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二物理下学期杠杆与滑轮作图题
其实这个很简单的,看力的方向,然后做跟支点的垂线,要是在原图上不能垂直,就做延长线或者反向延长线,然后做力跟支点的垂线就是力臂
B. 急需初中物理杠杆滑轮的应用习题,带答案的
第十三章 (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A卷)
C. 初中物理 杠杆作图
D. 初中物理杠杆作图时如何判断箭头表示动力,阻力另外力臂咋画求大神详细讲解。。。。
对于一个杠杆,动力和阻力的判断方法很简单:
如果标注力的符号(F1 F2),那么标注F1的就是动力,标注F2的就是阻力
如果没有标注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没有明确证据确定动力、阻力的,那么随便楼主怎么设定都可以(2)约定俗成的分类:人或者机械施加在杠杆上的力,我们可以认为是动力
另外一种明确动力阻力的方法就是:使杠杆转动的力就是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就是阻力——对于不能明确的,也可以任由楼主随意指定,除非有题意明确限制。
力臂的画法异常简单:
1、明确支点的位置
2、明确动力或者阻力作用线(其实就是动力或者阻力示意图所画的线段,然后向两个方向延长)
3、从支点开始,画出动(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该垂线段即为动(阻)力臂
如下图:
答题不易,希望能帮到楼主
E. 初三物理杠杆作图习题及答案
如图7所示的装置,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上挂有重为60N的重物B,杠杆的左端通过细绳(绳的中间串一个弹簧测力计)跨过定滑轮悬挂着重物A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保持M点位置不动,向容器C中缓慢注水至A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示数变为20N。托起容器C,使A接触容器的底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为10N,同时移动物体B的悬挂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杠杆、弹簧测力计、细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g=10N/kg。则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A.物体A的体积为2×103cm3
B.物体A的密度为2×103kg/m3
C.物体B的悬挂点应向左移动的距离为杠杆
长度的
D.若将物体A从容器中取出,取出前后容器底部 受水的压强的变化量为100Pa
F. 初中物理杠杆怎么作图,初中物理杠杆怎么作图帖子问答
力臂的画法一般分如下几步:
①首先根据题意确定支点O;
②画好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必要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③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出力臂的长短,在旁边标上字母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例题:
G. 物理杠杆作图技巧
1、用抄实线表示力。
2、在线段的末端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比如重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或者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3、一个物体受多个力时,可以将各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
4、在箭头附近要标出力的符号,若题中给出了力的大小,则需要标出其大小。
5、在同一个图上画多个力时,力越大,则表示该力的线段要越长。
6、力臂一定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必须标注垂直符号。千万不能认为是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线段。
7、力臂的起始位置可用箭头指示,也可用大括号标示,要注意标注相应的字母。
(7)初中杠杆及滑轮作图专题扩展阅读:
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析天平、杆秤等工具来理解。
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2。动力臂越长越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2,F1>F2。动力臂越短越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也不费力。
H. 初中的杠杆定律怎么作图,就是看不懂。。。急。
是怎样画力臂吧?画法如下:1、先弄清支点位置;2、明确力的位置,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过支点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4、标出垂直符号、相应的字母及大括号等。
I. 求大量杠杆 滑轮画图题 带答案哦~
喘、要复习嘿~
J. 初中滑轮作图题
分母就是与动滑轮连接的绳段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