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营杠杆
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
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支出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的实现。同时,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动,也会对其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笔者试从企业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一、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
假设甲、乙两企业有关数据如下(表一):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产品销量 10000件 10000件
单位售价 50元 50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元 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
税前收益 100000元 100000元
由表一可知,尽管甲、乙两企业成本结构不同,但是其实现的税前收益是相同的。由此看来,似乎成本结构对企业收益没有影响,然而,若甲、乙两企业的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却大不一样。
如甲、乙两企业销量分别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其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二):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产品销量 11000件 11000件
单位售价 50元 50元
单位变动成本 30元 20元
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
税前收益 120000元 130000元
显然,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一样,而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这种效益变动幅度大于销售变动幅度的现象,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相对于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其经营杠杆功能强(如上例乙企业),经营风险也较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弱,经营风险也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用经营杠杆率表示。
经营杠杆率(DOL)=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或 =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
根据表一资料,甲乙两企业经营杠杆率分别为:
甲企业:DOL=(50-30)×10000÷100000=2(倍)
乙企业:DOL=(50-20)×10000÷100000=3(倍)
甲企业收益增长是其产品销量增长的2倍,也就是说,销量若增长10%,其收益将增长20%(10%×2);同理,乙企业的收益增长为其产品销量的3倍(即收益增长30%)。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杠杆率,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越接近于损益均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表现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的是,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若企业的销量下降时,其收益也是以销量下降的若干倍数降低的。因此,根据经营杠杆的特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控制、调节其经营活动。
由经营杠杆率的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推导得:
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1+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
从该公式计算的结果可知,企业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率总是大于1,并且经营杠杆率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比重愈大,经营杠杆愈高;反之,经营杠杆率则愈低。所以,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对固定成本支出加以合理控制,不仅能提供等额的收益,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还可将经营杠杆率公式作如下调整:
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固定成本总额)
可见,经营杠杆率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即销量上升,经营杠杆率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降低;反之,销量下降,会导致经营杠杆率上升,从而增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生产能力扩大销售,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举债是不可避免的,若企业大量举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会较大,将导致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来自于财务杠杆的高低。
所谓财务杠杆,是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净利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企业负债对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影响程度。财务杠杆的功能可以用财务杠杆率表示。
财务杠杆率=纳税付息前收益÷(纳税付息前收益—利息费用—优行先股股利)
财务杠杆率反映了企业纳税付息前收益与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的关系。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举债比例愈大,负债利息愈多,其财务杠杆率愈高。因此,财务杠杆率又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
假定甲、乙两企业有关财务资料如下(表三):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资本结构 股本100万元(5万股) 股本50万元(2万股)
负债50万元(年利率8%)
纳税付息前收益 10万元 10万元
利息(年利率8%) - 4万元
税前收益 10万元 6万元
所得税(33%) 3.3万元 1.98万元
税后利润 6.7万元 4.02万元
每股收益 1.34元 2.01元
财务杠杆率 1 1.67
注:甲、乙两企业股本均为普通股。
从表三可知,由于甲、乙两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同,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影响也不同。乙企业的财务杠杆率高于甲企业,所以,导致乙企业普通股股东的每股收益大于甲企业(即2.01元>1.34元)。从股东的角度讲,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杠杆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收益,举债是有利的。因此,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理由拒绝运用财务杠杆。另一方面,财务杠杆率越高,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越大,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越高。所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时,必须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尽量减少财务杠杆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复合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复合杠杆,是经营杠杆作用与财务杠杆作用对企业收益的综合影响。如前所述,经营杠杆是指固定成本对企业收益(EBIT)变动的影响,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对普通股每股收益(EPS)变动的影响。经营杠杆决定着企业的收益,而财务杠杆决定着企业收益如何以每股收益的形式分配给股东。从时间上看,经营杠杆的作用在前,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后。
企业复合杠杆的作用可用复合杠杆率表示,其计算方式有两种:
1、复合杠杆率(DCL)=经营杠杆率(DOL)×财务杠杆率(DFL)
2、复合杠杆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
假定将甲、乙两企业有关资料整理如下(表四):
项目 甲企业 乙企业
1.销售收入 500000元 500000元
2.减:变动成本总额 300000元 200000元
3.固定成本总额 100000元 200000元
4.纳税付息前利润 100000元 100000元
5.减:利息 - 40000元
6.税前利润 100000元 60000元
7.减:所得税(33%) 33000元 19800元
8.税后利润 67000元 40200元
9.每股收益 1.34元 2.01元
10.经营杠杆率〔(1-2)÷4〕 2 3
11.财务杠杆率(4/6) 1 1.67
12.复合杠杆率〔10×11或 2 5
(1-2)/6〕
根据表四资料,甲企业的复合杠杆率为2;乙企业的复合杠杆率为5.若甲、乙两企业价格与成本水平不变,销售收入均增加10%,则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为:
甲企业的税前净利、税后净利将增加20%(10%×2),分别为120000元和80400元;
乙企业的税前净利、税后净利将增加50%(10%×5),分别为90000元和60300元。
反之,若甲、乙两企业的销售收入均降低20%,则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为:
甲企业的税前净利将降低40%(20%×2),为60000元;税后净利也降低40%,为40200元。乙企业的税前净利将下降100%(20%×5)而为零。
企业为了向股东提供理想的收益,必须合理地匹配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寻求适当的复合杠杆,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现企业收益最优化。一般情况下,高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的配置是不明智的,因为它们会对企业收益产生剧烈影响,从而导致企业经营活动风险增大。所以,企业应将高经营杠杆率与低财务杠杆率配合,即企业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时,其资金筹集来源可主要采取增发普通股股票方式,并视情况少量举债;或将低经营杠杆率与高财务杠杆率配合,即在企业较少地扩大投资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负债筹资规模。这样,通过调整投资规模、改变筹资结构等来选择适合企业的复合杠杆,尽量减少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以供参考!
PS;你悬赏太低了,呵呵!
Ⅱ 经济学里面的杠杆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通俗点解释
杠杆,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杠杆率,资产与银行资本的比率。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加速发展,提高效率,但也存在着无法到期偿还的风险,杠杆也就是债务,杠杆率即为负债率。
应答时间:2020-12-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企业的经营杠杆可能等于1么
对的!只要公司没有固定成本,没有借款,他们的杠杆都等于1
Ⅳ 经营杠杆的定义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是指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所以,产品只有在没有固定成本的条件下,才能使贡献毛益等于经营利润,使利润变动率与产销量变动率同步增减。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样,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在管理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中就常根据计划期产销量变动率来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
Ⅳ 营业杠杆系数为1,说明什么()
营业杠杆系数为1,说明营业杠杆不起作用。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由于营业收入一定程度的变动引起营业利润产生更大程度变动的现象。
其含义是指含义: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风险,比如一个企业收入1000,变动成本500,固定成本200。
则息税前利润=1000-500-200=300,当收入上涨10%时,息税前利润=1000*(1+10%)-500-200=400,息税前利润上升(400-300)/300=33.33%
由于固定成本200的存在,收入上涨10%,则息税前利润上升33.33%,此现象即为“经营杠杆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
(5)经营杠杆1的含义扩展阅读
一般而言,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对经营杠杆利益的影响越强,经营风险也越大。
1、在因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或减少)所引起的营业利润增长(或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3、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颥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此时经营风险趋近于无穷大。
Ⅵ 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时意味着什么,除了知道利息是0外还能看出什么。那经营杠杆系数呢
杠杆系数等于1 时意味着息税前利润和税前利润为同一个数以及负债比率为0%。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如果也等于1,说明分子分母为同一数值,即利润与销量没有变化。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优先股股利/1-企业所得税。
1、某公司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这表明该公司当期利息与优先股股息为零。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也叫财务杠杆程度,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DFL=(△EPS/EPS)/(△EBIT/EBIT),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PS为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
2、营业杠杆系数为1,说明营业杠杆不起作用。经营杠杆系数是指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由于营业收入一定程度的变动引起营业利润产生更大程度变动的现象。其含义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风险,比如一个企业收入1000,变动成本500,固定成本200。则息税前利润=1000-500-200=300,当收入上涨10%时,息税前利润=1000*(1+10%)-500-200=400,息税前利润上升(400-300)/300=33.33%。由于固定成本200的存在,收入上涨10%,则息税前利润上升33.33%,此现象即为“经营杠杆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
拓展资料:
1、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2、财务杠杆效应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的损失,这就构成财务风险。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效应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财务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最终达到提高投资人利益的目标。
Ⅶ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大于1,等于1和小于1分别意味着什么呢求大神指导!!!
第一、经营杠杆:
1、如果大于1,说明固定成本较高,风险也就愈大
2、如果等于1,说明无固定成本,风险也就小
3、不会小于1的
第一、财务杠杆:
1、如果大于1,说明固定财务费用较高,风险也就愈大
2、如果等于1,说明无固定财务费用,风险也就小
3、不会小于1的
Ⅷ 经营杠杆的相关概念
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就存在杠杆效应。联合杠杆是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反映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对企业的共同影响。一般企业总是存在固定成本的,故经营杠杆分析是研究联合杠杆的前提。要运用好联合杠杆就必须分析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当经营杠杆的风险增加,财务杠杆的风险也必然增加;当财务杠杆的风险增加,经营杠杆的风险必然受到影响。两个杠杆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的,存在互逆关系,故筹资和投资时,应相互配合使用,综合考虑它们对企业承担风险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