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银行信贷杠杆

银行信贷杠杆

发布时间:2022-02-02 03:40:37

① 什么是“杠杆贷款”,他对于金融机构的作用怎样的

何为杠杆贷款?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杠杆收购(简称LBO)。杠杆收购通常指私募公司通过大额举债的方式来收购公司,而自己只投入一小部分的资本。这些债务通常由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来提供,其数额可高达收购价的90%。杠杆贷款在此情形下应运而生。其游戏规则并不复杂,私募公司通常会选择一些在成熟行业,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通过向银行融资买下该公司,并抬高其负债率,以达到提高内部报酬率和税盾的目的。而银行则把这些贷款卖给对冲基金、担保贷款凭证 (CLO)等,以转移风险。
在去年次贷危机爆发前,LBO曾一度辉煌,5月份欧美杠杆贷款交易量超过1000亿欧元;但在7月次贷爆发后,交易量下滑到不足100亿欧元。据标准普尔统计,2007全年欧美杠杆贷款的交易量达到了近7500亿美元,这是自2003年来的最高峰。其中由银行提供的3000亿美元由于信贷危机,二级市场的疲软无法消化,以致出现所谓的贷款堵塞。虽然目前这一状况有所缓解,但实质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销售出去的只是一些风险小的资财,而风险大的仍留在银行手中。这一切恰恰证明了杠杆贷款存在与次贷泡沫一样的问题:流动性危机。

虽然,次贷主要面向个人而杠杆贷款主要面向公司,但两者犹如孪生兄弟一样相似:两者都拥有很高的贷款额度价值比,通俗点说,是指贷款者承担的风险大;对于次贷,个人只需付利息,杠杆贷款雷同,比如一些一次还本贷款(bullet loan),公司只要付利息,而本金则可以等到八九年后付清;在次贷里有抵押贷款再融资,是指用新的贷款来替代旧的贷款,而这在杠杆贷款被称为红利再融资,如果公司在债务到期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就可以通过此手段来延期;最后,次贷与杠杆贷款最相近也最致命的地方就是维持其存在的大前提:次贷在借助便宜信贷来买房并假设房价会不断上涨;而私募也在利用银行的低利率并假设经济永远不会萧条。
作为次级贷款的难兄难弟,杠杆贷款恐怕将要重蹈次贷的覆辙,因为维持其生存的环境和前提已经慢慢消失。就当前看,全球金融业动荡不安,相信银行会加强贷款政策管理,而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也逐级成为事实,如果公司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来支付高额利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估计到2008年将有1500亿美元的杠杆贷款到期,虽然公司可以用各种金融手段来延缓问题的到来,但常言道: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提前消费明天的后果,恐怕就要在今天偿还了。

② 中国人民银行积极运用信贷杠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克服“大而全、小而全”和盲目重复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

①这段材料说明银行发挥着对国民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实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能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②银行在自己的各项业务活动中,可以掌握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经营状况,督促它们正确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和有关法令法规,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和商品流通,严守财经纪律,搞好经济核算。不断提高经济效益。③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利用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③ 在银行贷款时,他们所说的杠杆交易到底是不是骗局

杠杆贷款是银行对个人投资与外汇提供的一种融资贷款。利用这种外汇投资贷款,客户要在银行存入一定数量的定期存款,这种定期存款也称之为「原始保证金」,其作为客户向银行借入资金的抵押品。客户借入资金的信用额度一般是原始存款的5至10倍,客户从银行提取的贷款总额不能超过银行给他的这个信用额度

杠杆交易由于保证金(该笔小额资金)的增减不以标的资产的波动比例来运动,风险很高。譬如用5块钱投资买进100块钱的标的资产,如果资产增值5块,涨到105块,那么你的保证金就变为5+5=10块,也就是将5%的涨幅通过杠杆交易变成了100%的盈利,也就是20倍的杠杆。如果资产减值5块,跌倒95块,那么你的保证金就变成5-5=0,也就是5%的跌幅通过杠杆交易变成了100%的亏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高风险的杠杆交易。但其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杠杆之外,就是买空卖空的诱惑。

④ 政府投资如何杠杆出银行信贷,杠杆又是什么意思,求详细解答

简要来说,政府加杠杆就是增加自身债务去投资,这里政府主要是信用担保,还款主要靠地方财政收入。所以当政府杠杆过大即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发债去进行基建投资,很有可能来年财政收入不够还的。

⑤ 国家调节房贷利率运用信贷杠杆吗

1、国家调节房贷利率属于货币政策的一种。
2、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3、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八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第八,常备借贷便利。

⑥ 信贷杠杆的特点有哪些

1.宏观调节,即通过贷款在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和差别利率,压缩长线产品的生产,确保短线产品的发展,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2.微观调节,即通过贷款在不同企业间的分配和差别利率,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植,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和经营。
利用银行利率的高低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过热的时候,要提高利率,包括贷款的利率,这样人们就会减少投资
在经济低迷的时候,降低利率,人们就会贷款或是把存款拿出来进行投资.

⑦ 什么是金融机构高杠杆经营怎样理解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

杠杆来操作应该不难理解,一般人都可自以。

比如甲某只有本金100元,投资一项目预期能回报20%,利润预期有20元。甲的回报率是20%,杠杆率是零。项目如此好,不如借他人的钱来投资?甲某从乙某借入100元,年利率5%,并将此100元也投入于该项目。扣除5元利息,甲获得利润=20+20-5=35元,回报率现在是35%!当然,如果项目失败,甲将亏得更多,这就是利用杠杆将风险报酬放大。日常常见的有外汇保证金买卖,股票有融资融券业务等。

“持有证券债券和复杂的信贷产品,以高杠杆投资方式将利润急剧放大”原因就是证券化的风险分层效果。证券化分为多种优先档次,最低档次的承担最多风险获得最多报酬,就如同优先档是乙某给最低档甲某借钱一样。乙某不要高回报,要安全。甲某要高回报,不在乎风险。

去杠杆化就是要减低负债,减低杠杆。最常见的只能是变卖家当了。因此,在美国机构去杠杆化的时候,往往也是其他国家机构购入资产的时机。

⑧ 中国的债务杠杆到底有多高

240%,这是东方汇理银行的高级经济师高大力给出的一个预测值。这个数值意味着,到年底,中国这个经济体中的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家庭债务的总和,也就是债务总额,相对于中国经济全年的GDP而言,比例将达到240%。也就是说,债务是收入的2.4倍。

虽然很多人关心政府债务,而地方债在去年底也有了一个官方说法,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水平缺乏概念。高大力的预测,应该算是我能看到的最新预计,因为2013年才刚刚结束。

简单看到240%这个数值,会发生很多误读。你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太高了,难道1元钱的GDP需要2.4元的债务来支持吗?这种感觉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比例的确不小,说不对是因为你可能从来没有对债务GDP比例有过认识,超过100%的比例你都可能认为不妥。

我们需要做一些对比。高大力认为中国需要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因为如果他的预测正确,240%就不是一个好兆头,“在欧债危机高潮期,欧洲债务总量占GDP的比例约为250%”。这是横向比,纵向比呢?2012年底,中国所有债务的总额已占GDP的216%。因此到2013年的预测值240%,杠杆上升的势头依然很猛。

216%这个数据来自哪里?高大力没有说清楚来源,但我能找到的一个近似数据是215%。这个数据是上月刚刚发布的,来自于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强调,中国全社会的杠杆率已经很高,“去杠杆”在所难免。

李扬认为,从总量上看中国的总债务水平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但比南非之外的其他金砖国家都要高,尚处于温和、可控阶段。鉴于中国的债务水平近年来上升较快,应当保持警惕。从风险视角来看,李扬指出,国家资产负债表近期的风险特点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信贷、地方债务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等项目,而中长期风险则更多集中在对外资产、企业债务以及社保欠账等项目。无论哪类风险都和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应对办法还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李扬说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高大力说的大规模的债务重组有什么不同?我看没有什么不同。李扬说的是方式,高大力说的是方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就是大规模的债务重组。

从李扬2013年底公布的2012年底的债务GDP比例215%,到高大力2014年初预计的2013年底的债务GDP比例240%,这是一个怎样的增速?如果你还是认识不够,我们再看看之前的数据。

在我可以查到的说法中,渣打银行[微博]的王志浩2012年11月时曾经预计当年年底中国债务占GDP比重将超200%。现在来看基本没错。而当时王志浩还提及了他掌握的两个数据,“(中国的)信贷扩张在2009年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整体杠杆率从2008年底的153%增加到2009年底的185%。”

如果王志浩的数据基本准确,而高大力的预测基本靠谱,那么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相当于从2008年的153%涨到了2013年的240%。

正因为这样的势头,所以高大力说“如果这个步调持续下去的话,十年以后债务占GDP的比例可能会达到500%。如果到了这么高的杠杆率,比较疲软的企业和政府必然会违约。在接下来五到十年,中国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否则违约风险将大增”。

2014年开始,我已经在《地平线》专栏中写了三篇文章,分别是“2014年看好中国的最大理由”、“索罗斯的中国难题”、“央行的算盘:紧而不慌的‘去杠杆’”,加上今天这篇“中国的债务杠杆到底有多高?”半个月我都在讨论中国经济的杠杆率。

这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列举了各方面对中国杠杆率的分析和预测。有乐观一些的,也有悲观之极的。但是,所有人都会承认,一个仅仅依靠债务杠杆支持的GDP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大家的分歧只不过在于,中国经济的杠杆过程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在一个上升过程中,还有增加的余地?还是到了一个顶点,即将反转?还是说已经开始反转,开启了去杠杆化的过程?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位置将强烈暗示着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同操作。如果杠杆还在上冲,意味着市场主体主动加杠杆的欲望还在,那么央行就应该从紧甚至加息;如果杠杆已经开始收缩,一个债务收缩的过程已经开始,央行反而应该为了稳定需求放松银根,比如降低存款保证金率甚至减息。

央行有没有答案?在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中,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7%,达到17.29万亿元的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4%。而央行的表态是,“2013年M2和贷款数据基本达到调控要求,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不会收紧或放松货币政策。”

不收紧不放松,这就是央行对杠杆位置的判断吗?

⑨ 信贷杠杆的功能作用

信贷是以有偿使用、还本付息、限期归还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运用形式。信贷资金的来源除国家拨给银行的自有资金和适应商品流转扩大的需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外,主要来自各种形式的存款,包括财政存款、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这些资金由银行以贷款形式,满足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对资金的需要。
信贷杠杆 的作用,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通过调节存款和贷款利率、筹集融通资金、确定贷款规模的方向等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信贷总规模的调控,可以调控流通中货币的数量,有助于社会供求总量上的平衡;通过差别利率的运作,可以抑制或鼓励某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可以较有效地控制国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同时利用银行存款利率的升降变动,来改善社会总供求关系。当需求过旺时可适当提高利率,吸引存款,回笼货币,减轻对供给的压力,并使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促进生产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当市场疲软时,可适当降低利率,引导和鼓励适度消费。
为了充分发挥信贷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必须进一步搞好金融体制的改革。

⑩ 如果我用银行的消费贷去做理财杠杆违法吗还是有什么不好后果。

不违法,但是违规。银行贷款资金不可以做理财、进入证券市场等等。
只要贷款资金进入银行规定以外的领域会被监控到,会留下记录,下次贷款就会因为上次违规使用资金而被拒绝

阅读全文

与银行信贷杠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usdjpy求双向汇率 浏览:1
杠杆租赁方式设计的当事人有 浏览:781
东莞2019年融资租赁补贴 浏览:781
期货客户群 浏览:456
内蒙古经济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523
金融公司招培训专员靠谱吗 浏览:210
全国现货交易所有哪些 浏览:182
申万期货交易平台 浏览:587
非金融服务利息可以开票吗 浏览:803
互联网理财恒昌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34
鼎丰集团做什么 浏览:282
杠杆视频物理大师 浏览:201
汇率20天内变化快吗 浏览:29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快易 浏览: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浏览:291
外汇交易中ac指数 浏览:718
购买外汇用途限制 浏览:238
杠杆动力与阻力区别 浏览:561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