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自贸区有哪些优惠政策
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哪些优惠政策可享受:
1: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对于注册资金并没有任何要求,需要帮助可咨询,可以不用到位注册资金。这对于初始资金紧张的创业者来说无疑于雪中送炭。
2: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有着极为优惠的返税政策,公司注册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增值税返税率高达16.25%;而企业所得税返税率为20% ;营业税返税率为:32%;个人所得税返税率为20%;而在两年后则为减半征收(建立于企业纳税前提,以及当时政策)。
3: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所有的进口货物可以先不用交关税(只需要等待货物离开自贸区时再交),而转口贸易的关税则全免。
d: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任何商品(除武器、毒品及有污染的物品之外)均可被允许无期限保税存放或展示,海关不征收任何监管费用。
e: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上海自贸区内,所有的货币都可以自由兑换,不用结汇、减少汇率差。而且货币可以自由划转(以前汇钱到国外/内手续非常复杂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自贸区的银行,当场就能办理,马上到账)。
f: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注册在自贸区的都是大企业,所以可以为您的公司带来非常好的企业形象。
g:自由贸易区共涉及七项税收政策。其中促进投资的两项政策是:一是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时间内分期交纳所得税,简称为“非货币形资产投资政策”。
一、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材料:
1、 股东、法人原件及复印件及实际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照片各两张;
2、拟设立企业的名称(最好5个以上或更多)、经营范围;
3、注册资本及投资人出资比例;
4、注册地之租赁协议和房产证复印件;
5、财务人员上岗证与身份证复印件;
6、其它规定的注册材料。
二、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流程:
1、确定单位地址
2、企业查名
3、准备材料
4、正式递交
5、刻章
6、开银行账户、办理余下证件
三、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时间:
注册上海自贸区公司时间一般情况下为15个工作日左右,特殊的情况时间可能延长。
㈡ 上海自贸区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上海自贸区是继城镇化之后的,一个新的炒作热点。不过我觉得市场的期望过高了。现在,上海自贸区的相关法律政策逐渐出台,情况逐渐明朗,市场对自贸区的预期很可能会降温。
要政策还是要改革,上海选择改革。政策是各种好处,改革是硬骨头。改革成功了,硬骨头啃下来,会有新的红利。到时,上海将向自贸区靠拢,全国都将向自贸区靠拢。但如果失败了,自贸区和上海其他地方不一致的法律体系,经济环境,就是摆在眼前很麻烦的问题。两套班子,以及中间的衔接,都需要更多资源维护。很可能从经济效益考虑,非常不划算。最后如何融合,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失败了,成本会很高,即使成功,红利可能也有限。上海市政府的压力很大,大家对硬骨头期望不能太高。
我对这个自贸区还存在很多疑问。新闻说:
新华视点:【4部法律有关规定拟在上海自贸区暂停实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获批设立,为解决有关法律规定在试验区内的实施问题,据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相关决定草案,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文物保护法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拟在此区域暂停实施,时间为3年。陈菲
我很疑惑,这些与外资有关的企业法停止实施了,那用什么企业法呢?要给外资国民待遇,还得试点吗?文物保护法又和自贸区有什么矛盾呢?想允许外资经营文物拍卖,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吧?为什么不能直接在全国实行呢?
从之前各部委的反对声音看,我本来以为,在自贸区,主要是一些关于金融的法律会停止实施。就我看欧债危机时的感觉,金融体系中的法律是很复杂的,监督管理执法权限等,金融犯罪,还要涉及刑事,得有自己独立的司法系统。自贸区不会使用独立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很复杂,想和其他地方衔接,更是大问题。软制度的建设,不是三、五年能搞成功的。
如果只是汇率自由,利率自由,资金自由流动,其实国内现在已经很接近这个目标了。即使自贸区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可获得的红利也有限。如果是制度方面的彻底改变,其实已经有香港了。是不是可以照搬香港那套呢?或者直接推广香港经验,会不会更好?
㈢ 上海自贸区,要怎样改革说通俗点!老百姓听得懂的!
关税进一步降低,打破垄断集团的地区控制,算是中央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吧,国内银行石化电信将受到冲击,会增加地区的内需,降低外资商品价格,同时同时也为了外资来华投资带来更大动力,对于拉动江浙周边经济具有很大的动力。但是估计很难批准,国内这帮垄断集团没法弄。
㈣ 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何时可自由兑换
上海自贸区的相关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均由央行制定和统一发布,未来企业法人可在上海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个人则暂不施行。
㈤ 上海自贸区为什么会成为套汇天堂
简单的说中国目前实行了资本管制政策,人民币的汇率与市场上均衡汇率存在较大差异,只要有差异就有套利,但由于资本管制,人们无法利用这种差异进行套利,但如果真如人们预期的那样上海自贸区作为金融改革的试点,放开资本管制,大量资金就会流动,利用这种差异进行套利行为
㈥ 上海自贸区有什么优惠政策
1、放开了服务业领域对于外商投资服务行业实行了负面清单管理,只要是法律法规没有明文限制禁止的行业各类投资主体都可以进入上海自贸区,同时也取消了对于投资人的资格,属性和股份的比例,尤其是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在对外资各行业的行业方面实行了负面清单管理,没有列入负面清单的所有行业以及领域全面向外资开放。
2、对于外贸行业上海自贸区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跨国公司在自贸区建立区域总部,发展和总部经济有关联的各种配套服务行业企业,上海自贸区建立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能够更好的方便贸易企业利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而且也允许和支持各类具备开展对外业务需求的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专门面向于境外业务客户特殊目的的子公司。
3、除此之外上海自贸区还鼓励大宗商品交易仓储物流以及服务外包产业和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在自贸区外贸监管方面实行了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基本监管原则。
拓展资料: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由贸易区或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将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七个区域。
截至2014年11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年投资企业累计2.2万多家、新设企业近1.4万家、境外投资办结160个项目、中方对外投资额38亿美元、进口通关速度快41.3%、企业盈利水平增20%、设自由贸易账户6925个、存款余额48.9亿元人民币。
2015年,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已成为世界自由贸易区联合会荣誉会员。
“2016年世界自由贸易大会”于2016年11月8-10日在澳门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下的“一带一路”合作机会。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
㈦ 求问上海自贸区建立对于汇率有没有影响
没有影响,自贸区只是一个贸易的地点,汇率是汇率。不能混为一谈的。
㈧ 上海自贸区对金融业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最好有数据说明
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实施"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一线是指国境线,二线是指国内市场分界线,也就是自由贸易区的空间分界线。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但是,这片土地正被寄予厚望,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方案要点及扩大开放措施
自贸区,是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金融创新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
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
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
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
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金融开放
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
,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
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
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支持股权托管交易机构在试验区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
,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
行业开放措施
银行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与外资金融机构共同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在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
专业健康医疗保险
试点设立外资专 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
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1.限制投资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2.限制投资保险公司(含集团公司,寿险公司外方投资比例不超过50%),保险中介机构(含保险经纪、代理、公估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3.限制投资证券公司(外方参股比例不超过49%,初设时业务范围限于股票(包括人民币普通股、外资股)和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承销与保荐、外资股的经纪、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经纪和自营,持续经营2年以上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申请扩大业务范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外方参股比例不超过49%);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仅限港、澳证券公司,参股比例不超过49%);期货公司(仅限港、澳服务提供者,参股比例不超过49%)
4.投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须符合相关规定
5.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外国投资者总资产不得低于500万美元;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美元,高级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专业资质和不少于3年从业经验专家解读金融政策要点
政策要点: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先试先行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吴晓灵:不同意自贸区利率完全放开
在设定的自贸区范围里,想构筑资金的藩篱是不可能的。除非割断区内与上海市所有资金往来,才能防止政策洼地效应。外界对于自贸区的期待不要过多地放在金融领域[详细]
政策要点: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芮萌:可能导致利率套利和制度套利现象
若在自贸区实现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由于区内外政策不同,可能导致利率套利和制度套利现象。比如,一些国际热钱争相进入,为权力寻租提供热土。[详细]
政策要点:试点人民币跨境流动政策
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宣宇: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
总体方案提出的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的具体举措,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详细]
政策要点: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
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支持在试验区内设立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王剑辉:巩固上海金融中心地位
政策对金融行业建设还是有突出支持,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可以看出,入跨国公司总部设立于自贸区,这样能形成一个资金管理中心[详细]
政策解读: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
势在必行?
自贸区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使国内外贸易更加便利化,降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摩擦成本,另一方面是将金融改革的攻坚环节放在自贸区进行试点,加快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节奏。而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和更进一步的人民币国际化,恰恰是这两个问题的重要交叉点,因此推进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势在必行。
影响一:提速全国范围内人民币自由兑换
上海自贸区一旦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和跨境资本流动,不仅可以让企业直接以投资为目的,自由兑换人民币,方便资本跨境投融资,更重要的是,有了这样一个开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将变得势不可挡,加速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整体进程。
影响二:或引人民币回流房地产 存资本撤出风险
有观点认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放开将吸引大量境外人民币回流至房地产市场,由此将带动房价上涨。而若一旦
资本大规模撤出中国,必然带来人民币资产价格的下跌,股市、债市、汇市和房市都将承受巨大下跌压力。
影响三:提升上海在离岸金融中心与亚太金融中心上的竞争力
随着自贸区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资本项下的可兑换试行,将推动上海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进而提升上海与香港在离岸金融中心和亚太金融中心上的竞争力。政策解读:利率市场化
先行以提供经验?
近年来,中国利率、汇率的市场化速度明显加快。但是,中国要实现完全的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仍然存在很大的风险。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可为未来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和市场化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条件:自贸区内高度开放 利率可以放开
支持自贸区放开利率管制的观点认为,境内存款利率的上限尚未放开,因为各方面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但自贸区内可以完全放开,因为这个区域本身就是高度开放的,参与的机构包括中资、外资等等各式各样的都有,其功能最主要就是能够跟国际市场连通,若存款利率上限自由化,不能完全自由浮动,则有可能会带来许多问题,包括套利交易等。
问题:需防资金空转 监管难题待解
市场化的难点在于后期监管,区内利率市场化后如何监管支行和总行之间的资金流动就是一个难点。自贸区放开利率后,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向自贸区。过多资金流向自贸区,如监管不到位,会延续目前金融业的一个恶习:资金在金融业内空转,在制度套利上出现很多问题。政策解读:金融机构相关政策
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
对外资银行带来巨大利好
不仅简化了原先冗长的设立子公司审批程序,并且允许外资银行提供金融交易清算服务,也有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上海的一大竞争优势。对于已在国内本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整体是一个利好消息。合理的预期是有些在境内不能做的业务可以在区内做,因此不是业务的替代关系,而是可发展新的业务范围。而在产品方面,自贸区肯定会借鉴国际上比较流行、比较有效的,而且比较容易监管的那些产品。这些产品外资银行更有经验。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可能更有机会。
推动中资银行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推进中资银行创新与综合经营 推动上海成为离岸金融中心
银行获取离岸金融资格,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可试点各类跨境人民币资本项下业务,有利于银行形成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带动整体国际业务和客户"走出去"服务的提升;同时自贸区银行分支机构将和境外银行享有同等待遇,为银行加大业务的创新和试点力度,试点综合经营提供了难得的"练兵场"。随着境内外资金流动渠道的进一步打开,在岸离岸业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客户的选择余地将更为丰富,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有了更大的组合空间。
允许保险业向外资开放
冲击国内保险业格局
如果自贸区允许外资保险直接进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外保险产品有可能会直接面向境内居民,这一方面能为境内居民提供多样的选择,另一方面将对境内险企格局带来冲击。相对而言,境外保险无论是保费还是服务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香港买保险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旦保险业向外资开放,产品将成为外资险企的"撒手锏",并以此影响境内险企格局。
㈨ 写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影响”的论文,需要写哪些方面,求个大纲
不懂了,给你大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