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币种同时带出汇率

币种同时带出汇率

发布时间:2022-01-24 15:11:02

㈠ 当一种新的币种出现时,它的汇率是如何确定的

我们平时从报纸上读到的都是名义汇率-E.

名义汇率是一国货币跟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之比.比如美元对德国马克是1.43DM/$或0.70$/DM.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美元可以换算成多少个马克.我们平时到银行去兑换就是按照名义汇率折算. 在本节及以后的章节中,我们通常以一单位外国货币换多少本国货币的形式来表示名义汇率.比如 8.26Yuan/$等. 这样的话, 如果E上升,也就意味着一单位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更多本国货币,那么我们说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如果E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名义汇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但是这里我们想讨论的是汇率跟宏观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名义汇率里我们看不到什么关系,所以对于宏观经济学学生而言,名义汇率并不是我们特别关心的. 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时候进出口商关心的不仅仅是我的钱能换成国外多少钱,更在于我的钱能从你那儿买多少东西.如果我1块钱可以兑换成你100个外币,但是你国内的东西价格比我国内贵200倍,那我还是不能从你那儿进口东西.所以国内国外的价格在这里必须考虑进去. 怎么考虑? 假如我现在手里有1块钱人民币,国内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如果我兑换成美元, 那么我可以得到 1/E 美元. 国外价格是P*,那么我可以买 1/EP* 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换句话说, 中国 1/P单位的货物可以换得 1/EP*个单位的美国货物. 那也就是说, 1个单位的美国货物可以换成 EP*/P 个单位的中国货物. 这个概念就是十分重要的实际汇率 RER.

另一个角度看实际汇率: 同样一件货物,中国卖P/单位,美国卖P*/单位,换算成人民币就是EP*/单位.那么实际汇率其实就是同一件货物外国用本国货币衡量的价格与本国价格之比.这样进出口商就容易比较了:比如,汽车进口商需要决定是否进口汽车.他先看本国汽车市场价格P,然后看美国汽车市场价格P*,并将之换成EP*人民币,与本国价格P对比,如果高于本国价格,那么就不进口.如果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1单位外国货物换的本国货物多了,那么自然本国汇率贬值;反之RER下降本国汇率升值. 这个跟名义汇率一样. 用我们的第二个角度考虑,如果实际汇率上升,那么同一样东西外国卖得价格更高了,进口商利润空间减小,从而进口数量减少, 所以对本国进口商来说实际汇率贬值有害,而反之对本国出口商有利. 注意: 1. 我们讨论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都是谈的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理由开篇已经说过; 2. 虽然实际汇率贬值使进口数量Q(m)减少,但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的进口总额V(m)=Q(m)EP*=Q(m)*RER*P.现在Q下降,但RER上升,所以难以判断进口总额的变化方向.事实上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本国货币贬值期间,出口总额固然上升,但与之同时进口总额也有所上升.这就是因为Q(m)并没有减少太多,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进口依赖度很高.

以上的实际汇率是两国之间的汇率,我们称之为"B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但是我们知道,客观世界中一个国家在跟许许多多国家进行贸易,那就有许许多多个双边实际汇率.这对我们的经济分析是十分麻烦的.能不能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多边实际汇率 Muitilateral Real Exchange Rate 呢? 我们说可以. 比方说建立一个中国跟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多边实际汇率. 中国跟美国之间有一个双边实际汇率可以根据RER(US)=EP*/P计算得到,同样中国跟英国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RER(ENG)也可以计算出来,跟印度RER(IND),跟韩国RER(KOR),跟伊拉克RER(IRA)等等都可以计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占中国向世界总出口的a%,出口到英国的占总出口b%,出口到印度的占c%,韩国的d%,伊拉克的e%.那么中国对世界的双边实际汇率(其实就是中国的多边实际汇率MRER,衡量的是一个单位世界货物可以换成多少单位的中国同样的货物)就是加权平均:

MRER=RER(US)a%+RER(ENG)b%+RER(IND)c%+RER(KORE)d%+RER(IRA)e%

这样算出的是出口方面的多边实际汇率,进口同样可以算出.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取进口多边实际汇率和出口多边实际汇率的平均作为最终一个国家的多边实际汇率.

总结: 实际汇率上升,说明国外货物贵了,本国汇率贬值,对出口有利,对进口有损;实际汇率下降,说明本国货物相对贵了,本国汇率升值,对进口有利,对出口有损.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将名义汇率E跟宏观经济参数之一利率联系起来的模型.这是名义汇率跟宏观经济分析之间的一个桥梁,没有它,我们将无法具体分析名义汇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假设你现在有1美元,你可以有两个选择如何投资这个1美元.第一,你可以购买美国债券,这样你一年可以获得(1+i(t))美元;第二,你可以先换成1/E(t)马克,然后购买德国债券,这样一年后可以获得(1+i*(t))/E(t)马克,然后换成美金,你期望得到Ee(t+1)(1+i*(t))/E(t)的美元.其中Ee(t+1)是对时间段(t+1)汇率的预期.根据无投机市场条件,你在美国的投资回报应该等于你在德国的投资回报.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公式:

1+i(t)=Ee(t+1)(1+i*(t))/E(t),由数学估算我们可以近似得到:

i(t)=i*(t)+(Ee-E)/E

这就是著名的UIP条件等式(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虽然简单,却十分重要.比如,它可以解释金融危机的发生.如果人们对一个国家预期货币将会贬值,那么Ee上升,要保持这个等式,要么本国利率i(t)提高,要么现在的汇率E也要上升,也就是贬值.这正是我们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所看到的.该等式另一个意思是,如果两国汇率采用的是盯牢制,比如人民币盯住美元维持汇率在一稳定范围,那么E不变,同时如果人们相信中国能够盯牢美元,那么人们的汇率预期Ee也变化不大,这样的话,我们从等式中可以判断,两国的利率走向应该大致一样.这在实际生活中是被验证了的.

....

㈡ 为什么各个币种之间汇率会不一样

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不同的商品的价格当然会不一样。
有几种理论,
1,购买力平价,简单说,就是中国的一个汉堡8元,美国一美元,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就应该是1:8,否则你可以进行套利;
2。利率理论,就是利率高的将会升值,因为在这个国家1元钱过一段时间后变得更多,人们就都愿意拿这种货币,买的人多了,自然要升值;
3。宏观经济形势和外汇储备。一国的外汇储备越多,就越容易升值,因为国家有信用和实力提供担保,那么大家就愿意持有这种货币,另外经济实力越强(相对过去的变动),人们对这种货币越有信心,就升值。比如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人民币就升值,美国相对地位下降,美元就贬值;
4。央行的货币政策。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出本币,就贬值,买入本币,就升值。
第三点是汇率变动的根本原因。

㈢ 各个国家不同币种的汇率是如何确定并且演算出来的呢

首先要看这个货币是否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如果可以自由流通并且交易,那么很简单,货币此时就变成了商品,每一种货币都会被标价,由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博弈来决定最终的汇率价格。就和股票一样,没有什么计算公式,也不需要演算,纯粹由市场供需决定。

举例来说,前一阵子瑞士无限购买外汇要抑制瑞郎升值。怎么办呢?因为瑞郎是世界流通货币,它的汇率由市场供给来决定。所以瑞士央行的方法就是无限购买外汇,这样一来,市场上的瑞郎变多,而外汇变少,物以稀为贵,所以瑞郎变得不那么值钱而一揽子外汇变得更值钱,直接导致瑞郎贬值,汇率降低。

而其他所有的流通货币,汇率都是以这种供需机制来决定的(注:人民币不是流通货币)。不需要演算,完全由买卖决定(即使是央行干预也是市场机制起作用),至于能不能提升100倍,可以啊,用新发行一套货币的方法,规定现有的RMB兑换新货币的比例为100:1,那么你100元就成了1元,他的汇率就成了100倍咯,但购买价值并没有变化,因为新的1元和老100元兑换的美元和能购买的东西都一样多...只是数字上的区别而已。据我现在的经济知识,是靠两个国家之间的物价水平的比值乘以实际汇率得到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名义汇率。比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理论值应该是三块多的样子,但是现在的汇率为六块多,这跟政府的货币政策有关。实际汇率应该是由实际购买力决定。

㈣ 每个国家的货币的汇率和什么有关

并不是地区越发达货币越值钱。
汇率决定有好多原因,比如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顺差,那么该国的外汇会增多,导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的需求小于外汇供给,从而外汇就会贬值,即汇率(直接标价)下降,反之本逆差会导致本币大量流出,外汇市场上本币供给过于求,就会是本币贬值,汇率上升。下面介绍一下汇率的决定理论,相信会帮助你理解这个问题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应会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汇率变动所抵销。《The Economist》推出的“巨无霸指数”,就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如果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包在美国值 2.00 美元一个,而在英国值 1.00 英磅一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为1英镑兑2 美元。如果当前市场汇率是1英磅兑 1.7 美元,那么英磅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且此理论认为未来汇率将趋向于2美元兑1英镑的平价汇率变化。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
A) 它假设商品能通过自由贸易输出,且不计关税、运输等成本。
B) 它对服务等商品不适用。
二、利率平价理论(Interest Rate Parity,简称IRP)

利率平价理论规定,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升值(贬值)必将被利率差异的变动所抵销。如果美国利率高于日本利率,那么美元将对日元贬值,贬值幅度根据防止无风险套汇而定。未来汇率会在当日规定的远期汇率中被反映。在我们的例子中,美元的远期汇率被看作贴水,因为以远期汇率购得的日元少于以即期汇率购得的日元。日元则被视为升水。

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A) 利率平价说没有考虑交易成本。
B) 利率平价说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
C) 利率平价说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无限。

㈤ 出现一个新币种时,是如何确定与其他货币的汇率的

汇率是两个货币之间的比值,出现一个新币种同时能被认可,它必定可以和某一货币进行兑换,两者之间的兑换可产生较为公允的比值,也就是可以确定两者之间的汇率。如果与一个货币的汇率确定了,对其他货币的汇率通过汇率套算就可以得出。

㈥ 如何在EXCEL自动识别币种并且根据的汇率进行换算

具体操作实例如下:

例:A列写有币种,CNY、USD、EUR, 想在B列做出汇率,如果A是CNY,B得1,如果A是USD,B得6.2,如果A列是EUR,B列得6.6 ,设置公式方式为:=IF(A1="CNY",1,IF(A1="USD",6.2,IF(A1="EUR",6.6)))

相关知识:

电子表格中的人民币数据一步换算成美元数据方法:

可用EXCEL公式实现,将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输入一个单元格如B1中,将人民币数据输入一行或一列中(假定在B列中)则美元数据(如在第三行)可定义公式=B3/$B$1实现自动换算,下拉后可将公式填充至其它单元格中。

㈦ 怎么以这个币种为准来换算所有币种汇率

不是很了解你的问题。但可以介绍一下货币换算。
按照已知的币种A作为基准货币,其他货币为B,这样货币对表现形式就死B/A=C,C为货币对B/A的汇率,代表1个单位的B货币等于C个单位的A货币,A货币为基准货币。
如果A货币换算其他币种,一般需要要知道其他币种和美元的汇率和A货币和美元的汇率。根据A和B对美元的不同标价法表示的汇率,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1、货币对A/USD=C,B/USD=D,货币对B/A=D/C
2、货币对A/USD=C,USD/B=D,货币对B/A=1/CD
3、货币对USD/A=C,B/USD=D,货币对B/A=DA
4、货币对USD/A=C,USD/B=D,货币对B/A=C/D

㈧ 同一时段同一币种的汇率,每个银行的汇率都是一样的么

不,一般而言是肯定不一样的。因为银行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基准利率为基础,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汇率。简单的讲,要是大家都来他这换,他自然就要提高汇率,或者说,他的外汇就“贵一点”;反之亦然。就想买卖东西一样,买的多了,自然就贵,没人买自然就便宜。
顺便说一下,央行公布的基准汇率是各家银行汇率的加权平均,真正换的时候还是要以各家银行具体汇率为准。

㈨ 各种币种与人民币的转换汇率

韩元转人民币: 7.0韩元兑换1人民币 100韩元兑换7.40人民币

港币转人民币:0.94港币兑换1人民币 100港币兑换106.08人民币

台币转人民币:4.40台币兑换1人民币 100台币兑换22.73人民币

美元转人民币:0.12美元兑换1人民币 100美元兑换 827.70人民币

日元转人民币:7.09日元兑换1人民币 100日元兑换7.08人民币

英镑转人民币:0.08英镑兑换1人民币 100英镑兑换1284.47人民币

新币转人民币:0.22新币兑换1人民币 100新币兑换461.15人民币

法郎转人民币:0.17法郎兑换1人民币 100法郎兑换582.61人民币

加元转人民币:0.17加元兑换1人民币 100加元兑换589.85人民币

澳元转人民币:0.19澳元兑换1人民币 100澳元兑换529.36人民币

阅读全文

与币种同时带出汇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sdjpy求双向汇率 浏览:1
杠杆租赁方式设计的当事人有 浏览:781
东莞2019年融资租赁补贴 浏览:781
期货客户群 浏览:456
内蒙古经济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523
金融公司招培训专员靠谱吗 浏览:210
全国现货交易所有哪些 浏览:182
申万期货交易平台 浏览:587
非金融服务利息可以开票吗 浏览:803
互联网理财恒昌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34
鼎丰集团做什么 浏览:282
杠杆视频物理大师 浏览:201
汇率20天内变化快吗 浏览:29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快易 浏览: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浏览:291
外汇交易中ac指数 浏览:718
购买外汇用途限制 浏览:238
杠杆动力与阻力区别 浏览:561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