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跷跷板平衡的道理是什么探究跷跷板平衡的实验怎么做、
跷跷板就是利用力矩守恒的原理,给你提供一种探究的方案:因为力矩的M=RxF,注意这3个量都是矢量,你可以这样做,首先用重量相同的两个砝码放在自制跷跷板模型上,当它们距离中心轴距离相等时会平衡。然后你在把某一边的砝码换成质量x2的,然后把另一边的砝码向中心移动至原距离的一半,跷跷板仍然能平衡,而左右两边的质量、距离均不等,只有力矩是相等的,故而验证了跷跷板是利用力矩平衡原理的假设
『贰』 杠杆平衡
平衡时不一定是静止的.杠杆就向一边倾斜,然后静止,如果保持静止就为平衡,如果还要落下来那就不是平衡了.平衡时物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叁』 天平秤和跷跷板的平衡性
天平在臂上有一个微调螺母的,中间转轴摩擦力也很小,是一个刃口状得。不平衡的时候来回调那个螺母才平衡的,而跷跷板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制造误差,所以两边不会平衡的,要是跷跷板加上微调装置,中间转轴再减小摩擦力,是可以平衡的。
『肆』 玩跷跷板时重的人要坐靠后些这样才能够保持平衡对吗
错!跷跷板是典型的杠杆应用,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臂与力的积两边相等。为
也就是,M1xL1=M2㐅L2。如果M1>M2必须L1<L2。
所以玩跷跷板时候体重的人应当靠前坐。
『伍』 跷跷板物理题
慢慢蹲下的理想状况是极其缓慢,按这个思路在下蹲的过程中,人对杠杆施加的压力仍然与重力相等,因此跷跷板仍保持平衡。但实际甚或下蹲总是有速度的,开始是一个向下加速的过程,此时人对杠杆的压力小于重力,重物一端下沉;最后是一个减速过程,此时压力大于重力,杠杆将有可能恢复平衡。(这里还涉及到力矩的问题)
『陆』 跷跷板是什么原理,为什么有动力
首先,跷跷板是运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种娱乐设施。在公共场合我们时常会看见这样的娱乐设施,孩子们都很喜欢玩跷跷板,跷跷板被应用在各个娱乐场所,几乎是所有的有娱乐设施的地方都会设置跷跷板,因为跷跷板实在是太受孩子们喜爱了。那么为什么说这个好玩的设施是运用了杠杆原理呢,因为跷跷板的中间是一个支点,座位设置在两端,一边坐着一个孩子,跷跷板的两端都可以因为受一点点的压力而下降。因为跷跷板的支点两侧的重量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任何重量都不施加的话,理论上来说跷跷板是应该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的。但是由于平时跷跷板经过风吹日晒,两侧的重量没有完全一样,再加上一些做工的不够精致,达不到那样的理想状态。
『柒』 跷跷板平衡力臂是否相同
A、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 1 L 1 =F 2 L 2 ;因为两边力臂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相等,也就不能确定两个小孩的质量相等,故A错;
B、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 1 L 1 =F 2 L 2 ,即:两个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的力臂的乘积相等,故B正确;
C、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 1 L 1 =F 2 L 2 ,两边力(小孩的重)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臂相等,故C错;
D、跷跷板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 1 L 1 =F 2 L 2 ;因为两边力臂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相等,故D错.
故选B.
『捌』 跷跷板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跷跷板利用的是杠杆原理。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8)杠杆跷跷板的平衡指什么扩展阅读:
杠杆受力有两种情况:
1、杠杆上只有两个力: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杆上有多个力:
所有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等于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
这也叫作杠杆的顺逆原则,同样适用于只有两个力的情况。
『玖』 跷跷板是什么杠杆
跷跷板为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