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二物理 杠杆原理题
250N*20CM=(175N-浮力)*(60CM-20CM)
浮力=50N
浮力=ρgV
V=浮力/ρg=50N/(1.0g/cm³*10N/KG)=5立方分米
㈡ 初二物理杠杆原理
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④用字母L1或l2标出。
如图
㈢ 初二物理 杠杆
那段事AC啊
㈣ 杠杆 初二物理
由于杠杆开始平衡,后来G2浸没在水中后,右边力与力臂的乘机已经减少,左边移动重物,力与力臂的积也减少,但由于最终杠杆还是平衡的,所以说两边减少的量是相等的,也就是: G1×2cm = F浮×L2
变形:G1×2cm = ρ水×g×V合金×L2
∵V合金=G2/ρ合金g
∴ρ合金= G2×L2×ρ水/G1×2cm
然后带入数据即可
㈤ 初二物理杠杆求讲解
设此木棒重力为G,粗的一头到木棒重心距离为Y1,细的一头到木棒重心距离为Y2。
当抬粗端时,回有:答
80N*2m=G*Y1
当抬细端时,有:
70N*2m=G*Y2
两式相加
G(Y1+Y2)=300N*m
因为Y1+Y2=2m
所以G=150N
补充LZ:
因为杠杆平衡时F1L1=F2L2啊
支点为O,所以拉力到O的距离就是两米啦!
G*Y1是木棒重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根据杠杆原理,它要和你抬起木头时的力与
动力臂的乘积相等
㈥ 初二物理杠杆题
9.8
㈦ 初二物理关于杠杆原理
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在不同的作用点用力,所用力的大小不同。
离门轴越近,其动力臂变短,其余不变,所以动力变大。
学习愉快
㈧ 初二物理题(杠杆)
G=mg =10kg×10N/kg=100N
G=mg =40kg×10N/kg=400N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400N×0.2m=80N/m < 100N×1m=100N/m
所以课桌不会踏翻产生危险
㈨ 初中物理杠杆应用
变化,重物离的越远,受力越大。
㈩ 寻初二物理杠杆的知识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
支点:杠杆(撬杠)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或用F动标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有字母F2或用F阻标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或L动标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或L阻标出.
3.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或L动.力臂常用虚线画出.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
(2)实验目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力臂的长度,才可从杠杆上的刻度值直接读出.
如果还要到http://www.iwuli.com/Article/Article_14995.html自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