2002年12月31日不再具有货币价值,而纸币直到2022年则仍然是可转换的。
芬兰决定除了为收藏者而少量铸造外,不铸造1欧分和2欧分的硬币,所以在芬兰兑换欧元时,以1欧分或2欧分结尾的将舍去,以3欧分或4欧分结尾的将进位为5欧分。但是1欧分和2欧分在芬兰依然是法定货币。
斯洛文尼亚于2007年1月1日采用欧元。其转换比率为:239.640 斯洛文尼亚Tolar (SIT)兑1欧元。
马耳他、塞浦路斯于2008年1月1日采用欧元。其转换比率为:0.585274塞浦路斯镑(CYP)、0.429300马耳他里拉(MTL)
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采用欧元。其转换比率为:30.1260斯洛伐克克朗(SKK)
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采用欧元。其转换比率为:15.6466爱沙尼亚克朗(EEK)
拉脱维亚于2014年1月1日采用欧元。其兑换比率为:0.70204拉脱维亚拉特(LVL)
立陶宛于2015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B. 欧元刚出来的时候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货币兑换 1欧元=7.3765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0.1356欧元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5-01-07 08:19 更多汇率信息>>
C. 欧元最早出来时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欧元与人民币的汇兑
截至2013年1月15日,1欧元可兑8.2903元人民币,较2012年6月升值6%。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欧元区受到欧债问题影响,一直是起伏不定,但多个国家的企业景气指数好于预期,推升欧元一度持续上涨,并使欧元摆脱了从2008年5月开始的下跌通道,而欧洲央行的决议无疑是市场最大焦点,其结果也并未令市场失望,导致欧元出现强势逆袭破位上涨,很多投行等市场投资者纷纷调转话锋,大幅看涨欧元后市。良好的西班牙和意大利标债结果,也为欧元走势奠定了利好氛围。银行理财师认为,欧元区国家的基准利率已接近于零,而经济增长率则为负数,因而,欧元区的基本面环境仍然疲软,预计今年欧元汇价将保持波动区间内,后市仍有进一步上涨可能。若市民急用欧元,建议多买一些;若后期才会使用欧元,可暂时持币投资其他增值渠道,待欧元再次波动时出手。
2014年9月29日,经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人民币对欧元直接交易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对欧元直接汇率,降低经济主体汇兑成本,促进人民币与欧元在双边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银行对此积极支持。
欧洲央行宣布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受此消息刺激,欧元汇率下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1月23日是,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欧元对人民币6.979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09个基点,一举跌破“7”整数关口,再次刷新汇改以来新低。
从2014年5月起,欧元对人民币持续处于下行通道,未来市场预期欧元还将持续走低。记者梳理发现,以欧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为例,自2013年5月7日攀升至8.5756元的近期高位后,欧元一路向下持续走贬,截至昨日已跌至6.9795元,这意味着8个多月来的跌幅近19%。
欧元贬值
欧版QE将促使欧元进一步贬值,这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表示:“欧元贬值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了,因为欧洲央行推出QE的消息刚出,欧元就呈现出了破新低的走势,跌破了1欧元兑1.15美元的关键点,相信这将是趋势性的走弱。”“对于中国的影响,无非就是贸易和投资领域,欧元贬值肯定有利于欧元区一些企业对中国的这种出口。而从投资来看,欧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更值钱了,所以购买资产会变得便宜。但是要小心买的东西扎手,投资者要看清楚。”
货币转换
欧元是由1992年为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同盟(EMU)而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的《欧洲联盟条约》所确定的。成员国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例如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负债率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60%,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接近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
D. 欧元上市以来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最高是多少
欧元兑换人民币的最高汇率是在2008年的5月17号,最高基准价为11.1699。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1.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这是影响汇率波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根据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
济理论,国民总产值的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收入增加会导致进口产品的需求扩张,继而扩大对外汇的需求,推动本币贬值。而支出的增长意味着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增加,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刺激出口增加外汇供给。所以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会引起本币升值。
2.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
这是影响汇率的最直接的一个因素。 所谓国际收支,简单的说,就是商品、劳务的进出口以及资本的输入和输出。国际收支中 如果出口大于进口,资金流入,意味着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则本币会上升。
反之,若进口大于出口,资金流出,则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下降,本币会贬值。
3.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差异。
在纸币制度下,汇率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货币所代 表的实际价值所决定的。按照购买力评价说,货币购买力的比价即货币汇率。如果一国 的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率高,说明本币的购买力下降,会促使本币贬值。反之,就趋 于升值。
4.利率水平的差异。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套利资本流动的影响来实现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下,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同时抑制国内需求,进口减少,使得本币升
高。但在严重通货膨胀下,利率就与汇率成负相关的关系。
5.人们的心理预期。
这一因素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汇兑心理学 认为外汇汇率是外汇供求双方对货币主观心理评价的集中体现。评价高,信心强,则货 币升值。这一理论在解释短线或极短线的汇率波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货币和汇率政策、突发事件、国际投机 的冲击、经济数据的公布甚至政府要员的言论等。 这些因素之间也会相互加强或相互抵消。
E. 欧元是什么时候发行的欧币刚发行对美元汇率
1993年1月1日,欧盟宣布统一大市场建成。1995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的《马德里决议》将单一货币正式定名为欧元,1998年5月2日举行的欧盟特别首脑会议最终确定在1999年1月1日首批进人欧元区的11个国家名单。
1999年1月1日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发行的欧元是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它具备货币的全部职能。
F. 欧元汇率人民币计算
用欧元的金额数目乘以当时的欧元汇率就可以,例如目前欧元汇率约为1欧元=8.422元人民币,那么50欧元=421.1元人民币。不过如果你拿着欧元现钞去国内银行兑换人民币,是按照各大银行自己的现钞买入价算的,这个买入价一般低于当时的汇率,例如可能是8.322这样,达不到8.422。
货币兑换
1人民币元=0.1165欧元
1欧元=8.5800人民币元
兑换为转换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4-03-21 21:31
外币换人民币的 看最新现钞买入价
根据当日最新外汇牌率,100外币可兑换人民币:(现钞买入价)
公式为:(外币÷100)×现钞买入价=可换人民币
实行统一货币给欧盟各国带来的利益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欧元启动以后,统一货币与统一市场的共同促进无疑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使得欧盟在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欧盟浮动汇率机制下各自为政的多国货币币值“软硬”不一,利率的差别、汇率的变动等因素都引发过欧盟内部金融秩序的混乱。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使用后,上述问题将自然会大大得到缓解。
3、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实施单一货币,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各国的物价、利率、投资利益将逐步缩小差别或趋于一致,形成物价和利率水平的总体下降,居民社会消费扩大,企业投资环境改善,最终有利于欧盟总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G. 欧元的汇率现在是多少
欧元目前汇率基本维持在1:7.7的水平
H. 欧元发行的当初,欧洲各国是怎么计算出欧元跟每个国家的货币汇率的呢
转换比率是由欧洲议会根据欧洲委员会的建议,按1998年12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基础而确定的,1欧洲货币单位等于1欧元。因为欧洲货币单位的价值取决于非欧元货币(主要是英镑)的当日收盘价,所以该汇率没有更早确定。
欧元(€;ISO 4217代码EUR)是欧盟中17 个国家的货币,这17国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马耳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爱沙尼亚,合称为欧元区。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2006年12月,共有6,100亿欧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20亿美元。欧元流通的现金总价值超过了美元。1欧元(euro)等于100欧分(cent)。
I. 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什么时候上升
欧元关键还是要看未来的欧洲央行利率决议,看他们的表态如何,如果维持宽松不变,那么欧元就会止跌企稳,而如果增加宽松工具及幅度,那么欧元将继续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