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省力杠杆,什么是费力杠杆
1、省力杠杆
由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力臂。根据公式F1L1=F2L2可得,力臂越长力就越小。省力杠杆,顾名思义,其动力臂较长,动力较小,所以省力。但是通常省力杠杆省了力气会相应的费距离。
2、费力杠杆
杠杆平衡条件为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那么在杠杆平衡的条件下,动力(F1)大于阻力(F2),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时,杠杆为费力杠杆。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1)省力杠杆中力的关系扩展阅读
杠杆上有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在杠杆上,起支撑作用的叫支点。人或人通过其他装置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活中的省力杠杆: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剪铁皮的剪刀。生活中的费力杠杆:胳膊,镊子,鱼竿,筷子,火钳。
2. 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怎么区分
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回物体叫做杠答杆。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O),推动杠杆运动的力叫做动力(F1),阻碍杠杆运动的力叫做阻力(F2)。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L1),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叫做阻力臂(L2)。
动力臂长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阻力臂长于动力臂的是费力杠杆。
3. 在杠杆的使用中,省力和费力的关系规律是怎样的
杠杆使用,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所以在阻力和阻力臂乘积恒定的时候,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也就越省力。
4. 省力杠杆动力跟阻力大小关系
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和你说:
小于.因为省力,所以动力一定会小于阻力.
大于.因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如果小,动力臂就要比阻力臂大.
5. 杠杆省力的原理
杠杆省力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是,动力臂越长,那版么动力权就可以越小,这样就更省力。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5)省力杠杆中力的关系扩展阅读:
人体内杠杆
几乎每一台机器中都少不了杠杆,就是在人体中也有许许多多的杠杆在起作用。拿起一件东西,弯一下腰,甚至翘一下脚尖都是人体的杠杆在起作用,了解了人体的杠杆不仅可以增长物理知识,还能学会许多生理知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作用,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量是阻力。
6. 省力杠杆省了力增大的是什么
省力杠杆的原理可以这样理解
物体的重力G 物体到支点的力的作用线距离S
所要施加的力F 施力点到支点的力的作用线距离S1
G*S=F*S1
所以F要减小 就要增大S1 更直观的说是增长了杠杆的长度
7. 省力杠杆的力臂关系是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这样动力小于阻力,所以省了力
8. 杠杆为什么能省力
杠杆分为等臂杠杆,省力杠杆,省距杠杆。其中当举起省力杠杆的长力矩端时,长臂的重心将以大幅度的向上提升,而短臂的重心将以小幅度的向下偏转,此时你在长臂端以一定的力作用于长臂,而长臂的重心被抬升的高度定然比短臂的重心下降的距长,那么为了能达到做功平衡长臂端的作用力定小于短臂的作用力,即小力乘以大的提升高度=大力乘以小的下降距离。下面我举一个例子吧:现在以有杠杆长短臂的比为2:1那么当他们运动时长动力比短动力臂的比始终为2:1,现有一块X千克的石头于短臂,现在你取长臂中点A点匀速做功至一点,现在你可比较长短臂末端因运动而划过的弧长他们的比是2:1两端做功是平衡的,如果你在长臂末端做功至B点,则为了能达到做功平衡B点的力一定为短臂端C点的一半。如果不能达到做功平衡杠杆则会断(你可回家试试)。其实这与天体椭圆运动也有关系,相同时间内天体做功相等,这是算是省力杠杆原理的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