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杠杆平衡表达式的的物理意义
杠杆平衡表达式 F1L1=F2L2
F1 动力 L1 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杠杆平衡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的情况下,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Ⅱ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的杠杆原理。
杠杆又分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及应用等。在这里,针对有关杠杆的考点,进行归类分析如下:
题型一:会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力臂
题型二: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题型三: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题及应用题
Ⅲ 杠杆的平衡条件若用比例式表示,可以写成______,该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
平衡条件若用比例式表示,可以写成
F1 |
F2 |
L2 |
L1 |
2 |
5 |
2 |
5 |
3 |
5 |
F1 |
F2 |
| ||
F2 |
3 |
5 |
F1 |
F2 |
L2 |
L1 |
Ⅳ 杠杆原理的物理学意义是什么不要发公式 我要杠杆2端力作用用下,产生的力的变化
从物理的角度,物理杠杆原理是一个重要的机械力学原理,从分辨率的力的传输方向的努力的效果,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已被广泛用于在社会实践在各行各业。
Ⅳ 杠杆原理简单概括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Ⅵ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调节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时,调节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什么
避免杠杆自身的重量,给实验带来误差
Ⅶ 【急】杠杆与杠杆平衡条件
特殊情况下才对,一般情况下是错的。
只有在动力与阻力的方向都与杠杆垂直时,小明的结论才是对的。如果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中有一个方向不垂直杠杆或两个方向都不垂直杠杆时,小明的结论就是错的。
正确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Ⅷ 谁能简单的说杠杆原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有直的也有弯的)。
2. 有关杠杆的名词术语: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注: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 画杠杆的示意图:
(1)先画实际杠杆简图;
(2)体会F1与F2的方向,自作用点画出力的示意图;
(3)定出支点,自支点向二力作用线引垂线:力臂。
4. 杠杆原理:
(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
物理意义: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二)杠杆的应用
1.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F1<F2 。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L2,F1>F2 。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天平和秤:
(1)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
(2)案秤、杆秤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它们是支秤盘离支点近,砝码离支点远的不等臂杠杆 。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省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够简单了!)
Ⅸ 急!!!物理学中的杠杆问题.
杠杆不可能平衡
因为已知l1<l2,且v1=v2
所以受到浮力相同,所以L1*F1<L2*F2
因为原来L1*G1=L2*2
所以现在L1*G1-L1*F1>L2*G2-L2*F2
所以不平衡,且左端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