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下册物理中学习杠杆涉及的天平问题及其解法..
两个字“拆分”,拆装置,分状态,找到力的平衡方程即可解
② 初二物理关于杠杆的计算方法~~
杠杆的定义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lever).
杠杆不一定必须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是必须保证是硬棒。
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杆。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且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种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的杠杆
[编辑本段]杠杆的性质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作用点)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
杠杆平衡时保持在静止或匀速转动。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做
F1×L1=F2×L2
杠杆平衡条件
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2/F1=L1/L2
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n/1
"大头沉"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③ 急!!!!!!初二物理下册"杠杆'"教材的自我评价的题目和答案
没有具体的题,你把题写下来,可能有人能做
④ 求初二物理杠杆画图技巧,就是怎么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沿着里的方向延长动力作用点画成一条线 ( AB) 沿着里的方向延长阻力作用点画成一条线 ( CD) 支点到AB的距离(要垂直于AB)是动力臂 到CD的距离(要垂直于CD)是阻力臂
⑤ 初二杠杆怎么做图啊详细点~~~~[高分奖励]
延长动力线的两端,在支点距离延长线的最近的一点处,作连接线(动力臂),在延长线与连接线(动力臂)处作90度角。(与阻力臂作法相同)
⑥ 初二物理杠杆怎样学好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回力、动力臂、答阻力臂力臂画法:一找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力臂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Cheng动力臂=阻力cheng阻力臂公式:F1ChengL1=F2ChengL2 等臂杠杆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省力杠杆 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 费力但省距离背熟+理解=高分
⑦ 初二物理杠杆求解释求教
我来帮你吧,希望采纳!
首先利用杠杆平衡条件 F左 X 1 = 20N X 3 , 可以解出 现在 杠杆 左端会对 甲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 60N的拉力 ,也就是说 F左 = 60 N.
因为有60N向上的拉力,所以 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减小了, 从而对地面的压强也减小了。
所以原来的 压力 / 受力面积 再 减去 现在的压力 / 受力面积 就等于减少的压强。
最后就可以写成 (F原 - F现) / S = P减少
把数代入可以 得到 60N / S = 600000PA - 200000PA
求出 S = 15 X 10的负5次方平方米。 这就说明了 A 是错的!
再用 S = 15 X 10的负5次方平方米 X 原来的压强 600000PA = 90 N.
这个90N. 就是物体的重力。
再根据
杠杆平衡条件 F左 X 1 = 20N X 3 ,
可知 对甲向上的拉力为 30N. 但是 甲的重力为 90 N. 所以甲对 地面的压力还有30N,所以就说明 B 不对, 因为压力还 要减小 30N 才行!
当右端 增加 20N 时,再根据 杠杆平衡条件 F左 X 1 = 4N X 3
可以得出 左端向上的拉力为 120N. 但不用 120N, 只要为 90N 就行了, 所以 C 也错。
最后一个选项,你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就可以算出来是 正好的。 我就不帮你算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祝学习进步!
⑧ 初二物理杠杆求讲解
设此木棒重力为G,粗的一头到木棒重心距离为Y1,细的一头到木棒重心距离为Y2。
当抬粗端时,回有:答
80N*2m=G*Y1
当抬细端时,有:
70N*2m=G*Y2
两式相加
G(Y1+Y2)=300N*m
因为Y1+Y2=2m
所以G=150N
补充LZ:
因为杠杆平衡时F1L1=F2L2啊
支点为O,所以拉力到O的距离就是两米啦!
G*Y1是木棒重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根据杠杆原理,它要和你抬起木头时的力与
动力臂的乘积相等
⑨ 初二物理 杠杆
那段事AC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