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斯顿电桥
极性相反是指2个应变电阻变化方向相反,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要求这2个电阻参数完全一致,只是安放的位置不同。一个紧贴梁的上表面,另一个紧贴相同垂直位置的下表面。当(桥)梁向下弯曲变形时,上面一个电阻受压变形电阻减小,另一个必然受拉电阻增大。反之亦然。
桥梁不受载荷时,调整电桥处于平衡,此时U(out)=0。
B. 汽车热式空气流量计中的惠斯顿电桥原理是怎么回事
惠斯顿电桥是四个初始阻值相同的电阻构成,当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由于空气带走热量而发生变化时电桥不平衡输出信号就发生变化了
C. 惠斯通电桥原理是怎样测电阻的
惠斯通电桥(又称单臂电桥)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
R1,R2是已知标准电阻
;Rs是可变标准电阻;Rx是被测电阻B,D间接检流计。接通电路后,检流计一般不示零,说明B,D两点电位不相等,通过调节Rs,使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IK=0),此时电达到平衡。
电桥平衡的条件是B,D
两点电位相等
,即I1R1=I2R2,IxRx=IsRs。
又因为I1=Ix,I2=Is。
所以Rx=R1Rs/R2。
D. 什么是惠斯顿电桥(平衡)
惠斯通电桥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图3-13所示是一个通用的惠斯通电桥。电阻R1,R2,R3,R4叫做电桥的四个臂,G为检流计,用以检查它所在的支路有无电流。当G无电流通过时,称电桥达到平衡。平衡时,四个臂的阻值满足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一关系就可测量电阻。平衡时,检流计所在支路电流为零,则有,(1)流过R1和R3的电流相同(记作I1),流过R2和R4的电流相同(记作I2)。(2)B,D两点电位相等,即UB=UD。因而有 I1R1=I2R2;个阻值已知,便可求得第四个电阻。测量时,选择适当的电阻作为R1和R2,用一个可变电阻作为R3,令被测电阻充当R4,调节R3使电桥平衡,电阻而且可利用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来测零,故用电桥测电阻比用欧姆表分条件。电桥不平衡时,G的电流IG与R1,R2,R3,R4有关。利用这一关系也可根据IG及三个臂的电阻值求得第四个臂的阻值,因此不平衡电桥原则上也可测量电阻。在不平衡电桥中,G应从“检流计’改称为“电流计”,其作用而不是检查有无电流而是测量电流的大小。可见,不平衡电桥和平衡电桥的测量原理有原则上的区别。利用电桥还可测量一些非电学量。
E. 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上,测定发动机所吸进的空气量的传感器,即空气流量传感器是决定系统控制精度的重要部件之一。当规定发动机所吸进的空气、混合气的空燃比(A/F)的控制精度为±1.0时,系统的允许误差为±6[%]~7[%],将此允许误差分配至系统的各构成部件上时,空气流量传感器所允许的误差为±2[%]~3[%]。
汽油发动机所吸进空气流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max/min在自然进气系统中为40~50,在带增压的系统的中为60~70,在此范围内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应能保持±2~3[%]的测量精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上所用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在很宽的测定范围上不仅应能保持测量精度,而且测量响应性也要优秀,可测量脉动的空气流,输出信号的处理应简单。
根据空气流量传感器特征的不同,将燃油控制系统按进气量的计量方式分为直接测量进气量的L型控制与间接计量进气量的D型控制(根据进气歧管负压与发动机的转速间接计量进气量。
D型控制方式中的微机ROM内,预先储存着以发动机转速和进气管内的压力为参数的的各种状态下的进气量,微机根据所测的各运转状态下的进气压力与转速,参照ROM所记忆的进气量。
可以算出燃油量L型控制所用的空气流量计与一般工业流量传感器基本相同,但它能适应汽车的苛环境,但对踏油门时出现的流量的急剧变化的响应要求及在传感器前后进气歧管的形状引起的不均匀气流中也能高精度检测的要求。
(5)惠斯顿杠杆原理扩展阅读:
对汽车的影响:
⑴引起发动机加速不良
一辆帕萨特GLi轿车,行驶里程4.5万km,将发动机加速到4200r/min,再踩加速踏板,发动机的转速反而下降。用VAG1551故障诊断仪检测,无故障码存储。读取4200r/min时的数据流,发现空气流量数据只能达到1.1~1.3g/s,而且不能随着节气门的开闭而变化。
更换空气流量传感器后,故障被排除。究其原因。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偏差不足以让电控单元(ECU)纪录故障码,但是由于空气流量信号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进气量,导致ECU据此控制的喷油量偏少,所以发动机的转速不升反降。
⑵导致进气管“回火”
一辆捷达王轿车。出现发动机怠速抖动,急加速时进气管“回火”的现象。检查进气系统,没有发现漏气。更换燃油滤清器,清洗4个喷油器,无效。检查燃油压力,怠速和加速时都正常。拆下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插接器试车,故障现象大有好转。
测量空气流量传感器各端子的电阻值,正常。最后发现,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热膜式电阻上粘有灰尘。用汽化器清洗剂清除积尘后,故障被排除。
对于采用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电喷发动机,它以恒定的电压加在热膜(电阻)的两端,使电阻发热,其温度由电路控制。ECU根据流过热膜电阻的电流大小来判断进气量的多少,并决定喷油量,以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的需要。
如果热膜上积尘,形成隔热层,当进气量变大时,其温度变化减慢,所需电流变小,ECU据此确定的喷油量会减小。而此时的实际进气量比较大,于是导致混合汽过稀,最终引发发动机怠速抖动,急加速时“回火”等故障现象。
⑶自动变速器无法升入超速挡
如果空气流量传感器对地短路,将造成混合汽过稀,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会导致自动变速器无法升入超速挡。此时应当更换空气流量传感器。
F. 惠斯顿电桥的工作原理
平衡时,检流计所在支路电流为零,则有,(1)流过R1和R3的电流相同(记作I1),流过R2和R4的电流相同(记作I2)。(2)B,D两点电位相等,即UB=UD。因而有I1R1=I2R2;个阻值已知,便可求得第四个电阻。测量时,选择适当的电阻作为R1和R2,用一个可变电阻作为R3,令被测电阻充当R4,调节R3使电桥平衡,而且可利用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来测零,故用电桥测电阻比用欧姆表精确。电桥不平衡时,G的电流IG与R1,R2,R3,R4有关。利用这一关系也可根据IG及三个臂的电阻值求得第四个臂的阻值,因此不平衡电桥原则上也可测量电阻。在不平衡电桥中,G应从“检流计’改称为“电流计”,其作用而不是检查有无电流而是测量电流的大小。可见,不平衡电桥和平衡电桥的测量原理有原则上的区别。利用电桥还可测量一些非电学量。
G. 9.利用惠斯登电桥原理工作的传感器是__________
电桥式的就是惠斯通电桥!
压阻式应变压力传感器的主要由电阻应变片按照惠斯通电桥原理组成。
电阻应变片: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它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通常是将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内部结构
如图所示,是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示意图,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
惠斯通电桥电路原理惠斯通原理
惠斯通电桥是采用比较法的思想对未知电阻进行测量的。测量时选择一定的比例臂数值(R1/R2)并将电桥量的调整平衡,就可以将待测电阻(Rx)与标准电阻(R0)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测电阻的阻值。
H. 惠斯顿电桥原理
在测量电阻及其它电学实验时,经常会用到一种叫惠斯通电桥的电路,很多人认为这种电桥是惠斯通发明的,其实,这是一个误会,这种电桥是由英国发明家克里斯蒂在1833年发明的,但是由于惠斯通第一个用它来测量电阻,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种电桥称作了惠斯通电桥。
I. 开尔文直流双臂电桥与惠斯顿直流单臂电桥有哪些异同
1、结构不同:惠斯登电桥又叫单臂电桥,桥臂中只有一个是待测电阻;而双臂电桥待测电阻实际上是连接在两个桥臂上的。
2、应用不同:惠斯登电桥主要用来测量中值电阻(一般为大于1欧姆小于1M欧姆的电阻),而双臂电阻主要用来测量低值电阻(小于1欧姆的电阻)。
3、影响因素不同:单臂电桥会受外接回路电阻的影响,而双臂电桥则排除了外接回路电阻的影响。
相同点是:都是采用电桥平衡原理。
(9)惠斯顿杠杆原理扩展阅读:
在双臂电桥中,选择相同的接线柱和导线,都比较容易,只要其影响相同,从理论上说对被测电阻的影响不存在的,但在实际测量中,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存在的,但从测量的手段而言,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此,对其精度要求极高的电阻测量,可以说双臂电桥能够大大减小接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此,用直流双臂电桥测量小电阻时,能得到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功率越大的变压器直流电阻相对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