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简单机械杠杆ppt苏科

简单机械杠杆ppt苏科

发布时间:2022-01-24 10:21:53

A. 简单机械,杠杆原理的物理题。

B. 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杠杆第八页第一题:指出图11-11中所示各种杠杆类器具工作时的支点、动力、动力

答案在插入的图片上

C.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杠杆

这个杠杆不能平衡。
可以利用
杠杆平衡
原理来判断,即
阻力×阻
力臂
=动力×
动力臂
左边,阻力×阻力臂不等于零
右边,力臂为零
综上,杠杆无法平衡。

D. 请各位高手帮忙总结一下初二物理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等)的有关资料吧~急需!超级感谢!!

13.1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__________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这个点就叫____________;使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______。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重为5牛顿和15牛顿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边臂长之比为:

A,3:1; B,2:1; C,1:3; D,4:1。

4,如图所示的杠杆,每个砝码重均为1牛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边各减去一个砝码,则:

A, 杠杆保持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

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判断。

5,画出下图中各种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13.2 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_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_____阻力臂;若动力臂的长度是阻力臂长度的三倍,则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

2,天平属于_______杠杆,杠秤属于_______ 杠杆,汽水瓶起盖器属于_____杠杆。

3,如图所示为使杠杆平衡,F1、F2、F3 三次分别作用在A点,其中______最小。

4,下列杠杆工具中,不省力的是:

A,铡刀; B,镊子; C,剪铁皮的剪刀; D,扳手。

5,如果天平的两臂不等,先将物体放在右盘称,称得质量为m1;在将物体放在左盘称,称得得质量为 m2,那么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

A, ; B, ; C, ; D, 。

13.3 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_____,但能________。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的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能省力_________,但费________。

3,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 )

A,拉力为50牛;B, 拉力为40牛;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

5,如图所示的是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轮组和绳子重及摩擦)

(1)在图甲上画出当动力F=150牛时绳子绕法;(2)在图乙上画出当动力F=100牛时绳子的绕法。

13.4 轮轴 *

1, 轮轴是有轮和轴组成,能绕_______旋转的__________,轮轴是一种______的杠杆。

2, 如图所示的轮轴,_______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是________,作用在轴上的是________,动力臂是__________ ,阻力臂是____________,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F2 /F1=__________。

3, 如图是轮轴的截面图,轮轴的轮半径和轴的半径之比为3:1,在A处挂一个重物G2在B处挂一个重物G1,刚好静止不动;现要在两边再加一些重物,仍使轮轴保持静止不动,则A、B两边所加重物质量之比应为:( )

A, 1:1;B, 3:1;C, 1:3;D,1:9。

4,如图是四个轮轴的截面图,左边两个轮轴的轮半径与轴半径之比为3:2,右边两个轮半径和轴半径之比为2:1,根据图中所示情况,要提起相同的重物G ,所用的力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

13.1 杠杆

1,固定点、支点、动力、阻力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A 4,C

13.2 杠杆的应用

1,大于、小于、三分之一 2,等臂、省力、省力 3,F2 4,B 5,D 。

13.3 滑轮

1,等臂、省力、改变用力方向 2,2倍、省力 、一半、距离 3,C 4,A

13.4 轮轴

1,共同轴线、简单机械、变形 2,O点、F2 、F1 、R、r 、r/R 3,C 4,D。

E. 如图,关于物理简单机械杠杆的一个问题,谢谢解答!

杠杆的原理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但这里所谓的动力和阻力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是为了区分两端。可以这样理解:P1XL1=P2XL2。所以,你说的阻力大于动力,把阻力的一侧认为是动力没什么不可。在这里主要是从人手施加力的一侧称作为动力而已。不知说清楚了吗。

F. 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还有什么

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螺旋、劈等。前四种简单机械是杠杆的变形,所以称为“杠杆类简单机械”。后三种是斜面的变形,故称为“斜面类简单机械”。不论使用哪一类简单机械都必须遵循机械的一般规律——功的原理。

G. 用滑轮,杠杆设计一个简单机械,要示意图

7月10日 03:55 设圆筒的质量为M,重力为Mg,浮力=500kgf=5KN。
作用在圆筒上的力有三个:1.重力加浮力P,垂直向下;2.斜坡的反力,垂直于斜坡,与铅锤方向夹角为30度;3.两绳的拉力2F*0.4,与铅锤方向夹角为60度。由力的平衡三角形可得:
(Mg-5)=4F*0.4=4*250*0.4=0.4KN,
Mg=5.4KN。
所以M=540kg。

H. 人教版初三物理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详解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二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1.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I. 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图示

有用功=GH——指简单机械的动力×动力移动距离。所以可以判断题干中的必须为额外功。简单机械如杠杆则不需要考虑各种摩擦所以额外功主要来自机械自重,故为W额=F2×S(阻力×阻力移动距离)

阅读全文

与简单机械杠杆ppt苏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sdjpy求双向汇率 浏览:1
杠杆租赁方式设计的当事人有 浏览:781
东莞2019年融资租赁补贴 浏览:781
期货客户群 浏览:456
内蒙古经济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523
金融公司招培训专员靠谱吗 浏览:210
全国现货交易所有哪些 浏览:182
申万期货交易平台 浏览:587
非金融服务利息可以开票吗 浏览:803
互联网理财恒昌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34
鼎丰集团做什么 浏览:282
杠杆视频物理大师 浏览:201
汇率20天内变化快吗 浏览:29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快易 浏览: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浏览:291
外汇交易中ac指数 浏览:718
购买外汇用途限制 浏览:238
杠杆动力与阻力区别 浏览:561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