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答案:降低杠杆是什么意思
“杠杆”在物理上指一根比较长的棍子(铁杆)在支点上翘起重物的工具,而内杠杆能翘起多重的物体重量与容支点两端杠杆的比值有关;在经济上“杠杆”就是指倍率或者赔率,打比方您用1元钱购买倍率是10倍的价值的物品,那么您的1元钱就能当10元消费,而如果是花1元钱购买10倍赔率的方式时,一旦买错您将付出10元用以补偿不足的部分,这些方法一般都是经济上玩法,也就是公开的用“杠杆”把别人的钱掏空,所以现在有ZF宣称要去“杠杆”化,也就是减少银行和金融的杠杆率,用来降低“赵国”的金融风险,因为再不能通过大量印钱方式赚钱了。
其实,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积攒的钱财早就被“杠杆”稀释的差不多了,而且未来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同时存在,也就是工作不好找(失业率增加)但是钱在进一步贬值!
㈡ 中央密集提及降低政府杠杆率,这都释放了啥信号
中央密集提及降低政府杠杆率,这都释放了啥信号?中央密集提及降低政府杠杆率,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消息,但是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情况,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下面给朋友们具体分析一下,大家请参考:
中央密集提及降政府杠杆率更重要,一个方面是为了让整个国家经济开始向着一个全新方向发展,毕竟新冠疫情刚刚结束,现在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恢复。如果政府杠杆率比较高,那么就会压制市场复苏脚步,因为很多时候政府杠杆率会让各个地区一些自由贸易受到一些制约,所以政府目前希望降低杠杆率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释放出了对于金融系统积极的信息,让金融系统有更多更全面的经营模式,从而能够自我进行调节,让市场金融体制更加健全,从而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样国家就能够更多方面进行经济方面的掌控,所以说中央密集提及降低政府杠杆率,在金融领域就释放了非常积极信号,让金融行业有了更多发展空间,也让未来中国金融更加健康,同时也能够支持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㈢ 中国式缩表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中国式缩表对我们的钱袋有啥影响
一、股市和商品期货
在整个减量博弈的背景下,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股市都很难具备上涨的支撑。
二、债市
在全社会负债同比增速向下的一个大的背景下,加上央行大力加强去杠杆,债市收益率会有一个下降的势头。
三、楼市
按照现在银行对房贷收紧的态势国内银行间资金利率会持续走高,中央缩减资产负债表,楼市杠杆资金减少,短期来看房价会有一个下跌的趋势。
缩表意味着‘释放长期优质资产+回收投机性资金’。缩表是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中国式缩表效果比加息还有猛。
㈣ 降杠杆时间表出来了吗
随着2018年降低企业来杠杆率工作源要点等文件的出台,各地各部门加速落实降杠杆工作。据了解,未来降杠杆工作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成为未来降杠杆的重点。同时,下半年有关降杠杆的配套政策也将加速出台,进一步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支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降杠杆中的作用。
除此之外,包括健全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24项工作也将持续推进。
㈤ 什么是去杠杆为什么现在要去杠杆
私募排排网为您解答:
去杠杆:
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再贷款给你。你增加了负债,银行增加了资产。同样别人也这么做,如此以来,少量的货币得以创造出大量的信用,金融就是这么神奇。
而去杠杆呢?就是让你减少负债,同时银行也减少资产。资产与负债同时缩减,就是咱们经常听新闻中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就是这个原理。
为什么要去杠杆?
美联储已带动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中国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加息,但很明显市场流动性已经收紧。市场的钱少了,现金流就很容易出问题。一旦这些债还不上,大量的坏账对银行来说是毁灭性的,银行如果出问题了,则会直接引发系统性风险。一环紧扣一环。
此外,根据利率平价原理,美国加息中国不加息,就会产生利差,资金为了套利,抛出人民币买入美元,人民币就会贬值,资本外流,最终导致外汇储备流失。而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等小国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维护汇率稳定,才导致经济崩溃,血的教训历历在目。
因此国内监管层采取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变相加息,适当释放流动性的形式降杠杆,让经济不至于硬着陆。
答案转载自www.simuwang.com
㈥ 国企改革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杠杆
国企降低杠杆方式:
一是改善公司治理,出台国企资产负债约束机制版,支持通过增资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充实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是完善企业债务重组政策,建立关联企业破产制度,探索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研究解决“僵尸企业”破产费用保障问题,建立政府、企业、银行依法合理分担损失的机制。
三是拓宽社会资金转变为股权投资的渠道。支持各类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制定筹措稳定的中长期低成本股权投资资金的办法,出台以市场化债转股为目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措施。研究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转股资产交易。
四是加强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力量,指导金融机构利用现有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新设实施机构,鼓励资产管理公司增强资本实力。
五是出台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引,规范引导市场化债转股项目提高质量,推动已经签订的债转股协议金额尽早落实,切实降低企业负债率。
㈦ 「中国经济去杠杆化」具体是什么意思
降低信贷规模,主要是指表外的信贷规模和影子银行业务
㈧ 楼市降杠杆是什么意思
杠杆,具有放大的作用,用在这里是一样的意思。假设现在你有30万,一般情况下你只能买30万的东西,但是买房子的时候,你可以首付30万,贷款70万,买下100万的房子。相当于你用30万买到了100万的东西,这就是杠杆效应,提供杠杆的是银行。虽然70万要还,但在你买下的时候,你用30万的代价获得了100万的房子。加杠杆是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和投资机会。假如这个房子上涨了30%,卖出就是130万,还掉70万,剩60万,赚了30万,收益率30/30*100%=100%。假如没有银行提供杠杆,第一,你没100万买这个房子,就无从谈及获利。第二,如果你有100万,全款买入,同样的假设下收益率30/100*100%=30%,差很多。风险同样也放大了。假如房价下跌30%,现值70万,卖掉还完贷款,一分也没有了。贷款炒房因为面临还款压力,一旦到了拿不住必须卖的时候正好房价下跌,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了。现在还有提供首付贷款的,要是还不起,估计就不光是钱的事了。资金的高杠杆在短期内快速推高股价和指数的同时,也隐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在高杠杆不能持续的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高杠杆的资金就会迅速从股市撤退,从而引起股价和指数的急剧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时与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盘如影相随。借助于高杠杆来投资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势很难具有持续性。更何况,各路加杠杆或拆借入市的资金中难免有违规或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存在,一旦强化监管,这类资金将不计代价撤离股市,加剧股市的大起大伏。
㈨ 美联储缩表对我国利率市场有什么影响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缩表。
美联储缩表对中国有何影响?
所谓表就是指的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是要相等的,美联储的资产无非是黄金、债券和MBS等等,这其中不少都是QE期间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而他的负债就是印出去扔到市场上的美元。而所谓缩表,就是缩减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资产和负债要同时减少,资产方面减少当时买来的债券和MBS,而在负债端收回美元。
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很显然就是市场上的美元少了,而债券和MBS多了。有人说不对啊,美元少了应该更贵啊,怎么美元反而下跌呢?
这个外汇市场没那么绝对,美元少了美元确实应该更贵,但美元少了必然引发资产价格下跌,经济活力下降,对美国的经济是个打击,而美元说白了又是美国经济给全世界打的白条,所以美国经济不好,美元的实力也本应下降。所以货币既是商品,也是债务。应该物以稀为贵,但如果一个人开始变穷了,他的欠条本能的也会信用下降。所以相当的复杂,而我们观察,去年美元对于利率更加敏感,只要一说加息美元就涨,而自打去年底之后,美元就不对加息敏感了,可能是预期太明确了,后面还有9次加息。也就不当回事了。反而美元更关注缩表和加息对于经济的影响。
那么有人问了,美联储缩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这个影响太大了,简直性命攸关!
美联储缩表对中国有何影响?
我们还是先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面有什么,央行的资产主要有黄金、外汇、债权等等这些东西,而负债就主要是发行出去的货币了。资产越多货币发行也就越多。还是那句话资产和负债必须相等,那么这几年央行为什么发行了那么多的货币呢?说白了就是外汇太多了,外汇储备一度高达3.8万亿美元,这么多钱进来在外管局换成人民币进场,所以央行就得印出相应的人民币扔进国内,造成了货币超发。资产价格膨胀。人民币的十年升值路,就是资产价格膨胀的十年,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房子。
但到了2014年事情改变了,人民币对外贬值了,外汇储备开始下降,央行的资产开始减少了,负债也要相应减少,2015年的时候,央行实际上实现了资产负债表的收缩,结果出现了什么情况,大家可以参考股市。这是一个巧合吗?
也正是这个时候,老齐开始看房子的拐点,觉得如果按照事情的发展,房子的资产价格会下跌。但万万没想到,我们2016年出现了一个奇葩的现象,外汇再减少,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白了就是耍滑头往粥里面多兑水,2016年初大量的信贷投放,用债权等资产规模的增加,对冲外汇的减少。这下就坏事了。下半年美元一升值,人民币就急速贬值。而且国内资产泡沫极具膨胀。企业杠杆增加,居民杠杆增加。外汇大比例流出。
央行资产中的外汇,就是美联储的负债,如果美联储缩表,那么美元减少,央行的外汇资产也会下降,所以本应该就是央行也开始缩表,如果拒绝缩表,就会造成2016年这样的现象,马上就是资产价格膨胀,然后外汇大比例流出。这事完全不可逆,除非你能影响美国,让他们不缩表,但这几乎不可能。随着外汇流出,国内的如果央行还不缩表,那就只能是继续往里兑水,兑水到最后就是没有米而全是水,也就成了委内瑞拉。
如果央行也跟随缩表呢?必然随着外汇缩减基础货币,就是2015年的情况,资产价格下跌,哪个泡沫大,哪个就跌的狠,因为人民币说白了就是央行的负债,多印钱的时候说白了就是贵的时候借给你,然后等便宜了还,所以贷款买房的人都发财了,而缩表回收货币的时候刚好相反,便宜的时候借给你,等人民币贵了再让你还,这就会变得相当的惨烈。
当然我们还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把中国经济从低谷拉起来,继续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从而让外汇掉头,从持续流出变成持续流入,跟美国抢资源中胜出。人民币重新回到对外升值的轨道。也就是所谓的用发展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另外一条路就是尽可能的避免缩表的杀伤力,要赔赔你的,我的钱要先保护好。所以我们看到这几年其实做的一个事情就是把债务转移,无论是债转股,地方债置换,又或者用个人住房按揭置换高风险的开发贷,全是这个思路。等债务置换的差不多了,用行政手段锁定流动性,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你成了接盘侠,而且是被捆绑的接盘侠,我们就能踏实缩表了。
2016年这波上涨后,无论保汇率和保房价都已经是徒劳的。
保房价,国内经营环境变差,大量资金外流。最后就是委内瑞拉,穷到后来,资产价格自然也是崩塌。
保汇率,缩减国内货币,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也必然大量热钱出逃,外汇也会大幅减少。
所以一切都太迟了,只能减少伤害,期待美国自己先出问题。如果美国不出问题,我们就要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