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浮动汇率与对外经贸

浮动汇率与对外经贸

发布时间:2022-02-08 08:15:01

A. 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区别

浮动汇率就是指汇率随市场交易状况自由变动,它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如人民币兑美元在市场上可能是6.89也可能是7.12还可能是8.62,当然出现这种变动需要的时间一般也是很长的。固定汇率就是指汇率固定在一个数值,如上使用固定汇率6.86不变。

B. 浮动汇率为什么会加剧经济波动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3)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

为什么可以减缓外部的冲击?这是因为汇率浮动制度是自由变动的,而是根据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动规律而及时指定自己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本国货币不受一些突发事件类似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本国货币的坚挺使本国经济免受损失,以下是这方面的有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目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3)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2)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3)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降低;(2)汇率可以看作一个名义锚(nomina l a n c h o r ),促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但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1)容易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竞争力,引起难以维系的长期经常项目收支失衡;(2)同时,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损害本地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如1992~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都是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要在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manage d f l o a t i n g )。实行这种汇率制度可以依靠三种工具,一是货币政策工具;二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对冲性干预;三是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这种制度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能使汇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内、外部的冲击,同时还可有选择地部分放开资本账户,使资本流动处于可控的状态。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C. 中国现在为什么要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去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两种制度各自有什么优势

固定汇率可以保持咱们国家的对外贸易优势,保持较低的汇率可以让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发展国内企业。浮动汇率是入世谈判时规定的条件之一,迫于国际压力,中国要逐渐施行浮动汇率。但是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会失效或效果不大。浮动汇率则可以保证比较有效的货币政策。蒙代尔的三角形表明,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管制之间是三角形的关系,只可得到两个结果,不可能三个同时实现,也就是说中国选择的是放弃固定汇率追求资本管制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政策独立可以抑制国内通货膨胀,而资本管制就是控制外汇流入流出,即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
但是浮动汇率可能产生潜在的经济风险,当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缘于资本大鳄利用浮动汇率从中套利。中国在98年以前本来已经有了施行浮动汇率的打算,但是遇到金融危机果断的选择人民币汇率不变,不但保证中国没有卷进这场危机,还为缓解东南亚金融危机做出贡献。这样一拖就是8年,直到迫于世贸和国际压力(主要来自美国)不得不逐渐浮动汇率。目前还算是政府指导下的浮动汇率制。日本当年就是迫于美国压力将汇率一升再升,利率进入了凯恩斯陷阱,加上房地产股市泡沫,银行信贷出现严重问题,石油危机,以及政局动荡,最后造成了十年复合经济危机。

D. 为什么从固定汇率变成了浮动汇率了啊还是说后者比前者好

变成浮动汇率亦可以算是一个历史问题.

世界汇率制度经历过3个阶段. 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分别是后两个体系阶段. 首先, 汇率的本质就是用一种资产(本位)衡量另一种资产的价值; 而第一个汇率体系阶段就是用黄金这种价值相对稳定的资产作本位决定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 并以次作为货币兑换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于美国储备黄金的增加(当时差不多世界黄金储量的60%), 世界各国达成协议, 将各国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的规则按照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 美元作为信用的标志逐渐取代黄金的作用, 亦即有了固定汇率的诞生--即以美元为本位金衡量其他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并以次作为汇率基础.

而从固定汇率变成了浮动汇率简单来说就是美元经历了几次的贬值危机(美国黄金储备减少,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导致)之后, 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越来越不稳定.于是产生了今天的浮动汇率制, 即一国货币的汇率并非固定,而是由自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制度. 虽然定义是如此, 实际上,今天没有哪个国际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财政部门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其实不应该说那个汇率体系好或者不好, 它们只是在不同的时代更适合当时世界的货币管理和将来的发展.

理论上来说, 浮动汇率的内在不稳定性和投机行为,更容易导致外汇市场的不稳定. 但浮动汇率制理想状态下,各国中央银行不再因为固定汇率而被迫干预货币市场,各国政府就能够独立运用货币政策来达到国内平衡和国外平衡目标,并且各国不再会因为外部冲击而导致本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即浮动汇率制具有隔离国外经济冲击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当面临内部冲击时,固定汇率比浮动汇率更能稳定国内经济;当面临外部冲击时,浮动汇率可使国内经济免遭外部冲击的影响,它比固定汇率更能起到稳定国内经济的作用。

另外, 向浮动汇率体系的转换对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利弊和冲击. 例如对中国来说, 我们强大的对外贸易决定了每次人民币兑换率的改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冲击. 所以目前我们不能完全开放自由浮动汇率, 只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我们实行的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变相的固定汇率制。只有等整个经济过热的情况有所减缓以后, 逐步开放浮动汇率, 才能发挥浮动汇率体系对经济的稳定作用.

比较简化的答案,希望能够解答你的问题

E. 为什么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盯住一篮子货币

为什么是“参考一篮子”而不是“盯住一篮子”?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参考一 篮子货币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是机械地按篮子货币汇率指数的变化来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实现名义有效汇率不变。
而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相比,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变化,有利于较好地应对美元不稳定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人民币多边汇率的波动,维护我国对外经贸环境总体上的稳定,从而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较快发展。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所包含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内容,适应了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多元化和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F. 什么是浮动汇率制度对经济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鉴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管理方式和宽松程度不一样,该制度又有诸多分类。按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按被盯住的货币不同,可分为盯住单一货币浮动以及盯住合成货币。

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⒈防止外汇储备太量流失。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义务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当本币汇率下跌时,不必动用外汇储备去购进被抛售的本币,这样可以避免这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⒉节省国际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的涨落而自动达到平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支配,减少干预行动,国家需要的外汇储备的需求量自然可以减少。这就有助于节省国际储备,使更多的外汇能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根据市场供求,汇率不断调整,可以使一国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从而免除长期不平衡的严重后果。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本国通货就会开始贬值,这种情况对出口有回将同时分布在盈余国和赤字国身上。

4.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浮动汇率制度使各国可以独立地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上下限,必须尽力保持其外部的平衡。如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往往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减少进口和国内开支,使生产下降,失业增加。这样国内经济有时还要服从于国外的平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在一国发生暂时性或周期性失衡时,一定时期内的汇率波动不会立即影响国内的货币流通,一国政府不必急于使用破坏国内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5.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减少到最小限度。

贸易上有密切联系的国家间容易通过固定汇率传播经济周期或通货膨胀。1971年至1972年发生的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就是同固定汇率制密切相关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一国国内物价普遍上升,通货膨胀严重,则会造成该国货币对外货币汇率下浮,该国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便会被汇率下浮抵消,出口商品折成外币的价格因而变化不大,从而贸易伙伴国就少受国外物价上涨压力。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各国不得不经受相同的通货膨胀。

⒍已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要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会使汇率与货币币值严重背离,各种国际游资竟相追逐可以用来保值或用来谋求汇率变动利润的硬货币,这会导致国际游资的大规模单方面转移。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因国际收支、币值的变动等频繁调整,不会使币值与汇率严重背离,某些硬通货受到巨大冲击的可能性减少。在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外流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这种贬值又会使该国的生产者更容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G. 浮动汇率是什么

浮动汇率
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就浮动形式而言,如果政府对汇率波动不加干预,完全听任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称为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但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或出于某种政治及经济目的,要使汇率上升或下降,都或多或少地对汇率的波动采取干预措施.这种浮动汇率在国际上通称为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1973年固定汇率制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
从浮动方式来看,浮动汇率又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单独浮动是一国货币的汇率自行浮动,其汇率变动与其他货币的汇率无关.联合浮动是在若干国家实行某种经济联合的条件下,对汇率波动所做的内外有别的安排.对内,参加经济联合的几个国家为它们的货币兑换规定中心汇率,彼此间货币汇率的浮动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超过一定范围,参加联合浮动的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要进行干预.对外,这几个国家的汇率则统一浮动.除上述两种浮动方式外,还有一种钉住浮动,指有些国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或其进出口贸易结构的需要,将本国货币的汇率与某一种或几种关键货币挂钩,然后随该货币汇率浮动.

问: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种。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随市场供求变化。这种制度的缺点是名义(和实际)汇率的大幅波动可能扭曲资源配置,汇率的随机性和通货膨胀偏向较大。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货币当局虽然干预外汇市场,但不捍卫任何确定的平价,干预的频率根据汇率目标而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主要缺点是中央银行的行为有时缺乏透明度,可能引起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是浮动的,不是固定的;它与自由浮动汇率的区别在于它受到宏观调控的管理,即货币当局根据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来公布汇率,允许其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上下浮动。一旦汇率浮动超过规定的幅度,货币当局就会进入市场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的合理和相对稳定。

问:在应对金融风波时,固定汇率制度好还是浮动汇率制度好?

答: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目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3)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2)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3)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http://cache..com/c?word=%B8%A1%B6%AF%3B%BB%E3%C2%CA&url=http%3A//stock%2Ehexun%2Ecom/invest/detail%2Easpx%3Fid%3D1442189&b=0&a=2&user=

H. 世界上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分别有哪些

一、 浮动汇率制度的概述

概念:一国货币当局不在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比价和汇率波动的幅度,货币当局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自由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完全任凭市场供求自发地形成汇率,而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国家很少或几乎没有。各国政府往往都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或明或暗地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自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1973年主要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承认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4月,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关于第二次修改协定条例”,正式废止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至此,浮动汇率制度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种类

一政府是否干预来划分

1.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指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自由涨落、自由调节,政府不加干预。

2.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使本国货币对外的汇率不致波动过大、或使汇率向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动,通过各种方式,或明或暗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二按浮动程度或浮动方式划分

⒈钉住型或无弹性型。将本币按固定比价同某一种外币或混合货币单位相联系,而本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随钉住货币与其他外币汇率的浮动而浮动。

⑴钉住某一种货币:于历史、地理等诸方面原因,有些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往来主要集中某一工业发达国家,或主要使用某一外国货币。

为使这种贸易、金融关系得到稳定发展,免受相互间汇率频繁变动的不利影响,这些国家通常使本币钉住该工业发达国家的货币。如一些美洲国家的货币针住美元浮动;一些前法国殖民地国家的货币钉住法国法郎浮动等。截止到1994年12月31日,钉住美元的国家有23个,钉住法国法郎的国家有14个,针住其他单一货币的国家有9个。

⑵钉住“一篮子”(也称“一揽子”)货币。一篮子货币通常是由几种世界主要货币或由与本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的货币组成的。特别提款权是一种最有名的一篮子货币,它由美元、日元、英镑、马克和法国法郎等五种货币按不同的比例构成,其价格随着这五种货币的汇率变化每日都进行调整,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逐日对外公布。

其他一篮子货币的货币构成都是由实行钉住政策的国家自由选择和调整的。这种浮动有两个特点,一是保值,二是波动幅度小,汇率走势稳定。实行这种汇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避免本国货币受某一国货币的支配。至1994年年底,钉住特别提款权的国家有4个,钉住其他一篮子货币的国家有21个。

⒉有限灵活型或有限弹性型。

一国货币的汇价钉住某一种货币或一组货币浮动,但与针住货币之间的汇率有较大的波动幅度。

⑴钉住某一货币浮动。亦称相对于一种货币的有限浮动型: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允许有一定的波动幅度,这个幅度必须维持在所钉住货币汇率的2.25%范围内(超过这个幅度即为较高弹性人而前边讲的 “盯住某一货币”型不存在汇价波动的幅度问题,即使有波动,其幅度也极小,一般不超过上下限1.0%。目前相对于一种货币有限度的浮动的国家有四个。

[2]针住一组货币浮动:称联合浮动或整体浮动,是指一些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集团,在成员国中的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并规定波动幅度,对其他国家货币则实行联合浮动,即浮动幅度保持大致一致。

⒊更为灵活型或高度弹性型。即汇率波动不受幅度的限制,以独立自主的原则进行汇率调整。

⑴根据一套指标浮动。指标因国而异,但大都是以本国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状况、消费物价指数及与本国贸易关系密切的有关国家物价变动的情况等作为调整本国货币汇率浮动的依据。目前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有智利、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三个国家。

⑵较灵活的管理浮动。指一国政府对汇价的制度与调走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但这种浮动方式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使汇率处于持续的波动之中。采用这种浮动方式的有中国、新加坡、韩国等32个国家。

⑶单独浮动。单独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形成固定比价,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实行浮动。采用这种浮动方式的有美国、日本、英国等58个国家。

上述根据浮动弹性分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归纳的方式,易于被人们广泛地接受。

三、浮动汇率的特点

⒈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变化剧烈。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各国政府不再规定货币的法定比价和汇率界限,也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其波动之频繁、波幅之大是固定汇率制度下所远不能比的。有时一天彼动幅度高达5%以上,一周波动竟能达10%以上。一遇政治、经济形势变动,其波幅更大。汇率的频繁剧烈波动,对国际经济秩序带来了不稳定的影响。

⒉有管理的浮动是共性。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是不存在的。各国货币当局出于各种动机和考虑,都采取措施不同程度地对汇率的浮动进行干预,实际上都是管理浮动。只不过干预力度、干预频率大小有别。

⒊单独浮动是主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各种汇率安排中,单独浮动是主体,1994年已达 58个国家,占 IMF178个成员国的32.6%,形成三分天下具其一的局面。由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实行单独浮动方式,且它们对外贸易总额占整个世界贸易总额的70%左右,因此,它们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单独浮动是当前各种浮动汇率方式的主体。联合浮动的国家有10个,与单独浮动的国家一起,占IMF成员国的38.2%。这两种浮动方式的货币种类包括了当今世界上的多数主要货币和全部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故以上两种制度构成浮动汇率制度的主流。较灵活的管理浮动方式有32个国家,占18%,也是应予以充分重视的一种浮动制度。

⒋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英镑是各国的主要国际储备;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后,英镑被美元取而代之。在当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的国际储备除了美元、马克、日元外,还有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荷兰盾等,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

四、浮动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一浮动汇率对经济的有利影响

⒈防止外汇储备太量流失。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义务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当本币汇率下跌时,不必动用外汇储备去购进被抛售的本币,这样可以避免这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⒉节省国际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的涨落而自动达到平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支配,减少干预行动,国家需要的外汇储备的需求量自然可以减少。这就有助于节省国际储备,使更多的外汇能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根据市场供求,汇率不断调整,可以使

一国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从而免除长期不平衡的严重后果。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本国通货就会开始贬值,这种情况对出口有回将同时分布在盈余国和赤字国身上。

4.有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使各国可以独立地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

5.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减少到最小限度。贸易上有密切联系的国家间容易通过固定汇率传播经济周期或通货膨胀。1971年至1972年发生的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就是同固定汇率制密切相关的。

6. 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二)浮动汇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⒈助长投机,加剧动荡。在这种制度下,汇率变动频繁且幅度大,为低买高抛的外汇投机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仅一般投机者参与投机活动,连银行和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⒉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汇率波动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使人们普遍产生不安全感。外贸成本和对外投资损益的不确定性加大,风险加大,使人们不愿意缔结长期贸易契约和进行长期国际投资,使国际商品流通和资金借贷受到严重影响。

⒊货币战加剧。实行汇率下浮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扩张国内经济,增加生产和就业。浮动汇率可能导致竞争性贬值,各国都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它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这就是以邻为壑的政策。而实行汇率上浮政策,则主要是为了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⒋具有通货膨胀倾向。浮动汇率有其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可使一国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不必担心国际收支问题。因为其汇率的下浮可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⒌一国际协调困难。浮动汇率制度助长各国在汇率上的利已主义或各自为政,削弱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剧国际经济关系的矛盾。

⒍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的控制削弱了,以致国际储备的增长超过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增长所需的程度。所以总的来讲浮动汇率制度是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

⒎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外汇汇率上升时,使广在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上涨,而这些产品又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所必需,故进口成本上升。外汇汇率下跌时,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而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不会在价格下跌时使外贸收入增加,贸易收支得不到改善。浮动汇率还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增大了风险。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在特定条件下均能发挥好的作用,条件改变后其缺点可能又很明显或突出。当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是防止浮动“过度”。从长期讲,以货币购买力平价作为浮动汇率的平均线,浮动幅度偏离均衡线就是“过度”。从短期看,要从货币资产的行市中去找均衡线,因为金融市场的行市变化快,对汇率的反应十分灵敏。

I. 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区别是啥

以下是二者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一 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货币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实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后开始的。

浮动汇率制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实际上,今天没有哪个国际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当前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也有的实行钉住政策的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汇率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经济因素经常在发生作用外,也包括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浮动汇率制的主要长处是防止国际游资冲击,避免爆发货币危机;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流动等等。缺点是经常导致外汇市场波动,不利于长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基金组织对汇率的监督难以奏效,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得不到解决;对发展中国家更为不利。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
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

二 固定汇率是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的汇率。在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二战以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成员国的货币汇率,仅能按金平价之比在一定幅度内作上下限各1%的浮动。当某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官方有义务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上下限之内。

固定汇率的弊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但政府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政府调控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因为假如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带来对本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卖出本币买入外币进行干预,这样紧缩的货币又被扩张了,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固定汇率制都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就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和建立稳定的经济贸易联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90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阅读全文

与浮动汇率与对外经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益盟黄金眼公式 浏览:2
石油山东股票 浏览:968
成都市市属国有企业投融资 浏览:376
中行换外汇要办卡 浏览:583
昌月股票 浏览:664
原油期货到期油会涨还是会跌 浏览:276
导游提成佣金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浏览:448
2013年人民币对台币平均汇率查询 浏览:575
普惠金融小微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506
微信的金融机构代码证 浏览:205
金融公司法院起诉流程 浏览:312
微信理财收益会变成负的吗 浏览:88
上海建设银行金融公司 浏览:263
银行理财产品r2是啥意思 浏览:694
邮政银行理财诈骗 浏览:450
泰铢对美元汇率分析 浏览:939
普通人如何通过基金理财 浏览:976
兴业信托控股股东 浏览:63
扭矩杠杆标定 浏览:575
烟台银行短期投资理财 浏览: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