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九上物理杠杆 如何找动力和阻力
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动力是使杠杆发生转动的力,阻力是阻止杠杆转动的力。
② 关于杠杆中动力与阻力的方向问题
这个东西就像 摩擦力 差不多。 要是力的运动方向是动力 产生的 那么方向相反 如果 是有阻力产生的 类似于自行车的 后轮,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这样自行车才能向前走,此时,两作用线方向相同
③ 怎么找杠杆的动力和阻力
当杠杆转动时,使杠杆转动的力就是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就是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用力点)。
动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常用L1表示。杠杆的阻力臂指的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常用L2表示。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3)杠杆如何找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扩展阅读
根据动力点、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杠杆的分类有:
1、支点在动力点和阻力点的中间,称为第一类杠杆。既可能省力的,也可能费力的,主要由支点的位置决定,或者说由臂的长度决定。动力臂与阻力臂长度一致,所以这类杠杆是等臂杠杆。例:跷跷板、天平等。
2、阻力点在动力点和支点中间,称为第二类杠杆。由于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例:坚果夹子,门,钉书机,跳水板,扳手,开(啤酒)瓶器,(运水泥、砖的)手推车。
3、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称为第三类杠杆。特点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然而能够节省距离。例:镊子,手臂,鱼竿,皮划艇的桨,下颚,锹、扫帚、球棍,理发剪刀等以一手为支点,一手为动力的器械。
④ 如何在杠杆上快速找到动力和阻力
找力的作用点,沿受力方向,画线,在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垂线就是力臂。前提分清是动力点还是阻力点。
⑤ 怎么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来看杠杆中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问题
第一,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听过阻力作用线这个名词……我理解一下,貌似就是减缓原有运动方向的力的方向第二,如果按我的理解,那么你问题补充里的那句话是对的第三,规律就是,如果动力是让这个杆绕支点顺时针转动,那么阻力就是应该让指点逆时针转动的。举个例子,想像一下,比如,一根杆,支点在中间,然后动力在支点左边,阻力在支点右边。动力方向向上,那么这个动力就会使杆绕支点顺时针转动,然后阻力在右边就需要使杆逆时针转动,于是阻力方向也是向上的。于是就是你说的支点在中间两力方向相同了
⑥ 如何准确找到杠杆中动力和阻力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动力与阻力的命名是相对而言的:所谓阻力就是阻碍动力的一种力,所以它的方向按理说因该是与动力方向相反。但对于杠杆而言还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支点在杠杆的一端,那么它的动力方向就与阻力方向大致相反;如果动力和阻力分别处于支点的两端,那么两个力的方向就是相同的。
这里所说的大致相同或相反在初中是竖直向上或向下,但在高中阶段力是存在夹角的,所以向上可能还是斜向上。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得上你
⑦ 杠杆中动力和阻力方向的确定
首先剪刀的受力有手给的力(F)和所剪物的反作用力(N)
F的方向可以通过自己感觉,顺着手捏合的方向,是动力。
N的方向是垂直与剪刀刀刃的,是阻力。
在剪物体时上下两个N有夹角,把他们分解成垂直于剪刀轴线的N1,N2和水平于轴线的N3,N4四个分力。
N1,N2方向相反,抵消,但一上一下压着物体产生摩擦力f。N3,N4合为一个使物体向剪刀口外滑出的力H.
如果f大于H,物体不能滑出,被剪断,如剪纸。
如果f小于H,物体滑出,不被剪断,如剪一根比较粗的玻璃棒。(当然谁也不会那样做)
可以画个受力图自己看看。
难啊,用文字说!
⑧ 杠杆中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找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若动力点和阻力点在支点的两侧,动力与阻力方向相同,若在同侧,则方向相反
⑨ 初中物理关于杠杆 就是在省力和费力杠杆中怎么找支点、动力和阻力的位置和方向
杠杆是一种工具,是工具是需要用的,你想象一下,怎样正确使用他,甚至可以试着比划比划,把你的笔想象成扫帚,鱼竿、筷子等,体会杠杆是怎样动的,其中不动的地方,那它就是支点了,然后让杠杆转的力就是动力(一般是人、机器施加,力的作用点要先确定好),与杠杆接触的另外物体就是阻力施加者.由支点分别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即是力臂了,哪里不明白追问吧
⑩ 怎样判断杠杆原理中的动力和阻力
动力与阻力其实是相对的,即定义好了动力,那么相对的就是阻力。
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省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即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原理:动力臂=阻力臂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也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没有任何一种杠杆既省距离又省力,这几类杠杆有如下特征:
1、省力杠杆
L1>L2,F1<F2,省力、费距离。
如拔钉子用的羊角锤、铡刀,开瓶器,轧刀,动滑轮,手推车 剪铁皮的剪刀及剪钢筋用的剪刀等。
2、费力杠杆
L1<L2,F1>F2,费力、省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筷子,船桨裁缝用的剪刀 理发师用的剪刀等。
3、等臂杠杆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
如天平、定滑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