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流动特点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资本流动中数量巨大、形式复杂的一种,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短期国际资本投机冲击对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影响
1.从汇率变动看,短期国际资本投机冲击引起汇率的大幅波动和贬值,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影响。国际直接投资需要支付款项和转移资本,即需要外汇。虽然原则上投资的双方可自由商定在他们的投资中使用何种货币,但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债务必须通过本国货币的转移来清偿。因此,汇率是联系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成为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汇率的变化会引起各国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价值的波动,这种波动一方面导致企业在国内外融资成本的变化以及国际直接投资比较利益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会引起企业财富储量的短期变化,使国际直接投资能力发生变化。汇率的多变性是现行国际浮动汇率制的主要特征。汇率的变化对于国际直接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可预测与不可控制的因素。汇率的不确定性给国际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本币贬值幅度越大,所导致的不利后果越严重,因此,人们通常把由汇率泡沫破灭所引发的汇率的大幅度下跌称为货币危机。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货币危机往往是重大金融危机的核心环节。1992年的欧洲汇率危机是一次典型的货币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货币危机为主,亚洲金融危机则以泰国的货币危机为开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危机也因货币贬值而深化。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货币危机容易引发大规模金融危机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因经济稳定性差(巨额财政赤字、高通胀率和经济增长波动大)而较难保持货币价值稳定。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软”货币与发达国家“硬”货币间汇率经常波动。但是,这些国家与地区却不能放任本币与全球性“硬”货币间汇率的经常波动。因为,稳定的汇率是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保障。为此,往往由政府出面来实现汇率的稳定,实质上,就是政府向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一种公共设施,把汇率风险集中起来由政府承担,以保障国际经济往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于汇率控制较严,多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名义汇率因此长期保持稳定,但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通胀率通常高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也有较多的泡沫,汇率中含有较多的泡沫成分,即本币汇率经常被高估。一旦政府放弃维护汇率稳定的承诺而让本币贬值或转向浮动汇率制,本来由政府承担的汇率风险突然“下放”给微观经济主体,至少会在短期内造成经济混乱,使那些相信政府会维持稳定汇率的承诺因而较多地暴露于汇率风险之中的微观经济主体遭到最惨重的实质性损失。
2.从社会稳定层面看,短期国际资本的投机冲击引起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恶化了投资环境,打击了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资金外流。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货币普遍贬值了10%-40%,居民财富大幅缩水,许多人一生的积蓄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自然造成了社会剧烈地动荡,各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危机。动荡不安的政局,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据估计,自金融危机爆发至1998年5月,约有1150亿美元从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流出,而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前,每年大约有1000亿美元流入亚洲地区。资金外流造成的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亚洲国家经济的恢复。 短期国际资本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影响
从短期来看,国际游资投机冲击造成的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进入9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将借助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外国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1995年为32.3%,1996年达到37.7%,1997年为37.2%。但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增长缓慢,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从1997年之后有所下降。1998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179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减少为25.8%,这是13年来出现的首次下降,主要是由于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减少(1998年为850亿美元,1997年为960亿美元);1999年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208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进一步降低到24%。而发达国家吸收了绝大部分新增跨国投资。1996年起发达国家历年吸收外商投资占当年跨国投资的比重分别为60%、59%和74%。1998年增加的1920亿美元中,几乎全部为发达国家所吸纳;1999年发达国家吸收外资总额达6365亿美元,占全球的3/4,当年新增加的2050亿美元,发达国家吸纳了76%。这种情况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下降状况并非没有尽头,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的东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重视直接投资的作用,经历过调整的东亚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仍将可期,从而为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机会仍将是巨大的。 短期国际资本投机冲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变化的一大重要特征。它一般以相互间实现自由贸易为起点,逐步向经济一体化方向发展。它要求其成员在关税、资本和人员流动,乃至在一些国内外政策方面对国家主权作出一定的让渡和分享,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50年代、60年代先后出现在欧洲、拉美和非洲发展中国家,冷战结束后,发展成了世界各国的首要问题,经济合作的气氛大为加强,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重新活跃起来,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出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合作趋势也在加强。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并且其中绝大部分是由发展中国家组织的。这些区域性经济集团充分表明,世界市场在经过经济跨越国界的激烈竞争时代以后,正在进入区域经济圈时代。位于同一地区的国家,因地理位置接近,交往方便,往往在历史上就有较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他们与其他相距遥远的国家,经济联系就相对较少。由于国家较少,交往便利,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彼此差异较少,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易于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种一体化组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地区国家之间也需要通过联合发挥地缘优势,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由于历史原因,东亚的经济金融合作远远落后于欧洲和北美。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并没有实质性的金融合作。最早认为东亚国家应当联合起来,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他提议建立东亚经济决策委员会(EAEC)。当时,美国政府公开反对他的这个提议。在美国的反对下,EAEC终于流产。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IMF的救援条件十分苛刻且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日本提出要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来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亚洲出现危机时,由亚洲货币基金组织首先进行救援。他们提议,基金组织拥有1000亿美元,其中日本出资500亿美元,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韩国、新加坡共出资500亿美元。但是,这个提议同样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对,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与IMF的工作重复,造成一些国家的道德风险,亚洲国家应集中精力进行金融改革而不要分散精力。但实质的原因是IMF和美国怕分散自己政策的影响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转折点,亚洲国家开始感到单纯依靠国际经济组织或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抗御经济、金融危机是不够的,应当挖掘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以达到联合自强的目的。东亚各国为此而采取的行动首先是在1999年11月成立了东盟10 3机制。接着于2000年5月,在亚行年会之后召开了第一次同行意见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加强东亚的金融合作。为了促进持续的增长,与会者一致同意加强政策对话和区域合作,包括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建立自助和支持机制、促进国际金融改革。2000年5月,东盟10 3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达成了清迈协议。涉及金融合作的协议有:(1)充分利用东盟10 3的组织框架,加强有关资本流动的数据及信息的交换。(2)扩大东盟的货币互换协议,同时在东盟与其他三国(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构筑双边货币互换交易网和债券交易网。(3)研究如何将东盟10 3各国超过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用于相互之间的金融合作,以稳定亚洲区域内的货币市场。此后2001年5月,又在夏威夷举行了东盟10 3财长会议。宣告建立东盟10 3的早期预警系统,以求及早发现新兴工业化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和公司企业的弱点,防范潜在的金融危机。2001年11月我国在第五届东盟10 3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十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这个倡议获得东盟十国的一致同意,并将很快进入磋商和正式谈判的阶段。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标之一是促进东亚地区的金融稳定。在中方提出的五条原则中,第三条强调的就是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合作,落实清迈倡议。清迈协议表现出东亚国家携起手来共同抗御金融危机的决心,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此基础上,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互换协定。中国也同泰国缔结了协定。2002年3月29日,中国又同日本缔结了在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它以日元和人民币为提供货币的对象。人们认为日元与人民币的互换虽然同在发生货币危机时用美元同本币交换的机制不同,但是外汇储备额居世界第一位的日本同外汇储备居第二位的中国之间构筑了外汇通融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巨大进步。它在IMF之外构筑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另一条防波堤,在东亚第一线的各个国家依靠自己的内部资源,互助互利,在发生危机时可以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可以避免在发生危机时各自为政,甚至实行竞相贬值的汇率政策。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又以新的势头得到有力的推动。促成这种变化的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在亚洲经济复苏以后,对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高度警惕;二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中国同东亚各国、各区域经济依存性的加强。随着亚太经济形势的上述变化,亚洲国家已经越来越感到加速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目标是:防止亚洲再次遭受国际游资投机冲击而陷入金融危机。
2. 浮动汇率制度的影响
防止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当局没有义务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当本币汇率下跌时,不必动用外汇储备去购进被抛售的本币,这样可以避免这个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
节省国际储备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随着外汇供求的涨落而自动达到平衡,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支配,减少干预行动,国家需要的外汇储备的需求量自然可以减少。这就有助于节省国际储备,使更多的外汇能用于本国的经济建设。
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根据市场供求,汇率不断调整,可以使
一国的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均衡,从而免除长期不平衡的严重后果。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本国通货就会开始贬值,这种情况对出口有回将同时分布在盈余国和赤字国身上。
维持经济政策的独立性
浮动汇率制度使各国可以独立地实行自己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上下限,必须尽力保持其外部的平衡。如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往往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减少进口和国内开支,使生产下降,失业增加。这样国内经济有时还要服从于国外的平衡。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过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节,在一国发生暂时性或周期性失衡时,一定时期内的汇率波动不会立即影响国内的货币流通,一国政府不必急于使用破坏国内经济平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
减轻通货膨胀的影响
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减少到最小限度。贸易上有密切联系的国家间容易通过固定汇率传播经济周期或通货膨胀。1971年至1972年发生的国际性的通货膨胀,就是同固定汇率制密切相关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若一国国内物价普遍上升,通货膨胀严重,则会造成该国货币对外货币汇率下浮,该国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涨便会被汇率下浮抵消,出口商品折成外币的价格因而变化不大,从而贸易伙伴国就少受国外物价上涨压力。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各国不得不经受相同的通货膨胀。
缓解国际游资的冲击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要维持货币的固定比价,会使汇率与货币币值严重背离,各种国际游资竟相追逐可以用来保值或用来谋求汇率变动利润的硬货币,这会导致国际游资的大规模单方面转移。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因国际收支、币值的变动等频繁调整,不会使币值与汇率严重背离,某些硬通货受到巨大冲击的可能性减少。在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外流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这种贬值又会使该国的生产者更容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独立性。5.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减少到最小限度。 助长投机,加剧动荡
在这种制度下,汇率变动频繁且幅度大,为低买高抛的外汇投机提供了可乘之机。不仅一般投机者参与投机活动,连银行和企业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1974年 6月,德国最大的私人银行之一赫斯塔特银行因外汇投机损失2亿美元而倒闭,其他如美国佛兰克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也都曾因外汇投机而导致信用危机。这种为牟取投机暴利而进行的巨额的、频繁的投机活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汇率波动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使人们普遍产生不安全感。外贸成本和对外投资损益的不确定性加大,风险加大,使人们不愿意缔结长期贸易契约和进行长期国际投资,使国际商品流通和资金借贷受到严重影响。
货币战加剧
实行汇率下浮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扩张国内经济,增加生产和就业。浮动汇率可能导致竞争性贬值,各国都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它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这就是以邻为壑的政策。而实行汇率上浮政策,则主要是为了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减少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例如,从 1980年第四季度起,美元汇率上浮,到1983年 9月,美元对10大工业国的币值平均上升了46%。实行高汇率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急剧下降,1979年~1980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2%~13%,1983年则降为3.9%。据估算,1981年~1983年美元汇率上浮使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45%。当然,高汇率也不利于美国的出口,其间美国同西欧各国贸易逆差扩大,这又迫使美国加强贸易保护措施。使其与西欧和日本的矛盾和摩擦加剧。
具有通货膨胀倾向
浮动汇率有其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可使一国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不必担心国际收支问题。因为其汇率的下浮可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国际协调困难
浮动汇率制度助长各国在汇率上的利已主义或各自为政,削弱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剧国际经济关系的矛盾。
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的控制削弱了,以致国际储备的增长超过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增长所需的程度。所以总的来讲浮动汇率制度是提高了世界物价水平。
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外汇汇率上升时,使广在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上涨,而这些产品又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所必需,故进口成本上升。外汇汇率下跌时,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而初级产品需求弹性小,不会在价格下跌时使外贸收入增加,贸易收支得不到改善。浮动汇率还加剧了外债管理的难度,增大了风险。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在特定条件下均能发挥好的作用,条件改变后其缺点可能又很明显或突出。当今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是防止浮动“过度”。从长期讲,以货币购买力平价作为浮动汇率的平均线,浮动幅度偏离均衡线就是“过度”。从短期看,要从货币资产的行市中去找均衡线,因为金融市场的行市变化快,对汇率的反应十分灵敏。
3. 外汇汇率有哪些形式 主要有什么特点
主要形式及特点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过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⑴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外汇汇率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该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金本位下汇率制度的特点:
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的汇率制度安排,是钉住型的汇率制度。
a. 黄金成为两国汇率决定的实在的物质基础。
b. 汇率仅在铸币平价的上下各6‰左右波动,幅度很小。
c. 汇率的稳定是自动而非依赖人为的措施来维持。
⑵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
a. 实行“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b. 在“双挂钩”的基础上,《国际货币基金协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汇率平价+-1%的范 围内波动,各国必须同IMF合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汇率的波动不超过该界限。
由于这种汇率制度实行“双挂钩”,波幅很小,且可适当调整,因此该制度也称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adjustable peg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特点:
a. 汇率的决定基础是黄金平价,但货币的发行与黄金无关。
b. 波动幅度小,但仍超过了黄金输送点所规定的上下限。
c. 汇率不具备自动稳定机制,汇率的波动与波幅需要人为的政策来维持。
d. 央行通过间接手段而非直接管制方式来稳定汇率。
e. 只要有必要,汇率平价和汇率波动的界限可以改变,但变动幅度有限。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作用: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从总体上看,在注重协调、监督各国的对外经济,特别是汇率政策以及国际收支的调节,避免出现类似30年代的贬值“竞赛”,对战后各国经济增长与稳定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制度的缺陷:
a. 汇率变动因缺乏弹性,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力度相当有限。
b. 引起破坏性投机。
c. 美国不堪重负,“双挂钩”基础受到冲击。
⑶浮动汇率制度
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a.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b.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该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该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c.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d.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4.汇率制度的创新应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1
香港历史上曾实行了多种货币本位和汇率制度。1842至1935年为银本位制;1935至1972年为英镑汇兑本位制;1972年7月至1974年11月实行港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1美元兑5.65港元);1974年11月1983年10月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1983年10月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至今。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最重要的机理。
准确来说,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联系汇率制的实施,有着深层的政治及经济原因。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2
1982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正式开始谈判。由于最初谈判进展缓慢,导致谣言四起,人心浮动,房地产市场崩溃,港元不断贬值。其间,香港各阶层人士多次呼吁港府出面挽救港元,但港英当局以种种理由进行推诿。1983年9月24日,港元在外汇市场上暴跌,对美元汇价逼近1:10,港汇指数也锐挫至57.2的历史最低水平。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港英当局不得不放弃其完全不干预货币市场的原则,转而接受经济学家格林伍德的建议——建立一个钉住美元的浮动汇率制。
简言之,汇率水平就像其他任何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一个国家感觉自己的货币汇率太高了,那么只要多印一点自己的货币,投放到市场上,供应量增加,其价格也就是汇率自然会下来,所以要让自己的货币贬值,政府是较容易做到的,但要让自己的货币升值,就不是完全靠主观意愿能做到的,因为政府需要用外汇来支持自己的汇率,但它自己不能印外币,所以它对该国货币的支持能力是由它所持有的外汇储备量决定的。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印尼、韩国等最终不得不让自己的货币大幅贬值,便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联系汇率制度就是以一系列制度来保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去支持事先固定的汇率,并且在制度上保证供需关系最终会自动调整到固定的汇率水平,达到平衡。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一点,就是在发行该国或该地区货币时,其数量不能超过自己的外汇储备,比如说香港政府最终把把港元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7.8港元左右,即每发行7.8港元,至少要相应地有1美元的储备,这样,它就能确保不至于在有人大量抛出港币时,没有足够的美元以固定的汇率买入,由于金融体系的放大作用,尽管香港政府可能只发行了一定数量的港币,但市场上实际的资金量,再加上银行存款金额,要大大超过这一数字,所以,香港特区的美金储备量要超过港币的实际投放量。
而在日常运作中,一旦对美元需求增大,港币要贬值时,香港政府便会用它的美元储备买入港元,以维持固定汇率,这时候,随着买入港元的活动越来越深入,市面上港币越来越少,获取港币的成本越来越高,也就是港币的利率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利率的大幅上升,也会最终使投资者感觉与其换成美元取得低利息,还不如以港币赚取高利息,这也会使抛港币、买美元的人减少,最终使其汇率稳定在固定汇率上,而无须政府继续入市干预。相反,当港币需求增大,产生升值压力时,政府会抛出港币买入美元,从而促使对港币的需求减少,对美元的需求增大。
联系汇率制度的实施,迅速地稳定了香港货币。十多年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多次的挑战。其间,经历了1987年的全球性股灾、1990年的海湾战争、1991年国际商业银行倒闭、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风暴、1995年墨西哥货币危机以及1997年下半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但香港货币都能一一化解风险,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港币信誉卓著,坚挺稳定。与此同时,香港经济运行良好,其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所有这些,联系汇率制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对香港而言,由于其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对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外资和外贸在经济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本地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用港元钉住美元,稳定汇率,减少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及经济合同的缔结及国际资本的集系,从而给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机会。这些也可以说是导致联系汇率制度得以产生并持续下来的内在根源。
由此可见,联系汇率制度可以调节市场,使汇率稳定在一个固定水平上,但同时也要看到,联系汇率制度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由于政府特别关注外汇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它的货币数量不完全受到市场对其货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港元受到投机资金的冲击,在联系汇率制度的作用下,港币利率高涨,并影响到地产、金融等行业,但香港政府却一时难以像别的国家或地区一样,通过调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因为它的利率水平是由外汇市场决定的,所以联系汇率制度是相当严格、弹性很小的一种体制,并非对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适合。
因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缺点。
①它使得香港的利率和货币供应受制于美国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严重地削弱了这两个经济杠杆的调节能力。
②联系汇率制度还被认为是造成香港高通货膨胀和实际上的负利率并存的主要原因。
③由于实行了联系汇率,也无法通过汇率的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等等。
但是,尽管存在着种种缺陷,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着深刻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历史也肯定了其稳定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同时,经过十多年的风雨和考验,这一制度本身也日趋完善。
4. 人民币汇率创3年半新高,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如何
人民币汇率创三年半新高,未来的走势肯定是很好的,会一直稳定的上升。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在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人民币肯定也会升值。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波荡,但是并不会影响人民币上升的趋势。中国的出口行业是很景气的,外资流入速度比较快,货币政策也很稳定,这些都在支撑人民币,让人民币的汇率越来越好。
总结
如果你是一个理财投资者,就可以去投资一下人民币,说不定也能出现暴富的情况。在投资的时候,小编也希望投资者能够保持自己的理智,不要盲目投资。
5. 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方面,在欧元区国家对区外国家的商品与服务进出口贸易中,欧元的使用量大幅上升,大约50%的欧元区对外贸易使用欧元结算。在欧元现金使用方面,欧元在欧盟的一些邻近国家已经顺利地取代了原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有资料显示,欧元区外的欧元现金流通量大约在200亿~250亿欧元之间,占欧元总流通量的8%。此外,在欧元现金转换过程中,欧盟邻近国家的欧元存款从380亿欧元增加到520亿欧元。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元仍将是外汇市场、石油和飞机等交易的主要国际结算货币,但一些石油生产国也开始尝试改用欧元进行石油交易,如伊拉克已改用欧元,伊朗由于近半数进口产品来自欧元区国家,也希望用石油来换欧元。
6.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是什么意思
所谓增加汇率弹性原本的意思是增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弹性和波动幅度.当前不宜单纯依据美元来衡量人民币汇率
因为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主要经贸伙伴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今年1至5月前五位贸易伙伴(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进出口已分别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6.3%、12.9%、10.1%、9.4%和7.5%。同时,资本往来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区域特征。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如果盯住单一货币变化,不适应贸易投资货币多元化的需要,也不能反映汇率的实际水平。多种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及其变化更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汇率水平。因此,需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有利于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汇价水平。对企业和居民来说,在当前贸易和资本往来多元化的格局下,不宜单纯依据美元来衡量人民币汇率,而应从双边汇率转向多边汇率,更多关注篮子汇率变化,以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来看待人民币汇率水平。
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国长远和根本的核心利益。一是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浮动汇率可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二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有利于维护战略机遇期。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继续推进汇改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进一步推进汇改也有利于增加就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就业。汇率浮动促使出口从简单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拉长了生产链条,细化了分工,增加了就业岗位。特别是汇率有利于优化资源在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间的配置,当前有助于就业向服务业的转移。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仍然偏低,加快服务业发展将吸纳更多就业。总的来看,进一步推进汇改对出口和就业的影响利大于弊。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发挥好汇改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上内容部分来之互联网
7. 外资入股10000美元,假如换算比率是1美元=7人民币,双方约定合同入股60000元,会计分录怎么做
入股应该按照收到“投资当天银行的即期汇率”入账,所以应该是
借:银行存款 70000
贷:实收资本 70000
8. 国际货币体系从货币本位及汇率制度两个角度分别是怎样分类的
您好!按照本位机制划分,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发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美元本位制的牙买加体系等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1、自发国际货币体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从国际金本位制的自发国际货币体系开始的,大约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结束,它并不是国际协议的结果,而是交易制度、交易习惯和国内法缓慢发展起来的结果,反映的是英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支配地位。(1)自发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历史和经济背景。一是英国世界第一强国地位的形成。17世纪发生的欧洲大陆战争引发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同时引发大量难民逃往海峡对面的英国。英国人抓住机会利用这些劳动力和他们带来的技术,打下了扎实的工业基础,发展了军事力量,赢得了其后100多年的征战欧亚美的国际战争,最终于18世纪后期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上无可比拟的世界强国,并且通过工业革命,于19世纪中叶成为全球第一个经济霸权国家。二是由于认识到黄金比白银更适于远距离、大规模的国际贸易,英国率先通过法令规定英镑的黄金含量,正是采用金本位制度。以伦敦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支付网络覆盖全球,英镑凭借英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的霸权地位成为国际间最主要的结算手段,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三是当时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强国先后实行了金本位制。由于当时银价暴跌引发大量的套利行为,造成银本位、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的混乱,影响了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和国际信贷的发展,德国、美国、法国、荷兰、俄国、日本等国或是出于自愿或是迫于形势先后确立金本位机制,以法令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在这种背景下,各国的金本位制在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基础上逐步国际化,通过各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确定了货币关系,自发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2)自发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第一,本位机制。很明显,第一个成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金本位制。基本规则是:黄金是国际货币,各国货币规定含金量并作为兑换基础;国内货币供应量受黄金储备制约;黄金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进出口。第二,汇率安排机制。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安排机制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自发安排,市场自动调节,汇率波动以法定平价为基础,按照供求关系上下波动,但是波动限度受黄金输送点限制。第三,储备机制。黄金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运行中英镑事实上发挥了同等作用,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贸易结算工具,进而成为各国中央银行国际货币储备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第四,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国际收支按照物价铸币流动机制自动调节,逆差国货币供应下降,物价水平下降,提高了本国商品国际竞争力,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直至国际收支达到均衡;反之亦然。(3)金本位制的内在矛盾及其瓦解。金本位制的内在矛盾主要有三点:一是黄金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生产和供应具有不稳定性,一方面使得其价格动荡动摇其作为稳健货币制度的基础,另一方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二是对外平衡与国内经济稳定的矛盾,一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必须付出通货膨胀或经济紧缩的代价,影响国内的经济福利。三是金本位制的运行缺乏国际监督和保障机制,仅仅依靠各国自发承认国内经济服从对外平衡的运行规则。这些局限性注定了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根本矛盾爆发后金本位制的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种矛盾的总爆发,从而进一步严重破坏了金本位制的根基。1931和1933年英国、美国先后被迫废除金本位制,最终宣告这一货币体系的结束。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在美英的推动下,同盟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建立起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直至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停止兑换黄金而解体。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国际协定安排,反映的是美国的政治经济霸权。(1)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背景。一是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极度混乱和动荡,国际间的贸易、货币金融以及国际经济合作发生了困难。战后各国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稳定的、有效运行的国际货币秩序,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二是美国凭借综合政治经济实力取得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权。两次世界大战使得远离战争中心的美国获得发展契机,成为战争军需和战后恢复的唯一的商品、资金供应国,得以迅速崛起;与之相反,英国经济在战争中遭到极大破坏而迅速衰落。实力对比的悬殊使得英国虽不情愿但不得不把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创立权交给美国。这才有了“怀特方案”战胜“凯恩斯计划”并成为《国际或基金协定》的基础。(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第一,本位机制。规定美元黄金官价(1美元等于0.888671克黄金),参加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按照官价将持有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参加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以美元的含金量为平价确定兑换率或者直接规定比价。第二,汇率安排机制。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安排机制”,各参加国货币按比价直接盯住美元,评价汇率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汇率波动上下限各为1%,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持波动界限;参加国汇率变动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一安排和监督,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可要求变更汇率,幅度在10%内的自行调整,幅度超过10%的需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第三,货币储备机制。以黄金为基础的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国保证提供用于国际储备和国际支付的美元,保证各国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特别提款权补充黄金、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储备。第四,国际支付调节机制。参加国发生暂时性支付危机时可按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以贷款方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以平衡其国际收支;每年借款不得超过其份额的25%,累计借款不得超过125%。(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其解体。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主要有:一是美元对外负债增长快于美国黄金储备增长,造成美元兑换黄金的金本规则无法执行。随着世界经济增长,美国要保证参加国不断增加的对美元储备的需求,但是要面临黄金因为生产因素供应不足的困境,使得美国陷入两难困境。二是固定汇率刚性和参加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不对称性。为了维持汇率波动幅度,参加国无论顺差还是逆差都必须积累一定量的美元储备,特别是逆差国要牺牲其国内经济目标,然而美国却例外,它还可以通过输出美元弥补逆差,这种不对称性造成了各国利益矛盾。这些缺陷伴随着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暴露出来,美元危机频频爆发,货币体系运行的前提和规则遭到破坏,在采取各种挽救措施无效后,最终于1971年停止了运行。3、牙买加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主要西方国家货币开始自由浮动。1973年,第一石油危机爆发,西方经济陷入混乱,浮动汇率却在衰退和混乱中表现良好。1975年西方六国在首次首脑会议上纷纷表示接受现实,放弃重建固定汇率的尝试,形成决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承认浮动汇率。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牙买加协定》,承认了既成事实,正式开始了牙买加体系时代。(1)牙买加体系形成的背景。当时虽然日本、联邦德国、法国等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美国经济相对衰落,但是美国仍然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在工业生产等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同时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政治大国、最先进的军事大国,综合实力居世界首位。以雄厚实力为基础的美元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仍然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主体、国际信贷和计价结算标准、国际清算支付手段,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取代它的地位(2)牙买加体系的运行机制。第一,本位机制。牙买加体系的本位机制是国际美元制,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是平价基础;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中心货币,同时国际货币多样化;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直接将货币钉住美元;各国不再就黄金问题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履行义务。第二,汇率安排机制。各国根据情况自由作出汇率安排,汇率体系容纳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某一货币等混合安排。第三,国际储备机制。美元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后来的欧元)、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作为补充,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参加国可以通过基金组织贷款、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间政策协调、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调解国际收支平衡。(3)牙买加体系的局限性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趋势。其局限性在于:第一,本位机制受美国经济和美元信用影响,基础不稳定、牢固。美国经济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实力相对削弱,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美元币值发生变动,导致了各国特别是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现实利益矛盾,不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第二,汇率体系不稳定,多种汇率制度并存加剧了汇率体系运行的复杂性,汇率波动和汇率战不断爆发,助长了国际金融投机活动,金融危机风险大增,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影响。第三,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在多样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健全的一面,比如汇率调节机制受出口商品弹性限制、利率机制的副作用、商业银行的逐利性竞争导致贷款约束放松并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外债积累甚至危及。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必将呼唤一个新的体系诞生,无论这个新体系有没有理想模式,未来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肯定是当时世界政治经实力和权力利益较量的结果。4、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小结。纵观国际货币体系100多年来的演变历史,实质上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的变化过程。国际货币形态更替反映了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汇率制度变化两次从固定走向浮动甚至无序,既反映出世界各国对于稳定货币秩序的渴求,也反映出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利益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这样的矛盾还将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演变中持续下去。5.关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前景,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BarryEichengreen认为,美国的双赤字不可持续,美元地位将下降,现行货币体系将逐步朝着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方向演进。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将使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下降,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和欧元很可能分享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20年后,人民币说不定也会是主要国际货币之一。蒙代尔认为,从长期看,国际货币体系内国家有可能整合成若干货币区(如分别以美元、欧元和日元为核心的货币区),之后,只要有两个货币区的汇率保持稳定,就能“诱使”第三个货币区的货币加入这一“汇率稳定机制”,从而实现全球汇率的稳定。可以看出,Eichengreen认为货币体系会朝着多元化货币体系演进,蒙代尔认为货币体系会朝着区域化货币体系演进。这两种观点代表着国际货币体系两种不同的演进方向。一方面,从货币体系发展历史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散以后,美元作为惟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元占主导、欧元、日元、英镑并存的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胡锦涛在G20领导人峰会上也倡导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人民币也有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区域货币一体化的进程加快。1999年成立的欧元区是区域货币合作的典范,东亚、海湾、北美等货币合作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综上所述,从中期和长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朝着区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是由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史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但从短期来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近景取决于全球经济失衡能否得到平稳的调节。全球经济失衡表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经常账户巨额逆差,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经常账户巨额顺差。产生这一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制。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必须通过经常账户逆差向外输出美元,提供国际流动性。美国逆差,就会相应的导致其他国家的顺差。拿中国来说,中国经常账户巨额顺差,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为了保值和增值,中国只能将这些外汇储备投资美国的国债和财政部债券。巨大的资金供给又导致了美国国债利率和联邦基准利率长期处于低利率水平。美国国内的低利率水平会促使美国国内资本流向经济增长速度快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这些资本同这些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等因素相结合的结果就是继续生产大量的国际产出和供给,从而产生更大的美国经常账户逆差。所以,要调节全球经济外部失衡首先需要美国抑制资本流出和增加出口。抑制资本流出需要提高利率,增加出口需要取消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只有当美国高利率能提高美国国内的储蓄率又不抑制国内的产出时,世界经济的失衡才能调整过来。而这一过程只能依靠消费的下降而投资不能下降。如果消费和投资同时下降,则会在长期内会导致美国产出能力和产出水平的下降,会对美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构成较大的冲击。那么怎么实现高利率条件下的消费下降和投资增加呢?关键是引导美国投资转向外部需求弹性较小的生产部门(高科技部门)。要使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还需要美国取消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当这一限制取消后,由于发展中国家对科技技术的引进、高科技产品的购买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这样高科技部门的投资回报率会比较高,进而会吸引美国国内的资本流入这些部门。这这样,以大规模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外需增长,势必会纠正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从而改善全球经济失衡。对于像中国这样有大量经常账户盈余的国家,则需要努力提高其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以弥补外需下降造成的需求缺口。而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国内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所以,一方面,这些国家要努力培育金融市场,加强银行业发展,培养金融人才,提高国内金融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争取发达工业化国家和国际组织(如IMF)提供切实基于国际合作的援助和指导,诸如在控制国际投机资本、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帮助。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全球经济失衡的调节取决于逆差国和顺差国的通力合作。调节经济失衡是稳定现行货币体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改革货币体系的基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9. 对于金融危机我们该如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金融危机在每个国家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在我国出现了泡沫经济、通货膨胀、股市暴跌不稳等等。但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出现也会把每个国家中的一些经济隐患显露出来,中国首要做的就是扩大内需。
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中国的出口额占GDP40%,也就是中国的经济受出口影响很大,这次金融危机是世界性的,而且中国的汇率还明显上升,这样海外的需求减少了,部分出口企业受此影响分分倒闭,中国的货卖不出去GDP也就会随之下降,所以扩大内需让本国人民来买这些企业的产品,救活这些企业减少失业。
国内我们应该扩大内需扩大、满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外我们应该公平贸易往来,稳定汇率,通过国际经济合作集团化、多样化、法制化使国与国之间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平等互利!
10. 国际合作的利弊及未来发展形势
国际合作实际上有利有弊的,如果搞得好,可能利大于弊,搞得不好,像国际空间站互相牵扯非常多,但是大的项目与国际合作有关,小的项目,刚开始独立自主更好一点。刚开始起步,工程目标比技术目标更重要,首先得进入轨道,能够工作,否则你的仪器根本无法运转。我们到了二期工程以后,有效载荷需要赶上去,现在的基础太差,如果短期赶上去,是很难,以大学为主开展国际合作是很好的方式。关键是探讨具体合作方式,说到底目前除了人就是资金的问题。在国际合作上,应该进行多方面的探讨。研究院可以去谈,大学可以去谈,国家航天局也可以去谈,不同层面的都可以谈和,我们作为情报资料部门提供一些好的资料,登一些专家好的建议。
谈到国际空间的合作问题,伽利略项目暂停了,投资、技术、利益各方面牵扯较多。涉及到利益不好办,想让自己独立搞,扯皮比较少。像美国国际新构想就吸取国际空间站的教训,不需要所有的盟国都参加,但是以我为主,你不参加我也会搞,上宇航员也是我先上,德国也想上,国际合作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
国际合作最重要的是自己有特点,不是说我们嫦娥一号不好,只是特点不够鲜明。SMART-1很鲜明,一个是离子发动机,然后撞击月球,印度也学它,也要搞一个撞击器。我们在前期论证时,下一步的时候一定要特点更鲜明。我们说的四大目标,很多专家质疑,这四大目标,其中三个是独特的,有的认为独特性不够,应该做更先期一点的。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的能力。并可能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但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给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带采压力。同时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逐步探索人民币汇率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下人民币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作用,加强金融监管,严防国际炒作.采取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签订区域性多边货币互换协议等措施可以在减少外汇储备前提下保持国内金融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