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联系汇率制有哪些特点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汇率制度选择的两个基本因素:经济基础和信心基础的阐述,以及对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容及运行机制作简单介绍,剖析了目前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在矛盾,并结合现状对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提出对香港未来汇率制度选择的看法:短期,坚持联系汇率制度;中期,也是过渡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长期,港币与人民币一体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摘 要 题】香港经济
【关 键 词】联系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理性预期
一、香港汇率制度现状
香港1983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最初的主要内容是将港元和美元的汇率固定于7.8:1的水平,使市场汇率在预定官价的上下2%范围内浮动。在此制度下,香港存在两个平行的外汇市场,即由外汇基金,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公开外汇市场和发钞银行与其他持牌银行因货币兑换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相应地,存在官方固定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平行的汇率。而联系汇率制的运作,正是利用银行在上述平行市场上的竞争和套利活动进行的,也即政府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整个港元体系对美元的联系汇率;通过银行间的套利活动,市场汇率围绕着联系汇率波动并向后者趋近。
联系汇率制度建立之初,香港的经济传统上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将居民对港元的信心建立在对美元的信心的基础上,这种制度安排使得汇率制度的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相统一。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统一是否依然存在?
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与香港经济联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地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由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0.75逐步下降到80年代的0.5,并于90年代进一步下滑接近于零。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与香港经济的联系程度不断加深,两者经济增长相关系数在1990~1997年间上升到0.76,虽然这个趋势在1998年金融危机以后反转,但总的来说,香港经济与中国大陆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香港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大陆经济。(注: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国家统计局,美国商业部,中银国际预测。)
二、联系汇率制度利弊分析
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人们对香港的未来不确定,港元汇价曾在1983年秋天出现暴跌。为了恢复居民对港币的信心,稳定香港局势,联系汇率制度诞生。这种将港币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极大地增强了香港居民对港币的信心。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固定汇率制度适合小型开放经济体。2.联系汇率制度下采取港元钉住美元这一国际货币的手段,增强了人们对港币的信心,减少了因投机而引起的汇率波动,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都有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它还可以束缚政府,使其理财小心谨慎。3.联系汇率制度非常简单,与其他汇率制度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联系汇率制度是高度规则化的金融制度,它的运行规则可以为普通公众所监督。
但是,联系汇率制给香港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让香港付出了高昂的成本。特别是在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背离的今天。
1.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以1991~1992年为例,当时香港为高通胀所困扰,本应以加息来抑制通胀率,但此时美国经济疲弱,美联储不断减息,香港只好紧随其后,从1991年初到1992年底共减息9次,普通居民饱受负利率之苦,1991年和1992年以加权消费指数计算的物价上涨水平更是达到11.7%和9.6%的高水平。
2.财政政策工具运用受到限制,不利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固定汇率是向公众清楚地表明政府的意向,为了维持这种信誉,政府的财政政策就受到限制,而不能使用财政赤字政策调节经济发展,因为财政赤字使维持联系汇率制的基础——外汇储备减少,而外汇储备的减少使联系汇率制备受质疑和担心。但事实是,香港政府为了加快香港经济的复苏,已经连续3年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这在客观上动摇了联系汇率制度的基础。
3.在联系汇率制度下不能通过汇率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汇率杠杆功能放弃,而均衡的国际收支却是维系联系汇率制必不可少的条件。固守联系汇率不利于香港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做出调整。香港的有形贸易在过去一段时期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由于得益于无形贸易的发展才使得整个国际收支呈顺差状态。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对外贸易盈余有减少的趋势,这与多年采香港的对外竞争力削弱,出口增长乏力有关。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香港可以通过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汇率固定,香港无法对之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经济情况。
4.金融系统脆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汇率制度下发行基础货币({图})是有相应的美元外汇作为后盾的。但是这一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体系的乘数信用扩张后,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数额就会大大超过外汇储备。从理论上来说,只有外汇基金完全覆盖住{图}而不是{图}时,才可能彻底避免投机冲击。如果有某种外来冲击使公众信心动摇的情况,香港就有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二是香港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一旦出现银行危机,没有最后的贷款人,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经营中出现临时性困难时无法及时解决,从而加深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三、香港未来汇率制度选择分析
从汇率制度选择的两个基础因素出发,我们将对香港未来汇率制度走势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首先是在短期和长期的选择,对于这两个时期汇率制度的选择,学术界的看法比较一致,我们只作简短说明。至于中期(过渡期)的汇率制度选择,学术争议比较多,我们对此作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香港汇率制度在短期和长期的选择
短期内,联系汇率制有着极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而香港作为一个受外部影响很大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保持汇率制度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联系汇率制度给香港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是短期内继续实行联系汇率制的根本原因。仅从纯经济意义上的成本——收益权衡,香港兴许现在就应该放弃联系汇率制度。没有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制度变迁成本,这种成本首先是有盯住汇率制度的“路径依赖”惯性,使得放弃它的机会成本太大。其次是联系汇率制度对香港境内不同经济主体产生不公平的收入再分配。由于坚守联系汇率制有利于大动产所有者和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资产免受汇率贬值引致的损失,这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汇率制度变迁需要付出很高的政治成本,最后是国际游资的环伺。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游资在香港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但它们并没有死心,时刻虎视眈眈联系汇率制度,稍有机会就会发起新一轮的攻击。综合考虑以上情况,联系汇率制度在短期内应该继续保持。
长期,港元应该与人民币一体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是因为:首先,香港的经济从长期看将会跟大陆联系更为紧密,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港元应该与人民币一体化。其次,居民对港元信心的问题。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使其在长期内成为世界上强大的经济体,如再加上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原有的障碍被扫清,港元与人民币一体化使得香港货币的经济基础与信心基础完全的统一,香港将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二)香港在中期(过渡期)的汇率制度选择
中期的选择应该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这样选择的客观原因有:1.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过程将是复杂而漫长的,在一系列国内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人民币是不可能贸然自由兑换的。香港的经济将与大陆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按照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基础因素,港元应该实行对人民币的联系汇率制度。但是,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所以这是不可能的。2.经济基础与信心的背离加深,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越来越大。香港的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大陆,而港元仍以固定比率盯住美元,居民对港元的信心仍建立在美元的基础上。随着这种背离程度的深化,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成本越来越大,最终将超过收益。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具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贸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不但不能享受到其好处,反而会损害国家经济。而香港在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是有着现实基础的。联系汇率制度在短期不能动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香港的经济情形不是很好,而且全球经济形势比较低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必须首先有个比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此时,即使国际游资想兴风作浪也无机可乘。联系汇率制度的放弃只能是香港政府主动的放弃,而且这种放弃的时机选择必须不给炒家机会。在中期,香港经济可能达至比较好的状态,那时,可以考虑改联系汇率制度为浮动汇率制度。其理由如下:
1.浮动汇率制度实施的首要条件就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理论有两个特点:一是人们对经济未来变化的理性预期总是尽可能最有效地利用现在的所有可以被利用的信息,而不是仅仅靠过去的经验和经济的变化。二是理性预期理论并不排除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不排除不确定因素的随机变化会干扰人们预期的形成,使人们的预期值偏离实际值。但是,人们在预测未来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如果人们的预期行为遵循理性预期,则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为优,原因在于中央银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无维护某一汇率值的义务,因此,作为理性预期的社会公众只会按照市场规律来买卖外汇,确定均衡的汇率,即使存在汇率超调,也会迅速恢复外汇市场的均衡。香港虽然没有达到理性预期的理想状态,但也可以认为是次优状态。首先,香港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经济体,历年世界竞争力排名中,香港都是名列前茅,自由竞争在香港有着悠久的传统,自由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信息畅通,这也是理性预期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香港有着完善的法律制度。最后,有着产生理性预期的环境,还要有理性预期的人。人们有能力认识业已存在的种种信息,这样才能形成理性预期。香港经济发达,人们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总体素质比较高,相对而言可以认为近似达到该条件。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理性预期的先决条件全部实现,只要接近就可以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已有的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香港完善的金融体系。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着完善的金融体系,短期外汇市场、外汇期货和期权市场都存在。这为实现理性预期提供了现实基础。当汇率发生非正常波动超出人们的理性预期时,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判断,通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交易而获利,并在客观上使汇率回到理性预期的水平。在直接标价法条件下,当汇率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理性经济人将买入远期外汇合约和期货合约或者买入外汇看涨期权;当汇率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理性经济人则卖出远期外汇合约和期货合约或者是买入看跌期权。在这种市场力量拉动下,非正常波动将被熨平,汇率在正常的区间内浮动,这可以有效避免浮动汇率所带来的非正常波动的缺点。
3.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既有横向的成功参照,也有纵向的成功经验。新加坡与香港一样也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它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而且取得了成功。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同时,新加坡也成长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浮动汇率制度起到了很好的隔离作用。纵向上,香港在1974年11月26日~1983年10月17日之间就是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在最初运行的28个月内,浮动汇率制度运作的相当好。后来的解体是由于多重因素所致,这其中包括国际经济因素,如石油危机等,但使其被联系汇率制度所取代的决定性力量是政治因素。这些说明,香港实行浮动汇率制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4.香港在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将来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积累经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上主要货币之一,而世界上的主要货币都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必然的汇率制度选择,这跟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情况相称,符合国家利益。从一种汇率制度转变到另一种汇率制度是要付出成本的。通过香港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降低汇率制度变革的成本。由于在长期,随着香港经济与大陆经济的不断融合,港币与人民币一体化是其惟一正确的选择。基于这点考虑,香港中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使人民币走向国际主要货币的过程更加平稳,成本更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香港未来汇率制度短期内仍是联系汇率制度,中期(过渡期)浮动汇率制度可能是更好选择;在长期,港元将与人民币一体化,走向统一货币,汇率制度为浮动汇率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心丹.傅浩《人民币——港币汇率连动机制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年版。
(2) 饶余庆《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3) 丁剑平《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调整空间的思考》,《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2期。
【原文出处】税务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411
【原刊页号】75~77
【保留字段】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o1bjy096“人民币——港币汇率联系及其相关政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2. 一万元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根据2020年7月16日港币兑换人民币汇率为1:0.92365181
所以10000 港元 = 9236.5181 人民币,10000 人民币 = 10826.6001 港元。
近期港币兑美元走强,4月21日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这是2015年10月后,强方兑换保证首次被触发。当日香港金管局从市场买入美元、沽出总值15.5亿的港元维稳汇率。
港币走强主要原因是市场套息活动及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均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财政开支增加亦会令港元需求上升。
其中最为核心的是香港与美国市场利率利差扩大使得套息活动升温。3月15日联储大幅降息100BP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0-0.25%,同时推出包括7000亿美元QE、降低贴现窗口利率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3月23日进一步宣布无限量宽松措施。
香港于3月16日跟随美联储下调基本利率至0.86%,该利率尚未触及零下限,且美联储后续宽松节奏香港并未全部跟进,这使得两个经济体市场利率利差扩大,自3月15日美联储降息,3个月期Hibor与Libor利差已经由+43BP升至+90BP,套利空间加大,使得港币自3月底出现升值压力。
近期港币走势与2018年港币贬值触及弱方保证线的情况是相互映射,核心原因都是利差带来的套利行为。
(2)5月17日香港汇率扩展阅读:
影响汇率的因素:
1、汇率走势的影响。首先,美元汇率水平是影响贵金属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来说与金价呈负相关;其次,境内人民币金价格还受到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通常来说,人民币升值,用人民币标价的黄金价格下跌;人民币贬值,用人民币标价的黄金价格上涨;
2、通货膨胀的影响。长期来看黄金可以作为对抗通胀的重要投资标的;
3、避险情绪,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如地缘战争等,会抬升金价。
3. 2014年五月17号澳币兑换人民币汇率
我帮你看了澳元兑换人民币的K线图,2014/05/17澳币兑换人民币汇率5.82左右。
4. 可以在农业银行进行港币兑换人民币吗
可以在农业银行进行港币兑换人民币,但小的不行
5. 港币7万是人民币多少
因汇率实时波动,您可以参考招商银行外汇“实时汇率”,请进入招商银行一网通主页,点击页面中部的“ 实时行情-外汇实时汇率”查看(点此进入网页链接)。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
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汇率实时波动,仅供参考。
您也可在招行主页,点击页面中部的|“金融工具-外币兑换计算器”或“外汇-外币兑换计算器”试算(点此进入网页链接),选择对应的外币,钞汇类型,输入金额计算,外币兑换计算器的数据、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具体以办理业务或交易实际结果为准。
(应答时间:2021年5月18日,最新业务变动请以招行官网为准)
6. 2008年8月3日人民币兑港币汇率
英镑 1347.74 1319.33 1358.57 1356.45 1356.45 00:00:07
港币 87.47 86.77 87.81 87.7 87.7 00:00:07
美元 682.63 677.16 685.37 684.23 684.23 00:00:07
瑞士法郎 649.88 636.17 655.09 651.43 00:00:07
新加坡元 497.36 486.88 501.36 498.84 00:00:07
瑞典克朗 112.36 109.99 113.26 112.69 00:00:07
丹麦克朗 142.16 139.16 143.3 142.57 00:00:07
挪威克朗 132.55 129.75 133.61 132.88 00:00:07
日元 6.3297 6.1962 6.3805 6.3493 6.3493 00:00:07
加拿大元 663.94 649.94 669.27 667.68 00:00:07
澳大利亚元 637.63 624.19 642.75 641.18 00:00:07
欧元 1060.42 1038.06 1068.94 1065.59 1065.59 00:00:07
澳门元 84.97 84.26 85.3 85.1 00:00:07
菲律宾比索 15.42 15.1 15.55 15.47 00:00:07
泰国铢 20.37 19.94 20.53 20.44 00:00:07
新西兰元 496.68 500.66 498.42 00:00:07
韩国元 0.6392 0.6877 0.6641 00:00:07
以上是8月3日的外汇牌价
这是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查询:http://www.boc.cn/cn/common/whpj.html
7. 5月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查询汇率可以通过招行主页,右侧实时金融信息-外汇实时汇率查询牌价,汇率实时内波动,仅供参考,容可以看到2011年02月16日及以后每天的数据。(新西兰元可以看到2014年09月22日后每天的数据)
目前确认到2018年5月1日现汇买入价631.73,现钞买入价626.53(100外币兑人民币的)
8. 等于多少人民币 5月17日最新韩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
今日实时汇率:1韩元=0.006063人民币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