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联系汇率制的介绍
(Currency board,简称:联汇,又译作:货币发行局制度、钞票局、货币局制度、货币发行板、货币发行局机制、货币局安排、)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即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如果所联系的货币是美元,也可称作“美元化制度(dollarization)”。
Ⅱ 联系汇率具体意义是什么
联系汇率制(英语:Linked exchange rate)是固定汇率制的一种,即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如果所联系的货币是美元,也可称作“美元化制度(dollarization)”。
特点:对本币汇率稳定的更强承诺和更小的逆转可能
优点:稳定了币值,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
缺陷:联系汇率制被认为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动荡中放弃了联系汇率制,大幅下调了官方汇率,并引进了双重汇率制。
中央银行采用联系汇率制,无法发挥最终贷款人的作用,不能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也不能直接融资来支援陷入问题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把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让给了所联系货币的管理当局。
联系美元的情况下,经济美元化,中央银行损失本币发行、本币需求增长和本币存量利息这三项铸币税收入。
Ⅲ 联系汇率制的参见 货币体系
单一货币联盟
多重货币联盟
欧洲货币联盟
平行货币制度
香港外汇基金
香港金融管理局
1981年香港股灾
Ⅳ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制度兴替
1863-1935 银本位制 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2/1935-6/1972 英镑汇兑本位制 汇率:
1英镑兑16港元(12/1935 - 11/1967)
1英镑兑14.55港元(11/1967 - 6/1972) 7/1972-11/1974 按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鹇 汇率:
1美元兑5.650港元(6/1972-2/1973)
1美元兑5.085港元(2/1973-11/1974) 11/1974-10/1983 自由浮动 在以下日期的汇率:
1美元兑4.965港元(25/11/1974)
1美元兑4.600港元(6/3/1978)
1美元兑9.600港元(24/9/1983) 10/1983至今 联系汇率制度 1美元=7.80港元
(发行和赎回负债证明书适用)
1美元=7.75港元(自9/1998起)
(金管局承诺按7.75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将持牌银行在金管局结算户口内的港元兑换为美元。该汇率由1999年4月1日起,按每公历日1点子的速度调整,在2000年8月12日调至7.80。)
Ⅳ 什么是联系汇率制~
简单地讲就是货币A通过另外一种货币B和第三种货币C关联。假设人民币不能和欧元直接买卖,但是人民币可以直接买卖美元、而美元可以直接买卖欧元,则人民币可以通过美元计算前者和欧元的联系汇率。
一国或地区流通的法定货币不是央行发行而是由独立的通货发行局发行。这种货币的发行有完全的资金保证,即必须有一个可以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按照事先预定的比价进行无条件的兑换。因此,联系汇率制的物质基础是外汇储备。联系汇率制是除货币联盟之外最严格的固定汇率形式。在一个运行良好的联系汇率制中,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均是固定的,而利率则与直接挂钩货币的利率相一致。
目前,采取联系汇率制的国家和地区有与美元挂钩的香港、拉脱维亚,与马克挂钩的爱沙尼亚等。
Ⅵ 联系汇率制度的香港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港元联系汇率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香港特区的发钞银行(目前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如发行港钞,要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现并入金融管理局)交存美元,并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2)如发钞银行向外汇基金退回港钞与“负债证明书”则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赎回美元。(3)众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港钞也按上述比价,向发钞银行交付美元领取港钞;如退回港钞,则按原比价,赎回美元。 上述联系汇率规定的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只适用于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发钞准备规定;在香港外汇市场上的港元与美元的交易并不受此约束,汇率变动由是货币供求力量决定。 由此可见,香港特区实际存在两种汇率,一种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发行汇率,也即1美元:7.8港元的联系汇率;另一种在外汇市场受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汇率。
香港联系汇率制意义
香港于1983年成功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从1983年10月17日起,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增发港元现钞。同时政府亦承诺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流后,发钞银行同样可以用该比价兑回美元。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后,维护稳定的汇率成为香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从诞生以来,联汇制良好运作了16年,使香港避免了亚洲货币贬值危机。更为香港经济带来短期和中期的联系。
Ⅶ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怎么一回事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又称货币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7)联系汇率制货币扩展阅读:
优点缺陷
一、优点:
稳定了币值,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
二、缺陷:
1、联系汇率制被认为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动荡中放弃了联系汇率制,大幅下调了官方汇率,并引进了双重汇率制。
2、中央银行采用联系汇率制,无法发挥最终贷款人的作用,不能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也不能直接融资来支援陷入问题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把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让给了所联系货币的管理当局。
3、联系美元的情况下,经济美元化,中央银行损失本币发行、本币需求增长和本币存量利息这三项铸币税收入。
Ⅷ 与美元采用联系汇率的有哪些货币
香港自1983年起实施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以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并透过严谨及稳健的货币发行局制度来实施。在规范化的货币发行局制度下,总结馀会因应资金流入及流出港元而增加或减少。金管局提供港元汇率强於及弱於联系汇率7.80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的双向兑换
保证。金管局承诺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向持牌银行买入美元(强方兑换保证[於每美元兑7.75港元的汇率水平时,金管局保证可以按联系汇率把美元兑换为港元]),以及在7.8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向持牌银行出售美元(弱方兑换保证[指金管局保证在港元转弱至特定水平时,可以向金管局按联系汇率把港元兑换为美元])。在7.75至7.85的兑换范围内,金管局可选择进行符合货币发行局制度运作原则的市场操作。这些市场操作的目的是为确保货币及外汇市场畅顺运作。
联汇制度的运作
香港的联汇制度属於货币发行局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货币基础的流量与存量均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这即是说,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都必须有外汇储备按固定汇率计算的相应变动完全配合。在香港,货币基础的组成部分包括:
‧ 负债证明书,用以支持发钞银行发行的纸币
‧ 政府发行的流通纸币及硬币
‧ 总结馀,即银行在金管局开设的结算户口结馀总额
‧ 外汇票据及债券,是由金管局代表政府发行。
香港的纸币大部分由3家发钞银行发行。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须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的帐目,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行纸币的支持。因此,港元得到外汇持有的美元提供十足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
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收回等值美元。至於由政府经金管局发行的纸币及硬币,则由代理银行负责储存及向公众分发,金管局与代理银行之间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结算。
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运作机制,唯一会令总结馀出现变动的情况,就是金管局因资金流入或流出港元作出相应行动。在2005年5月18日,金管局推出强方兑换保证,承诺会在7.75港元对1美
元的汇率水平从持牌银行买入美元,并宣布将现行弱方兑换保证的汇率水平由7.80港元移至7.85港元,让强弱双向的兑换保证能以联系汇率7.80港元为中心点对称地运作。在强方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所设定的兑换范围内,金管局可选择进行符合货币发行局制度运作原则的市场操作,藉
此促进货币及外汇市场的畅顺运作。推出买入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能消除港元汇率可转强程度的不明朗情况,令资金更快地因应港元与美元的息差而流入或流出港元。在货币发行局制度下,资金流入或流出会令利率而非汇率出现调整。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局出售与本地货币挂漖的外币(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换取本地货币(即资金流入),货币基础便会增加。若银行向货币发行局买入外币(即资金流出),货币基础便会收缩。货币基础扩张或收缩,会分别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这种货币状况的转变,会自动抵销原来资金流入或流出的影响,而汇率则一直保持稳定。这是一个完全自动的机制。
为了减少利率过度波动,金管局会透过贴现窗提供流动资金。银行可利用外汇票据及债券及其他合资格证券作抵押品订立回购协议,透过贴现窗向金管局借取隔夜流动资金。贴现窗的基本利率—即计算回购协议适用的贴现率的基础利率—是按预先公布的公式釐定,该公式以美国
联邦目标利率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为依据。3由於外汇票据及债券有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所以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港元流动资金亦自动得到外汇储备支持,完全符合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运作原则。
资料来源: 金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