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财务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固定性资本成本为零)为什么怎么推到的。
解析: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可知,当固定性资本成本为零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为1。
财务杠杆系数表达式DFL=EBIT/(EBIT-I)的推导过程:
根据定义可知,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EPS/EPS)/(△EBIT/EBIT)
因为,EPS1=(EBIT1-I)×(1-T)/n
EPS2=(EBIT2-I)×(1-T)/n
所以,△EPS=EPS2-EPS1=(EBIT2-EBIT1)×(1-T)/n
=△EBIT×(1-T)/n
△EPS/EPS1=△EBIT/(EBIT1-I)
(△EPS/EPS1)/(△EBIT/EBIT1)=EBIT1/(EBIT1-I)
即,财务杠杆系数DFL=EBIT1/(EBIT1-I)=EBIT/(EBIT-I)
2. 财务杠杆可能 为负数吗
根据财务杠杆系数公式分析,财务杠杆不可能为负数。
财务杠杆=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基期融资租赁租金)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3. 请高手解答 正负财务杠杆的作用
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行次 负债比率
0%50%80%
资本总额 ① 100010001000
其中:负债②=①×负债比率0500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税前利润④150150150
利息费用⑤=②×10%05080
税前利润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税 ⑦=⑥×35%52.53524.5
税后净利 ⑧=⑥-⑦ 97.56545.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⑨=⑧÷③ 9.75%13%22.75%
财务杠杆系数⑩=④÷⑥ 11.52.14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负债比率
0%50%80%
息税前利润909090
利息费用05080
税前利润904010
所得税31.5143.5
税后净利58.5266.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5.85%5.2%3.25%
财务杠杆系数12.259
对比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在全部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6个百分点[(22.75%-9.75%)÷(15-1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6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4. 财务杠杆系数的应用条件
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于预测企业的税后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主要还是用于测定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一般认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税后利润受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影响越大,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小。此说法不全面,未能指明财务杠杆系数的应用条件,容易导致误解,不能达到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首先,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推导式计算方法可推导出,企业在达到财务效应临界点,即企业的息后利润(亦即公式中的分母“EBIT-I”)为零时,财务杠杆系数为无穷大,财务风险程度达到顶峰。但这只能限于理论表述,难以用实际资料加以证明。其次,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即息后利润小于零时,根据推导式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财务杠杆系数必为负数,从数字上看则更小,若据以得出企业财务风险程度更低的结论,显然有悖于常理。再次,财务杠杆系数只能反映息税前利润变动这一因素对税后利润变动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程度。但企业资本规模、资本结构、债务利率等因素变动时,对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出现财务杠杆系数降低而财务风险却提高的情况。
综上所述,在应用财务杠杆系数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程度时,必须注意其应用条件,即企业息后利润大于零,且资本规模、资本结构、债务利率等因素基本确定时,才能使计算出的财务杠杆系数具有实际价值。
5.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DFL=(△EPS/EPS)/(△EBIT/EBIT)
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为了便于计算,可将上式变换如下:
由 EPS=(EBIT-I)(1-T)/N
△EPS=△EBIT(1-T)/N
得 DFL=EBIT/(EBIT-I)
式中:I为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N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5)企业财务杠杆系数为负数扩展阅读:
财务杠杆系数可以用于预测企业的税后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但主要还是用于测定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一般认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税后利润受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影响越大,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程度也越小。
此说法不全面,未能指明财务杠杆系数的应用条件,容易导致误解,不能达到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推导式计算方法可推导出,企业在达到财务效应临界点,即企业的息后利润(亦即公式中的分母“EBIT-I”)为零时,财务杠杆系数为无穷大,财务风险程度达到顶峰。但这只能限于理论表述,难以用实际资料加以证明。
6.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是:DFL=EBIT/[EBIT-I-PD/(1-T)],为什么PD要处以1-T
因为优先股股利(PD)是税后的,要还原到税前,所以除以1-T
7. 如果息税前利润为负值,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有意义吗
如果息税前利润为负数的话你可以看出经营风险过大,边际收益率低或者单位固定成本较高,负数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正常情况下经营杠杆等于1+固定成本/EBIT
8. 财务杠杆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财务杠杆为负数说明什么
根据财务管理知识,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润总额=EBIT/(EBIT-I)
如果为负数责说明EBIT-I<0
即公司获得息税前利息不够偿还利息费用,表明公司经营不善,有可能面临还息压力。
并不是说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或者越小就好,需要结合经营杠杆系数同时进行分析判断。财务管理里面还有一个总杠杆系数,即财务杠杆与经营杠杆系数两者乘积,用来反应企业的整体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所处的经营环境以及自身资本机构综合考虑。
9. 财务杠杆系数可能为负数么因为财务杠杆系数=(△EPS/EPS)/(△EBIT/EBIT1) ,而=(△EPS
不能,因为△EPS=△EBIT(1-T)/N ,约分以后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I) ,要是EBIT大于0,而EBIT-I<0,导致财务系数小于0,那是因为公司利润总额为负数。
10. 某公司没有发行优先股,当前已获利息倍数为5,财务杠杆系数
0.2
经营杠杆系数反映销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程度,而且引起利润以更大幅度变动,本题中,经营杠杆系数为2,表明销售增长1倍,引起息税前利润以2倍的速度增长,那么,计划期的息税前利润应为:10000×(1+2×5%)=1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