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去杠杆争议

去杠杆争议

发布时间:2022-02-12 18:03:49

⑴ 人民日报称体测不应成比赛拦路虎是怎么回事

9月29日,针对日前奥运选拔赛场上的“体测风波”,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提出看法,文中表示: 从强化体能的角度看,推动弱势项目补强,让一些多年徘徊不前的项目有所突破,基础体能的提升也是势在必行。

但是,把体能测试结果与比赛晋级挂钩,甚至有的项目在1/4决赛阶段不比专项只比体能,也让不少体育迷直呼“看不懂比赛”。拿全国游泳冠军赛来说,如果选手抱着只游一枪的心态,或许能在预赛中创造成绩,但无法检测连续作战的能力,起不到模拟大赛的作用。

对这种比赛杠杆带来的“副作用”,不可不察。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去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强化体能的初衷有积极的针对性,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更需要审慎对待。

如何保证体能测试的项目选择、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如何让运动员、教练员对体能的认识真正贯穿在训练的日常环节中,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给出权威解答,回应公众关切。

(1)去杠杆争议扩展阅读

王简嘉禾三次无缘决赛:

北京时间9月30日,关于中国体育界体测的争议,现在吸引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在之前中国游泳名将,亚运会的女子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冠军以及全锦赛的女子1500米冠军王简嘉禾,已经在连续三次预赛当中无缘决赛,而每一次她的成绩都堪称完美。

而就在她连续三次无缘决赛之后,再加上另外一边余贺新破纪录无缘决赛,傅园慧和叶诗文等中国游泳队的王牌名将,都陆陆续续的由于体测的原因出局。

世界冠军连续三次被剥夺了决赛资格,而除了游泳之外,体操和之前的击剑项目都出现了体测带来的闹剧,甚至还有去年的世锦赛冠军止步16强的场面。

⑵ 私募基金杠杆收益风险有哪些

看门狗财富为您解答。
私募基金的风险有以下几种:
1.法律和政策风险
对于国内私募基金而言,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使其处于法律和政策的边缘地带。迄今,我国的《证券法》、《信托法》等法律的条文都没有对私募基金的含义、资金来源、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2003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法》出台,由于存在诸多争议,仍未能够为私募基金“正名”。
从外表看,许多基金似乎都有合法身份,但如果对其经营的业务进行深究,其中一些机构很容易让人与“地下集资”、“非法集资”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得不到承认,其经营活动一直游离于法律和政策监管之外,一旦发生违约行为,不论基金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而面临很大的法律和政策风险,并且基金规模越大,这种法律和政策风险就越高。
2.道德风险
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机制,有限合伙人将资金交给一般合伙人负责经营,只对资金的使用作出一般性的规定,通常并不干预基金经理的具体运营。
在运营过程中,私募基金经理和基金持有人都追求期望投资收益最大,私募基金经理越努力,收益越大,可是私募基金经理除了拿固定的管理费之外,还可以拿业绩提成费用,当业绩提成费用大于管理费用时,私募基金经理并不会采取使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策略,因为这样选择并不能使其本身利益最大化,而是可能会滥用自己的职权去追求更多的个人利益,从而使基金持有人的资产将承受更大的风险,所以即使私募基金有较为优越的激励安排,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仍然存在。
3.操作风险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具有隐蔽性,国际上一般对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会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对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在没有外在约束机制的情况下,私募基金追逐利益的投机本性,可能会让它们为了获取巨额的利润,与上市公司串谋,进行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这些操作风险都会给投资人和市场带来很大的危害。基金管理人的个人操守不好衡量,如果管理人不遵守合同,就会给投资人造成损失。
私募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私募基金一般都具有很长的锁定期,在这期间资金不准撤出,以此来保证基金运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造成影响。私募基金不能上市交易,因此风险不能随时转移,持有人只有等待持有期满才能变现,基金持有人可能在基金封闭期内会因为资金难以变现而发生债务危机甚至破产。

⑶ 央行与财政部隔空互怼,这场“战役”你pick谁

这场战役我pick央妈。
此次开撕由央行研究局长徐忠博士掀起,相较于央行研究局局长直接出来喊话,财政系统的回怼则是通过匿名完成。也许央行对财政政策可能积怨已久。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支柱,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某些领域出现分歧要属正常,但公开说出来毕竟还是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现阶段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实际上有点无力的。
据某互联网投票显示,‍‍逾五成选择支持央行,另有13.4%支持财政部观点。
都是为人民服务,有争议和冲突,也很正常。把分歧拿出来讨论,离解决问题就更近了一步。整个服务更加透明,大众获得更多知情权。
总之,这是一次团结的吵架、胜利的吵架。

‍‍

⑷ 针对奥运选拔赛场上的“体测风波”,人民日报是怎么评论的

针对奥运选拔赛场上的“体测风波”,9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如下:运动员在预赛中创造新的纪录是令人欣喜的事,但最近,这种惊喜在泳池里却有些变味。正在青岛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竞赛规程规定,预赛前16名的运动员要根据体能得分排序,只有体能排名前8名的运动员方能进入决赛。

由此,在预赛中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的王简嘉禾、打破男子5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的余贺新等选手没能走得更远。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各方关注和热议。

对运动员来说,扎实的体能是保障技术发挥的前提。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中,密集的赛程和多枪比拼都会让运动员产生巨大的体能消耗,如果没有充足的体能储备,很容易后程乏力,在最后关头动作变形,丧失对顶尖选手的竞争力。

2018年的杭州短池游泳世锦赛和去年的光州游泳世锦赛上,一些中国选手就出现后半程体能不足的问题,甚至在出水后感到强烈体力不支,难以多项目兼顾。因此,重视体能、强化体能,这点毋庸置疑。

也要看到,不同项目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有各自不同的专项体能要求。据了解,国家体育总局所强调的,是更为底层的“基础体能”。

在今年2月份出台的一份国家队体能达标测试评分标准中,涵盖了BMI(身体质量指数)、坐位体前屈、垂直纵跳、3000米跑等10项内容,成为此后包括游泳、田径、羽毛球、体操等项目进行体能测试的主要依据。

从强化体能的角度看,推动弱势项目补强,让一些多年徘徊不前的项目有所突破,基础体能的提升也是势在必行。但是,把体能测试结果与比赛晋级挂钩,甚至有的项目在1/4决赛阶段不比专项只比体能,也让不少体育迷直呼“看不懂比赛”

拿全国游泳冠军赛来说,如果选手抱着只游一枪的心态,或许能在预赛中创造成绩,但无法检测连续作战的能力,起不到模拟大赛的作用。对这种比赛杠杆带来的“副作用”,不可不察。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去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强化体能的初衷有积极的针对性,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更需要审慎对待。

如何保证体能测试的项目选择、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如何让运动员、教练员对体能的认识真正贯穿在训练的日常环节中,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给出权威解答,回应公众关切。

与此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何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公平公正,也需要强化组织管理。改革之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挑战,面对改革中新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研判,科学应对,实事求是,方能行稳致远。

(4)去杠杆争议扩展阅读

游泳协会主席称此举是为了弥补中国运动员的短板:

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出多条《通知》,称“实现东京奥运会兴奋剂‘零出现’是体育系统当前面临的首要政治任务”,遂狠抓体能训练。

《通知》要求各项竞技项目都要将体能测试达标作为选拔运动员的前提条件,不达标者将不得参加东京奥运会,包括象棋、剑击等竞技项目选手也需参加包括引体向上、2000米/3000米跑等体能测试项目。

面对体能测试的争议,9月28日,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接受采访时力挺体能测试,她回应称,此举的目的是弥补中国运动员的短板,以提高他们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⑸ 索罗斯在97亚洲金融风暴中搞垮泰国经济具体操作的原理是什么

索罗斯向美国借入大量泰铢,之后和其他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汇市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大幅贬值,他就可以以很低的汇率买入泰铢,再还给美国,从中赚钱。

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

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

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

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

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

(5)去杠杆争议扩展阅读

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

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

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

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

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

⑹ 为什么说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叫什么索罗斯基金的啊

乔治·索罗斯是华尔街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索罗斯家族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位于纽约最繁华的中央公园附近,这家成立于1973年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量子基金"(Quantum Endowment Fund),这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对冲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说具体点,就是从事市场投机。上世纪90年代是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最"红火"的年代,该公司当时的资产已超过200亿美元,而索罗斯本人也因为在此期间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多次成功投机获得了"国际金融炒家"的称号。他的成功战例有很多,例如1991年,索罗斯断定柏林墙拆除后的德国马克一定大幅升值,遂进行德国马克投机,结果大获全胜;1992年,他再次利用英国退出欧洲一揽子货币后英镑走软之际进行投机,结果又进帐10亿美元……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很多亚洲国家的股市产生了大量的泡沫, 国家的债务结构严重失衡, 为很多国际投机基金所乘....

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财政部长塔隆宣布放弃执行了13年的固定汇率制, 一夜间,泰铢贬值20%;
7月11日, 菲律宾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菲律宾比索暴贬;
7月14日, 印尼政府面对不足200亿美圆外汇和1000亿美圆外债,宣布印尼盾失守;
8月8日, 马来西亚政府在国际投机基金的强大攻势下,放弃了捍卫马币吉林特的努力.
国际投机基金在击溃当时号称亚洲四小虎后,转向亚洲“四小龙”
7月中旬新加坡股市汇市跌入深渊;
8月15日, 台湾地区在拥有830亿美圆外汇储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手,使台币跌破30兑1的心理大关(为政府避免损失, 采取逃避行为);
10月20日国际投机基金登陆香港,5天激战,港圆守住. 但香港恒生指数跌破万点大关,与两个月前相比,港股总市值(4.3万亿港圆)跌去一半,损失2万亿港圆;
11月7日国际投机基金登陆韩国汉城.作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实体的韩国仅仅坚持了10天,韩圆失守,跌幅达20%, 12月2日,韩国央行外汇储备仅剩60亿美圆,而此时外债高达1100亿美圆, 其中一年到期的短期外债达800亿美圆,20天内必须归还的高达200亿美圆. 当时韩国总统金泳三悲伤地说:'韩国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12月3日, 签署IMF援助协议, 被称为'国耻日'.
以上就是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主线历程,之后亚洲金融风暴波及世界各地, 引起了全球性经济衰退.....

国际投机基金的操作手段一般都为:
1:大量购入该国货币,在汇市大量抛售,迫使政府为维持本国汇率的稳定,动用美圆储备接盘,外汇储备耗尽,政府短期外债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增大,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
2:作空。 在作空的金融交易中,尤其是期货(股指期货,外汇保证金)交易中,通过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以少量资金进行巨额交易。
3:中国之所以没被波及,是因为当时中国政府没有开放资本市场让外资进入;中国也没有大量的短期外债;且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基础。
所以国际投机基金没有可乘之机, 不过发生在香港的投机行为就是因为在港上市的大陆企业出的问题。

之所以要把97亚洲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归罪于索罗斯基金是因为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际投机基金总量竟达1000亿美元之多。前文说过“索罗斯家族的资产管理公司就位于纽约最繁华的中央公园附近,这家成立于1973年的公司的核心就是"量子基金"(Quantum Endowment Fund),这也是世界最大的一家对冲基金,主要投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说具体点,就是从事市场投机。”...由此我们能了解索罗斯在国际金融界的影响力及号召力,而索罗斯资产管理公司只动用了9000万美元,短短几月时间盈利20亿美元之多。输赢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以上资料大多摘于中体论坛。

⑺ 如何应对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治理
(一)宽松的货币政策
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二)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三)结构性调整
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四)改变预期

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
(六)恶性紧缩模型

国家综合物价指数,只发行与国民数量相当的货币,后果货币无限升值,如战国时齐刀币,王莽篡汉时发行的法币。

⑻ 物理学史关于运动的两种量度的争论是如何提出的

莱布尼茨由此得出结论;笛卡尔提出的运动的量度是同落体定律相矛盾的,所以mv不适宜充作运动的量度,mv2才是运动的真正量度。后来根据科里奥利的建议以1/2mv2代替mv2,这就是后来所说的运动物体的动能。莱布尼茨也看到了笛卡尔提出的运动的量度在某些情况下是适用的。例如在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装置中,研究平衡的情况时,mv作为量度是正确的。因此在1696年莱布尼茨指出,运动有两种量度,这是因为“动力”有两种,一种是“死力”,即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力,如吊绳的拉力,桌面的支撑力等,“死力”可用物体的质量和该物体由静止状态转入运动状态时所获得的速度的乘积来量度,所以,动量是“死力”的量度。另一种动力是“活力”,mv2就是物体的“活力”,物体正是由于自身具有这种“活力”,才成为活动的、永不静止的;而且在自然界中真正守恒的东西正是总的“活力”。和笛卡尔一样,莱布尼茨也相信宇宙中力的总量必须保持不变,不过他认为应该用mv2表示这个力。莱布尼茨也看到,在有些情况下,如非完全弹性碰撞中活力会减少,但他认为,实际上活力并没有损失,而只是被物体内部的微小粒子吸收了,微粒的活力增加了。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可惜他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莱布尼茨的发现是有重大意义的。第一,他提出的两种运动量度的矛盾,打破了把mv看作是运动的唯一的量度的传统观念,促进了关于运动的量度问题的研究;第二,他所推崇的新的物理量mv2其实际超出了对机械运动进行研究的范围。

网络百的!

⑼ 杠杆理论是谁发明的

应该是金融里面的杠杆吧,这不是什么理论,而是特指“以小博大”,版用少量的资金权就可以买卖大宗的商品或者是其他的衍生产品。被形象地称为金融杠杆。 比如期货交易,购买两手期铜(10吨)合约,一般只需要交付总价格的6%的保证金。这样,放大了盈利和亏损,就好像用很小的力气可以抬起重物一样

阅读全文

与去杠杆争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银行理财产品r2是啥意思 浏览:694
邮政银行理财诈骗 浏览:450
泰铢对美元汇率分析 浏览:939
普通人如何通过基金理财 浏览:976
兴业信托控股股东 浏览:63
扭矩杠杆标定 浏览:575
烟台银行短期投资理财 浏览:582
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面试 浏览:153
上海正大集团主席 浏览:320
理财保理公司出问题 浏览:594
四川融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245
今天国内黄金价格 浏览:136
82年竹叶青酒价格 浏览:59
嘀嘀打车c轮融资 浏览:785
杠杆平衡现象的例子 浏览:699
债权投融资者更关注 浏览:565
货币期货产品 浏览:692
大宗商品每天交易信息 浏览:572
美元跌时是否合适买外汇 浏览:632
金融服务是产品还是服务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