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汇率的变动具有哪些特征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金币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实施,实施国货币必须具有较为稳定的含金量支撑,能够在国际上获得良好的声誉,保持币值的坚挺。在实施金本位的同时,如果该国的经济体具备一定的规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往,那么该国的货币就能够逐步提高或稳固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被其他国家储备持有,从而成为流通范围广,币值坚挺的国际货币。
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黄金充当世界货币;二是两种货币兑换以铸币平价为;三是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四是汇率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贰』 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属于()。
B
答案解析: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是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在1880~1914年这一国际金本位的黄金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叁』 金本位制汇率自调节原理
金本位制下,货币=黄金
出口大于进口——对出口国货币增加——出口国货币币值上升——币值上升到黄金输出点时--黄金流动(黄金内流,货币增加)——物价上升——进口上升,出口下降——……。
『肆』 为什么说典型的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存在天然的调节机制
日本位制度下汇率存在天然的调节剂吗?肯定会吧,你慢慢学就懂了
『伍』 金本位制下为什么汇率可以自动调节
金本位制下货币和黄金挂钩,就是你有多少黄金,就能出相对数量的货币,所以所发行的货币量跟该国的黄金量等额,汇率是受各国实际黄金储备量的影响,汇率自然也是自动调节的。
『陆』 简述在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在纸币制度下,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若本国要维持汇率不变,在不增加货币供给的情况下,该国货币当局抛售外币,购回本币,从而使国内货币供给量自动减少。根据货币数量论,国内物价会随之降低,本国商品价格相对于外国商品价格降低,从而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或者,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是,该国货币当局可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从而改善国际收支。
『柒』 试述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一般原理
金币本位制下,各国均规定了本国金币的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两国间的货币比价要用各自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在金币本位制下,汇率的波动不会漫无边际,其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s)的限制。这是因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结算可以有两种选择:黄金直接结算和汇票结算。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当汇率对一国不利时,它就不用汇票结算,而是改用运输黄金的办法来结算,从而改变了外汇的供求关系。所谓的黄金输送点是指两国间的铸币平价加减两国间的运金费用。其中,铸币平价加上运金费用为黄金输出点,是汇率波动的上限;铸币平价减去运金费用为黄金输入点。
『捌』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金本位制度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典型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有: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只货币汇率的基础。一般而言,法定的含金量一经确定,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因此,作为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也会波动,波动的特征体现为:(1)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是外汇供求关系。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即出口增加,贸易顺差累积时,其汇率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某种货币供大于求时,即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有大量的贸易逆差时,其汇率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2)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是有限的,被界定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地能否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溶化、自由铸造和自由输出入,使得黄金可以代替货币、外汇汇票等支付手段用于国际间的债务清偿。具体而言,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上涨达到或超过某一界限时,本国债务人用本币购买外汇的成本(汇率)会超过直接输出黄金支付的成本(输出黄金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于是引起黄金输出,引起黄金输出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出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加上两国之间输送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另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下跌,达到或低于某一界限时,本国拥有外汇债权者用外汇兑换本币所得会少于用外汇在国外购买黄金再输送回国内所得,从而引起黄金输入,引起黄金输入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入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减去两国之间运输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
『玖』 金币本位制是如何对一国的国际收支与外汇汇率发生自动调节作用
金本位制下,货币=黄金
逆差——逆差国货币汇率下降,黄金外流(货币减少)——物价下降——出口上升,进口下降——盈余——汇率上升,黄金内流(货币增加)——物价上升——进口上升,出口下降——赤字。
『拾』 试述在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该国会有黄金流出,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引起价格水平下降,从而提高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其出口增加;同时,外国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使该国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最货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同样,国际收支盈余也不会持久。顺差造成的黄金内流使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价格上升,削弱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外国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造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盈余逐渐减少,最后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