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既具有税收挡板效应又具有财务杠杆效应的筹资方式是( ) A留存收益 B.普通股 C.融资租赁
C
融资租赁、发行债券,负债筹资的利息在税前计入成本,具有抵税作用,同时若能使全部资本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亦能带来杠杆利益,长期借款和债券均有这种属性;优先股只有杠杆效应,没有抵税作用;普通股既无杠杆效应也没有抵税作用。
⑵ 1.2 2.0 下列筹资方式既具有抵税效应,又能带来杠杆利益 a 发行债券 b 发行优
选A 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抵税效应,另外,还可以影响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发行普通股虽然也可以带来杠杆利益,但却不具有抵税效应.因其股利支付不可以税前扣除.
⑶ 既具有抵税效应,又能带来杠杆利益的筹资方式是( )
选A 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有抵税效应,另外,还可以影响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发行普通股虽然也可以带来杠杆利益,但却不具有抵税效应。因其股利支付不可以税前扣除。
⑷ 债券利息为什么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
利息作为一项费用在税前列支可以起到抵税的作用,也就是像其他有息负债一样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所以要强调的是税后资金成本。
通常,短期借款弹性较高,没有什么借款费用。但有些借款条款中有一些特别条款,如借款承诺金等,则应在借款本金中扣除。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相比,前者的筹资风险一般比后者大,因为借款还款期限短,还款压力大,两者的优缺点基本相同。
⑸ 企业为什么借债,用财务杠杆的原理解释
什么叫杠杆?简单的说就是以少搏多,解释你这个问题要站在企业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就清楚了,当债务资本成本低于项目收益率的时候,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是属于利用杠杆赚钱了,通俗讲就是你投进去100块钱,企业负债率是50%,也就是说企业有200块钱,一般借的一半投的,拿这200块钱去投项目,对于你来说,如果不借债,你投100块钱本来就该赚100块钱投入项目的收益,现在因为有负债100,而且利息肯定比收益低(不然不会去借),你实际赚的钱除了本金100投入项目的收益,还分得了从债务人100块钱投入项目的收益减除利息的剩余收益,这就是杠杆效应了,你的收益就包括两块,新财务体系里面就是净经营收益率加上杠杆贡献率了。财务杠杆的公式其实都是相通的,每股净收益相对于经营收益的变化,完全可以按上面的思路理解就可以了。
⑹ 请高手解答 正负财务杠杆的作用
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行次 负债比率
0%50%80%
资本总额 ① 100010001000
其中:负债②=①×负债比率0500800
权益资本 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税前利润④150150150
利息费用⑤=②×10%05080
税前利润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税 ⑦=⑥×35%52.53524.5
税后净利 ⑧=⑥-⑦ 97.56545.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⑨=⑧÷③ 9.75%13%22.75%
财务杠杆系数⑩=④÷⑥ 11.52.14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负债比率
0%50%80%
息税前利润909090
利息费用05080
税前利润904010
所得税31.5143.5
税后净利58.5266.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5.85%5.2%3.25%
财务杠杆系数12.259
对比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在全部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6个百分点[(22.75%-9.75%)÷(15-1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6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⑺ 为什么有息负债有杠杆作用,无息负债没有
谁说无息负债没有杠杆作用的?
所以说有息负债有杠杆作用,是因为利息可以抵税。在支付的利息与股利都相等(假设为A)的情况下,利息可以抵税(假设税率为25%),企业实际支出就只是A*(1-25%),比股利支付A元少支付A*25%,在筹资规模相同,取得盈利相同的情况下,多负债,就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
现在负债是无息的了,那就是连A的利息都不用支付了,那企业还不是能借多少债借多少债?只要借的到,这笔筹资产生的盈利就是净盈利了,对企业来说没有资金成本,还不得大大地发挥杠杆作用?可惜,天底下有这等好事吗?
⑻ 财务杠杆效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是什么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1、财务杠杆效应的正效应:
(1)利息抵税效应:
一方面,负债相对于权益资本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减少上缴税金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负债免征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减少了企业上缴所得税,也就相对降低了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
(2)高额收益效应:
债务资本和和权益资本一样获取相应的投资利润,虽然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求偿权在先,但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人和到期的本金,而所创造的剩余高额利润全部归权益资本所有,提高了权益资本利润率,这就是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杠杆是一种税后效用,因为无论是债务资本产生的利润还是权益资本产生的利润都要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财务杠杆的最终效用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l-所得税税率)。在负债比率、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大;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零;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负。所以,财务杠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效用,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效用、收益程度如何,取决于资本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的对比关系。
2、财务杠杆效应的负效应:
(1)财务危机效应:
负债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固定的成本费用,给企业增加了定期支付的压力。首先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还会面临财务危机,而财务危机又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减少企业所创造的现金流量。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费用,企业破产后,其资产所有权将让渡给债权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宣布破产之前企业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财务危机成本。例如,由于企业负债过多,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失去期望的收益;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商业信用;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
所有这些间接成本都不表现为企业直接的现金支出,但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过大,资不抵债,或者是无力归还到期的流动负债,都会引起债权人催要债务,甚至向法院起诉,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
(2)利益冲突效应:
即过度的负债有可能会引起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有者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利润均归所有者,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所有者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所有者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所有者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新的债务资本,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也会损害原债权人的利益,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加大。而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人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为了防止发行新债,债权人也会在契约中加人回售条款,即如果发行新债,允许原债券持有者按面值将证券售还给公司。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给企业带来一种无形的损失。
⑼ 怎么理解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税后利润下降得更快
财务杠杆是利用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具有抵税作用。这是因为所得税的存在才具有的一个效应。
例如:公司的目前息税前利润为100万,利息费用为10万,所得税税率30%。
则,息税后利润为(100-10)*(1-30%)=63万,如果公司息税前利润下降为80万,
则息税后利润为(80-10)*(1-30%)=49万。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公司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百分比只是为(80-100)/100=20%,息税后利润变动的百分比却为,(49-63)/63=22.2%,可见由于利息税前支付的抵税效应,息税后利润的变动被放大了。
楼主你所说的一样我估计你是没有考虑到利息它是固定不变的,所以造成了你觉得是一样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