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选择了如下实验步骤: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B.把钩码分别
答:(1)在B前漏掉“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❷ 某小组同学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们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秤、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
(1)观察a、b两图中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可知:在杠杆平衡时,当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不变,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2)c图中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原因是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同.
(3)由(a)(b)(d)得,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杠杆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由(c)得,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同,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故答案为:(1)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2)动力与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同;
(3)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杠杆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同,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❸ (2008徐汇区一模)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如图甲所
(1)今左边下沉,螺母应右调.
故答案为:右,水平.
(2)实验时左边下沉,应将左边钩码向右调节,以减小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达到与右边的力与力臂的成绩相等.
故答案为:右.
❹ 根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某同学在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端
(1)由图示左端下沉.说明杠杆左边较重,两端螺母应向右调,即:左下右调.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边的螺母向右调节;或者调节左端螺母,使它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进行探究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增减钩码个数改变拉力大小,或者通过调节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调节力臂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
(3)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L 1=F 2L 2,得L2=
F1L1 |
F2 |
6N×8cm |
4N |
❺ (A)某同学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图1):(1)调节杠杆的左右平衡螺母,使杠
(A)(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有的拉力均竖直向下,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以便于力臂的测量;
(3)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首先要将杠杆调平,进行(2)中的步骤;再测下一组数据时,重新调节螺母使杠杆平衡,以减少杠杆自身重量的影响,再改变两边钩码数量,按照(2)进行操作.
(B)因杠杆处于平衡状态,F2L2=F1L1,又因水平,L2=OB,而F1斜向下拉,L1为O点到F1作用线垂直距离,使得L1<OA,所以F1?OA>F2?OB.
故答案为:(A)(1)水平;便于测量力臂;(3)在(2)中不能再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 B )>;F1的力臂比OA要小.
❻ 某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b.把钩码挂在
(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为了方便的测量力臂,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2个×4格=n个×2格,n=4;两边分别加挂上同样的重物,因为OA>OB,所以左端下沉;
(3)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所以在C点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拉最省力;
(4)粗细均匀的金属杆长为1.6m,则其重心在0.8m处,此处拉力的大小即为金属杆的重,故重力为10N
故答案: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4;左端下沉.(3)竖直向上.(4)10N.
❼ 某同学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只有8只相同的钩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的左侧第3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右边=F1×L1,左边=4×3=12;
所以杠杆平衡时必须具备F1×L1=12;
由题干可知:钩码最多可用4个,L1≤6;
满足上面等式的实验方案还有三种,即:(1)F1=2,L1=6;(2)F1=3,L1=4;(3)F1=4,L1=3.
前两种方案的具体做法是,(1)右侧6格处挂2个钩码;(2)右侧4格处挂3个钩码.
故答案为:(1)右侧6格处挂2个钩码;(2)右侧4格处挂3个钩码.
❽ 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调节的目的是______.某同学通过实验.已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得, 实验2:3N×5cm=F 2 ×10cm,∴F 2 =1.5N. 实验3:2.5N×L 1 =2.5N×5cm,∴L 1 =5cm. 故答案为:便于测量力的力臂;1.5;5;F 1 L 1 =F 2 L 2 . |
❾ (2007闵行区一模)某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已经调节好的杠杆上,挂上钩码后出现了如
杠杆上已经挂上钩码,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只能调节杠杆两侧的钩码数量或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杠杆的右端向上倾斜,使左端或右端的钩码向右移动,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
故答案为:钩码的位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