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中国古代杠杆运用

中国古代杠杆运用

发布时间:2022-02-06 10:35:54

A.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如图所示可知它的支点是__

由图可知吊桥绕着来C点转源动,所以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杠杆的支点在C点.
在匀速拉起吊桥时,由于它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属于一个省力杠杆.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为省力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该杠杆与动滑轮的作用相同.
故答案为;C;省力;动.

B. 中国古代的杠杆叫什么名字

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杆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C.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右图可知它的支点是______

解答:解:由图可知吊桥绕着C点转动,所以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杠杆的支点在专C点.
在匀速拉起吊桥时,由于它的属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属于一个省力杠杆.
由图中还可看出,通过一个定滑轮D不能省力,但可以起到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故答案为;C;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D. 杠杆的实际应用最早是哪个国家应用的

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⑴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⑵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⑶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⑷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杠杆在古代就已被应用[1]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关于杠杆的工作原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记载过。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关于天平平衡的记载:“衡木:加重于其一旁,必锤——重相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平衡量的一臂加重物时,另一臂则要加砝码,且两者必须等重,天平才能平衡。这句话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以上资料摘自网络——杠杆

E. 如图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

省力杠杆?貌似初中的时候做过这题

F. 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由图可知它的支点在______(

如图所示,在拉抄力的作用下吊桥绕着点C转动,所以它的支点在C点;在匀速拉起时,它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属于一个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C;省力.
动力作用在A点,方向沿绳子斜向上,过支点C做动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 1 ,作图如下所示:



G. 中国古代记载了杠杆原理的是哪本书

《墨经》。

《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墨经》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书中自然科学的知识十分丰富,有我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记载。

在力学知识方面,《墨经》分析了杠杆平衡的有关问题。《墨经》还有关于浮力原理的朴素直观的描述。



杠杠原理: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H. 古人是用的杠杆有哪些

1、当原始人拾起一根棍棒与野兽搏斗、或用它撬动一块巨石,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使用杠杆。石器时代人们所用的石刃、石斧,都以天然绳索将它们和木柄捆束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凿孔,装上木柄。这表明他们在实践中懂得了杠杆的经验法则:延长力臂可以增大力量。

2、杠杆在中国的典型发展是秤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在一根杠杆上安装吊绳作为支点,其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挂上砝码或秤锤,就可以秤量物体的重量。古代人称它为“权衡”或“衡器”。“权”就是砝码或秤锤,“衡”是指秤杆。

I. 古人是如何使用杠杆原理的

物理学中把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叫作杠杆。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是比较发达的,因此简单机械的成就也是辉煌的,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

杠杆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原始人时期。石器时代,人们所用的石刃、石斧,都用天然绳索把它们和木柄捆绑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钻孔,装上木柄。这表明他们在实践中懂得了杠杆的经验法则:延长力臂可以增大力量。

桔槔在春秋时期就相当普遍,是我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用于汲水。

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的使用或许可以追溯至原始人时期。当原始人拾起一根棍棒和野兽搏斗,或用它撬动一块巨石,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使用杠杆原理。

石器时代人们所用的石刃、石斧,都用天然绳索把它们和木柄捆束在一起;或者在石器上钻孔,装上木柄。这表明他们在实践中懂得了杠杆的经验法则:延长力臂可以增大力量。

杠杆在我国的典型发展是秤的发明和它的广泛应用。在一根杠杆上安装吊绳作为支点,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挂上砝码或秤锤,就可以称量物体的重量。

南朝宋时的画家张僧繇所绘的《二十八宿神像图》中,就有一人手执一根有个支点的秤。

可变换支点的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杆秤上的重大发明,表明了我国古人在实践中已经完全掌握了杆秤的原理。

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的秤是在湖南省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战国时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制品,是个等臂秤。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了。

J. 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______;有时却要使用

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省力;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省距版离;权
①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②扳手、④羊角锤、⑥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③镊子、⑤裁衣剪刀、⑦筷子、⑧钓鱼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省力;省距离;②④⑥.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杠杆运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互联网理财恒昌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34
鼎丰集团做什么 浏览:282
杠杆视频物理大师 浏览:201
汇率20天内变化快吗 浏览:29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快易 浏览:947
大宗交易所之家 浏览:291
外汇交易中ac指数 浏览:718
购买外汇用途限制 浏览:238
杠杆动力与阻力区别 浏览:561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
成都市市属国有企业投融资 浏览:376
中行换外汇要办卡 浏览:583
昌月股票 浏览:664
原油期货到期油会涨还是会跌 浏览:276
导游提成佣金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浏览:448
2013年人民币对台币平均汇率查询 浏览: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06
微信的金融机构代码证 浏览: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诉流程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