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千斤顶抬起重物的原理是什么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穿心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钢筋束或钢丝束,它主要由张拉缸、顶压缸、顶压活塞及弹簧等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沿拉伸机轴心有一穿心孔道,钢筋(或钢丝)穿入后由尾部的工具锚锚固。
1.概述
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按工作原理分为:
(1)螺旋千斤顶:采用螺杆或由螺杆推动的升降套筒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
(2)齿条千斤顶:采用齿条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
(3)油压千斤顶: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
千斤顶已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和质量许可证的产品不准出口
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几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螺旋千斤顶 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筒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但不如液压千斤顶简易。
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http://jpkc.zzti.e.cn/ltcd/kcjj/1.htm
http://knology.chinaccm.com/phrase-2006011014274600234.html
http://www.datagoo.com/phrase/200601101427460.html
http://www.biti.e.cn:8080/jinpin/gctx/lxzy9.html
『贰』 如何把一个重物省力的抬到高处,两种方法
1、动滑轮
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并且自身能转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的特点:
(1)能省一半力,即F= G/2 ,但不能改变方向。
(2)距离关系: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多移动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等于物体上升距离的二倍,即s=2h 。
2、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装置。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如果忽略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忽略绳重及摩擦
(1)费距离,即s=nh;
(2)同一个滑轮组,如果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同,则n为偶数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n为奇数时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个滑轮组,n为奇数时更省力。
(2)农村杠杆抬东西扩展阅读
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杆杠原理告诉我们,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
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叁』 两个人抬东西的杠杆受力分析
当然有关系了.物体靠近哪一边,那一边所需要的力就要大.
在中心点的时候2边所需的力为重物的一半.
根据重物距离2边的距离比,就可以得出2边所需要的力.
『肆』 如何利用杠杆的原理绳子和长木棍 将重物 抬起来
一.
导入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二.
新授
1、杠杆三要素。
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
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1.
将重物抬起来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汇报交流。
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提出探究任务: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伍』 用木棍抬东西不是运用了杠杆对不对
严格来说的话也算运用了杠杆原理,因为把东西的重量平均分配了。这样就起到省力的作用吧。
『陆』 长的东西,两个人抬,怎么样抬比较省力
呵.从物理上讲只要两个人距离长木材的重心一样长的话承受的压力都是一样的,都为M/2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一样的,两个人若往中间抬靠太进,在走时会前后摇摆,使两个人都很难受.所以在现实中应该两个人抬两头.
『柒』 一根杠杆中间系一个重物,两个人抬杠杆两头上楼梯,问谁做功多
做的功一样.从功的基本定义出发,功等于力乘以在力度方向上所发生的位移.
因为两人抬着,所以每个人都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拉力方向竖直向上.
在力度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楼层高度.
『捌』 两人用杠杆抬一重物 单一侧的加长杠杆 另一次不变 另一侧受力是否有变化
另一侧应该增加受力。依据杠杆平衡条件,一端力臂增大,另一端必然要增加力的大小。
『玖』 抬桌子杠杆示意图
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④用字母L1或l2标出.
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杆,动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3、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
同样,阻力也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同样是杠杆,阻力作用点也在杠杆上.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抓定义,万变不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