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物理整体法和隔离法到底该什么时候用,以及如何使用
要求内力或要利用内力一定要用隔离法。物体加速度相同,不求内力或不利用内力就用整体法。物体加速度不同只能用隔离法。对于弹簧的弹力在弹性范围内一律用KX表示。物体位移x=V△t,如果速度不大,瞬间位移为零。
使用注意事项:
其实整体与隔离是同出一宗。都是把讨论对象和外界之间的关系做分析。整体法是是把多个对象集中成一个,讨论外界对其整体的作用,而忽略多个对象之间的作用。
隔离法就是对讨论对象单个作讨论。还可以用看哪些作用可忽略不计来区别用什么方法,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若能不计,则用整体法;若研究对象单个的影响,自然不可不计,则用隔离法。
⑵ 高中物理力学中什么时候用整体法什么时候用隔离法
如果只要求外力的话,就用整体法,需要分析内力的时候就要用隔离法。比如我搬了三块砖,质量都为m,如果要求用多大的力提起它们时就整体法,3m。如果要分析最底下的一块砖对中间的砖的作用力,就用隔离法
⑶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与隔离法如何解题
V中的平方减V始的平方=2as/2 V末的平方减V始的平方=2as,一式乘以二等于二式得解
⑷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整体法 隔离法 分别什么时候用(最好配例题) 谢
判断使用哪种方法貌似主要靠自己多做题来训练,但一道题也不是只能用一种方法来做
例:如图,A、B、C三个物体均重5N且静止,各表面之间粗糙程度均相等,判断A、B、C和墙之间的摩擦力
解:把三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这个物体受到一个重力和两个相等的摩擦力,则墙对A、C物体的摩擦力均为7.5N,方向竖直向上,(整体法)
再看A物体,它受墙给它的摩擦力和B给它的摩擦力和重力这三个力合力为0,得出B给它的摩擦力为2.5N,方向竖直向下,同理,C物体也一样(隔离法)
用什么方法主要看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P.S.由于我只有一级,图片无法发送,请到问题联盟吧查看,谢谢
⑸ 高中物理的隔离法和整体法
当几者相对静止或作匀速运动时,只要不求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用整体法,这样最简单。另外,即便几者之间有相对加速度,但是分析中不用到加速度来列方程,很多时候也可以用整体法。当然,凡是用整体法的都能用隔离法求解。
只要求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几者之间有相对加速度,就要用到隔离法。
例:汽车拉一拖车沿公路匀速行驶,中途拖车与汽车脱钩,若汽车牵引力不变,汽车与拖车受到的阻力也不变,则在拖车脱钩到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与拖车总动能将(增大、减小或不变)。
求总动能,当然对应的是合外力,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没有关系,就用整体法,可得,合外力不变,仍为0,所以总动能不变。
此题中,虽然两者之间有相对加速度,但是由于分析的合外力,与二者之间的相对加速度没有关系,所以同样可以用整体法。
如果你还没学动能定理,那以上例子你看不懂,另外再给你举一个:斜面上有物体A,A上放置物体B,AB相对静止,当下滑过程中,求斜面对A的摩擦力时,由于不涉及AB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就把AB看成一个整体。如果要求B对A的摩擦力,就应当以B为研究对象,也就是隔离法求解。
还不明白?那你举个例子来我给你分析嘛
⑹ 高中物理整体与隔离的题有什么步骤
步骤:1、审题,明确研究对象及过程(对多部分组成的物体系常采用隔离法,不涉及内力,且各部分运动情况相同时可用整体法)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进行分解。
4、依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列方程。
5、解方程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⑺ 高中物理怎样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从使用条件上说,应该这样取舍:1.当几个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a时(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也可以用整体法),可以当做整体,比如,一起静止、一起匀速、一起加速或减速。2.隔离法使用没有条件限制,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只是使用时受力较多,解答较复杂。3.当题目要求求解内力时,由于整体法不考虑内力,这时当然不考虑用整体法了。4.如果几个物体加速度也不同,这个时候可以用系统法,系统法也是没有条件限制的,但理解较难,用得不多。比较两种方法的使用;1.由于整体法、系统法都可以不分析整体、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力——即内力,只分析外力(施力物体是整体、系统成员之外的物体),要分析的力的个数较少,解答简洁,迅速。2.做题时一般优先考虑整体法,很多时候是先整体法分析——>求共同加速度a——>在隔离法分析。
⑻ 高中物理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题
设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摩擦力f',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N,摩擦力f
水平方向
对物体
F-N'sinθ-f'cosθ=m1acosθ ⑴
对斜面
-f+N'sinθ+f'cosθ=0 ⑵
上下相加
F-f=m1acosθ ⑶
f=F-m1acosθ=30-5*2*cos30°=(30-5√3)N≈21.34N
竖直方向
对物体
N'cosθ-f'sinθ-m1g=m1asinθ ⑷
对斜面
N-N'cosθ+f'sinθ-m2g=0 ⑸
上下相加
N-m1g-m2g=m1asinθ ⑹
N=m1g+m2g+m1asinθ=5*10+10*10+5*2*sin30°=155N
也可以从整体法考虑,直接给出 ⑶⑹两式解出答案。严格来讲这样不大合乎逻辑,但结果肯定对的。
⑼ 高中物理中,什么是整体法,隔离法
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1.整体法
把一组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作为整体看待,由于中的是合外力,连接体中的作用力是内力,在列式时不予考虑而简化了受力情况。
2.隔离法
把连接体中的某一部分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它部分对其作用力变成外力,常在求连接体间的作用力时用隔离法。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整体法和隔离法经常交替使用,一般是选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⑽ 高中物理的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
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整体内部进行繁锁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明了。
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③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把所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的方法称为隔离法。可以把整个物体隔离成几个部分来处理,也可以把整个过程隔离成几个阶段来处理,还可以对同一个物体,同一过程中不同物理量的变化进行分别处理。采用隔离物体法能排除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因素,使事物的特征明显地显示出来,从而进行有效的处理。
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
②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③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④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和局部是相对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的出现为原则
4.应用例析
【例4】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求A、B间的弹力FN。
解析:这里有a、FN两个未知数,需要要建立两个方程,要取两次研究对象。比较后可知分别以B、(A+B)为对象较为简单(它们在水平方向上都只受到一个力作用)。可得
点评:这个结论还可以推广到水平面粗糙时(A、B与水平面间μ相同);也可以推广到沿斜面方向推A、B向上加速的问题,有趣的是,答案是完全一样的。
【例5】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均不计.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多大?
解析: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其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F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2m+m)a
a=F/3m
取B为研究对象,其水平方向只受A的作用力F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F1=ma
故F1=F/3
点评:对连结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问题,通常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然后再根据要求的问题取某一个物体为研究对象.
α
【例6】如图,倾角为α的斜面与水平面间、斜面与质量为m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斜面始终保持静止。求水平面给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以斜面和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仅受静摩擦力作用,而整体中只有木块的加速度有水平方向的分量。可以先求出木块的加速度
,再在水平方向对质点组用牛顿第二定律,很容易得到:
如果给出斜面的质量M,本题还可以求出这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FN=Mg+mg(cosα+μsinα)sinα,这个值小于静止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
A
B F
【例7】如图所示,mA=1kg,mB=2kg,A、B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拉B,当拉力大小分别是F=10N和F=20N时,A、B的加速度各多大?
解析:先确定临界值,即刚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值。当A、B间的静摩擦力达到5N时,既可以认为它们仍然保持相对静止,有共同的加速度,又可以认为它们间已经发生了相对滑动,A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运动。这时以A为对象得到a =5m/s2;再以A、B系统为对象得到 F =(mA+mB)a =15N
(1)当F=10N<15N时, A、B一定仍相对静止,所以
(2)当F=20N>15N时,A、B间一定发生了相对滑动,用质点组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而a A =5m/s2,于是可以得到a B =7.5m/s2
【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
,即a=
g,则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命题意图: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运用能力及灵活选取研究对象的能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1)部分考生习惯于具有相同加速度连接体问题演练,对于“一动一静”连续体问题难以对其隔离,列出正确方程.(2)思维缺乏创新,对整体法列出的方程感到疑惑.
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法一:(隔离法)
木箱与小球没有共同加速度,所以须用隔离法.
取小球m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摩擦力Ff,如图2-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f=ma ①
取木箱M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地面支持力FN及小球给予的摩擦力Ff′如图.
据物体平衡条件得:
FN -Ff′-Mg=0 ②
且Ff=Ff′ ③
由①②③式得FN=
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FN′=FN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