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在日本的汇率是多少啊!
http://www.boc.cn/sourcedb/whpj/
中国银行的报价。最新的。
日元 7.2358 7.0124 7.2939 7.2498 7.2498 2009-08-26 07:44:10
咱们的7块2。可以换他那100日元。
『贰』 预计三年后日本汇率会不会上升
如果日本换个首相,改变目前的货币宽松政策。汇率可能会有所上升。如果安倍一直任首相,估计政策不会变,所以汇率上升希望很小。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叁』 日本汇率上升对日本和中国的经济影响
日本是无资源,高附加价值产品出口型国家。
日元越贬值,日本国家整体的收益率就越高。日元的升值使日本企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下降,但也是日本企业拼死发展高新技术的源动力之一。
从长期的观点看,日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呈上升的趋势是保持不变的。
日中间的汇率变化,我觉得对日中的经贸影响不是很大。
廉价劳动力是中国吸引外资的原动力,也是中国民间企业发展慢,没有技术竞争力的根本恶瘤。成本核算直接影响日本生产企业的直接对华投资。
『肆』 中国和日本的汇率是多少
汇率是人民币的0.07575,汇率是实时变动的。按照消费水平大概是1:100左右。中国有一元店,日本只有百元店。日本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是20~25W日元。
兑换日币需要注意:
1、日币一定要在国内兑换才比较不吃亏。
2、中国境内所有银行都有日币兑换。
3、没什么划算不划算的问题,都是按照当日牌价计算,即使浮动也是微乎其微,不必为这点奔波劳碌。
4、不需要手续费。建议去中国银行,特别是市区的繁华地段的的分行、支行,那里库存足,币种全。
『伍』 日本的汇率多少人民币
各银行不尽相同可参考下表:
『陆』 日本货币的汇率
若您指的是日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您可以参考招行外汇“实时汇率”,请登入版http://fx.cmbchina.com/hq/查看,具体汇权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注:100外币兑人民币。(页面左侧的“外币兑换计算器”可进行试算,外汇兑换计算器链接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应答时间:2019年6月26日,最新业务变动请以招行官网公布为准)
『柒』 日本 汇率 和出口
顺差,只是出口比进口多出部分,才叫顺差。
从你发的消息上看,日本9月分出口增长14.4%。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中国动辄就是30%以上的增长呢。
去年2009年9月份,国际金融危机正施虐,所以日本明显出口不强,由于日本缺少资源,又已经建立健全的工业体系,所以他们的进口一般波动不大。由此看出去年9月他们的顺差异常低。本年顺差增长54%比较正常。
『捌』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本轮人民币跳升有何不同
1、本轮升值有何不同?
从更长周期来看,05年汇改后,人民币就开启了升值之路,持续升值到2013年。自2005年7月21日起,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但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也不意味着盯住一篮子货币,实现有管理的浮动。从走势上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在05年汇改后是大幅升值的,从8.2以上升值至13年接近6.0的点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从85上升至接近120的水平。
而升值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经济向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01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绝大多数年份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在国际收支方面,经常项目顺差持续处于高位,而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机会也吸引了海外投资资金流入,在14年之前金融账户也基本都保持顺差。尤其是08年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更是大量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所以05-13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是05年汇改前压制多年的单边升值压力的逐步释放。
但是14-16年,人民币又开始面临贬值压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国内经济开始走弱,市场对未来走势存在很大的担忧。另一方面是14年美联储宣布退出QE,并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意味着美国在经济不断向好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开始收紧。14年至15年“811”汇改,几乎所有的发达和新兴货币均对美元大幅贬值,而只有人民币紧紧盯住美元,积蓄了贬值压力。所以15年汇改后人民币又开始释放贬值压力,对美元汇率从6.2一路贬值到16年底接近7.0的水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从130降至122。
而17年以来,人民币又开启了新一轮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7年初的6.96升值到当前的6.3左右,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94.83回升至95.82。但是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仅仅从16年的6.7%回升至17年的6.9%,反映国际收支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也仅仅是保持稳定,并没有显著增加。而当前欧美经济仍在复苏,国内经济甚至有一定的走弱压力,所以从当前远期市场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反而有一定的贬值预期。
所以和05年以后的升值不同,基本面并不是影响本轮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才是关键。近两年随着汇率中间价机制的改革,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在减弱的,而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当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人民币会跟着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当其它货币对美元贬值时,人民币也跟着贬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美元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相关度远远大于以往。
但从执行上也有一定的波折,例如尽管央行从15年12月就发布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但是从16年全年来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还是走弱的,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当年还是在释放前期积累的贬值压力。而17年上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依然相对偏弱,所以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对冲市场预期惯性导致的人民币相比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偏少的问题。1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指数才得以修正,保持了基本稳定,“逆周期因子”也暂时退出。
所以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更多是因为美元指数的走弱,背后的机制是人民币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并保持基本稳定。但是这样的定价机制带来的问题和仅仅盯住美元是一样的,欧元、英镑、日元的定价是完全市场化的,对美元升值是其经济基本面的反映。当我国经济和海外步调一致时,跟着一篮子货币对美元升值不会带来太大问题,但当步调不一致时,仅仅由定价机制带来的“被动”升值就会对未来经济构成负面冲击。
2、升值对经济有何影响?
一谈到汇率升值,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会对出口产生向下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出口同比增速确实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负相关,并且有效汇率变化领先出口3个月。人民币汇率与出口相关主要是因为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商品价格。当人民币出现升值时,出口企业要么选择维持外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导致以本币计价的商品价格下降;要么选择维持本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提高外币计价的价格,导致商品需求下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也会降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
前面已经提到,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导因素与2013年之前的升值不同。实际上,目前我国经济背景和贸易所处环境与2013年之前也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将回顾2013年之前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对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进行分析。
(1)05-13年:出口逆势增长,经济持续繁荣
05-07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尽管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但是次贷危机之前,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20%以上。尽管同期我国进口也不弱,但是受到出口增长的带动,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7年贸易顺差月均超过200亿美元。
同期,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也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2005年到2007年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达到1.4%、1.9%和1.5%。
当时出口之所以没有明显受到汇率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较强。198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增加,而城市化的推进也导致大量农民工进城增加了有效劳动力供给。2001年末我国加入WTO以后,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帮助我国成功加入到全球产业链的布局中。因此,尽管05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但是相比于低廉的人力成本来说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仍然较强。
另一方面,当时美欧等国经济向好,外需强劲。美国经济自2002年以来就表现强劲,GDP同比增速一度超过4.4%,而欧元区GDP同比增速在2006年和2007年也分别达到3.2%和3%。经济的繁荣使得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进口持续增长,尽管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有所回落,但是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08年后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下滑,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同比增速一度下滑至-4%和-6%。受到外需大幅下滑的影响,我国出口同比也一度下降到-26%,并且2011年开始出口增速的中枢从20%下降至10%。
但是我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仍在持续上升。尽管出口增速回落,但是实际上我国的贸易份额仍在持续上升,我国出口金额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从2007年的8.7%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11.7%。贸易占比的上升说明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情况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不错。
(2)17年以来:出口不容乐观,经济或将承压
去年出口的边际好转是GDP回升的主要动力。2016年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仅为-0.4%,而2017年拉动则上升到0.6%,相当于边际提高GDP增速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实际上消费和投资对2017年GDP的增长贡献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而出口好转一方面是因为海外发达经济的同步复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贬值。具体来说,2016年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复苏,其中美国和欧元区PMI指数分别达到60.8和60.6的高位。而自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出现贬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高达13%。2016年中旬开始,我国出口增速就触底反弹。
但是去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是持续升值的。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9%。而相比于去年5月份的低点,CFETS指数也累计上涨约4%。尽管2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小幅回升,但是我们预计今年美元指数将大概率走弱,考虑到汇率对出口传导有一定的时滞,预计今年出口增长可能面临压力。
同时,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在本轮全球复苏的背景下,实际上我国的出口增速回升幅度已经远不如东南亚等其它国家。2017年越南、韩国和马来西亚出口平均增速分别在21.7%、20.7%和16%,而我国的出口增速仅为7.7%。出口回升幅度较弱反映出我国的出口产品在逐步被东南亚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替代。随着人口红利退减,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将持续上升,再加上贸易壁垒增加,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也要大于2013年之前。
从细分领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电子通讯设备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产生较大冲击。按照出口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来衡量各行业的出口依赖度,我们发现制造业中电子通讯设备、文体娱乐用品、鞋帽箱体、纺织服装和家具行业的出口依赖度均超过15%,前三者甚至超过20%。人民币如果持续维持高位,一方面会增加这些行业的汇兑损失,减少企业利润;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减少企业市场份额。
3、升值会带来资产价格重估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相比较汇率的历史走势,市场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是影响资产价格会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简单,外部资金是否流入、内部资金是否流出,首先考虑的不是汇率过去是否已经升值贬值,而是未来是否会继续升值或贬值。
我们先来考察日元升值的经验。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兑日元汇率从起初的250左右降至88年的130以下,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超过100%,日元升值和市场的升值预期引发了对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85年到88年日本股市一路上涨,日经225指数涨幅超过一倍,房价也在这段时间快速攀升。
但是升值对资产价格的重估也是有条件的,升值预期的背后需要有经济增长的支撑。87-90年日本进口增速放缓和GDP增速回落,意味着经济的状况有了变化,不过日元在这期间小幅贬值,支撑了出口增速继续上升,股指仍续创新高。到了90-94年,日元再度对美元升值,但此时的日本经济增速已从5%左右大幅降至0%附近,实际上经济并不支持日元升值,市场对日元已经有了贬值预期,资本和金融项目基本是净流出的,因而股市、房市等资产价格也就受到打击。
我们再来看我国上一轮人民币升值。05年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经济本身的提升其实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预期一直存在。从NDF和即期汇率的对比可以看到,05-08年1年期的美元兑人民币NDF一直低于即期汇率,这说明汇率升值预期一直存在,经济上行周期的主动升值仍未能消除升值预期,原因在于相比国内效率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汇率的升值幅度依然偏小。
因而较强的升值预期最终导致资本持续流入,对国内资产价格是有推动作用的。这一时期我国不仅是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也是顺差,05年以后我国外汇占款增长速度加快,而资本大量流入助推了国内资产价格的上升,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但根据我们第一部分的分析,17年以来的本轮升值与上一轮升值最核心的差异是,本轮人民币升值主因在于美元走弱,更多属于被动升值。17年以来,即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强,1年期的美元对人民币NDF也仍是高于即期汇率,实际上显示了市场长期的贬值预期。因此本轮升值以来,资金并未明显大幅流入国内,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对资产价格的重估。
而如果汇率过度升值,其反过来会使得效率和技术的提升被汇率的大幅升值所抵消,反倒对资产价格不利。例如过去一年,欧元区经济的边际改善优于美国,欧元相对美元上涨了14%,但是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反而是美股涨幅遥遥领先于欧洲。
17年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过28%,标普500指数涨幅接近20%,而德国、法国股指只上涨了13%和9%,说明欧元升值可能还对资产价格构成了抑制。而同样地,去年国内A股涨幅远低于港股,其底层资产的差别不大,原因之一或在于港币盯住美元,17年相对人民币贬值了7.8%。
『玖』 日本汇率按0.07算,应该怎么计算
中行按交易即时牌价办理结售汇业务。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