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2014年至今我国汇率波动情况

2014年至今我国汇率波动情况

发布时间:2022-03-23 03:20:54

❶ 2014年1月到十月份人民币与美元,人民币与欧元的汇率变动状况

2014年1到10月,人民币对美元走出了前跌后涨的走势。在1月份至2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横盘维持强势,基本保持在6.05附近波动。自2月18日开始,在央行的强势干预下,人民币汇率对美元逆势大幅下跌,一直至4月底跌至本轮下跌以来的低点,在低位维持一个月后,在央行放弃对人民币汇率干预的背景下,人民币自6月份对美元开始升值。7月份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但在这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逆势升值,成为市场中的货币之王。人民币在下半年对美元升值,主要原因是在当前人民币汇率仍处于管制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仍存在低估,前期央行打压人民币汇率更加加剧了市场的扭曲,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存在大幅升值的压力。7月以来,人民币通过对美元出现升值,从而实现了对一揽子货币出现大幅升值,减少了汇率的扭曲程度,人民币汇率变得相对比较均衡。
人民币对欧元的走势,业务前低后高。今年上半年,美元保持弱势,而欧元汇率呈强,人民币逆势大跌,更是扩大了对欧元的跌幅。而自5月份开始,欧元汇率对美元出现持续下跌,而此时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开始持稳,并在6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上涨,在这种背景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出了持续下跌的行情。欧元汇率的下跌主要和欧元区的经济状况有关。欧洲经济不景气,欧元区出现通缩态势,欧洲央行为刺激经济,继续降低欧元利息,同时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了欧元汇率的大幅下跌。

❷ 把握我国近10年来汇率变动与外汇储备状况,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并对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合理预期

经济;政治;利率;预期等。

❸ 2014年人民币的汇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先跌后涨的态势。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年初在6.05附近,之后一直窄幅波动,直至2月18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快速下跌,一直下跌到4月底的6.26(美元对人民币上涨至6.26)位置,后在6.23-6.26区间维持一段时间,从6月初开始,美元对人民币开始下跌,到目前已下跌到6.13.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一是境内美元对人民币的供求关系;二是央行干预。
今年以来,从人民币和美元的供求关系来看,国内市场美元严重过剩,美元抛压严重,在境内美元对人民币有很强烈的贬值压力。这可以从贸易顺差,代客净结汇,国际收支顺差这也公开数据中得出结论。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反而出现下跌,表明本次汇率下跌是由于央行对汇率直接干预引发的。而自6月份开始央行减少了对汇市的直接干预,人民币走势回归基本面,重新开始升值。

❹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 央行对于当前的人民币走弱乐见其成,因为结束单边上涨行情,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的正常体现。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

人民币自汇改以来首次大幅贬值,市场贬值预期较为强烈 2014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969降至2014年3月31日的6.1521,下跌552个基点,贬值幅度达0.91%。在即期汇率方面,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6.0539下滑至6.2180,下跌1641个基点,贬值幅度达2.71%。回顾2013年整年即期汇率仅上涨2.83%,2014年第一季度美元兑人民币贬值幅度已达到2013年整年升值幅度的95%以上。这是自1994年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挂钩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幅度最大的贬值,一举打破了20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

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持续升值,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升值幅度达35%。在2014年1月以前,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一直高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显著高于央行。自2014年1月之后,市场即期汇率低于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较为强烈,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仍维持稳定态度。 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窄幅震荡扩大为宽幅。 2014年3月15日,央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的日内波动幅度从3月17日开始由原来的1%扩大至2%,这是继2007年和2012年以后的第三次扩大日内波动幅度区间。此前的2007年5月,央行决定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

易价波动幅度由0.3%扩大至0.5%,在近5年后的2012年4月,央行再次将波动幅度扩大到1%。2014年3月17日之后,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增加,3月17日当日人民币贬值0.45%,3月30日继续贬值0.5%,而后3月24日人民币升值0.58%,创2011年10月10日以来的单日最大升幅,而后汇率继续保持下滑趋势。人民币汇率由窄幅震荡扩大为宽幅,市场作用下的双向波动趋势明显,并将成为常态。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虽然在第一季度表现较为疲软,但总体财政金融风险可控,外汇储备充裕,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央行对于当前的人民币走弱乐见其成,结束单边上涨行情,实现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人民币已经接近均衡汇率水平的正常体现,可以减少央行为干预人民币过快升值造成的被动货币投放,为货币政策带来更大的独立和自由。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出口增加,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仍然处于升值通道。

❺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主要有哪些影响 和讯网

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不光要生产劳动搞实业发展,还要防范发展成果被剪羊毛割韭菜。上世纪末的东南亚经济金融危机以及拉美国家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都与因汇率波动而被西方国际资本洗劫盘剥有关。汇率波动对于开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很直接很严重。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实力落后,为了尽可能地规避汇率波动的影响,我们实行了外汇管制、汇率钉住美元的策略。我国有先见之明和自知之明,让人民币坚守家园但不搞人民币国际化,将我国对外经济主动地让给外币主要是美元来定价和交易结算。我国主动地付出了这个代价,但也成功地防范了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防范了西方国际资本通过汇率战洗劫盘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事实证明这个代价是值得的。反观东南亚国家由于过早地不自量力地放弃外汇管制推进本币国际化而成为汇率波动的战败方被人洗劫盘剥。

当我国经济发展到上规模上水平的时候,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自主又能开放包融的具有完整链条的规模庞大的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标准体系的时候,就是到2005年的时候,我国汇改的时机终于成熟了,朝着放开外汇管制、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逐步地稳健地改革了。我国的实力终于到了既有能力防范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又有能力让人民币走出去为我国对外经济定价和交易结算的时候了,不必继续付出让美元给我国对外经济定价和交易结算的代价了。用人民币国际化来打破美元天花板对我国发展经济的桎梏和寄生,来拓展和支撑我国发展经济的新天地。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保持了长期缓慢升值短期对美元汇率稳定的状态,保持了10年的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境外接受和持有人民币的,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但是,由于人民币美元汇率短期保持稳定,这就有利于促进中美经济往来也有利于美元为此定价和交易结算,这也让人民币很难取代美元为此定价和交易结算。这10年中国对美国出现超巨额顺差的输血供养美国的现象,中国出现超巨额外储美纸又只能购买美债的现象,这就有人民币美元汇率短期保持稳定以方便经济往来的功劳,这也避免了因人民币升值而影响美元包揽中美经济往来的定价和交易结算。所以,你可以说这是双赢,你更可以说血供美国以及美元包揽中美经济往来的定价和交易结算这是由于中国实力仍然不够强大而必须继续付出的代价。

当我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也就是我国境内经济转型升级初现成效、境外经济随着“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布局而开始大力拓展的时候,石油人民币敢于也急需诞生的时候,就是到了2015年8月的时候,我国再次汇改的时机终于又成熟了,朝着独立自主地市场化地自由波动的方向改革了,人民币不再与美元保持短期汇率稳定了,与美元脱钩了,人民币汇率走势开始了长期缓慢升值短期波动不定变化莫测的独立自由的新姿势。由于中国及亚太地区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主要是由美元定价和交易结算的,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变化莫测地波动不稳这就不利于中美、中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进而不利于亚太国家与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经济往来,所以你能看到美国和亚太地区的股市和汇率乃至西欧国家的股市也都受到影响而下跌。这次导致的动静真的很大呀,这次的人民币国际化动作以及之前的石油人民币动作对美元霸权那是致命地打击呀,打击了美元为东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的定价和交易结算,所以你也能看到必须由东风41东风5这些专门对付美国的大杀器的试射来为这次汇改开路呀。

那么,为什么中国股市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呢?因为中国是实体经济,中国已成为资本和商品的主要输出国,而且10年的人民币国际化努力让境外不缺人民币了,让境外对人民币有一定的信心了,让人民币能够为中国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往来定价和交易结算了。为什么新姿势以突然大跌开始呢?因为境外的人民币老想着睡大觉也能保值增值赚钱,就是不想用来交易流通。大跌就是逼境外人民币买中国东西,实现人民币流通循环服务于国际经济往来,排挤美元。为什么中国不再在意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呢?因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的总量已经够高了不可能再高了;贸易顺差也是空前出奇地超巨额,今年头7个月的顺差都达到了3000亿美元了,还需要还能够增加对西方国家出口吗?中国总理都头痛这么多外汇怎么花出去了。这些也就是意味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往来关系发展到顶到头了,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必须另寻出路,开辟新天地。新天地就是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与相关国家大力大规模发展经济往来,人民币为其定价和交易结算就是顺其自然、再好不过的了。西方国家如果还需要保持与中国的经济往来,那就要多用人民币来规避汇率波动对经济往来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想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想出这样的办法来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中多使用人民币少使用美元。中国的买办们是不希望用人民币与西方干爹们搞贸易搞投资的,但是为了规避汇率风险今后也得考虑多用人民币了。真是个好办法,而且是市场的办法,用西方的市场办法来打击西方的货币霸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通过以上的三步走,就是货币战争的持久战,就是先由战略防御再到战略相持最后到战略反攻的三步走,最终打破美元霸权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规避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实现中国国际崛起,实现西风压倒东风向东风压倒西的历史转变,带领人类走向崭新未来。这也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在市场经济的灵活运用。东南亚国家和拉美国家不懂得本币国际化要搞持久战要分三步走,或者没有实力搞持久战和控制好三步走步伐。当今的俄罗斯也应该吸取卢布国际化被惨痛打击的现实教训,借鉴人民币持久战三步走经验,不能过早和不自量力地维持和推进卢布国际化,应该退回国内先搞战略防御。为了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布局,更加便利地与相关国家发展经济往来,今后人民币与相关国家货币的短期汇率应该做到尽可能地稳定起来,至少要比人民币美元汇率稳定,与其的长期汇率可以缓慢地变化。这样彼此之间的相对稳定的汇率就有利于促进各方使用人民币定价和交易结算,从而促进各方之间的经济往来;这也能够让各方团结起来、相互帮助、一致对付共同的对手——霸权的美元。美元霸权让美国对外经济往来不受汇率波动影响,无论美元怎么升值贬值,美元定价和交易结算能让美国境内外经济不受汇率波动影响。但是,美元加息是提高资金使用成本的,是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的,美国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加息的。一旦中国和其它国家一起打破了美元霸权,这就逼迫美国不得不加息来维持美元地位了;否则美元要面临崩溃危险,美国也就完了。所以大家一起采取办法打破美元霸权,这就要了美国命了,让它再也无法复苏了。这是美国的命门,这也是美国集中精力维持美元霸权而不是主动退缩来集中精力复苏国内实体经济的原因。

俺还注意到了,有人说汇率大贬是为了促进出口,为了减缓外资流出。俺觉得汇率下跌客观上的确有这个作用,但显然这些不是这次汇改的主要目的。俺也注意到了,央行发言人意思说基本面决定人民币长期还会升值的,央行只是让汇率更加市场化,也会用市场的办法通过交易商干预汇率过度波动的。所以俺觉得在央行的授意下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会加大而且会是变化莫测的,不可能一直单边稳定地贬值的,除非央行和汇率市场上的中国邪路派和腐败分子的力量仍旧强大嚣张。

❻ 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

我这有篇更全面完整的: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2)。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因此,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建国初期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是物价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汇率安排。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节节上涨。如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以1949年6月为100,到1950年3月则上涨至2242.93。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国外物价趋跌的价格对比关系,根据前述政策要求,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人民币汇价下调49次。至于和其他外汇的汇价,则是根据它们对美元的汇价进行间接套算的结果。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 同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大量抢购战备物资,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我“封锁禁运”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因此,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1952年12月,人民币汇价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对外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人民币汇率的及时调整,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证出口的增长。

2.第二阶段(1953~1972)。从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同时,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再加上我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的直接贸易关系和借贷关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国内物价水平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我国进行建国以来的首次币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自采用新人民币后,1955年至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币。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兑黄金官价宣布贬值7.89%,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币。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了稳定的方针,即在原定的汇率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逐渐同物价脱离。但这时国内外物价差距扩大,进口与出口的成本悬殊,于是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口统负盈亏、实行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的办法,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减弱。

3.第三阶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73年开始频繁地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调整了61次),而且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所选用的“篮”中货币都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计价货币中占比重较大的外币,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1972年为1 美元=2.24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为1美元=1.755元人民币。

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自我封闭,对内高度集权,直至80年代初,国家外汇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外贸进出口主要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且大体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也被指令性计划所冻结,尽管人民币汇率严重高估,但它并未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197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从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 我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贸易外汇1美元=2.80元人民币;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1.50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且仍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随着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已调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

2.第二阶段(1985~1990)。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1985年1月1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

事实上,1986年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在每一时点上,市场汇率水平不尽相同。这种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底。其间,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从开始试办时的人为定价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而西方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持续下调。1995年8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 日再次调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0日又调至1美元=3.20元人民币。

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币。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调,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7221 元人民币。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下调,并由此前的4.7221调至当日的5.2221元人民币。

从改革开放以后至1991年4月9日的十余年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别实施过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与公布牌价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以及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体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按市场情况调整,且呈大幅贬值趋势,这与同期人民币对内实际价值大幅贬值以及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三是在人民币官方汇率的调整机制上,做过多种有益的尝试,如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小幅逐步调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调整的方式,这些为以后实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奠定了基础;四是市场汇率的机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在我国显得越来越大。

3.第三阶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

4.第四阶段(1994~2005)。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政府承诺:在2000年之前,将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事实上,1994年我国已开始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并已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中的绝大多数限制,如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安排已完全废除,而绝大多数经常项目交易的用汇和资金转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后仍保留的经常帐户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起初后即可购汇;1996年7月1日,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从而取消了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将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并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国将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郭树清指出,根据中美1998年签订的有关协议,中国承诺将扩大人民币弹性。因此,如果现在中国选择钉住其它币种或采取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度,不但会违背承诺,还是一种后退。增加汇率弹性是现实的选择。中国现阶段仍将以稳定汇率为主,同时用足每日3‰的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今后将采取措施,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调整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安排的新阶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 16 号文——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5)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一次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以建立调节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
希望采纳

❼ 我国汇率变动与股票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在长达10年的时间中,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仅从8.70上升至8.28。考虑到同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差异,2003年以来,美日诸国政经要员在不同场合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

汇率受到国家之间经济竞争力、国际收支情况、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经济学家并不能够根据某个模型得出所谓 “正确”的汇率水平。鉴于汇率受政策变量影响非常之大,本文不打算就人民币的升值前景作出判断,仅考察一个“简单”的问题:假如人民币升值,对证券市场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有人断言,若人民币升值则中国股市必然大涨,逻辑是汇率升值预期诱使游资进入,市场资金充沛、利率下降,导致股市大涨,赚钱效应引发更多外资流入……如此循环直至泡沫破灭。从经验上看,也可以举出1980年代中期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泡沫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受灾国货币贬值伴随股市崩盘作为例证,似乎汇率与股市之间存在同向关系。

仔细考察近20年来各国汇率与股市之间的关系,马上会发现,情况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国际清算银行两位研究员(Bernard和 Galati,2000年)发现,1983年至2000年间,美、日、德三国汇率变动与股市变动之间仅存在非常微弱的相关性,其中美日两国为正相关,而德国则为负相关。同时还发现,汇率波动性与股市波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美元汇率波动幅度每增加0.2%就会伴随着美国股市波动增加1个百分点。换言之,货币升贬与股市涨跌之间没有稳定的数量关系,但是币值不稳定通常伴随着股市不稳定。该研究还发现,各国汇率变动与股市走向之间的关系在各年度也并非保持相同方向,例如,1992年美元汇率走势与美股之间呈显著的反向关系,而1999年则为显著的同向关系。相同的结论也出现在有关专家对东南亚主要市场的研究中。

何以目前很多市场人士会认为人民币升值必然推动中国股市上涨呢?这里面大概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在日本泡沫和亚洲金融风暴中,汇率与股市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很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其次,汇率与股市均取决于宏观经济表现,很容易把伴随关系错误地当作因果关系;第三,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结果尚有缺陷,如未能很好地研究股市对汇率变动的提前反应。

判断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股市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分清一组基本概念:升值与升值预期、升值的方式(一步到位、逐步到位)、汇率与外汇管理体制。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②:汇率变动影响股市
2005-06-13 17:44
汇率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和中长期影响。

从短期看,主要是汇率变动预期导致投机性热钱流动,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和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同向作用。目前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8年之前升至5:1,则进入中国股市的外国资金仅此一项就能实现10.6%的年复利。

但由于我国实行严厉资本管制,国外资本要想大规模进入中国进行汇率投机并不容易,即便通过不合法渠道进来后也还有若干备选手段可以限制其活动 (比如提高交易费用、开征短期资本利得税等)。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出现资产泡沫,本国人贡献最大,正所谓日本地产是日本人炒高的、郁金香泡沫是荷兰人吹大的。对于当前的中国市场而言,仅仅是一个外资进入的概念就已经能吸引足够多的内资把股市抬起来了。

有趣的是,当我们说汇率预期对股市产生短期效应的时候,这里的“短期”并不确切,其持续时间长短还取决于汇率变动的方式。如果不存在政府干预,市场汇率调整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相对稳定水平(甚至超调),此时有关汇率变动的想象空间完全消失,股市也随即趋向稳定。在实行外汇管制且汇率错误定价程度较大的国家,政府可能出于稳定宏观经济的考虑,并不愿意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重估币值,反而会刺激市场不断产生进一步的重估预期,导致股市在较长时间内大幅震荡。

汇率变动对股市的中长期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从微观层面看,汇率变动可能对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及财务数据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于记账货币的原因导致的账面数据变动。比如说,若人民币升值,则以美元表示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利润等均会上涨,从而改善财务数据状况。第二种情况涉及上市公司的进出口成本变动。若人民币升值,则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口成本会下降;出口品外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以本币计算的收入也会减少(或者直接导致外国需求减少)。

研究发现,美国的银行、保险、生物科技、半导体、投资品、消费周期性、制造业等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与美元汇率之间保持同向关系,而能源、石油、钢铁类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与美元汇率呈反向关系。其中道理也很简单,前者是美国的优势行业,而后者则为非优势行业。

当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股市的任何影响最终都要通过股市的供求关系起作用,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专门谈这个问题。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③汇率变动与股市资金供求
2005-06-13 17:47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全部可用资金的影响可以从国内、国外两方面分析。从国内居民和企业角度看,可能推迟进口消费品和投资品,或者预收货款、推迟付款。这样,在生产和投资领域会有一部分资金闲置出来,但是,目前并没有恰当的模型估算汇率升值预期对该部分资金的影响。另外,从资产组合角度看,可能会出现将外币资产转换为本币资产的趋势,从而增加了本币资金的供给。

经济学家非常重视汇率重估预期对跨国资本流动的影响,一般而言,汇率升值预期会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项目”在短期内出现较大的贷方金额。道理很简单,如果国外资金能够在当地货币升值之前进入该国,不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金融性投资,均能套取汇率差价。进入金融市场的外国资本当然会直接构成股市的可用资金,即便是以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内的外资,由于资金使用要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拨付,使用过程中的闲置部分也可能以各种方式介入本国金融市场。

2002年以来,我国采取了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政策,实行了QFII制度,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境内发行的B股和在境外发行的H股、N股等外币股票及外币债券,只允许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人民币标价的股票和债券;根据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允许组建中外合资的证券经营公司,但只可以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以及设立基金。截至2003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已批准10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计17亿美元的投资额度。还必须看到,除了合法进入中国的投资性资金外,还有相当部分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了我们的金融市场,若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存在,该部分资金量还会增长。

在存在本币重估预期的前提下,国内外合法资金究竟会不会实际投入股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关重要。就资产大类而言,本币升值会导致所有以本币标价的可交易资产(如固定收益证券、不动产)出现同等的账面价值上涨,这些资金并不见得都要去买股票。从理论上说,投资决策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 收益置换关系的评价,股票价格等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我们尚无法确认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方向,但有一点可以断定,本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可用资金供给增加倾向于降低市场整体利率水平,在投资者风险补偿要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上市公司现金流价值上升,仅就这一点而论,股价可能出现上涨趋势。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骆玉鼎谈汇率与股市④汇率变动与投资策略
2005-06-13 17:47
汇率变动环境下的证券投资策略要考虑汇率变动引起各资产大类、子类及单项投资收益的变化以及相应的风险。

考虑汇率变化因素的投资策略首先要重新规划投资目标期限,通常要根据投资资金的可用期限,结合汇率可能发生变动的时期长短确定投资期。预计人民币汇率调整以及汇率决定机制的变革可能仍需要3-5年的时间。投资者应该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决定适当的投资目标期。

本币汇率重估会引起大部分以外币计价的国内权益性资产价格出现上涨。比如说,B股股票,如果人民币汇率上涨10%,则B股股票每股账面价值、每股利润均会上涨10%。如果股价维持不变,则按基本分析指标看,股价就低估了。

如果说B股价格变动是因为记账单位变动的贡献,则A股、本币债券的价格变化则是由套利资金驱动的。从QFII的角度看,如果在人民币汇率重估之前将外币资金转换为人民币资产,即便该资产的人民币价格不变,也能凭空赚取一笔汇兑收益。即便真正进入国内股市的外资数量不大,国内增量资金也能将这类资产价格抬高。但是必须注意,人民币汇率重估引起的B股价格上涨并不会导致市盈率等指标恶化,但A股价格上涨则会导致较高的市盈率。从国际经验看,本币汇率重估与本币资产价格上涨之间通常并不存在中长期的正相关关系,投资者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对于本币债券投资,在本币渐进性小幅升值过程中,如果现行结售汇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动,国外资金的流入会引发人民币供给增加,短期看可能对市场利率造成向下的压力,导致固定收益证券价格上涨。但同时,在过多的货币供给的作用下,可能造成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或者中央银行采取“消毒措施”,抛出持有的债券吸纳基础货币,两者均会导致债券价格下跌。由于政策措施的实施时机以及幅度均为不可预测的变量,债券投资风险会增大。

汇率渐进升值过程中的被动型投资策略,通常选择证券投资基金、固定收益证券(含可转换债券)、建构指数组合,力求获取与市场相同的收益率。

半积极型策略可以在指数优化的基础上选择增持因本币升值而受益的本国优势行业或企业。

积极型投资策略不仅在单项资产权重配置上显著区别于市场基准指数构造,还可以在投资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回购、拆借等手段融入资金,提高资产组合的杠杆比率,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超额收益。
(来源:上海财经大学)

❽ 中国汇率变化

针对中国这么一个封闭的市场(之前人民币在境外不能交易,因为境外没有人民币,目前虽然离岸人民币兑换市场已逐步发展起来,但目前对国内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暂时不考虑境外人民币市场对境内市场的影响,即假设境内仍是个封闭的市场),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代表外币资金(美元)净流入,净流入部分的大部分会在境内变成外币资金的净卖出,如果净卖出部门需要让市场进行消化,则美元要下跌人民币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一般来说美元会升值,人民币会贬值。所以你的说法的对的。
但对于美元,欧元这种货币在全球自由流通的货币,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对汇率的影响作用会小很多。

❾ 2008年至今我国外汇汇率的变动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对外贸有什么影响

2008年至今的外汇汇率变动可以去下个期货软件,上面有图很直观,至于对外贸的影响,这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你需要找很多专业的书籍或论文来看,通常来说汇率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❿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哪些特点

特点如下:
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先贬后升的双向波动态势;
2:人民币即期汇率多次触及跌停,人民币有一定的贬值压力:
3: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升值。

阅读全文

与2014年至今我国汇率波动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非典保险股票 浏览:749
地方政府金融服务 浏览:581
金融托管服务 浏览:240
支付宝里面的理财基金靠谱吗 浏览:655
阅文集团保荐人 浏览:63
浙商期货闪电手独立委托系统下载 浏览:222
银行理财业务规章制度规范 浏览:436
长沙做金融的公司电话号码 浏览:918
做外汇交易工作怎么样 浏览:71
外汇盘面图解 浏览:596
浙江磐石集团老板 浏览:394
金山办公股票号 浏览:578
抵押和质押贷款的例子 浏览:382
有人说外汇理财保底20收益 浏览:798
沪指是什么交易所 浏览:522
公司理财收益需要交印花税吗 浏览:308
选出来的都是强势股选股指标 浏览:447
菲莫国际股票今日价格 浏览:245
中小企业融资难调查问卷 浏览:218
固定汇率制度导致本币币值高估 浏览:143